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跌倒、漏尿和肌少症有關?適合的運動能提升功能肌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肌少症」是近年最常被關注的高齡健康問題之一,據研究顯示,40歲以後,人體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除了前面所提到漏尿、跌倒等問題,或是不明痠痛、許多日常動作變得遲緩等,都有可能是「肌少症」所引發的,甚至還可能引發代謝問題,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65歲的邱太太剛退休,兒女也各自成家了,正是開始享清福的時候,但最近卻發現,偶而咳嗽、打噴嚏的時候,就開始輕微漏尿,後來更逐漸明顯,上下樓梯或走路,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連上市場買菜還得用個護墊,讓她困擾不已。專家表示,年紀漸長開始出現各種機能退化,尤其是肌肉的流失,更會造成頻尿漏尿、肩頸酸痛、坐骨神經痛、容易跌倒等現象,但透過適當的飲食及運動方式,就能明顯改善這些問題。
要判斷有無「肌少症」,最精確的方式是透過醫療院所的儀器來測量,在家也可用簡單的方法來檢視自己或長輩是否有「肌少症」的風險,測試時用雙手的食指與拇指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圈起來,若有縫隙,或是用皮尺量,男性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2公分,都有「肌少症」的風險。
本身也是物理治療師的臺灣輔康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輔康)葉晉毓表示,除了飲食的調養,適當的運動是改善「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但有運動不一定就能達到效果,像是許多長輩每天會去散步,但對改善肌肉流失的幫助就很有限,正確與針對性的運動才能延緩肌肉流失。
對高齡者而言,運動是為了改善老化造成的生活功能下降,因此建議優先從「功能性動作」訓練著手,訓練時特別強調動作的控制能力,意即每一下動作都不是隨意地、忽快忽慢地做,而是能依照訓練的目標做出順暢動作,讓高齡者在生活中遇到狀況能即時反應並正確的出力、更有效率地使用肌肉。除此之外,在運動中肌肉必須適時地交替收縮與放鬆,藉此來提升肌肉品質,從而改善痠痛、緊繃與僵硬的問題。
「臺灣輔康」透過不斷的臨床實驗與改良,研發了一系列針對高齡者問題的多功能訓練設備,例如:全身活化機可同時訓練手臂,以及走路、跨步的動作,包含了伸展、協調、功能肌力及有氧訓練。一套訓練下來,不僅能減緩因上肢肌力流失導致的肩頸上背痠痛、肩關節退化的問題,亦能強化下肢動作的協調性與功能肌力的訓練,降低跌倒風險,並提升高齡者的體能與活動力。
為因應長輩居家復能運動的需求,「臺灣輔康」與「優照護」攜手推出遠距居家復能健康運動服務「SMARC適動」功能性動作訓練機,依使用者的力量與動作能力,逐漸增加訓練阻力、動作速度、活動角度、運動時間,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養成運動習慣,每週利用「SMARC適動」運動5天,一天30分鐘,對改善高齡的健康會有明顯的幫助。透過雲端平台大數據庫,結合「AI 運動處方」與「復能運動」,提供銀髮族在居家提升功能肌力,循序漸進、持續進步的運動好選擇!
avatar-img
8會員
121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優照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失智症長輩來說,他們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在面對失智症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很辛苦。長輩常因為重複問相同事情,導致照顧者變得很不耐煩,或是將長輩的行為當作無理取鬧,漸漸地失去了溝通的耐心,也造成了家庭的失和。 會造成這樣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認知機能的衰退,一旦認知機能退化,記憶力、空間與社
醫院看護主要的服務場域在醫院,配合病人的需要在醫院提供照護的服務,主要是在病人住院、開刀時協助醫護人員照顧病人的需要、協助治療。因住院人數上升,醫院看護越來越難找....
為甚麼要接受預防照?邁入中老年的所有人都應該認識預防照護,理由很簡單,你是希望生病之後痊癒還是保持健康?相信大部分人都選擇後者吧,如果能維持健康誰會想生病,在身體有狀況之前,就及早處理,不要等到了疾病纏身之後才接受治療。 而預防照護的階段分為三個層級,包括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
肌少症是人體肌肉在強度,及質量數量減退的一種症狀,會導致身體功能的下降,一般來說,肌少症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的感覺,是高齡者很容易忽略的健康問題,但若出現肌少症後,走路時容易跌倒骨折,就會危及到長輩們的生命安全。
聘僱外籍看護工所需具備的資格: 年未滿80歲,巴氏量表評估35分以下或需要24小時照護者。 年滿80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60分以下者。 年滿85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輕度依賴照護。 持有以下項目之重度身心障礙手冊,不須診斷證明書即可提出申請。 特定身心障礙項目: 平衡機能障礙 智能障礙 植物人
幫家中長輩找看護,不論是在醫院,或是居家照顧,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來說,費用是優先考慮的因素。
對於失智症長輩來說,他們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在面對失智症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很辛苦。長輩常因為重複問相同事情,導致照顧者變得很不耐煩,或是將長輩的行為當作無理取鬧,漸漸地失去了溝通的耐心,也造成了家庭的失和。 會造成這樣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認知機能的衰退,一旦認知機能退化,記憶力、空間與社
醫院看護主要的服務場域在醫院,配合病人的需要在醫院提供照護的服務,主要是在病人住院、開刀時協助醫護人員照顧病人的需要、協助治療。因住院人數上升,醫院看護越來越難找....
