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活在深度感知裡]

    回顧過去一整年,
    我的學習、看的書、寫的文章,
    甚至是演講分享,
    都是focus在「覺察感受」的重要。
    今年新的期許:
    『讓自己每時每刻都活在深度的感知裡』
    期許能更深層的去感受身體的覺知、心靈的想望,
    然後真誠以對,並且用心回應她。😊
    ▪️
    前一段時間,
    因為疫情攪局,
    讓工作和家庭生活節奏變得凌亂。
    掌控感降得太低時,
    讓我感到非常焦躁,甚至到無力絕望的狀態。
    隨時隨刻去覺察感受,在心裡照顧自己,
    成了我的日常習慣。
    很喜歡目前這樣的自己,
    一種即使外部世界再動盪,
    我也知道哪裡是將心安放的地方。
    這應是過去一年裡,最驚喜的收穫吧!😉(眨眼)
    ▪️
    我們都知道,
    生活中碰見的負面事件和情緒,
    是有它的意義性及必須面對的現實。
    但如果我們的注意力總是不停歇的去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
    是會讓生活失序,
    讓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的。
    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下,
    面對生活裡的磕磕絆絆,
    我覺得最有用簡單安放身心的方式。
    一.每天有意識地去做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比如:我喜歡寫文章 。
    我會打開iPad 的Pages想到什麼就寫,手機也可以隨想隨寫。
    蘋果生態系統同步的功能,
    滿足我的想寫的自由隨性。
    然而自由書寫本就是一種療癒。
    比如:我喜歡學習新的APP
    比如:我喜歡學燒新的菜色
    有意識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是將自己抽離紊亂,
    安放身心的簡單方式。
    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方法。
    二.每天刻意的安排時間給自己「靜心」。
    時常的給自己靜心,
    照顧身心,培養穩定的能量。
    比如:我會在班級午休時候給自己簡單的靜心。
    按照習慣的步驟,
    給自己身體掃描,
    感受此時此刻能量上的自己。
    比如:我會在身心感覺疲累或者焦慮時,給自己兩三分鐘的靜心。
    最常做的就是觀呼吸,
    簡單又有效。
    靜心的基本邏輯,
    也是一種刻意地將不停被思維擾動的頭腦有機會抽離。
    讓你把注意力從頭腦拿下來,
    放在身體上。
    煩躁不安的頭腦就會停止繼續高速的運轉,
    然後慢慢慢慢的歸零。
    三. 寫感恩日記
    這個習慣是從三年前參加工作坊課程朋友推薦的一本書開始,
    多明尼克.斯賓斯特的「6分鐘日記的魔法」。
    大腦習慣於尋找並放大潛在的威脅,
    以致現代人生活充滿壓力、惱怒與焦慮。
    每天花少少的時間寫感恩日記,
    他讓我養成感受生活中正面事物的習慣。
    科學證明,
    你可以透過神經的可塑性,
    積極主動的重新連結大腦,
    平衡你的負面情緒,
    改變大腦習慣。
    我現在依然持續進行中,
    從寫紙本筆記改成寫在GoodNotes。
    只要你願意,
    每天其實花不到三分鐘的時間,
    生活將有奇妙的變化。
    #一起來加入這趟深度感知自我的旅程吧
    #好啦好啦我們一起作伴喔
    #校園裡的草叢中竟然發現小小財神爺在做日光浴😃
    #祝福看到的朋友今年一定財源滾滾來喔🤗
    🤓我的粉絲專頁🤓歡迎大家來作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9446206344&mibextid=LQQJ4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