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散步|#2 北大路的萬千四季〉
。前言
和上一篇不同,這次的路線更加私人,也沒有太多「景色」可看;但對我而言,這間店便足以代表京都四季不同之景——它以和菓子表現季節傳承技藝,它以和菓子連續蟬連日本食べログ網站和菓子部門頭兩名長達不知道多少年,即使在京都也只有〈
茶寮 宝泉〉曾經威脅過它的地位。
它是嘯月。
而這次的文章,則要從某天的心血來潮說起……
(附帶一提,我記得宝泉曾經有一年排名超過嘯月但也似乎只有一年;不過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我覺得京都諸位大大其實都不太在意,至少我從沒看嘯月把獎盃擺在櫃台XD)
。本次路線介紹
這次的路線粗暴至極。
搭京都地下鐵到北大路站下車,步行到嘯月,之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件事很簡單,難的是要事前打電話預訂,嘯月是完全預約制,通常要提前至少三天預訂,在訂購的時候講明自己的所需數量和前往的時間即可。
請務必守信。
如果不能預訂也無法找到日本的朋友代為訂購的話有個備案,京都這間咖啡
〈DOnG〉如果情況允許的話五六日都會備好嘯月的上生菓子,只是去的時間可能要早一點就是了。
此外,這次由於上生菓子的季節特性,會隨機掉落嘯月的幾張照片,有興趣的話可以猜猜看分別是哪幾個月份的,雖然我不會公布答案,但應該挺好辨別的。
。散步開始
「電話預約」是一件門檻有些高的事。
首先,你得有個日本用的門號。
其次,你必須在電話中清楚和店家溝通,至少要預約什麼、要預約什麼時候必須說明白。
於是有些理所當然的,當我經歷完剛到京都的那段困頓時刻,語言能力慢慢點上去,膽子也越來越大之後,我當然要開始處理那些之前可望而不可及的餐廳和甜點店家。
譬如——譬如那間如何搜尋,總是會在最前面看到的「嘯月」。
我相信台灣人都會有個通病:看到漢字就覺得人家很親切這種病。雖然很多時候漢字無論字義或者字音都和中文無關,但確實更多時候照著中文去理解倒也沒有不對。
既是漢字,又是長年霸榜的第一,又有什麼道理錯過這間名店呢?
(會強調漢字是因為……日本的法式甜點店名稱相當整人,我曾經在
這篇文章當中「食」的段落略有提及,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還記得那個下午。
之前雖然電話預約確定數量和時間但還是有點忐忑不安,有種明明才是剛出新手村的勇者就突然發現前面左轉直達魔王城這種感覺。
京都市的北區並不是我所熟悉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到北大路站,人生地不熟,因為過於期待所以空著肚子,又因為太過緊張而想要咬點什麼——慶幸出了站之後便有一個依託地鐵站而建成的購物中心。商場的美食街店家雖然不算太多但多半是很安全的牌子,我最後選了被我跳過不少次的丸龜簡單吃吃了結一餐。
那時候的我完全沒有想過「在丸龜吃烏龍麵」這件無聊小事也會莫名成為嘯月參拜的一環。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那些相對比較偏僻的地方其實非常依託電車或是地鐵站為中心,所以通常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出站步行十分鐘以內的路程。可能會有很常見的連鎖定食、烏龍麵、王將等等比較便宜的餐廳,可能會有零星的娛樂設施譬如卡啦OK;又或者像是北大路站一樣直接蓋個小型的商場之類。
可是當你離開那個熱區之後,街景就會瞬間變得很冷很冷。
走往嘯月的路上雖然不至於此——北大路站旁便是立命館小學校——,但在學生喧鬧歡快的聲音之後確實變成了極度樸實無華的街景,就像我當時在西院附近的住所差不多,拐進巷子裡之後那份清冷甚至快要可以用死寂來形容。
途經一個占地不小的公園,格局非常「傳統」,如同幾十年前動畫戲劇裡面出現的那種公園一樣,有沙坑有大溜滑梯,有常見的公廁有常見的飲水裝置,有盪鞦韆還有供小孩們爬來爬去的立體裝置。
雖然這樣的配置在各種影視媒介載體很常見到,可實際看到還原度如此高的公園也讓我感到意外;而除了意外之外,酷暑的炎熱還有步行的路途長度更是讓人有種不知道還得走多久的厭煩感——儘管現在回憶起來覺得那間公園很棒,但它的佔地面積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人想要停下來歇腳,卻又因為和店家相約的時間而不得不前進。
抵達嘯月之後的驚喜又是另一回事。
這間店無法用「樸素」或者「低調」來形容,單看招牌和櫃檯你甚至會懷疑是不是真的有在做生意。
木造的招牌一橫一豎,綠色的字體簡單寫上店名;小小的簾幕更是只用一個「嘯」字裝飾,掀廉入幕之後更是只有一個木造櫃檯,上置簡單的文具;牆上懸掛京都菓匠會員名單列表,每間都是超級all star等級。
