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臉書的演算法又做了甚麼調整,我過去發表的一些舊文,吸引到一些全新的朋友。很開心認識這些朋友。
其中,私訊率最高的,非投射者的邀請策略莫屬。關於等待邀請,大家各有一籮筐的打臉、打槍經驗,吃虧的次數多了,三折肱而成良醫,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等待之道。不過,等待往往是漫長的,要按捺過程中時不時發酵的苦澀、懷疑、躁動,是公認最難克服的心魔。
最近,因為殷勤寫書的關係,我重拾大量閱讀的習慣,因此接觸到許多拍案叫絕的作品,對於人類圖知識的實踐和反芻,起了正面的共振作用。中午陽光正好,且讓我以精簡的文字,和大家分享一個精深的定見。
很多朋友提出這樣的疑惑,等待時我要做甚麼?我知道要做自己擅長、喜歡的事,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問題是這些事,看起來都像自爽而已,也從來沒有為我帶來機會或財富。所以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過去我曾經這麼回答,那是因為我們太習慣以功利、目的性的角度,來看待喜歡的事,不夠順隨、沒有臣服於生命之流。頭腦作祟,以至於蒙蔽身體的覺察與權威。
對於年輕的朋友而言,順隨與臣服的概念,需要一點歲月來啟蒙。已屆而立或不惑之齡的中堅分子,儘管懂得順其自然的道理,但被制約得太久,時不時便質疑起自己無所事事、沒有貢獻。
那麼,也許可以試試這麼想。Be、Do、Have。
在《內在原力》一書中,作者愛瑞克藉由Charles Thomas Munger的信念系統「Be、Do、Have 」,重新釐清初心。最後發現,自己想要的,不是戰勝他人,而是成為一個心靈上富有的人,以Be為出發點,引領他一路走來,從投資理財、到職場引導、亦投身公益,豐饒的學養和智慧,滋養無數心靈。
我和愛瑞克一樣,是極度的內向人格,對於外在聲光刺激,更異常敏銳。整個青少年時期,在動輒得咎中度過,主流的教條、家族的規範,總是這麼告訴我:你必須做些有用的事(Do)、才能擁有更好的條件(Have)、然後成為一個完整又完美的人(Be)。
這也是我在解讀的過程裡,最常發現的人性盲點之一。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Be)?總是跟物質條件交纏在一起。會不會賺錢、能得到怎樣的生活條件、可不可以被家人或伴侶接納?
但問題的起點是,「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和你會做、必須做甚麼事無關。
我的答案,停留在小學三年級的單純與天真,我想成為一個創作的人。
我不敢說這數十年的歲月,都朝創作的方向邁進。坦白說,最精華的青壯期,全部被我拿來做些逞強的事、以茲證明自己很行。如此就能當個不愁用度、喊水會結凍的人。
後來,境遇給了我教訓,我被下放至邊陲,多出時間重新思考Be。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創作的人。而不是有錢人、闊太太、CEO。(如果有人的Be,是想當有錢人、闊太太、CEO,也很好啊。自己喜歡、弄明白就好。)
過去這段時間,我寫了很多,真正公諸在平台上的,不到百分之一。這是卸除目標導向的最佳練習。寫人類圖最後一階段的作業,不時碰到瓶頸;寫書被接連退稿,也是常有的事情;寫fb po文少人聞問轉載,我雲淡風清。
在成為Be的路上,會有很多挫折,讓我懷疑是不是還是從Do做起比較快?我慶幸自己有多堅持一下,才能逐漸體悟到,當Be踩得夠緊、深信不疑,該我做的事(Do)就會隨之出現,像是,我與作家夢擦身而過二十年,再提起筆的這幾年,我得到了出版社總編輯的慧眼邀請,即將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Have)。
出書和寫文,成名、致富,順其自然,從來不是優先目的。創作人,在意的是觸動拋錨而固著的心,勝過海量觸及。
很多來到我面前的朋友,謙稱自己懵懂、迷惘、一蹋糊塗。但對於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相信大家心裡、約略有譜,只是不確定這個Be,真的算是個Be嗎?當一個這樣的Be,會不會太任性?
想跟你說,哪會。反倒是連Be都不敢承認或堅守,才是真任性。
我最喜歡《內在原力》的歷史哲思和宇宙觀點:「歷史的磨盤轉動得很慢,把這世界的分工磨得很細,細到我們絕對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位子,在那裡安身立命。」
「這個世界太大,大到絕對可以容得下任何人的成就,不用擠,不用搶。只要夠閃亮,就會被人看見。」
我想,有許多朋友,可能在沉潛的瓶底,也可能漂浮在水面,掙扎著呼吸。這都是過程,會過去的。痛苦的時候,流淚的盡處,先想想Be,專注只做Be,就像愛瑞克說的:「你的專注力在哪裡,力量就會在哪裡。」
願你的內在原力,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