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全腦發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部分來自原文書籍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文版,但翻譯過後的書名都和"教養"、"情緒"脫不了關係,卻好像不如英文的原名"The Whole-Brain Child"那麼切中書中要點,這次我看的是英文原版書籍,但其實用字遣詞還蠻容易瞭解的,更直接了解作者原本從腦發展來述說教養原則的角度。

那還是從腦功能來說起吧!
腦的發展順序:由下而上、由右而左、由內到外。先從下層腦與上層腦的發展來看,如下面這張從書中擷取的圖,嬰兒一出生就發展完整的是下層腦的原始功能,如杏仁核相關的憤怒與恐懼等情緒;而上層腦則是逐漸發展,直到成人後才會完整,如前額葉皮質相關的思考、計畫與想像等較高階的腦功能。
原圖出自於書籍、筆者自行中文加註
那麼上層腦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會如何因應遇到的困難問題呢?就是運用他已發展成熟的下層腦,很容易讓他的杏仁核掌控了腦的思考,利用腦的原始功能來因應問題。我常常遇到還在就讀幼兒園的孩子,瞬間進入氣呼呼、或是害怕等情緒,但又說不清楚的情況。
那麼身為父母或是照顧者的我們,該如何協助孩子發展上層腦呢?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越用越靈光。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試試看:
  • 讓孩子多做決定:從早上自己選擇穿甚麼衣服開始吧!每天孩子總會問我,今天冷不冷?猶豫著要穿甚麼。就算天氣冷的時候孩子決定穿少一點,也放手讓他試試看,從小決定開始練習運用自己的思考。
  • 述說自身經驗:「你為什麼會做這個選擇?」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述說自身的想法,雖然多數時候是斷斷續續的,但是漸漸地孩子更能習慣表達自己。也可以用睡前幾分鐘的時間回顧今日發生的事,不善言語的孩子也能試著用畫畫來描述屬於自己的故事,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也讓隱性的、非語言的記憶有機會用語言的方式表達、統整不同部分的腦的記憶,日後遇到相同的問題更能夠思考恰當的回應方式。
    但若是孩子不想說的時候也不強迫他,可由父母開頭,再由孩子填上細節。或是利用孩子在玩玩具、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不那麼正式的問他發生過的事,讓他自在地用自己的方式述說。
    越能夠了解自己內在,就越能夠了解週遭世界。
  • 同理心:「他看起來心情也不好,你覺得呢?」從他人的語言、表情、動作等了解他人狀態的腦功能也是成長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的上層腦功能,而這樣的發展也是需要透過不斷地練習。從父母或是照顧者身上,孩子可以模仿大人如何同理他人的,就像是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大人們先選擇同理他的情緒,待平靜下來後,在導向用理性思考來協助孩子講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考合適的對應方式。

面對孩子的哭鬧,身旁的大人很容易也進入情緒腦模式而用吼叫的方式回應,但是再多一步思考提醒自己,孩子還在練習高階的上層腦功能,此時孩子只是進入原始下層腦掌控的模式,如果身旁的大人能夠協同調節,讓孩子平靜下來而不跟著隨之起舞,如此孩子也能學習到大人如何調節情緒的方式。
再透過讓孩子述說自身經驗的方式,整合其全腦記憶,才不會在日後遇到相似的狀況時、不自覺地啟動原始腦的回應方式,這其實在大人也常需要透過自我覺察來做練習,而腦是越用越靈光,透過日常的小小練習就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發展全腦功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0內容數
Eileen的閱讀隨筆(閱讀。生活。寫作。親子。) 10+的工程師生涯、2個男孩的媽。 喜愛的旅遊方式是隨意散步、騎腳踏車時觀察城市與路人。熱愛閱讀與思考,一直都很老派只愛紙本書,包包裡總要放本書隨時都可以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ileen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Authentic Happiness 真實的快樂來自於找出並培養你最基本的強項,並在每天的工作、休閒、親子活動中用到它。 能夠活出愉悅、美好、有意義的三種生活,才算是活出完整的生命。 — Martin Seligman 追求幸福、快樂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而如何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感受到真實的
When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禪修能幫助我們從慣性、無知無覺中醒來,從而觸及生活裡所有自覺以及不自覺的所有可能性。 那麼如何練習呢?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小小的嘗試。 「放下」:當心中想要抓住甚麼時,立即放下。像是在岸邊觀看,念頭的河流流動。
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該如何面對解決這些來自家庭、工作、各式各樣的人生問題呢?「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 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好像也透過書中案主表達出來的體悟,得到療癒。
關於科學 透過整理幾個常見的誤解,來解釋甚麼是科學方法: 新聞標題:「科學突破大發現!xxx科學家發表研究發現了ooo成因」 每個實驗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如果能整合多樣實驗研究結果,得到相近的結果,而不是去摒棄相關的研究成果,來評估一個單獨研究。(證據交集原則)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是科學嗎?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Authentic Happiness 真實的快樂來自於找出並培養你最基本的強項,並在每天的工作、休閒、親子活動中用到它。 能夠活出愉悅、美好、有意義的三種生活,才算是活出完整的生命。 — Martin Seligman 追求幸福、快樂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而如何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感受到真實的
When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禪修能幫助我們從慣性、無知無覺中醒來,從而觸及生活裡所有自覺以及不自覺的所有可能性。 那麼如何練習呢?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小小的嘗試。 「放下」:當心中想要抓住甚麼時,立即放下。像是在岸邊觀看,念頭的河流流動。
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該如何面對解決這些來自家庭、工作、各式各樣的人生問題呢?「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 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好像也透過書中案主表達出來的體悟,得到療癒。
關於科學 透過整理幾個常見的誤解,來解釋甚麼是科學方法: 新聞標題:「科學突破大發現!xxx科學家發表研究發現了ooo成因」 每個實驗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如果能整合多樣實驗研究結果,得到相近的結果,而不是去摒棄相關的研究成果,來評估一個單獨研究。(證據交集原則)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是科學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Thumbnail
男孩的情緒教育在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父母應該教導男孩適當地表達情緒,以遠離恐懼、憤怒和攻擊行為。此外,情緒也可以通過同理、體諒或改變的方式來轉變。對男孩來說,同理心特別重要,同時要避免將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父母需要引導男孩正確地表達和處理情緒,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Thumbnail
男孩的情緒教育在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父母應該教導男孩適當地表達情緒,以遠離恐懼、憤怒和攻擊行為。此外,情緒也可以通過同理、體諒或改變的方式來轉變。對男孩來說,同理心特別重要,同時要避免將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父母需要引導男孩正確地表達和處理情緒,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