除此之外幾乎可說是沒有任何的陳列,進來之後接待的婆婆也不囉嗦,報上電話號碼和名字之後她就把我的那份遞了過來,附上一張寫有注意事項的紙條,寫著請當天吃完、寫著請盡量穩穩地拿。
我捧著一盒四入裝的嘯月,回到剛剛步行經過的公園。
紫野柳公園雖然佔地太廣最後一段路走起來有些艱辛,但在需要能坐著吃的時候這裡卻是個絕佳的愜意之處,即使沒有設施的地方也有許多的長椅石桌可供休憩。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極其鮮明的季節感。
日本四季分明,這點不只是天氣,更延伸至所有的文化層面——於吃食上當然也不例外,日本人對「旬」的執著與追求甚至可以用病態來形容,而在外型、色澤、乃至選料的部分剛好都能體現季節的上生菓子更是美到像是藝術品一樣的精緻點心。
時值六月中。
除了最顯著的季節代表花之外,在選色和用料也盡量以清涼為主,只是還沒進到七月八月的真正烈日(雖然京都的六月就已經超級無敵熱),所以沁涼感雖有,卻比較像是徐徐的涼風,舒適得很溫順。
雖然季節感非常明顯,但還是把幾張紀錄的照片上傳在這篇文章之中,散著讓大家回頭去看看認為分別是哪個月份的吧XD
至於味道的話,在我前後總計九次的經驗還有後來累積越來越多的和菓子旅途之後,我認為嘯月的味道可說是精準收斂而不失平衡,內餡的調配和外層的口感均勻感都是非常出色的,無論是佐茶或者直接吃都很合適。
(當然,一般還是配茶。)
但坦白說第一次把那四個上生菓子塞入嘴中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驚喜。
當時我的食記風格很喜歡特別強調一件事——這間店是不是超出過往常識的味道。
這句話很好理解,譬如日本人對米的執著就真的可以超出常識;譬如被真正的和牛名店進攻嘴巴之時也會覺得那超出常識甚至超出過往的所有經驗(當時台灣還沒開放日本牛進口);譬如在茶寮宝泉第一次吃到它們的口感猶如史萊姆一般的蕨餅時我也認為那遠超常識。
然後嘯月就是最低調內斂最樸實無華的那種。
好吃嗎?非常好吃,尤其對嗜甜的我來說這個輕盈卻不失甘甜的平衡感確實很讓人驚豔,口感亦若是。但這種「最好的內餡」和「最好的外皮」卻給人一種可以達到的極致感。
我在又跑了幾間和菓子名店,並且同時不錯過每個月一次的嘯月之後才慢慢理解,要把這兩件事做到最好已經太過困難,而更加困難的,則是嘯月還提供了「最好的平衡」。
我非常非常喜歡嘯月,但坦白說,如果對和菓子沒多大興趣,認為那不過就只是紅豆餡料配上各種外皮的排列組合的話,我覺得嘯月並不會出現在京都旅途的推薦清單之中。
但若是想要一觀和菓子的標竿翹楚會如何呈現他們理解的季節,那這份佐以四時四季的上佳茶點則是極其特殊的體驗。
這次的散步路線還未結束。
但所指的並非當天的行程,而是之後默默決定每月都挑一天進行這個和菓子參拜,看看自己能夠從中體悟感受到什麼,看看嘯月為何可以長期霸占日本第一的名號。
於是,一年間共計九次,每次都是搭著地鐵出發,到北大路停下;在丸龜依照老慣例點上一份明太蛋拌烏龍麵,甚至隨著對日本的逐漸熟悉而開始使用丸龜的app查看有什麼優惠券可用……隨後,便是嘯月,便是紫野柳公園的悠哉午後。
我會自己備著茶,用著詢問老闆娘而得知其名的「楊子」切開然後挑起,孤僻地享受這份甜而不膩的靜謐。
或許是因為訂購時得留下號碼報上姓氏,或許是因為我一個月一次的頻率太過好認,或許是姓氏和日本有明顯差異日語又說得不怎樣使人印象深刻;或許是因為我曾經提問用以分食和菓子的器物叫做什麼……
能夠在異國,一間非日常生活圈的店裡,被老闆娘記住名字,我想總該是一件值得花點筆墨敘述,而至今想起來依舊覺得溫暖的一件無聊小事。
。本篇出現的店家介紹
嘯月 (しょうげつ)
相比多角化經營,甚至本身就堪比為景點的〈茶寮 宝泉〉不同,嘯月是間極其純粹的上生菓子專賣店——關於上生菓子這個詞彙,比較好理解的說明方式是,請你當天拿到當天吃完。
說到內餡、平衡性、口感云云,雖然並沒有真正做到群覽百家,但在京都一年多時光之中我確實吃了不少同樣高評分的老店,那份幽微的差距是非常有趣值得細品的;雖然每個人或許都會有不同喜好、雖然很多人或許現在也是在共同維持這具神座,但不可否認的是嘯月的細膩確實值得一試。
——若是有機會的話。
。額外的店家與景點介紹
其實之後的幾個點都有點遠,只是北大路已經是最接近的地鐵站了就還是列進來吧。
織田信長全家桶之一、臨濟宗大德寺派大本山,很禪。
織田信長全家桶的大本營,主祭神就是織田信長。查了一下,獨有的「船岡祭」便是織田信長大全餐的具體表現,譬如火槍射擊譬如敦盛舞等等,
京都長年前三甲的蕎麥麵店,但我自己比較喜歡鞍馬口站那邊的
手打ち蕎麦 かね井。雖然兩間店都值得一吃,但移動距離及交通方式都會是個大問題。
。後話
雖然這篇比起「散步」更像是在介紹嘯月這間店家,不過對我來說這條路線和那個微妙的朝聖感又挺值得介紹的。如果單純只有嘯月的話或許還好,偏偏因為旁邊的公園存在而讓這個套餐成為值得書寫記錄的一部份。
下一篇相對來說大概就真的會隔比較久一點了,得去處理幾篇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