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74.5萬人過勞死,常加班的人,該如何自保?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就業競爭壓力大,員工對於企業要求加班,早已習以為常,為了保住工作或加薪、晉升,員工對於加班也不得不妥協,被迫接受所謂的‘自願加班’的情況比比皆是,這種現狀是令人十分無奈的。

近年來,長時間工作引發猝死的案例屢見不鮮,發病情況呈年輕化趨勢。長時間加班可能引發的嚴重疾病問題,職場人應該如何預防?

長時間工作會增加猝死風險,心臟病和中風死亡風險增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在2021年出版的《環境國際》報告,長時間工作導致74.5萬人在2016年死於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比2000年增加了29%。平均每分鐘,就有近1.5個人,因為加班而死亡。而這份報告中的“長時間”指的是每週工作55小時。

報告證明,與每週工作35~40小時的人相比,長時間工作(≥55小時/周)的人,中風的風險增加 35%,死於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17%。且僅1/3的年輕人在猝死前有相關病史 (肥厚型心肌病、冠脈病變、癲癇等),而2/3猝死的年輕人,沒有相關的疾病病史,即2/3的猝死發生在看似健康的人。例如:長期壓力過大、熬夜、久坐不動等,都可能引發猝死。

年輕人預防猝死需注意這幾點

如何預防?其實,最簡單的是重視體檢,改變生活方式。很多公司都有員工健檢福利,很多人做了檢查,但不注意健檢紅字,這樣做檢查,只是交差了事,等到生重病了,才想起來早已有異常,實在令人值得惋惜。

  • 容易猝死的時間和地點

A. 廁所: 在排便時若用力屏氣,腹壁肌、橫膈肌會強烈收縮,腹壓升高,血壓飆升,可能誘發腦溢血。而心肌耗氧量加大可引起心絞痛、心梗和嚴重心律失常,這兩者都會引發猝死。

B. 清晨2點~4點:這一時間段如同“鬼門關”,三成的心梗患者都在淩晨4點左右發病。因為這個時間段血液黏稠度高,容易出現各種梗死,如腦部梗塞或心肌梗塞。

發生猝死,院前急救成功率非常低,最主要的原因是發現得太遲。猝死急救的黃金時間是6分鐘,這一時間內及時進行CPR (心肺復甦術),救活成功率為50%,超過6分鐘幾乎為零。因此,一旦發現身邊人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要馬上實施急救,至少開始按壓胸口,為醫護人員抵達贏得時間。

猝死通常具有突發、迅速和死亡率高等特點,猝死發生時,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無法自救也不能求救,在身旁的您,是他“起死回生”的關鍵。

  • CPR 的操作步驟-「叫叫 CABD」六字訣:

叫(確認意識)

輕拍肩膀,確認有無意識、呼吸,若確認沒有呼吸就開始急救。

叫(呼叫救護車)

呼叫救護車。若身旁有其他人,先請他打 119,自己同步進行 CPR。若只有自己一人,則先撥打求救電話,再進行 CPR。此外,如果附近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以下簡稱 AED),請盡快取來。

C(按壓胸口)

保持身體穩定,呈跪姿於患者身側,微向前傾,雙手交疊(一隻手的手掌蓋於另一隻手背,兩手手指扣住),手臂打直,掌根置於兩乳頭連線中點,開始按壓。

*按壓頻率:每分鐘 100~120 下。大約每秒要壓一下半至兩下,維持穩定快速的按壓。

*按壓深度:五到六公分。按壓深度不夠深,施救效果可能不明顯,因心臟若無確實按壓收縮,血流無法送出。

*請確保每次按壓後,胸口有確實回彈,再進行按壓。

**請勿隨意中斷按壓過程,若非得中斷,以 10 秒為限。

A(暢通呼吸道)

如果願意做人工呼吸,按壓胸口30下後,用壓額頭往後,抬高下巴方式,讓呼吸道暢通。

B(人工呼吸)

呼吸道暢通後,捏緊他的鼻子,用你的嘴巴覆蓋住患者的嘴巴,不要留空隙。接著先吹一口氣(每次一秒),同時看患者胸部有無起伏。

  • 如果有:繼續吹第二口氣,完成後回到 C 步驟繼續按壓胸口。
  • 如果沒有:再次進行壓額抬下巴的動作,確認患者呼吸道是否暢通後,再次吹氣。

原則: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30:2,也就是當你吹完兩口氣之後,請馬上回到 C 步驟,繼續按壓患者胸口 30 下,再進行人工呼吸。以此為循環,直到患者恢復正常呼吸、有動作反應或醫護人員到達。

注意:請勿給予患者過多人工呼吸,而忽略按壓,這樣反而本末倒置。

D(去顫,Defibrillation)

