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台灣|初試太極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The Blossoming of Dreams -- 跨域歷程記錄]
幾年前重拾芭蕾曾想過練太極,這回碰巧遇上太極教練,更該好好認識練習。

每天晨曦時分起床,我在木地板上踮著腳尖,怕吵到還熟睡的夥伴們,摸黑換上前一晚備齊的衣服,下樓刷牙喝杯溫水等候夥伴,4:50~5:10am的天空最是美麗,日出約是5:30~5:40am,然後運動到7:30am,回來吃早餐,8:30am出發到學校上課。

有時我們在民宿隔壁的古厝前庭,有時我們散步一會到這個平台來,恰好經過日出光束,沿路上時常看到昆蟲或動物屍體,蝴蝶、蛇、蟾蜍,還有黃的沾著露珠的落葉,這是大自然教育的無常。
圖 YHCC@山坡平台

這個水泥平台是平常練太極的地方,第一個星期之後太和村開始下大雨,不穩當的路面皆有些許坍方,才發現是因為土石流才搭建這個水泥平台的。這裡視野相當好,就在民宿的正後方約步行15分鐘的路程,若沒有下雨,我們會來這裡練習,一路上迎接日出再彎進這山腰處,望向遠方一片茶的山谷,與左前方一株--
圖 YHCC@苦楝樹

苦楝(戀)樹

生成了苦戀的一顆種子
在窮鄉僻壤的山坡旁堅強

堅強成了一棵樹
濃郁地包圍樹下的人
庇護著
=。=。=。=。=。

這樣掏盡一口又一口鮮美空氣進五臟六腑裡,我問自己是來取還是來給的?來工作,來指導營隊,來偏遠山上的小學教學,看似給,實質上卻是取。就這麼日與夜掏盡這裡的美景與空氣,心,一點也不累。

扭傷的腳,每回練完氣功與太極後,又恢復些,然後一天用完了電,隔天再充。或許用電的同時也能充電,從前沒這麼想過,現在覺得有這個可能。看小朋友開心歌唱,同時也歡樂了自己,工作的矛盾或未知的挑戰相形減少。

