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自極北之地的古老之夢―「星星、雪、火」推薦序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住在亞熱帶海島地區的我們,很難體會得到「星星、雪、火」的作者約翰˙海恩斯在阿拉斯加長達二十多年的獵人生活,除了這已是極少數極少數人曾經歷過的生活經驗,也因為長期處在沒有人煙的荒野中,孤獨又艱困的環境使得他幾乎可說是修行者,或者哲學家。
他所處的環境不只是身處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而是在如此的天候中長期住在親手搭建的簡陋木屋,沒有雙層氣密窗,也沒有維持恆溫的中央空調,同時,他以捕獵野生動物賴以維生,一如人類過往狩獵採集時代的生活。
因此,作者這麼說:「只要有一把好斧頭在手,再加上一把槍、一張網、幾個捕獸陷阱……生活便將以那種古老、率直的方式過下去。」他所說的古老,並不是形容詞,而是真實的描述,他的生活是與動物共同分享的世界,以及剝除文明矯飾之後,人類和一切存在事物最原始的互動方式。
我們都市文明人看在眼裡,多少是有些憧憬羨慕的,我知道有許多人渴望在年休假時花大錢旅途勞頓地到荒野去過一段想像中的原始生活。
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在所寫的「人類大命運」裡,有一段有趣的例子:
假設有以下兩個三天兩夜的度假體驗假期,你會選擇哪一個?
第一種行程:
第一天,在原始森林徒步旅行十個小時,晚上在河邊開闊的空地搭營生火過夜。
第二天,乘獨木舟順流而下十個小時,在湖邊露營。
第三天,向當地人學習如何在湖裡釣魚,在附近的森林裡採蘑菇。
第二種行程:
第一天,在受到汙染的紡織廠工作十個小時,晚上在狹窄擁擠的公寓過夜。
第二天,在當地百貨公司擔任收銀員十個小時,回到同一棟公寓睡覺。
第三天,向當地人學習如何開立銀行帳戶,填寫貸款表格,
以上第一種行程是石器時代人類的日常生活。第二種行程則是現代庶民大眾的生活日常。那兩個體驗行程,石器時代就是人在真實世界為自己當下的存活而努力,所有的行動只為了當下有食物吃,不會想到一年後,或者三年五年後的生涯發展。
至於行程二,恐怕每個有理智的現代人不會利用難得的休假日去體驗,因為那種生活不就是自己極力想逃避的嗎?
那麼問題來了,現代人擁有比石器時代的人更多的智慧及求生工具,但是為什麼能日復一日忍受那種我們厭惡的生活?當然,答案可以很簡單,我們「期待」這種活只是「過渡」,我們想像在辛苦三年五年,或許就能脫離這樣的生活。但是我們其實也心知肚明,包括我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是永遠達不到我們想像中的美好人生,錢或許多賺一些,房子大一點,開的車子也貴一點,但是,還是過著令人窒息的日子,這真的就是我們要的嗎?
在已工業化生產的現代世界,純粹的獵人已經是消失的行業,我們再也無法看到活生生的獵物在我們眼前死去。然後我們親自動手剝去皮毛曬乾賣錢,割下他們的肉當作賴以存活的食物。因此作者的經驗也是我們不容易體會的。
倒是想到一個世紀前,任職於美國林務局的阿爾多•李奧波德假日時跟朋友外出打獵,當他興奮地朝一群在河邊的狼開槍後,衝下去查看他的獵物。
他在開啟往後一系列有關土地倫理的文章中寫道:「我們即時來到老狼身邊,看著她眼中猛烈的綠火逐漸熄滅。在那一刻,且從此之後,我理解到那雙眼睛裡存在某種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東西――那是只有她和山才懂的東西。」我想,如果我們都能像作者或李奧波德一樣,願意凝視著自然萬物的雙眼,看進動物的內心,那麼,是不是能療癒當代人虛無茫然空洞的內心?或許知道這世界上還有許多生命與我們共享這個豐富神奇的地球,應該能安頓我們在近代物質文明興盛後與自然愈來愈疏遠所形成的焦躁不安的精神吧?