若有 AED 可使用的話,請依照說明操作、安裝電擊貼片。AED 利用電擊刺激心律不正常的心臟,使其能夠「重新開機」,即便回復正常心律,如果心臟仍然相當虛弱,仍需要靠 CPR 輔助心臟泵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thena 的沙龍
5會員
16內容數
15年的護理年資,擔任職護3年多,每位工作者都是家庭的經濟來源,希望幫助大家健康工作,遠離職業病。
Athen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5
1994年,法國東部四名高中教師遺孀挺身而起,控訴校方讓她們的丈夫,暴露於校園裡的石綿粉塵,而罹患罕見惡性間皮瘤致死。 2005年,知名機械品牌「久保田」,在10年間有51名員工死於惡性間皮瘤,連工廠附近居民也多人罹病。
Thumbnail
2023/06/15
1994年,法國東部四名高中教師遺孀挺身而起,控訴校方讓她們的丈夫,暴露於校園裡的石綿粉塵,而罹患罕見惡性間皮瘤致死。 2005年,知名機械品牌「久保田」,在10年間有51名員工死於惡性間皮瘤,連工廠附近居民也多人罹病。
Thumbnail
2023/05/29
最近有些同事問我,常耳鳴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5/29
最近有些同事問我,常耳鳴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5/25
遠離下背痛
Thumbnail
2023/05/25
遠離下背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當工作負荷量過重的時候,台灣目前只有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會被認定是過勞誘發。 職場工時長、壓力大,但怎樣才算過勞誘發的疾病? 勞基法第59條所稱之職業災害,包括勞工因事故所遭遇之職業傷害或長期執行職務所罹患之職業病,且職業病之種類及其醫療範圍,應依勞保條例有關之規定定之,惟勞工之職業傷害與職業病
Thumbnail
當工作負荷量過重的時候,台灣目前只有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會被認定是過勞誘發。 職場工時長、壓力大,但怎樣才算過勞誘發的疾病? 勞基法第59條所稱之職業災害,包括勞工因事故所遭遇之職業傷害或長期執行職務所罹患之職業病,且職業病之種類及其醫療範圍,應依勞保條例有關之規定定之,惟勞工之職業傷害與職業病
Thumbnail
很久以前,在沒有四大計畫的年代,職護的工作是很彈性的。 平時要包辦傷病處理、員工體檢,及協助職醫臨場服務,有時被公司調整職務內容,"協助"總務、人資、總機、算薪水...。 還要發想健康類活動,減肥戒菸最常見,還有春節端午加中秋的營養飲食衛教、定期安排捐血車做公益,天氣冷時要辦流感疫苗施打。 主打心靈
Thumbnail
很久以前,在沒有四大計畫的年代,職護的工作是很彈性的。 平時要包辦傷病處理、員工體檢,及協助職醫臨場服務,有時被公司調整職務內容,"協助"總務、人資、總機、算薪水...。 還要發想健康類活動,減肥戒菸最常見,還有春節端午加中秋的營養飲食衛教、定期安排捐血車做公益,天氣冷時要辦流感疫苗施打。 主打心靈
Thumbnail
職護的基本技能,就是"傷病的緊急處理" ! 這裡說的傷病緊急處理,不是指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這類需要判斷心電圖、插管、靜脈注射急救藥物的急救技術。 Come on~公司裡可沒有這些設備跟藥物 ! 職護要利用簡易的救護處理,短時間內讓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然而,傷病的評估及處理技巧,哪裡是讀過書、
Thumbnail
職護的基本技能,就是"傷病的緊急處理" ! 這裡說的傷病緊急處理,不是指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這類需要判斷心電圖、插管、靜脈注射急救藥物的急救技術。 Come on~公司裡可沒有這些設備跟藥物 ! 職護要利用簡易的救護處理,短時間內讓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然而,傷病的評估及處理技巧,哪裡是讀過書、
Thumbnail
腦心血管疾病之促發,除個人因素(如原有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外,亦與工作負荷有關,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LO)2005 年推估職業原因於循環系統疾病之貢獻度為23%。
Thumbnail
腦心血管疾病之促發,除個人因素(如原有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外,亦與工作負荷有關,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LO)2005 年推估職業原因於循環系統疾病之貢獻度為23%。
Thumbnail
勞工辛勤付出,最後卻賠上生命與健康的過勞死,該如何自保呢?
Thumbnail
勞工辛勤付出,最後卻賠上生命與健康的過勞死,該如何自保呢?
Thumbnail
根據勞動部2021年職業災害統計,職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61億! 包含直接損失(72.1億)和間接損失(361億),勞保職災給付總金額 72.1億,這26,317件的勞保職災給付,每一件職災給付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遭受損傷、甚至死亡的悲劇。(勞動檢查統計年報,2011)
Thumbnail
根據勞動部2021年職業災害統計,職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61億! 包含直接損失(72.1億)和間接損失(361億),勞保職災給付總金額 72.1億,這26,317件的勞保職災給付,每一件職災給付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遭受損傷、甚至死亡的悲劇。(勞動檢查統計年報,201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