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舒適,就註定平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安穩度過一生,遵照社會既有的軌道,按部就班地就學,畢業後找一份穩定領高薪的工作,直到老年退休,安逸養老。
剛初社會時的我,對金錢有匱乏感,也抱持著只要找到大公司、或考上公務員,有穩定薪水的工作,我就是人生勝利組,一輩子平安順遂。
這樣的日子很舒適,應該過得很幸福吧!
也許每個月薪水準時入帳是幸福,但是,只能領著一般受薪階層平均薪資,工作也只是做著日復一日的單調事情。
沒有過著學生時期被賦予的想像。學生時間真的以為考上好大學,就能有好工作,也意味有優渥的物質享受。
然而,選擇走上別人鋪好的康莊大道,只能註定平庸。生活稱不上優渥,面對高學歷、低薪水、高通膨的環境,只能捧著小確幸,顧影自憐。
有人責怪,現代的上班族只想躺平。
其實,在上一代長輩期待這代人選擇平穩的道路時,就已經灌輸了躺平的念頭。只是上一代認為的安穩,包含結婚生子買房。
船,停泊在港口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當我們選擇走上社會認定的舒坦道路,考好學校、找好工作,我們生命註定沒有波瀾,只有平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325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市面上關於「變成有錢人」、「理致富」等理財書籍,闡述各有各的道理和學派。 在各種論點中,最大公約數的論點即是「不斷學習」。 不斷學習,是很老生常談的建議。這裡統整理財書談論,不斷學習為何是為致富之路。
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
有些人成功了,會謙虛地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貴人、感謝機緣和運氣,總之,想要感謝的人有太多了。 在有些魯蛇的耳裡,就轉化成了,成功的人是靠父母、靠貴人、靠機緣,總之,他們都只是運氣好啦!純粹是倖存者偏差。 有些人覺得自己也很努力,卻什麼都沒得到,探究原因,有些人的確是運氣不好,所以他的努力沒有得到
雖然接收了些極簡的概念,觀看了幾本書、電視劇和youtuber 影片,但是,坦白說,「極簡」的技巧對我來說只是個生活手段,極簡生活並不是我的生活目標。 談到為什麼想學習極簡?我的理由很簡單。 想理財。透過極簡思維,更能理性看待物欲,進而降低購物欲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支出。
網路上時常有人分享,許多在學校成績好的學生,畢業後的薪資收入卻不如在校成績差的學生。 在此不提多數的大型研究都顯示學歷和薪資有高度正相關。在多數故事分享中,提及的是成績好、學歷高,出社會為公司僱員,相對應的是成績低、學歷差,但以業務、創業為職。
比較,不會帶來「激勵」,只p會「激怒」。 我的母親,也和尋常的母親一般,常以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優秀,試圖「激勵」我們要奮發圖強,但是,我們只感到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激怒」。 記憶中有一件事很深刻。 當年,我才剛升小學,在客廳和母親併肩一起看著電視,她稱讚電視上的孩子彈奏樂器好厲害,回頭看著我,「唉!
市面上關於「變成有錢人」、「理致富」等理財書籍,闡述各有各的道理和學派。 在各種論點中,最大公約數的論點即是「不斷學習」。 不斷學習,是很老生常談的建議。這裡統整理財書談論,不斷學習為何是為致富之路。
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
有些人成功了,會謙虛地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貴人、感謝機緣和運氣,總之,想要感謝的人有太多了。 在有些魯蛇的耳裡,就轉化成了,成功的人是靠父母、靠貴人、靠機緣,總之,他們都只是運氣好啦!純粹是倖存者偏差。 有些人覺得自己也很努力,卻什麼都沒得到,探究原因,有些人的確是運氣不好,所以他的努力沒有得到
雖然接收了些極簡的概念,觀看了幾本書、電視劇和youtuber 影片,但是,坦白說,「極簡」的技巧對我來說只是個生活手段,極簡生活並不是我的生活目標。 談到為什麼想學習極簡?我的理由很簡單。 想理財。透過極簡思維,更能理性看待物欲,進而降低購物欲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支出。
網路上時常有人分享,許多在學校成績好的學生,畢業後的薪資收入卻不如在校成績差的學生。 在此不提多數的大型研究都顯示學歷和薪資有高度正相關。在多數故事分享中,提及的是成績好、學歷高,出社會為公司僱員,相對應的是成績低、學歷差,但以業務、創業為職。
比較,不會帶來「激勵」,只p會「激怒」。 我的母親,也和尋常的母親一般,常以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優秀,試圖「激勵」我們要奮發圖強,但是,我們只感到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激怒」。 記憶中有一件事很深刻。 當年,我才剛升小學,在客廳和母親併肩一起看著電視,她稱讚電視上的孩子彈奏樂器好厲害,回頭看著我,「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一般人;進入社會就應該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不工作,要如何頂天立地,要如何養家活口? 如果再深入想一下;為什麼要工作,絕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會說,不賺錢,要餓死嗎?對啊!人生的主軸不就是賺錢,買房,成家,教養小孩,累積足夠財富,將來可以安穩退休,頤養天年。 工作和人生的關聯,當然不是那麼幾件事就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父母輩常將好的人生規劃為優秀學歷、優質工作。公司工作常需順從組織,年輕人渴望自主工作。然而,即使創業,仍受限於顧客需求。唯有資本市場投資可自主,但需承擔風險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對於穩定工作的看法是甚麼?例如:不管工作多少年都可以有穩定的收入?永遠都不會失業嗎?可是,真的有永遠的工作嗎?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一般人;進入社會就應該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不工作,要如何頂天立地,要如何養家活口? 如果再深入想一下;為什麼要工作,絕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會說,不賺錢,要餓死嗎?對啊!人生的主軸不就是賺錢,買房,成家,教養小孩,累積足夠財富,將來可以安穩退休,頤養天年。 工作和人生的關聯,當然不是那麼幾件事就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父母輩常將好的人生規劃為優秀學歷、優質工作。公司工作常需順從組織,年輕人渴望自主工作。然而,即使創業,仍受限於顧客需求。唯有資本市場投資可自主,但需承擔風險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對於穩定工作的看法是甚麼?例如:不管工作多少年都可以有穩定的收入?永遠都不會失業嗎?可是,真的有永遠的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