當獵人是不容易的,就像開始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必須會解讀動物的痕跡,學會解讀足、尾和翅膀留在雪上的記號。有一位担任追蹤動物足跡的「追蹤師」在教學生時發現:「多數人會錯過眼前發生的百分之九十的事物,他們注意不到,沒有印象,因為他們並不生活在當下,而是生活在未來──接著我該怎麼做?再來我要去那裏?我們使自己變成絕緣體,無法看見周遭,無法與之產生關聯。我教導學生要觀察,然後參與,先是身體的,然後是精神的,但這兩者是緊密相連的。」
好的獵人就像宗教大師常提醒我們的,必須活在當下。許多人幾乎不曾活在當下,好好感受周遭的一切,整個心思都是「生活在地方」,總在煩惱過去,擔心未來。在做這件事時想著另一件事,在跟這個人聊天時卻又掛念著下一個約會快到了,即使放假休息時又忍不住想著那些事還沒做。
這或許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很大,每天都被時間追著跑,連帶著幾乎連偶爾的空檔或休閒時間也汲汲惶惶,心神不定。因為感覺到時刻未止歇的壓力,因此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是時時刻刻看錶,担心著時間,也因為如此,我們反而更要提醒自己,並且主動,或者刻意地讓自己隨時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習慣,讓自己靜下來,重新感受周遭的一切,提醒自己「萬物靜觀皆自得」,而且除了人的眼睛,我們還可以透過心靈之眼來觀看。
這種透過心來觀看,來溝通,也是處在科技文明中的現代人失去的能力。書中作者描繪了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有位跟他一樣孤獨的獵人,因為太長時間沒有講話,沒有見到人類,所以花了將近一天時間的長途跋涉去拜訪他的鄰居。結果兩人見了面,一起用晚餐,一起擠在小木屋裡睡覺,第二天早上獵人又花了一天回到他自己的小木屋,兩人自始至終沒有講一句話,作者寫著:「這兩人坐下來,拿湯匙將熱騰騰的燉肉舀到盤子裡,開始靜靜地吃。夜晚一分一分地過去,兩人安靜地坐著,喝著茶。火劈哩啪啦作響,夜晚在寂靜中慢慢過去。」
前些年有位美國的錄音師曾經寫過的一本書「一平方英吋的寂靜」,他踏遍全世界,想尋找到可以完全收不到人為聲音的地方,結果發現非常困難,因為即便遠離人煙的蠻荒曠野,還是不時會有飛機聲,遠處輪船、火車或者各式各樣交通工具所傳來的低頻震動聲。後來他總算在遠離飛機航道的國家公園森林深處,置放一顆小石頭,將這小小的場域,圈護出一平方英吋的寂靜。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要追求寧靜?我們不是希望透過各種感官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嗎?
當然,我們藉由眼睛耳朵來探索世界,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我們的生活中物質太豐富、聲光娛樂太剌激,都讓我們無法安靜下來,世界雖大,卻無處能夠單獨安靜地面對自我,反而形成與這個世界的疏離。
科技使人疏離人、疏離自然、疏離了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午夜夢迴時會問自己:「電視、行動電話、電動遊戲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折損了人類經驗的品質?」當我們有了更多的東西,不但沒有豐富自己,反而更加貧窮,這種貧窮是注意力的喪失,是真實生命的消逝。很多人用喧鬧的聲音來逃避寂靜,我想或許是不願真誠地面對自己的生命吧?這些年來,有許多朋友每天會找時間「靜坐」,因為從寧靜中所湧現的平和與覺知,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恢復完整,也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頓。
這是一本寂靜之書,作者以二十五年的時間在曠野裡實現了一個夢,遠古之地古老的夢,關於雪和狗,關於麋鹿和山貓,關於依然是這些未有人煙之地原生的一切的夢。
或許我們可以泡杯茶,點亮溫暖的桌燈,翻開書頁,跟著作者一起進入這個人類古老的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佛家有句偈語,我一直抄在筆記本上:「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說得白話一點,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就要放過,懊悔無濟於事,執著只會徒添焦躁,所以何不積極面對未來,思考以當下的條件,我還能做些什麼。四十幾年來,我始終是以這樣的角度來看事情,
    十來年前荒野電影欣賞社曾邀請楊力州導演導讀「征服北極」,這是二00八年由橘子公司創辦人劉柏園出資,由楊力州拍攝記錄運動員挑戰自我的歷程,影片感人中有搞笑、也是在此次導讀中見識到楊力州說故事的功力。 時隔十年,劉柏園邀請楊力州、極地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等人前往南極,挑戰一九一一年第一個走到南極點的隊
