未來老年學002║樂齡桌遊教師實務研習(1)-老人是群體不是一個人,了解服務對象間的差異與需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遊戲力社會企業研發--「桌上舞動頭(ㄊㄠˊ)」樂齡桌遊
紅字藍底、綠底黃字、右藍左綠、左下黃右上紅,類似撲克牌的「心臟病」,莊家翻牌的那瞬間,所有玩家要將手上的籌碼佈局地和牌面一模一樣。這是「桌上舞動頭(ㄊㄠˊ)」的基本玩法,由遊戲力社會企業研發的一款樂齡桌遊。
樂齡桌遊,老人玩桌遊也太奇怪了吧!桌遊不都是給年輕人玩的嗎?好啦,也有專門針對幼兒、兒童設計的桌遊,但「樂齡桌遊」相對不是太普及。其實,回想一下,你的阿公阿嬤、爸媽、叔姨伯舅......長輩們,難道不會上牌桌摸個兩圈?麻將也是桌遊的一種,如果長輩會打麻將,長輩為何不能玩桌遊呢?
回到「桌上舞動頭(ㄊㄠˊ)」,我認為這是款全齡桌遊,不論在何種年紀都可以玩出樂趣,可以闔家共玩、可以好友揪玩、可以師生共融、也可以陪伴長輩,關鍵在於你為什麼要玩?和你玩的夥伴是誰?你要怎麼玩?對於遊戲原始設定門檻,若玩家本身有其限制(色盲色弱、不識字、巴金森氏症手抖),該如何調整玩法?你玩是想or沒有特別想達成or帶給夥伴什麼?
這是樂齡健康促進Aging ABC桌遊教師培訓初階班,由遊戲力社會企業主辦的培訓課程,親自參與後能夠帶著走的core mindset。從這個core mindset出發,參與夥伴大量試玩多款樂齡桌遊,並透過對話交流,延伸出不同的遊戲主軸發想、活動流程規劃、現場可能狀況的應變討論。
作為一名樂齡桌遊教師,服務的對象是長輩、是老人,然而老人是群體不是一個人,群體中每位個體的年齡、慣用語言、生理功能、認知能力......皆不盡相同,在活動進行中,如何確實觀察並照顧到每位老人的差異與需求,會是樂齡桌遊教師重要的功課;硬體方面,也需要注意桌椅配置、音響設備、空調、現場協助人力......等是否有妥當安排,使活動在安全安心的狀態下順利進行;另外,不同場域的老人也會有不同的認知和行動表現:長照機構又分日照中心、安養中心、養護中心、護理之家......,社區老人又分社區發展協會、社區關懷據點、里長志工、巡守隊、社區大學、社區才藝班、宗教信仰團體......等多樣來源;例如:有參與社區志工服務的老人和長照機構的高齡者,兩者間身心狀態差異懸殊,就不適用同一種遊戲互動方法,必須分別為其設計適合的互動目標和流程。各老人群體間的差異性、群體中個體間的差異性,都是樂齡桌遊教師遊戲設計、活動帶領方法需要時刻放在心上,多加琢磨的地方。
(未完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4內容數
黑盒子裡的人生百態,齁齁帶你看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琇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專題,將會記錄與分享這個觀察、學習、嘗試、行動的過程,期望帶動更多跨域與跨齡的交流,一同探索你我未來老年生活的理想樣貌。
這個專題,將會記錄與分享這個觀察、學習、嘗試、行動的過程,期望帶動更多跨域與跨齡的交流,一同探索你我未來老年生活的理想樣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上的交通已經完全被自動駕駛技術接管,但人類的價值觀分裂成了兩大陣營——機器派與複製派。兩派都聲稱自己擁有最高效、安全的交通解決方案,而矛盾日漸升級。 起源 機器派由一群領導人工智慧革命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他們認為人類的駕駛行為太不可控,應該完全交給無情但理性的AI處理。
Thumbnail
未來的工作學習進度以及介紹電影的心境轉變。
Thumbnail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人體冷凍術」這個充滿科幻感的概念吧,也就是將一個人迅速冰凍保存,等待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後,醫療技術足夠發達時,再將其解凍復活,治癒現今無法克服的疾病。但現階段的技術仍處於瓶頸——我們可以將人體冷凍保存,卻沒有能力安全地解凍並恢復生命功能。然而,大自然中早已存在著能完美實現這一技術
Thumbnail
面對不可測的未來,如何自己摸索、找到適合自己的位子?尤其面對「社會期待」vs. 「父母希望」,或是「自身理想」vs.「自我價值」的衝突之中。 ——看一本書,就能得到33個人不同的三觀,會有一種「原來別人人生是這樣,也許我也可以這樣過」的收獲,我覺得很划得來。——xiaohuz
Thumbnail
人們常說生長在不同世代的人容易產生代溝,而「手談」則沒有這個困擾。 圍棋不只是屬於小孩子的才藝,大人們也可以一起上課、一起學習、一起對弈,「手談」也就是圍棋的別稱。 歡迎小時候有看過「棋靈王」的爸爸媽媽們一起來下棋哦,回憶兒時看過的漫畫,圓兒時想下棋的夢想。
Thumbnail
桌遊作為一種集娛樂與智力挑戰於一體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是家庭聚會、朋友派對,還是商業活動,桌遊都能帶來無限的樂趣和深刻的交流體驗。本文將探討桌遊的魅力,推薦一些優秀的桌遊店,以及熱門的桌遊推薦,幫助你更好地享受這一精彩的娛樂方式。 1. 桌遊的魅力與發展 從傳統到現代的
Thumbnail
最適合年長者學習的運動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圍棋啦~沒有運動傷害,又是動腦思考的遊戲,跟年輕人同場競技也不落下風喔~看看這些認真下棋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才剛學幾個月,就已經能夠享受在棋盤上廝殺的樂趣囉!
