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要重回雷達的懷抱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特斯拉其實取消使用雷達了一段時間,改成使用全視覺的監控方式,但近期有報導指出特斯拉將採用一種4D毫米波雷達的技術,本篇文章將以下列四個主題進行分享。
1. 什麼是4D毫米波雷達?
2. 為什麼特斯拉要使用4D毫米波雷達?
3. 4D毫米波雷達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有哪些影響?
4. 特斯拉使用4D毫米波雷達對行業和市場有哪些影響
什麼是4D毫米波雷達
首先,讓我來簡單地介紹一下4D毫米波雷達是什麼。4D毫米波雷達就是一種能夠探測物體的位置、速度、角度和形狀的超級眼睛。它使用毫米波信號來掃描周圍環境,然後根據信號反射回來的時間和方向來計算出物體的資訊。而“4D”這個詞指的是四個維度:三個空間維度(長、寬、高)和一個時間維度。那麼,4D毫米波雷達有什麼用呢?其實它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例如自動駕駛、智慧城市、安防監控等等。但是最常見的還是在汽車上使用4D毫米波雷達來提升行車安全。
想像一下你開車在路上,如果你有一雙超級眼睛能夠看到前方和周圍所有物體的位置、速度、角度和形狀,你會不會覺得更安心呢?比如說,如果前面有一隻小貓突然跑出來,或者旁邊有一台摩托車忽然加速超車,或者後面有一台大卡車急速接近,你都能夠及時發現並做出正確的反應。這就是4D毫米波雷達能夠幫助你做到的事情。
你可能會問,傳統的3D雷達不也能夠測量物體的位置嗎?為什麼要用4D雷達呢?其實3D雷達只能夠測量物體在空間中的三個座標(x,y,z),也就是說它只能告訴你物體在哪裡。而4D雷達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時間這個因素(t),也就是說它不僅能告訴你物體在哪裡,還能告訴你物體怎麼動。
舉個例子來說吧!假如你在玩接力賽跑,3D雷達就像是一個裁判站在旁邊看每個人跑到哪裡。4D雷達像是一個超級裁判站在天上看每個人跑得多快以及他們要往哪個方向跑。這樣一來,4D雷達就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出每個人的位置、速度和角度,並且預測他們的下一步動作。這對於自動駕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讓汽車更快地發現周圍環境中的變化並做出反應。
那麼,4D雷達是怎麼運作的呢?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就像是玩彈珠一樣。你把彈珠往前彈,然後等待它彈回來。根據彈珠彈回來的時間和方向,你就能夠判斷出前面有什麼東西以及它在哪裡。4D雷達就是用類似的方法來探測周圍環境。首先,4D雷達發射一束毫米波信號,然後等待信號反射回來。根據信號的時間延遲和相位變化,4D雷達就能夠計算出物體的位置、速度和角度 。
時間延遲指的是信號從發射到接收之間所花費的時間。根據這個時間延遲,4D雷達就能夠知道物體離自己有多遠。
相位變化指的是信號在反射回來時與原始信號之間的差異。根據這個相位變化,4D雷達就能夠知道物體相對於自己有多快以及朝哪個方向移動。
當然,4D雷達比玩彈珠要複雜得多。它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傳感器和高速計算能力才能夠快速地探測周圍環境並做出反應。
為什麼特斯拉要使用4D毫米波雷達?