    人們想的和做的往往不一樣,就像是我們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會每天花時間去運動,就像是學生若每天念茲在茲說具有國際視野非常重要,但是從來不關心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一樣荒謬。 為了避免犯下這樣的毛病,或許我們可以用紀錄的方式來檢視自己的時間分配,因為所謂『重要』的事情,往往不是緊急
    之前已看過媒體曾批評因為高齡長者不用門票的關係,所以溪頭每天有數千個長輩在那或坐或臥或躺,因為有礙觀瞻所以呼籲應該想辦法加以改善。 當然,若以觀光景點來說,溪頭的高人氣多少會影響遊賞品質,但是以活躍老化的角度來看,溪頭大概是最省國家社會資源,效果又非常好的「日間照顧中心」。 近年來國內外都開始注意到
    英國作家理查柯克說:「別浪費時間去超越你對蛇蠍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迴避牠們。」 蛇蠍當然只是比喻,這個句型或提醒可以套用在人生的很多事物上,也就是只要還有迴避的空間,繞過去比正面迎戰來得有效率多了。 「愚公移山」只是個成語,就像所有勵志格言般,都只是期待而不是會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 我會跟有心參
    一九九五年六月荒野保護協會成立時,我們的目標是用環境教育與全民參與的方式,來守護生物棲息地。因為供萬物生長的棲息地型態很多,所以我們常笑說荒野是包山又包海,這從我們環境行動的三個面向——永續山林、生態城市、無塑海洋,可以看出。 對於陸域生態的守護是從成立之後就開始,隨後沒多年就開始推動公園生態化當作
    佛家有句偈語,我一直抄在筆記本上:「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說得白話一點,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就要放過,懊悔無濟於事,執著只會徒添焦躁,所以何不積極面對未來,思考以當下的條件,我還能做些什麼。四十幾年來,我始終是以這樣的角度來看事情,
    十來年前荒野電影欣賞社曾邀請楊力州導演導讀「征服北極」,這是二00八年由橘子公司創辦人劉柏園出資,由楊力州拍攝記錄運動員挑戰自我的歷程,影片感人中有搞笑、也是在此次導讀中見識到楊力州說故事的功力。 時隔十年,劉柏園邀請楊力州、極地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等人前往南極,挑戰一九一一年第一個走到南極點的隊
    人們想的和做的往往不一樣,就像是我們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會每天花時間去運動,就像是學生若每天念茲在茲說具有國際視野非常重要,但是從來不關心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一樣荒謬。 為了避免犯下這樣的毛病,或許我們可以用紀錄的方式來檢視自己的時間分配,因為所謂『重要』的事情,往往不是緊急
    之前已看過媒體曾批評因為高齡長者不用門票的關係,所以溪頭每天有數千個長輩在那或坐或臥或躺,因為有礙觀瞻所以呼籲應該想辦法加以改善。 當然,若以觀光景點來說,溪頭的高人氣多少會影響遊賞品質,但是以活躍老化的角度來看,溪頭大概是最省國家社會資源,效果又非常好的「日間照顧中心」。 近年來國內外都開始注意到
    英國作家理查柯克說:「別浪費時間去超越你對蛇蠍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迴避牠們。」 蛇蠍當然只是比喻,這個句型或提醒可以套用在人生的很多事物上,也就是只要還有迴避的空間,繞過去比正面迎戰來得有效率多了。 「愚公移山」只是個成語,就像所有勵志格言般,都只是期待而不是會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 我會跟有心參
    一九九五年六月荒野保護協會成立時,我們的目標是用環境教育與全民參與的方式,來守護生物棲息地。因為供萬物生長的棲息地型態很多,所以我們常笑說荒野是包山又包海,這從我們環境行動的三個面向——永續山林、生態城市、無塑海洋,可以看出。 對於陸域生態的守護是從成立之後就開始,隨後沒多年就開始推動公園生態化當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冰河時期,廣袤無垠的冰雪覆蓋大地,空氣中彌漫著寒冷的霧氣,連山脈也被封存在厚厚的冰層下。原始人部落的生活簡單而殘酷,主要依賴狩獵、採集和篝火堆邊的取暖。他們不懂得科技,也無法想像有一天能駕馭速度。 然而,有一個名叫卡爾的年輕獵人,他總是夢見一種奇異的狩獵工具。他在睡夢中,總會看到一個閃亮的金屬
    Thumbnail