Thumbnail
據說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使用臉書,因為他們發現爺爺奶奶都有了臉書帳號,的確,不管是透過手機或電腦,已退休的熟齡族群花愈來愈多的時間掛在網路上,加上幾乎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最怕得到病就是失智症,因此有許多打著預防失智症的電玩上市,每款遊戲也都會說有研究證明打電玩可以有預防或減緩失智症的進展。     其實
圍棋是一種桌上遊戲,對於想要愛上這個遊戲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懂規則。瞭解圍棋的玩法和變化,將會讓人越來越覺得這個遊戲好玩且有趣。除了剛開始的新鮮感,更多的人是在與其他同學對弈或參加比賽後,享受圍棋對弈的激情,讓自己愛上圍棋。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上的交通已經完全被自動駕駛技術接管,但人類的價值觀分裂成了兩大陣營——機器派與複製派。兩派都聲稱自己擁有最高效、安全的交通解決方案,而矛盾日漸升級。 起源 機器派由一群領導人工智慧革命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他們認為人類的駕駛行為太不可控,應該完全交給無情但理性的AI處理。
Thumbnail
未來的工作學習進度以及介紹電影的心境轉變。
Thumbnail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人體冷凍術」這個充滿科幻感的概念吧,也就是將一個人迅速冰凍保存,等待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後,醫療技術足夠發達時,再將其解凍復活,治癒現今無法克服的疾病。但現階段的技術仍處於瓶頸——我們可以將人體冷凍保存,卻沒有能力安全地解凍並恢復生命功能。然而,大自然中早已存在著能完美實現這一技術
Thumbnail
面對不可測的未來,如何自己摸索、找到適合自己的位子?尤其面對「社會期待」vs. 「父母希望」,或是「自身理想」vs.「自我價值」的衝突之中。 ——看一本書,就能得到33個人不同的三觀,會有一種「原來別人人生是這樣,也許我也可以這樣過」的收獲,我覺得很划得來。——xiaohuz
Thumbnail
人們常說生長在不同世代的人容易產生代溝,而「手談」則沒有這個困擾。 圍棋不只是屬於小孩子的才藝,大人們也可以一起上課、一起學習、一起對弈,「手談」也就是圍棋的別稱。 歡迎小時候有看過「棋靈王」的爸爸媽媽們一起來下棋哦,回憶兒時看過的漫畫,圓兒時想下棋的夢想。
Thumbnail
桌遊作為一種集娛樂與智力挑戰於一體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是家庭聚會、朋友派對,還是商業活動,桌遊都能帶來無限的樂趣和深刻的交流體驗。本文將探討桌遊的魅力,推薦一些優秀的桌遊店,以及熱門的桌遊推薦,幫助你更好地享受這一精彩的娛樂方式。 1. 桌遊的魅力與發展 從傳統到現代的
Thumbnail
最適合年長者學習的運動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圍棋啦~沒有運動傷害,又是動腦思考的遊戲,跟年輕人同場競技也不落下風喔~看看這些認真下棋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才剛學幾個月,就已經能夠享受在棋盤上廝殺的樂趣囉!
Thumbnail
據說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使用臉書,因為他們發現爺爺奶奶都有了臉書帳號,的確,不管是透過手機或電腦,已退休的熟齡族群花愈來愈多的時間掛在網路上,加上幾乎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最怕得到病就是失智症,因此有許多打著預防失智症的電玩上市,每款遊戲也都會說有研究證明打電玩可以有預防或減緩失智症的進展。     其實
圍棋是一種桌上遊戲,對於想要愛上這個遊戲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懂規則。瞭解圍棋的玩法和變化,將會讓人越來越覺得這個遊戲好玩且有趣。除了剛開始的新鮮感,更多的人是在與其他同學對弈或參加比賽後,享受圍棋對弈的激情,讓自己愛上圍棋。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