在太極緩緩移動的姿態中,我跟身邊的植物與花草,享用同等的空氣、陽光、雨水,不因我來自台北就少吸收一些,或因我所講的語言不同而有差別。在手臂一伸一收之間,繞成一個太極圖,圈著來來往往似水流動的圖像。就這麼一吸一吐之間,縱使我們甚麼都不做,向世界取的已比給的多;然而,許多時候,我們還想要更多...。
avatar-img
142會員
351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學習,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與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謝謝您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進步道不久,轟轟瀑布聲已在耳旁,再走進一片小白花鋪成的石子路(是油桐花季節)之後,見到瀑布,像在某些廣告裡見過般熟悉,一階階往上爬,每層有不同的風光。到了最上層瀑布,發呆時,我見石頭細縫裡魚群,在那麼狹小空間裡,遊得自在又忙碌。想起昨日《為自己出征》一書裡的蘋果樹,牠的野心來自心,無盡的果子供人們
回台北的第一個早晨,沒了公雞啼聲,是晨光喚醒公寓裡的我。早起練練新學的混元太極,不多,只想持續好的習慣,知道被綠山好景寵壞的我,正與鋼筋水泥環境抗衡。陪老媽走走廟宇
上山第七天,經歷了許多人事、心靈以及身體與生命交織串聯的新體驗。過往的歲月在這片太和的山徑中,像熾陽光下採茶姑娘手中的葉,經過繁覆程序,日光萎凋、室內靜置萎凋、炒菁(殺菁)、揉捻、成型、烘乾製成毛茶,再通過烘焙機不同的火喉,保留它的純青。可以想見,當我帶它回城市,夜深人靜獨自品酌,或與友人群聚共歡
忙著照顧室內擺設與趕工計畫,忘了到陽台外看看夜景。夜晚空氣涼爽,遠方路面因溼雨反光,幾台汽車經過時燈影閃爍,與另一頭對岸八里街燈相映,河面上閃耀的影子舒心寧靜,一幅幅印象派畫作影像油然生起。
這些天,想把忙碌的上星期記錄下來,才要好好整理,這星期又有更多事情往上追加,幾乎使我跟不上生活的進度。 房間在重新配置之後,還需要整理,需要適應,需要一段時間過濾。但時間似乎又演得剛剛好,好心地留給我吃頓飯的悠閒,又一段接一段連貫上演新章節。只好等明天和天使與魔鬼老闆開會後,再另起一個新篇章書寫
也是帶著幾許興奮心情,離開這裡往新的地方前進... 現在的我相信時間價值端賴現在的妳怎麼使用,對於朋友們的疑惑,在是時候的時候,自然會有答案。
進步道不久,轟轟瀑布聲已在耳旁,再走進一片小白花鋪成的石子路(是油桐花季節)之後,見到瀑布,像在某些廣告裡見過般熟悉,一階階往上爬,每層有不同的風光。到了最上層瀑布,發呆時,我見石頭細縫裡魚群,在那麼狹小空間裡,遊得自在又忙碌。想起昨日《為自己出征》一書裡的蘋果樹,牠的野心來自心,無盡的果子供人們
回台北的第一個早晨,沒了公雞啼聲,是晨光喚醒公寓裡的我。早起練練新學的混元太極,不多,只想持續好的習慣,知道被綠山好景寵壞的我,正與鋼筋水泥環境抗衡。陪老媽走走廟宇
上山第七天,經歷了許多人事、心靈以及身體與生命交織串聯的新體驗。過往的歲月在這片太和的山徑中,像熾陽光下採茶姑娘手中的葉,經過繁覆程序,日光萎凋、室內靜置萎凋、炒菁(殺菁)、揉捻、成型、烘乾製成毛茶,再通過烘焙機不同的火喉,保留它的純青。可以想見,當我帶它回城市,夜深人靜獨自品酌,或與友人群聚共歡
忙著照顧室內擺設與趕工計畫,忘了到陽台外看看夜景。夜晚空氣涼爽,遠方路面因溼雨反光,幾台汽車經過時燈影閃爍,與另一頭對岸八里街燈相映,河面上閃耀的影子舒心寧靜,一幅幅印象派畫作影像油然生起。
這些天,想把忙碌的上星期記錄下來,才要好好整理,這星期又有更多事情往上追加,幾乎使我跟不上生活的進度。 房間在重新配置之後,還需要整理,需要適應,需要一段時間過濾。但時間似乎又演得剛剛好,好心地留給我吃頓飯的悠閒,又一段接一段連貫上演新章節。只好等明天和天使與魔鬼老闆開會後,再另起一個新篇章書寫
也是帶著幾許興奮心情,離開這裡往新的地方前進... 現在的我相信時間價值端賴現在的妳怎麼使用,對於朋友們的疑惑,在是時候的時候,自然會有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比起基隆其他區域,信義的觀光景點較少,人聲鼎沸的信義市場和重視居住品質的社區讓我更加貼近生活,如果有機會來基隆旅居,信義區肯定是我的首選!
Thumbnail
小波與阿浪自幼即對自己能在水裡游也能天上飛態度不同,小波覺得身為魚能水裡來天上去是件相當幸福的事,阿浪則認為要像鳥一樣在天上飛得那麼高那麼遠才算酷。 災變發生時,小波與阿浪正在競速,等牠們發現白光團時,已來不及煞住而直直衝入。
Thumbnail
