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米提早進入了青春期了,
青少年該有的生理心理特徵,
他是ㄧ個都沒少!
跟他四個月就發牙,
三歲就冒第一根白頭髮一樣,
什麼都來得好快。
好在,
媽媽每天都有在練,
每天都有在應對青春少年仔呀。
▪️
曾經有一個媽媽跟我說:
自己在一個比較嚴厲的家庭裡長大,
爸媽從來沒有給情感回應。
讓她變得特別的理智,
對情感失去了渴望,
像是把內在本有的需求給隔離開來了。
她甚至常意識不到自己有情感的需要,
她說她這樣對自己,
也這樣對別人⋯
可是當自己當媽媽了以後,
就發現女兒有情緒的時候,
自己也只能用爸媽對自己的方式來對女兒。
現在,
面臨孩子的青春期,
更是一大考驗!
就算有知道要去回應女兒情緒的時候,
腦袋卻總是一片空白,
不知道要怎麼做。
◾️
我說:
我也是這樣的。
面對兩隻⋯喔不!是兩個兒!
也時常出現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
特別是在這美好的「漫長」暑假,
我眼睛怎麼轉耳朵怎麼聽,
都是他們的影、他們的聲,
這無助焦躁的感受是特別強烈。
◾️
這幾天趁孩子入睡,
我追完了一部好戲,
推薦給大家。
『玫瑰的故事』
我很喜歡黃亦玫(女主角)父母和她的互動方式,
更多的是羨幕。
第三十七集後半,
黃亦玫和自己的女兒 小初 在書房裡閒聊,
我看到了教養上的「傳承」,
感動得拿起遙控不斷重播細品。
女兒小初對媽媽黃亦玫總是非常認真不斷的學習新事物,
這次還跑去學開飛機,感到好奇的問:
「媽媽,咱家又沒有飛機。你為什麼要學開飛機呀?」
「好玩呀!」黃亦玫邊看著書邊回答。
「可你都這麼大了,還要上課考試,多不自由呀!」
「學習就是為了自由呀!」黃亦玫笑
「蛤?學習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事了!」小初嘟著嘴說
「誒?當你學會了怎麼學習,想學什麼就學什麼,需要學什麼就學什麼,就自由啦!」黃亦玫放下書本對著女兒挑眉微笑
「這是繞口令嗎?我聽不懂。」
「聽不懂沒事兒~多讀書,慢慢就懂了。」黃亦玫說
「媽媽,你和我們班同學的媽媽不樣。」
「你從來都不吼我。我總感覺你在套路我,可到底是怎麼套路的,我又說不上來。」小初趴在桌上疑惑看著媽媽問
「呵呵,我告訴你我怎麼套路你啊!」
「你是我生的,我不會的東西我不會要求你會。而我會的東西,我相信你也一定就學得會。簡單吧?」黃亦玫溫柔專注看著女兒說
「那以後,我也能學開飛機嗎?」
「當然可以了!不過得自己掙學費呀!」
劇情裡的小初,
也正值青春期,
而媽媽黃亦玫面對孩子,
就如同自己的父母待她和哥哥般,
充滿相信與尊重。
這是真正的愛呀!
那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真正的愛呀!
▪️
我想,
我們這一輩的大人,
可能不少是跟我這個媽媽朋友一樣吧!
在嚴肅的家庭裡長大,
爸媽是少給情感回應的。
所以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時,
我們自己也覺得不想要的教養模式,
可是有時候就偏偏變成了這樣,
因為我們習慣,
還有我們只會這個。
要知道,
如果孩子有情感的需要,
可是沒有辦法得到父母有效的回應,
他會有一種痛苦,
這個痛苦我們的小時候也有….
▪️
看完玫瑰的故事,
我告訴湯米:
媽媽有時發現自己不知道怎麼回應你,
特別是在媽媽很忙很累時,
你又情緒高漲的時候。
你有時候會說感覺媽媽不愛你,
媽媽想到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驗。
以前大環境和流行的教養跟現在很不一樣,
那時的小孩是只能有耳朵沒嘴巴的,
是大人說得算。
但媽媽不喜歡這樣,
因為我明白這痛苦。
所以現在嘗試著改變,
學著去感受自己的感受,
去正確的表達自我,
讓我們能有更好的情感交流。
▪️
目的讓孩子更理解,
媽媽也有自己的局限,
從小的生長方式帶來的。
我想,
這個理解對每個孩子都是重要的,
就不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自己不重要,
所以爸爸媽媽才這樣對我。
而是慢慢的理解,
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難處,
但是爸爸媽媽願意為了我學習改變的。
他們是愛我的。❤️
#豬爸爸最近很愛偷拍我仨的背影
#拍出一張嘴是怎樣蛤?
#趁孩子睡了來出一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