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年總檢討(4):實戰,情報傳遞遲緩的慘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意思是,對烏克蘭來講,俄國集結超過20萬以上的地面部隊,進攻訊號太過強烈,烏克蘭在政治上要展開動員,徵集後備部隊加強防守,就不會遇到太大反抗。烏軍守備隊每多1人,等同俄軍要多3人才能抵銷優勢,基輔方面只要多1個旅,俄軍多出的數千兵力就失去意義。

上週提到慘劇,慘劇又是什麼,難道不是指俄軍「三日亡烏」的失敗?

只看戰爭成敗沒有檢討意義,讓我們看一下戰場實際狀況。

首先,是發起攻擊的天候,眾所皆知烏克蘭平原適合裝甲部隊進攻,但爛泥巴將會是坦克的惡夢,故要等天氣放晴很久,地面曬到乾,或是冬季地面結冰夠硬。

但這種說法就跟台灣海峽只有固定幾天可以渡海一樣,大家都知道就沒有意義,有人曉得其實根據時間氣象不同,即便是東北季風的冬天,海峽也是可能偶爾出現適合登陸的天候?(是不長啦)

情報傳遞遲緩慘劇一:俄軍難以應變天候地理的變化

筆者問過大致曉得哈爾可夫一帶地形的人,上段講的「原則上」都成立,實際上還要看土壤軟硬度、土質、含水量很多細節。也就是看起來已經結冰的地面,承重力只能給卡車過,坦克就是陷下去,反之有些道路則會因為高低差,還真可以給裝甲車開。

一句話,沒在當地待夠久,不曉得每年天氣差異,是否會對地面產生多大影響,就無法正確規劃裝甲部隊的進攻路線。實際上的情況是,俄軍並沒有特別笨,堅持要選擇走大馬路,而是小路經過探勘、實際走訪後,才知道去年可以通過的地形,今年已經不可以了。

上篇的再講一次,裝甲車輛很重,卡車能過不代表坦克可以。

這導致許多的進攻計畫,都需要臨時重新制定。並非俄軍軍官無能至極,而是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而情報作業的遲緩,正好就是俄軍這次戰力估算失誤的點。

慘劇二:俄國先進軍隊,遭最傳統的機動分散戰術破解

傳統上,考慮到俄國強大的空軍(註)戰力,要打擊相對落伍的烏克蘭防空部隊,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才是。這並沒有估算錯誤,錯的是沒把烏克蘭反制手段算進去,對付有強大空中實力的敵軍,防空部隊又該怎麼應付?

非常老的辦法,以阿戰爭就做過,直接把防空車輛開走就可以。

raw-image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分散式、機動式防禦。因為敵軍要確認我方防空車輛位置,必須要經過「偵查」的過程,從衛星照片、高空偵察機乃至於地面無人機或是間諜的回報,從位置的回傳到空軍可以發起反擊時間要多久,這才是攻擊成功的關鍵,不是較新的裝備就一定贏。

那麼,俄國在「偵查–回傳–攻擊」屬於烏克蘭後方的防空、砲兵部隊流程上,一輪需要多久時間?平均一天以上,重點作戰地區加強傳遞速率,也要好幾個小時。而在一般戰況下,據說有些地方要兩天到三天,完全不像是軍事第二大國的表現。烏克蘭的防空車輛,照這個時間去看,只要每12小時移動再隱蔽,俄國空軍根本就抓不到。而烏克蘭深知自己防空雷達的老舊,一開機就會被鎖定,所以採取更老式的聯防策略,加強橫向聯繫,由不同車輛雷達偵照跟攻擊,降低開機時間。

有人在開戰初期,曾說反輻射飛彈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顯然是把武器效能看太重,忽略掉怎麼使用的問題。在不知道「現在」敵人防空飛彈在哪裡的前提下,我們得要有很勇敢的駕駛員,編隊接近危險空域,且敵人開機跟發射飛彈時間都很短,全程要保持高度緊張。別鬧了,這跟確定敵人在哪個位置附近,可以保持特定方向的警戒感是完全不同。