    藉由對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和短文《河的第三條岸》的阅读,呈現中年叛逆及人類對自由的渴望。我反思了現代生活的困境,以及對原始野性與靈魂自由的追求。通過對主角斯特里克蘭德與父親逃離現世的解讀,揭示人在社會規訓下的掙扎與真實需求。每個人至少要有一次意義深遠的逃離,因為逃離正是奔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繪了一位旅行者冬季在森林中的探險,與神祕的馬伕及村莊居民的互動,以及對於居住環境和探索未知的思考。透過生動的描寫,讀者能感受到自然的孤獨與美好,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文章從冬季大風到無風的日子,展現了不同的心情與環境變化。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現代的年輕人遇到的問題就是拼也拼不贏躺也躺不平。一眼望穿的人生完全沒有生活的動力 《瓦爾登湖》書中強調了簡樸生活、自然親近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本文結合作者自身經歷,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現這些理念。透過數碼簡樸、自然融入、簡化物質生活和提升自我等方式,我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真正的幸福。
    歐式風格,第一人稱。   有人說他是個瘋子。   而我是他的見證者。   那天,我們潛入了獵人們的盛會,那是一年一度的狩獵大賽,為期一天一夜。第一天的清晨,用挖空的象牙做成的號角便會被吹響,狩獵隨即展開,獵人們只有一個上午能鎖定目標,一個下午追殺目標,然後用一個晚上小心翼翼地將獵物帶回展場。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從小我就立誓,這輩子不嫁醫生和警察,看完這本書之後多了一個職業不嫁—極地獵人。
    Thumbnail
    在忙碌的學業與工作中,我如何透過與大自然互動,特別是與馬匹互動,來調適壓力,尋求身心平衡的故事。自己在不同階段都有與馬匹互動的經驗,透過這樣的互動來克服困難,找回自己。文章充滿溫暖與感動,富有分享與陪伴的意味。
    我們是天生的獵人,隨時都在狩獵,而狩獵的對象標示著自己的文明程度,現在位於何處。 對人類整體是如此,對個人來說也是。
    冰河時期,廣袤無垠的冰雪覆蓋大地,空氣中彌漫著寒冷的霧氣,連山脈也被封存在厚厚的冰層下。原始人部落的生活簡單而殘酷,主要依賴狩獵、採集和篝火堆邊的取暖。他們不懂得科技,也無法想像有一天能駕馭速度。 然而,有一個名叫卡爾的年輕獵人,他總是夢見一種奇異的狩獵工具。他在睡夢中,總會看到一個閃亮的金屬
    Thumbnail
    藉由對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和短文《河的第三條岸》的阅读,呈現中年叛逆及人類對自由的渴望。我反思了現代生活的困境,以及對原始野性與靈魂自由的追求。通過對主角斯特里克蘭德與父親逃離現世的解讀,揭示人在社會規訓下的掙扎與真實需求。每個人至少要有一次意義深遠的逃離,因為逃離正是奔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繪了一位旅行者冬季在森林中的探險,與神祕的馬伕及村莊居民的互動,以及對於居住環境和探索未知的思考。透過生動的描寫,讀者能感受到自然的孤獨與美好,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文章從冬季大風到無風的日子,展現了不同的心情與環境變化。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現代的年輕人遇到的問題就是拼也拼不贏躺也躺不平。一眼望穿的人生完全沒有生活的動力 《瓦爾登湖》書中強調了簡樸生活、自然親近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本文結合作者自身經歷,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現這些理念。透過數碼簡樸、自然融入、簡化物質生活和提升自我等方式,我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真正的幸福。
    歐式風格,第一人稱。   有人說他是個瘋子。   而我是他的見證者。   那天,我們潛入了獵人們的盛會,那是一年一度的狩獵大賽,為期一天一夜。第一天的清晨,用挖空的象牙做成的號角便會被吹響,狩獵隨即展開,獵人們只有一個上午能鎖定目標,一個下午追殺目標,然後用一個晚上小心翼翼地將獵物帶回展場。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從小我就立誓,這輩子不嫁醫生和警察,看完這本書之後多了一個職業不嫁—極地獵人。
    Thumbnail
    在忙碌的學業與工作中,我如何透過與大自然互動,特別是與馬匹互動,來調適壓力,尋求身心平衡的故事。自己在不同階段都有與馬匹互動的經驗,透過這樣的互動來克服困難,找回自己。文章充滿溫暖與感動,富有分享與陪伴的意味。
    我們是天生的獵人,隨時都在狩獵,而狩獵的對象標示著自己的文明程度,現在位於何處。 對人類整體是如此,對個人來說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