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克拉瑪對克拉瑪:法式吐司的傳承》

小學時期的某天,爸媽做了法式吐司給我們當早餐,說是從電影「克拉瑪對克拉瑪」裡面學的,當時我覺得這個名字很搞笑,以為是哥吉拉對哥吉拉之類的片。
大學一年級,史嘉琳教授的口語課要求我們分組「演」克拉瑪對克拉瑪電影當中的片段,我們必須盡全力模仿劇中人物的口氣和語調,越像越好。老師的「回音法」實在很厲害,受用無窮。至於觀影心得,已經不記得了。
現在,我 38 歲,某天早晨我為兒子做了法式吐司,「克拉瑪對克拉瑪」這幾個字突然進入我的腦海中,於是再複習一遍,但這次終於真正看懂了這部電影。
我們結婚七年多,兒子六歲,和電影的設定差不多;
電影一開始梅莉史翠普演的媽媽與兒子道晚安,然後痛苦無比卻毅然決然地離家。達斯汀霍夫曼(我小時候好喜歡他,的演技)飾演的爸爸在手忙腳亂中拾起親職,努力兼顧兒子與工作。
我能夠同理這兩個角色,從頭哭到尾,不只同理媽媽奪門而出與自責的心境,甚至也同理爸爸從慌亂到理解體會的心路歷程。

從母子連心到獨立個體

孩子剛出生的頭三年,我身心全然投入育兒,專注於每個陪伴孩子的當下,母子連心。
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我不再是他的世界,我很慶幸現在仍保有自我,沒有因拉開了距離而感到失控、甚至分崩離析,而是各自成為心滿意足且自由的獨立個體。
我們互相依賴、帶給彼此快樂,同時需要獨處的時間與空間,有「我們」、也有「我」,生活因此而完整。
但內心曾經熬過多少質疑、心靈經過多少跌撞摸索!
三人小家庭的黃金三角看似穩固完美,但投資耗費了如此多的能量才能暫時站穩陣腳。
曾經我也一度感覺受困,當時的我以為自己「被」困在責任中。看不見自己,以為只有不斷付出我認為的「愛」才能肯定自我存在。
但我不服氣,好勝好強是我的天性,我就是想要解決問題。我不甘心,我不相信,我不願意消極否定自己。
於是慢慢地,在育兒的夾縫掙扎,突破了自己縛的繭,找到了立身之處。 幸運的是,我沒有像電影裡面的梅莉史翠普那樣必須拋下一切才能突破重圍飛出自己的一片天。

看見自己

掙脫了內心的枷鎖後,我終於看見了我自己,並且學習愛自己。
愛自己,是接受自己如實的樣貌與狀態,並能安靜的與自己相處、相信自己。
當然一般說的放鬆紓壓、照顧身體,我一直做得很好,在享樂與節制之間取得健康的平衡可以算是我的專長之一 😏
我很感恩自己有這樣的勇氣與幸運,從自身找到了答案,且持續進修中。
今天早上,我再次做了法式吐司,這道餐點充滿了過去愉快記憶,也承載了我的成長,現在我想將這份美好傳承下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Jill's On the Way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