那麼,美軍這個流程時間要多少?低於1個小時,在伊拉克等沒有空中威脅的地方,使用無人機全程監控的任務,可以壓到15分鐘以下。

慘劇三:進攻路線單一,長蛇大軍遭側面攻擊輕易截斷

俄羅斯這個情報作業遲緩的問題非常嚴重,現代化戰爭的概念很講求聯合作戰,地面部隊的前進要仰賴空中打擊,先一步摧毀敵軍的遠程砲火。當俄國空軍無法做到摧毀烏克蘭砲兵,連壓制防空都不全面的情況下,戰力計算本就該打折,原本加權計算5倍的戰力,失去空中支援後可能降到只有2倍,還發起進攻自然是容易失敗。

而情報遲緩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即將進行作戰的軍官,收到的一直都是演習訊息,對進攻烏克蘭毫無準備,就會對要面對的地理特色一無所知。別說是掌握烏克蘭的守軍位置、防線強度,最基本的地形地貌都會掌握失準。

例如,基輔戰役的北方攻勢,大家應該還記得連綿數十公里的車隊吧,某方面這表達了冬天不夠冷,所以必須仰賴公路。另一方面,有觀察家看到這現象後,就斷定俄國的北方攻勢注定失敗,道理又在哪?

道理在,俄國不熟悉地形,或是嘗試過越野,但都會遇到前進阻礙,所以只能擠回道路上;阻礙可能是天然也可以是人為。總之,長長的車隊,遇到烏克蘭守軍側翼攻擊,非常容易被切斷,在資訊不足的慌亂中,俄軍大量棄車逃亡,這是已發生的事實。

慘劇四:進退失據喪失戰鬥意志,遭烏軍以寡勝多

更慘的是,烏克蘭打開水壩,把聶伯河支流截斷的河水放流,數百平方公里的河岸地區從農地變沼澤,就算俄國軍官手上有精確地圖,也不能用了。顯然俄國沒有事前估算到這步,不然攻陷水壩避免此事應該列作第一要務。

所以,為何切斷車隊就會這樣?

各位讀者請想像一下,你塞車在省道上,前後將近一公里的車陣,你會知道最前面跟最後面發生什麼事情嗎?不會嘛。那前後100公尺的會知道嗎?視線良好才會吧。

俄軍被伏擊的車隊規模都不會很大,屬於連級規模,前後就是幾百公尺的長度,當前後車輛被擊毀,周圍都是樹林,感覺四面八方都有攻擊,躲哪裡都不是,裝甲車前進無門後退無路,一離開道路就是陷入爛泥中,換你是士兵會怎麼辦?恐慌會促使你依照本能棄車逃亡,爛泥巴說爛,那是對裝甲車而言,穿軍靴的士兵要通過倒是還好。

王立:大概這種感覺,車隊士兵會不了解前後狀況,感覺四面八方都有敵軍

王立:大概這種感覺,車隊士兵會不了解前後狀況,感覺四面八方都有敵軍

這也是在烏東的進攻,只要地面狀況良好,俄軍能夠把裝甲部隊展開的攻勢,烏克蘭都很辛苦、幾乎都吃敗仗的理由,也是為何高地、城鎮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只要離開這些地形,面對一整排的坦克,自己拿不出反擊的火力就是找死。而在自家地形熟悉的地方,我方坦克還可以一個打十個,好幾個流出的影片都能證明,俄軍進入不熟悉的城鎮,連被烏軍坦克偷襲哪邊都不知道。



