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教育】教育從「管理」下手 - 談學校行政制度與環境現況與問題

用 Midjourney (AI算圖)描繪出未來教室的樣貌。
用 Midjourney (AI算圖)描繪出未來教室的樣貌。
我不是教育的「專家」(所謂專家就是從教育起家,談及許多教育問題有很全面統整的問題解方與對政策有全判細解的了解緣由)但我在 K12 教育的不同場域蹲點觀察了幾年 (體制內代課代理老師、實驗教育機構、體制內外的科技創新教育機構服務以及剛完成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結業),我發現許多教育共同問題是出在行政制度與校園內的管理概念繁瑣與落後」讓行政政策永遠只能執行 20%,30%(甚至更少)。可悲的是,縣市政府把教育當成評比政績與競賽的工具,甚至只注重 KPI(數字績效)卻忽略現場長而深遠的執行規劃與「品質」檢核。讓台灣教育永遠只能服務中間學生,無法讓頂尖學生拔尖,低落學生有更完整的輔導機制,在三明治的結構下,讓教育創新動能弱,適性揚才永遠只能是口號,孩子的教育很像擲骰子般,遇到好老師好學校才有機會展能。這是有極大問題的!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1. 校園管理模式落後,重視倫理文化讓執行效率不彰
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 ,從校長到老師,最後到學校真正服務要服務的「學生」,這一層層的關卡,常常是讓政策執行卡關的地方。校長目前是採四年制最多八年就得換學校(但公辦的實驗教育可不受限)。美其名校長是整個學校的管理者,實則需要很有領導力與管理能力,能快速融合既有校風與老師一起執行教學。
現行的管理文化已積習多年。在學校現場中的分工一直是「採教育與行政混搭」。部分教師需辦公文,寫計畫,接待迎賓....負責學校營運等相關工作,但同時還需進行教學。但教學是個非常專業與大量需要時間投入的工作,老師的持續養成也須時間累積推進。但制度無端造成現場教師耗能分神,無法紮實課程。又或教育局端重視績效,沒有良好機制汰弱換強(老師),無法讓經費挹注有不同分級分流,讓教學現場因為政策疲於奔命,這是最無力的。
我們需要重新省思校內管理者(含校長主任)的養成培訓以及從管理上著手解決問題(包含行政計畫的推行方式,校內人員編制,各校資源共享與互利(不是競爭)等)(p.s. 在美國就是行政與教學分開),讓校園文化在被建立時,是有各校的方向,不是政府齊頭式的標準。能轉譯政策需求,由內而外的帶動老師,影響學生。
管理與整合,是目前教育前線最缺乏的。應該將教育注入「新創」的思維,思考怎麼轉型與經營。讓教育不只有一個面向,從不同的觀點來做學校「經營」,不只是管理而已。

2. 政策始終由上而下,需要回應第一線需求。重新定義政府角色— 抓大方向與重點,其它僅建議,但讓各校「自由發揮」。
教育現場有學生、老師、家長。政府必須認清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抓大方向與重點,思考從制高點引領教育方向,而不要監督比較。教育最切記用時間作為 X 軸來看亮點,因為許多複雜的家庭、社會背後是層層問題包覆,並不是一年兩年可以解決的。所以支持與完整輔導(對資優與資弱)架構與人力編制是很需要的(特別目前校園內的特殊生比例逐年增加)。如果教育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孩子都不能被放棄,就應該用不同的量表與制度來了解與傾聽學校的需求,試著用區域與資源共享的方式來創造互助文化,整併與發揮量能。
教育是發生在現場的教學行為中。無論由上而下的政策有多美好,請務必站在教育者 / 學習者的觀點來同理與了解。用「加速器」的創新經驗來幫助每一間學校。就像新創公司在等待 Pivot的過程,學校要能發展自我特色,一定要給空間與時間,並提供天使專家就好(盡量不要用純某一校 (或類似校風) 的教授擔任委員,專家組成也要多樣多元)。

3.教育環境不夠包容多元與開放,面對未來問題(如少子化)解方做一半。
未來問題先以少子化衝擊為例,可以預見將來許多學校在教育部的相關規定中,都將「面臨廢校與轉型」。這會延伸兩個問題:一是學校校舍多了許多閒置空間、以及老師會因減班、廢校而被迫轉校或離校。對家長來說,可能是換個學校而已,但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卻有無限想像與轉型可能。
在 2014 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各縣市皆有許多型態的「實驗學校」開辦,截止今年止全台灣有超過 2 萬人於高中以下選擇體制外的學習,而台北市在過去 8 年間也催生出全台灣最多元的實驗教育型態(請參考2020年親子天下的統計) 。台北市家長普遍社經地位較高,對多元教育的接受度廣,但在這八年,許多在對於實驗教育的環境如法規允准、校地使用、教師任期俜用與保障(走勞基法無法當作一般教師)及升學管道開放等需對不同實驗教育型態更為友善與開放。
一個創新向前的都市,在教育環境的塑造如果不夠大膽鼓勵創新(實驗教育)會讓人力培養趨於保守與一致,讓孩子缺少多樣的生涯發展與選擇。即便台北市在這幾年開啟了實驗教育的推動,許多配套與法規仍有許多限制與趨於保護體制內學校。政府的角色,應該扮演多元包容與開放的環境提供者,讓大家在環境中互相學習與反思。而當有學校面對必須被淘汰的命運時,正是打掉重練的好時機。舉例來說,面臨廢校的學校,可以換個執行者,讓校園既有資源(如場地校舍)釋出,讓有理念,有想法,甚至有產學經驗更為豐富的體制外有機會接手轉型。建立汰弱引新的制度,讓教育圈面對大環境變化進行自然而然的「新陳代謝」。
最後也別忽略代理代課老師的重要性與工作權益,他們是撐起教育現場人力需求卻無法開正式缺的重要補給。因為實缺少,許多人甚至是沒有經歷過傳統過時的師培方式拿到那張紙(教師證)而在薪資與福利在體制內只能矮人一截。想像一個能力很強的代課老師,在不同環境中的歷練與面對續聘的危機感,他反而會成為最有動能成長與視野廣度深的「人才」。漸漸的,許多人會考慮往實驗教育服務。導致最有資源的普及教育—公立學校品質節節下降。從以上舉例,未來問題的解方絕對不是偏重一方(體制內或某些學校)。教育問題需鼓勵多樣,用集體智慧來解決問題。

💡掌握三個靠近「教育議題」的 Tips:
  1. 不恥下問。教育問題是因地制宜的。千萬不能以 A 經驗的解決方案來解決 B 學校的問題。教育也是一個大型的公共議題,需要集思廣益,若僅有單一或相似觀點在流竄都是很危險的(請接受不同觀點的挑戰)。
  2. 找對人問。教育局處永遠只能碰到校長,但真正執行政策者卻是學校老師。所以有機會請花時間找人問老師,問多一點老師再來判斷問題的核心。
  3. 放下學歷,擇人所用。現在培養未來人才的人,絕對不會是傳統師培的老師。教育局處的首長一定要跳脫學歷與「平穩」的經歷。決策者的高度與廣度才更為重要。(請務必以上一個 Tip 來好好打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