特斯拉一直在努力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想要讓汽車能夠像人一樣聰明、靈活、安全地在路上行駛。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汽車必須要能夠清楚地「看到」周圍的環境,並且及時地做出反應。所以,特斯拉決定在最新的自動駕駛硬體中加入4D毫米波雷達。
你可能會問,什麼是4D毫米波雷達?它又有什麼厲害之處呢?別急,我來跟你解釋一下。
想像一下你在玩賽車遊戲,如果你能夠看到前方的路況,那麼你就能夠提前做出反應,避免撞車或者掉進深坑。而4D毫米波雷達就像是一個超級眼睛👀,它能夠幫助汽車「看到」周圍的路況並做出反應。
那4D毫米波雷達是怎麼「看到」東西的呢?其實它就像是玩彈珠一樣。它會發射一束微小的電磁波(毫米波),然後等待電磁波從物體上反射回來。根據電磁波回來的時間和方向,4D毫米波雷達就能夠判斷出物體在哪裡、有多大、跑得多快以及往哪個方向跑。
所以說「4D」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指4D毫米波雷達可以測量物體的四個屬性:距離、方位、速度和高度。這些屬性可以幫助汽車更準確地識別出周圍的物件和情境,比如說其他汽車🚗、行人🚶‍♂️、自行車🚴‍♀️、路牌🛑等等。
相比起傳統的3D毫米波雷達,4D毫米波雷達有很多優勢。首先,它可以提供更高的角分辨率,也就是說它可以更清楚地分辨出不同角度上的物件。這對於自動駕駛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讓汽車更快地發現周圍環境中的變化並做出反應。
其次,它可以實現廣視角,也就是說它可以實現廣視角,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觀察到前後左右的物件,而不是只能看到一個方向。這對於自動駕駛來說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讓汽車更全面地了解周圍的環境並做出適當的決策。
再者,它可以探測靜物 ,也就是說它可以發現那些不動或者橫向的物件,比如說停在路邊的汽車、路上的障礙物等等。這對於自動駕駛來說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讓汽車更安全地避開那些可能造成危險的物件。
最後,它可以通過汽車行業驗證 ,也就是說它可以適應各種惡劣的天氣和路況,而不會受到雨雪、霧霾、陽光等因素的影響。這對於自動駕駛來說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讓汽車更穩定地在任何情況下正常運作。
所以你看,特斯拉使用4D毫米波雷達是為了讓自動駕駛系統更加安全、更加可靠。
但特斯拉之前不是說過不使用雷達嗎?為什麼現在又改變主意了呢?
其實這就像是我們有時候會改變喜好一樣。特斯拉之前只使用攝影機和神經網路來做自動駕駛 ,但是後來發現4D毫米波雷達比傳統雷達更先進、更有效率、更符合成本削減戰略 ,所以決定採用。就像是我們看到新款手機比舊款更先進、更好用、更划算,就會想換新手機一樣。
4D毫米波雷達基本原理是在垂直方向上裝上多個傳統Radar ,讓它可以掃多個不同平面,也就 是加上高度後,變成4D。這種技術已經通過了汽車行業的嚴格測試和驗證 ,同時符合oem(原始設備製造商)的成本削減戰略。
4D毫米波雷達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有哪些影響?
特斯拉最近傳出要重新導入毫米波雷達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驚訝。因為特斯拉之前可是堅持只用攝影機和神經網路來做自動駕駛的啊!
那毫米波雷達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其實毫米波雷達就像是一雙超級眼睛,它可以在任何天氣和光線下,探測到前方數百公尺以內的物件,包括靜止或移動的車輛、行人、自行車等等。
而4D毫米波雷達更是一雙超級X光眼睛,它不但可以探測物件的距離、速度和方向,還可以探測物件的高度和形狀。這樣就可以讓自動駕駛系統更準確地判斷周圍的情況,並做出最佳的決策。
所以特斯拉想要用4D毫米波雷達來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和安全性。目前特斯拉只有Level 2的自駕能力 ,也就是說車子可以幫你控制速度和方向盤 ,但你還是要隨時注意路況 ,如果有什麼問題 ,你還是要趕快接手 。就像是你在開車時有個小幫手在旁邊幫你看路一樣。
如果特斯拉能夠成功引進4D毫米波雷達 ,可能就有機會升級到Level 3 的自駕能力 。也就是說車子不但可以幫你控制速度和方向盤 ,還可以幫你超車或避開塞車路段 。而且你不用隨時注意路況 ,只要在系統叫你回來接手時才需要 。就像是你有個私人司機在開車一樣。
特斯拉使用4D毫米波雷達對行業和市場有哪些影響
特斯拉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動車品牌,也是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導者。特斯拉近日向歐洲監管機構提交了車輛變更申請,證實最新自動駕駛硬體HW4.0即將量產上車。HW4.0最大的變化是加入了4D毫米波雷達。
4D毫米波雷達是一種利用高頻電磁波來探測物體距離、速度、角度和形狀的傳感器,它具有以下優勢:
-受環境影響小,能在惡劣天氣和低光照下正常工作
-探測距離長,能覆蓋200米以內的範圍
-角分辨率高,能精確識別物體位置和方向
-成本低廉,相比雷射雷達(光達)更容易量產
