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制定策略的策略

最近讀了Harvard Business Review "Your Strategy Needs a Strategy"文章,文章提到處於不同產業、市場,就需要不同的策略類型;如果一概使用最經典的策略制定模式,可能會讓公司錯失成為領先者的機會,甚至慘賠出場。

制定策略前,先瞭解自己所在的市場有甚麼特性

請想像有4個象限,x軸是市場的「可預測性」,y軸是市場的可變動性(你要成為市場game changer的可能性)
總共構築出4個區域
  1. 市場可預測,而且市場變動性還很大,因此你有機會成為市場規則、地位的game changer:可以採用願景型策略
  2. 市場可預測,但因市場結構穩定且變動性低,你沒有機會成為game changer:可以採用經典型策略
  3. 市場不可預測,但你有機會成為game changer:可以採用塑造型策略
  4. 市場不可預測,且你也沒有機會成為game changer:可以採用適應型策略
舉例來說,成熟而且進入門檻不低的產業如石油市場、水泥市場、鋼鐵市場,通常都比較偏向「市場可預測,但因為環境結構,現實上幾乎不太可能出現game changer」。
相對來說,衣帽等時尚產業,市場的口味會隨時改變;可能捧紅一個明星,也可能讓老品牌過氣;但整體市場的結構和市占似乎還是偏向穩定。這就偏向「市場可預測,但沒有太大機會成為game changer」。

適合最穩定的市場:經典型策略

這是最能夠精準預測未來產業走向的市場環境,因此策略制定的模式就會是最經典的:
  • 預測市場:包括數年內的需求預測、可能影響供需的因素會如何發展
  • 設定目標:盤點自身資源,根據市場預測,在合理可行範圍內設定最佳目標;也就是瞄準可爭取到最佳的市場地位
  • 制定計畫:列出達成目標所需的詳細步驟與所需資源,以及取得資源的途徑
  • 照著制定好的計畫執行
市場是有可能被預測的,因此投入資源預測市場狀況是有實益的,也是後面設定目標、制定計畫的基礎。

市場變化根本很難預測時的策略

既然市場難以預測,如果像經典型策略一樣,砸資源去做精緻的市場預測,常常就只是浪費。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所做的目標和計劃,某種程度上都是立基在假設之上,因此隨時都有因應市場發展情況,修改目標與計劃的可能性。這時候公司需要的就是實驗與彈性。
實驗,是用來測試市場的風向,以及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彈性,則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率地(較低成本地)在市場上做實驗、蒐集判斷實驗結果,並據以調整自己的策略;讓策略盡可能貼近現實而非假設。
以時裝產業為例,如何讓打樣、量產、運輸的成本最低、週期越短,就越有助於用合理的成本做更多實驗,並且隨時調整計畫,成為在成本上和能力上最能貼近時下消費者品味的贏家。
如果你的法律顧問律師能夠想到這一層次的競爭因素,在契約設計上為下單、改量、交期、運送、驗收等重要議題專門設計交易條款,就能讓你的商業策略更加深入且全面。
因此身為一個想實實在在地幫助客戶的事業,而不單單只是想打一篇契約的商務律師來說,隨時增進自己的商業邏輯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有機會當個game changer 就不要太客氣

如果你所在的市場還處在非常年輕的階段,並且公司自身和對手比起來,也有相當的競爭基礎。那麼公司就有機會形塑市場上的的新規格、新規則和新做法。
這種時候,如果只用經典型策略,或是只重視實驗與彈性,就很容易忽略的創造巨大優勢的機會。這時候,如何將市場形塑成對公司最有利的結構,將會是企業經營者須要考慮的重點。
我雖然是每天接觸企業談判和決策過程的商務律師,但畢竟還沒有真正坐在企業經營者位置上做決定的經驗;要講商業策略的議題,真的是才疏學淺。以上的心得,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交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