註:這裡指的是俄國2015年把空軍跟太空防衛軍合併後的航空太空軍,作者為了不讓軍普文章的名詞過度複雜,所以沿用傳統空軍的稱呼,此系列文後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悠閒自在-avatar-img
2023/03/20
看起來俄國有很大的問題,但有沒有烏克蘭損失的內容?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6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我們事後已經知道,烏克蘭雖然懷疑美國預警的可信度,但不代表停止對俄軍的情報收集。由於烏東已經跟俄國交戰多年,烏克蘭有非常豐富的敵後收集情報經驗,加上語言相通,要假扮親俄派去做反間也不難。
Thumbnail
我們事後已經知道,烏克蘭雖然懷疑美國預警的可信度,但不代表停止對俄軍的情報收集。由於烏東已經跟俄國交戰多年,烏克蘭有非常豐富的敵後收集情報經驗,加上語言相通,要假扮親俄派去做反間也不難。
Thumbnail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Thumbnail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Thumbnail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Thumbnail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Thumbnail
烏克蘭重兵放在東部,基輔(編:北方侵攻路線,有俄羅斯跟白羅斯的聯合攻勢)跟赫爾松(編:南方黑海側,俄軍經由克里米亞半島發動攻勢)方向的部隊數量不足,且經驗、訓練都不夠。即使如此,將其戰力打折,俄軍若要順利突破,數萬規模的部隊也屬必要,我們看向南方克里米亞進軍路線,就不難發現俄軍除了突破以外,還需要大
Thumbnail
烏克蘭重兵放在東部,基輔(編:北方侵攻路線,有俄羅斯跟白羅斯的聯合攻勢)跟赫爾松(編:南方黑海側,俄軍經由克里米亞半島發動攻勢)方向的部隊數量不足,且經驗、訓練都不夠。即使如此,將其戰力打折,俄軍若要順利突破,數萬規模的部隊也屬必要,我們看向南方克里米亞進軍路線,就不難發現俄軍除了突破以外,還需要大
Thumbnail
俄國決定入侵烏克蘭,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很震撼,對軍事有點認識的人更是震驚,研究更多者則是不可置信。這筆者之前提過很多次,扣除情報單位能獲取較詳實作戰資訊者,一般專業者的眼光,會對俄國的行動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理由極其簡單。
Thumbnail
俄國決定入侵烏克蘭,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很震撼,對軍事有點認識的人更是震驚,研究更多者則是不可置信。這筆者之前提過很多次,扣除情報單位能獲取較詳實作戰資訊者,一般專業者的眼光,會對俄國的行動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理由極其簡單。
Thumbnail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Thumbnail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Thumbnail
可以說戰爭初期是各顯神通,只是俄軍先一步敗退。不過說敗退也不對,俄空軍一直都沒處在敗的階段,只能說取得不了勝利,也控制不了烏克蘭天空,到今天僅僅能說,在俄軍地面控制區,其空軍可以取得部分制空權,而在烏克蘭控制區,可以把防空系統往前推的地方,俄軍連部分制空權都沒有。
Thumbnail
可以說戰爭初期是各顯神通,只是俄軍先一步敗退。不過說敗退也不對,俄空軍一直都沒處在敗的階段,只能說取得不了勝利,也控制不了烏克蘭天空,到今天僅僅能說,在俄軍地面控制區,其空軍可以取得部分制空權,而在烏克蘭控制區,可以把防空系統往前推的地方,俄軍連部分制空權都沒有。
Thumbnail
這幾周要來談一下,打了大半年的俄烏戰爭,究竟有多少可以檢討的地方。不說總檢討,是因為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窺得全貌,故只談談當前可以確定的。
Thumbnail
這幾周要來談一下,打了大半年的俄烏戰爭,究竟有多少可以檢討的地方。不說總檢討,是因為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窺得全貌,故只談談當前可以確定的。
Thumbnail
若論「企業與軍隊有何關係?」,其最大的共通點就在「組織/團隊管理」同樣都是一群人”有共同的目標/使命、彼此間有上下屬區別、要合作方能完成任務”的特性...AC測評這類的人才管理概念並非是”狹隘條件或直覺性”取人,反而是觀察一個人的多種能力在面對現地實境時,能否解決問題並且具體化的呈現!...
Thumbnail
若論「企業與軍隊有何關係?」,其最大的共通點就在「組織/團隊管理」同樣都是一群人”有共同的目標/使命、彼此間有上下屬區別、要合作方能完成任務”的特性...AC測評這類的人才管理概念並非是”狹隘條件或直覺性”取人,反而是觀察一個人的多種能力在面對現地實境時,能否解決問題並且具體化的呈現!...
Thumbnail
自2月24日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開始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然而,俄軍並沒有達到普京預期的目標:3天拿下基輔,15天拿下烏克蘭全境,接替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目標。
Thumbnail
自2月24日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開始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然而,俄軍並沒有達到普京預期的目標:3天拿下基輔,15天拿下烏克蘭全境,接替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