-特斯拉使用4D毫米波雷達將對行業和市場產生以下影響:
-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幽靈刹車和靜態障礙物漏檢等問題。
帶動毫米波概念股的上漲,中國車載4D成像雷達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5.4億美元。影響其他車企的技術路線,或許會引發更多純視覺化或混合感測方案的採用。
特斯拉使用4D毫米波雷達是一個大膽而智慧的舉措,它展現了特斯拉不斷創新和突破自我的精神。我們期待看到特斯拉在未來帶給我們更多驚喜和進步!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引發了全球性的法律討論,尤其焦點在於風險分配和責任釐清。本文探討自動駕駛等級分類、自駕車使用人的責任風險分配以及各國自駕車過失責任的作法,並對特斯拉的FSD在臺灣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建議臺灣的法規應及時調整,制定自動駕駛車輛的行為態樣與相關罰則,明確自動駕駛的規範和相關法律責任。
Thumbnail
首先之前的新聞相信大家都有看到,而特特迎來第二波暴漲(第一波是財報後),那特斯拉FSD在對岸批准推出,果然迎來了一些特黑們大放厥詞,但比較有趣的是網美似乎沒有查清楚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目前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早就捲到不行,特斯拉FSD根本是不進不行了… 首先先看圖: 對岸去年高階智能NOA的市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Thumbnail
伊隆·馬斯克的大膽預測和投資行爲一直是科技與汽車界的熱門話題。最近,他宣布預計在2025年底推出新的特斯拉車型,並可能在2024年底開始生產,這一消息令特斯拉的股價獲得了提升。然而,圍繞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炒作,以及其目前尚未達到完全可靠程度的現實,引發了人們對於特斯拉未來的長期擔憂。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在上一篇科技巨頭解碼中,我們重新盤點了特斯拉的電動車與能源業務的長線展望,提出了較有可能的未來路徑。而在本篇,Miula 將會針對特斯拉的服務業務、FSD 業務,以及 Optimus 人型機器人業務,做出我目前對於其長線發展的預測。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
Thumbnail
嗨!我是小艾,昨天我問媽媽,自駕車為什麼可以自己開車?媽媽說,它的眼睛是雷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特斯拉因其科學與技術知識而聞名。特斯拉的許多發明和實驗都被陰謀集團抑制,但這些技術可能對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引發了全球性的法律討論,尤其焦點在於風險分配和責任釐清。本文探討自動駕駛等級分類、自駕車使用人的責任風險分配以及各國自駕車過失責任的作法,並對特斯拉的FSD在臺灣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建議臺灣的法規應及時調整,制定自動駕駛車輛的行為態樣與相關罰則,明確自動駕駛的規範和相關法律責任。
Thumbnail
首先之前的新聞相信大家都有看到,而特特迎來第二波暴漲(第一波是財報後),那特斯拉FSD在對岸批准推出,果然迎來了一些特黑們大放厥詞,但比較有趣的是網美似乎沒有查清楚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目前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早就捲到不行,特斯拉FSD根本是不進不行了… 首先先看圖: 對岸去年高階智能NOA的市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Thumbnail
伊隆·馬斯克的大膽預測和投資行爲一直是科技與汽車界的熱門話題。最近,他宣布預計在2025年底推出新的特斯拉車型,並可能在2024年底開始生產,這一消息令特斯拉的股價獲得了提升。然而,圍繞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炒作,以及其目前尚未達到完全可靠程度的現實,引發了人們對於特斯拉未來的長期擔憂。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在上一篇科技巨頭解碼中,我們重新盤點了特斯拉的電動車與能源業務的長線展望,提出了較有可能的未來路徑。而在本篇,Miula 將會針對特斯拉的服務業務、FSD 業務,以及 Optimus 人型機器人業務,做出我目前對於其長線發展的預測。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
Thumbnail
嗨!我是小艾,昨天我問媽媽,自駕車為什麼可以自己開車?媽媽說,它的眼睛是雷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特斯拉因其科學與技術知識而聞名。特斯拉的許多發明和實驗都被陰謀集團抑制,但這些技術可能對未來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