為甚麼要接受預防照?邁入中老年的所有人都應該認識預防照護,理由很簡單,你是希望生病之後痊癒還是保持健康?相信大部分人都選擇後者吧,如果能維持健康誰會想生病,在身體有狀況之前,就及早處理,不要等到了疾病纏身之後才接受治療。 而預防照護的階段分為三個層級,包括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
肌少症是人體肌肉在強度,及質量數量減退的一種症狀,會導致身體功能的下降,一般來說,肌少症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的感覺,是高齡者很容易忽略的健康問題,但若出現肌少症後,走路時容易跌倒骨折,就會危及到長輩們的生命安全。
聘僱外籍看護工所需具備的資格: 年未滿80歲,巴氏量表評估35分以下或需要24小時照護者。 年滿80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60分以下者。 年滿85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輕度依賴照護。 持有以下項目之重度身心障礙手冊,不須診斷證明書即可提出申請。 特定身心障礙項目: 平衡機能障礙 智能障礙 植物人
幫家中長輩找看護,不論是在醫院,或是居家照顧,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來說,費用是優先考慮的因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肌少症是指高齡者肌肉量與肌力的減少,影響日常生活與自理能力,可能導致行動不便、跌倒風險增加,甚至心理壓力與孤立感。然而,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與專業評估,肌少症是可以預防與改善的,幫助高齡者重拾健康與生活品質。
### 運動:退休後的重新定義健身計畫 當人們退休後,很多人可能一頭栽進了彈性腰帶和無盡的零食世界,但你猜怎麼著?他們並不是在追劇,而是開始動起來了!無論是打球、園藝,還是追逐孫子們,退休似乎讓他們終於有時間活動筋骨,拼命甩掉長年的「辦公椅症候群」。 那麼,運動對老化的身體究竟有什麼好處
Thumbnail
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而其中保持運動習慣是關鍵之一。作為一個中年人,我深刻體會到隨著年齡增長,體力與肌肉量逐漸下降的現實。這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帶來了所謂的「肌少症」——當肌肉流失而力量衰退時,連簡單的動作都變得困難。我最近嘗試了一種看似簡單卻挑戰極大的運動——有氧舞蹈,而這個過程讓我對自己身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健康地老去或許是每個人的願望之一。而想要在老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仍能四處「趴趴走」的話,除了存錢之外,「存肌肉」也十分重要,可確保自己老後的生活品質。 肌肉有許多的功用,包括能更好的維持身體活動,較不易受傷、提升基礎代謝、守護骨骼與內臟等。而對高齡者來說,想要有精神地外出用
Thumbnail
老化帶來的健康問題如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讓許多老人需仰賴他人照顧。研究顯示,大重量訓練能有效逆轉這些退化,提高肌肉力量與骨密度。透過正確的自由重量訓練,不僅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能延長自主行動的能力。因此,45歲之前開始大重量訓練,能為晚年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讓生活質量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骨骼代謝疾病,其特徵是骨質密度下降,導致骨骼脆弱,容易發生骨折。許多人認為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專利,但事實上,年輕時期的骨骼健康狀況會對未來的骨質密度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如何在年輕時保持和增強骨骼健康,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而其中一種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強式訓練」...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如果愛吃肉的美國人都常常蛋白質攝取不足,那台灣人可能也會有這方面問題,值得注意。 關鍵問題是老年之後的「肌少症」,或雖然沒到達「肌少症」嚴重程度,但肌肉力量就是不足,這在做事情或爬高爬低時容易跌倒,跌倒後容易骨折,骨折後死亡率就會增加。 人類肌肉質量在30幾歲還可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肌少症是指高齡者肌肉量與肌力的減少,影響日常生活與自理能力,可能導致行動不便、跌倒風險增加,甚至心理壓力與孤立感。然而,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與專業評估,肌少症是可以預防與改善的,幫助高齡者重拾健康與生活品質。
### 運動:退休後的重新定義健身計畫 當人們退休後,很多人可能一頭栽進了彈性腰帶和無盡的零食世界,但你猜怎麼著?他們並不是在追劇,而是開始動起來了!無論是打球、園藝,還是追逐孫子們,退休似乎讓他們終於有時間活動筋骨,拼命甩掉長年的「辦公椅症候群」。 那麼,運動對老化的身體究竟有什麼好處
Thumbnail
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而其中保持運動習慣是關鍵之一。作為一個中年人,我深刻體會到隨著年齡增長,體力與肌肉量逐漸下降的現實。這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帶來了所謂的「肌少症」——當肌肉流失而力量衰退時,連簡單的動作都變得困難。我最近嘗試了一種看似簡單卻挑戰極大的運動——有氧舞蹈,而這個過程讓我對自己身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健康地老去或許是每個人的願望之一。而想要在老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仍能四處「趴趴走」的話,除了存錢之外,「存肌肉」也十分重要,可確保自己老後的生活品質。 肌肉有許多的功用,包括能更好的維持身體活動,較不易受傷、提升基礎代謝、守護骨骼與內臟等。而對高齡者來說,想要有精神地外出用
Thumbnail
老化帶來的健康問題如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讓許多老人需仰賴他人照顧。研究顯示,大重量訓練能有效逆轉這些退化,提高肌肉力量與骨密度。透過正確的自由重量訓練,不僅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能延長自主行動的能力。因此,45歲之前開始大重量訓練,能為晚年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讓生活質量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骨骼代謝疾病,其特徵是骨質密度下降,導致骨骼脆弱,容易發生骨折。許多人認為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專利,但事實上,年輕時期的骨骼健康狀況會對未來的骨質密度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如何在年輕時保持和增強骨骼健康,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而其中一種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強式訓練」...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如果愛吃肉的美國人都常常蛋白質攝取不足,那台灣人可能也會有這方面問題,值得注意。 關鍵問題是老年之後的「肌少症」,或雖然沒到達「肌少症」嚴重程度,但肌肉力量就是不足,這在做事情或爬高爬低時容易跌倒,跌倒後容易骨折,骨折後死亡率就會增加。 人類肌肉質量在30幾歲還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