放下執著才能看見眼前的美景。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在民生健士會的例行戶外活動時,我央請他們帶我們去台北近郊走走(也算是籌備伙伴自己的學習之旅),當時好像是走三貂嶺古道一帶,途中有幾段以繩索爬山壁及涉過溪谷。因為原本民生健士會的戶外旅行比較接近都會人的休閒,因此只見伙伴們有穿高跟鞋的,有帶寵物狗的,甚至有人背著小型冰箱
Thumbnail
晨間漫步 今天早餐前,先來個仙境漫步,看著雲、山,呼吸新鮮空氣,聽著鳥兒快樂歌唱,地上好大的蝸牛緩緩前爬…這就是羅山! 大坡池學習之旅 Nancy 來池上,當然要給她看看多元的池上,所以吃完早餐後(我的大公雞🐔湯),就到大坡池參加之前預先報名的森林碳匯與環境共存系列的「樹木循環經濟應用」的課程。
Thumbnail
在海邊的森林基地 在考取森林療癒的路上時候,住在海邊的我,我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森林療癒需要大費周章跑到山上,在海邊是否有零海拔的森林療癒基地,這樣邊療癒結束後又可以到海邊消暑,豈不不是一舉兩得嗎? 真的沒騙你!我是在工作 就在工作的時候(有時間在跟大家講我的工作在幹嘛!),又收到上方聖
Thumbnail
我主要創作的主題有「跨文化成長」、「職涯發展」及「藍海人生」。雖然在vocus上已發送12篇文,然而我對於「跨文化成長」內容的發佈,著墨甚少。但其實這是我希望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童年接觸了海峽兩岸截然不同的教育系統,我較早就發現一個人的教育系統及社會氛圍將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
Thumbnail
進入森林,大自然的溫柔撫慰您的心靈。參加我們的森林療癒活動,感受森林環境的豐沛生命力,透過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培育出的森林療癒師引導,提升專注度與幸福感。報名截止日期:5月10日,報名連結請見內文!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比起基隆其他區域,信義的觀光景點較少,人聲鼎沸的信義市場和重視居住品質的社區讓我更加貼近生活,如果有機會來基隆旅居,信義區肯定是我的首選!
Thumbnail
小波與阿浪自幼即對自己能在水裡游也能天上飛態度不同,小波覺得身為魚能水裡來天上去是件相當幸福的事,阿浪則認為要像鳥一樣在天上飛得那麼高那麼遠才算酷。 災變發生時,小波與阿浪正在競速,等牠們發現白光團時,已來不及煞住而直直衝入。
Thumbnail
放下執著才能看見眼前的美景。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在民生健士會的例行戶外活動時,我央請他們帶我們去台北近郊走走(也算是籌備伙伴自己的學習之旅),當時好像是走三貂嶺古道一帶,途中有幾段以繩索爬山壁及涉過溪谷。因為原本民生健士會的戶外旅行比較接近都會人的休閒,因此只見伙伴們有穿高跟鞋的,有帶寵物狗的,甚至有人背著小型冰箱
Thumbnail
晨間漫步 今天早餐前,先來個仙境漫步,看著雲、山,呼吸新鮮空氣,聽著鳥兒快樂歌唱,地上好大的蝸牛緩緩前爬…這就是羅山! 大坡池學習之旅 Nancy 來池上,當然要給她看看多元的池上,所以吃完早餐後(我的大公雞🐔湯),就到大坡池參加之前預先報名的森林碳匯與環境共存系列的「樹木循環經濟應用」的課程。
Thumbnail
在海邊的森林基地 在考取森林療癒的路上時候,住在海邊的我,我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森林療癒需要大費周章跑到山上,在海邊是否有零海拔的森林療癒基地,這樣邊療癒結束後又可以到海邊消暑,豈不不是一舉兩得嗎? 真的沒騙你!我是在工作 就在工作的時候(有時間在跟大家講我的工作在幹嘛!),又收到上方聖
Thumbnail
我主要創作的主題有「跨文化成長」、「職涯發展」及「藍海人生」。雖然在vocus上已發送12篇文,然而我對於「跨文化成長」內容的發佈,著墨甚少。但其實這是我希望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童年接觸了海峽兩岸截然不同的教育系統,我較早就發現一個人的教育系統及社會氛圍將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
Thumbnail
進入森林,大自然的溫柔撫慰您的心靈。參加我們的森林療癒活動,感受森林環境的豐沛生命力,透過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培育出的森林療癒師引導,提升專注度與幸福感。報名截止日期:5月10日,報名連結請見內文!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