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閱讀了讓我的心兒怦怦跳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後,陸續接觸了斷捨離、極簡、零廢棄等概念,從生活中我能做到的地方,一點點的行動。
其中一項看似微小的行為,曾造成我內心的巨大壓力,那就是:自備環保餐具。
重複使用現有物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珍惜地球資源,我非常認同且喜歡這些觀念,所以出門時會自備哩哩扣扣,甚至會被身邊人說我是環保小尖兵。
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卻變成了一種心理壓力。
當我忘了帶環保餐具,只能使用吸管、竹筷、塑膠湯匙、杯子與塑膠袋等一次性餐具,我會有很深的罪惡感;甚至會為了不用免洗餐具,做些多此一舉的事,讓用餐過程不舒適。
更誇張的是,看到同桌共餐的親友使用一次性餐具,內心對他們有所批判,覺得他們那樣「很不ok」、「很不環保還浪費資源」!
最初是為了良善意圖使用環保餐具,怎麼會讓自己內心有這麼多掙扎?
怎麼讓外物,影響了內在平靜?
這本末倒置了啊,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發現自己這樣的狀態後,就有了轉變的契機。
出門時,我「故意」不帶哩哩叩叩、「故意」用一次性餐具,這樣做了幾次,沒想到,我感覺,居然就好了,內在的不適感消除,還有深層體會。
自備餐具很好、珍惜資源很好、環保很好。
使用免洗筷很好、親友用塑膠湯匙很好、「不環保」也很好。
畢竟,我確實是需要使用,好好的發揮他們的用途,也只用了我所需的量,沒必要為了「為了環保」而壓迫自己的心。(「環保」表示他很可憐,被怪罪哈哈)
那我現在出門還會自備餐具嗎?
會啊,但想法變得單純,單純是想用自己喜歡的餐具吃東西、裝東西,這讓我內心有種小快樂。
如果忘了帶,那用店家提供的免洗餐具我也很OK,看到親友用任何餐具,欣然接受每個人的選擇,簡單輕鬆!
後來想想,這個體會很通用,不只適用於使用環保餐具。
- 當我吃東西時已經很飽了,我不會怕「浪費食物」,勉強自己吃完,而讓自己肚子不舒服
- 當我和一個人對話時感到不受尊重,我不會「為了禮貌」,而繼續在那樣的情境撐著
任何一個信念、準則、規範,whatever,只要它壓迫了內心和諧,都是可以調整、甚至捨棄的。
畢竟人生在世,比起活在正確的條條框框中,我更想活的自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