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就是存在著各種遺憾才會更加珍惜當下吧!
在一生裡,經歷了許多次人事物的變遷,可能是變得親密、疏遠甚至是離別,都是在熟悉與陌生中徘徊;也許是出於自身抉擇,抑或是身不由己,但都是該調適並接受的。
近期才稍微懂得如何戰勝感性,並用理智去選擇對自己人生好的決定,雖然還在學習,也在某些時刻會覺得難受或是懷疑並怨懟自己,但冷靜過後仍然覺得自己沒選錯,這些痛苦或不舒服都只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清明節,是返鄉祭祖的日子,是一年一次會去墓園掃墓的日子,也是我唯一能見到只存在於我人生不到四年的祖父之日。對我而言是段身不由己的回憶,說回憶可能不夠準確,因為我所記得的都是很零碎的、來不及添加自身情感的記憶碎片。我有印象在還不清楚生死為何的幼稚園生活裡(現在回推起來,那時我才剛升小班也不確定開學了沒),出席了人生的第一場喪禮,因為是血緣關係裡的重要角色,所以該有的習俗都得做,當時大人們說著「阿公平常睡太少甚至都沒有睡覺,所以現在開始要好好休息,睡一場很長的覺」雖然當時不清楚確切情況,也沒有字彙能夠形容當下感受,但我知道他們在說謊,也知道阿公不會再回來了,即使不清楚這件事的意義,我卻淚流不止,雖然國小時外祖父母與祖母相繼離開,反而印象卻沒那麼深刻,也不曾夢過他們。
可能,是因為土葬,而我的名字也在那塊墓碑上,年紀還小時對自己的名字還不是那麼有意識,就一直沒注意,直到大約四年前也就是上了大學才注意到,開始有著更深的連結感,也開始規劃自己所希望的生活,並朝這個目標來整理以自己為中心所延伸出去的人與環境,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只覺得自己好像突然想通了什麼。約莫三年前,當一切都差不多上軌道時,開始偶爾會憶起小時候在阿公家的場面,暖橘色的夕陽穿過鐵花窗再透過壓花玻璃灑入客廳,光影旁的側臉雖然看不清,也聽不見說話的聲音,但從藤椅上的身形與周圍溫暖的氣氛確定就是我的祖父;有時畫面是喪禮當下,雖然母親那邊的親戚也出現在畫面中,但我很清楚確定這是祖父的喪禮,不是其他祖父母的。直到最近,這些場景又開始常浮現於我的腦海中,甚至無關乎我是否在睡覺,有時做事到一半腦中就是有畫面浮出;然後,我就回來掃墓了。今天掃墓時,一直有個感覺是我好像該做點什麼,而確切該做什麼,並不清楚,只是有這份直覺;平常祭祖都是大人的事,他們了解流程,也有自己的一套SOP,小孩負責聽指令照做就好,以往都是家父問阿公「吃飽了嗎?」頂多問個兩到三次就會結束,而今天家父卻怎麼也得不到一個聖筊,換姑姑也沒有,大人們擲了九次都得不到一個肯定的回答,連家父都說今天吃飯吃比較久,而家母提議讓我試看看,完全沒經驗的我只能生疏地用破台語小聲說著「阿公~挖喜XXX,哩呷霸袂?」「(聖筊)」「(多謝阿公,清明節快樂。)聖杯ㄟ,阿公吃飽了,換我們吃:D」或許我能活到現在也是一種奇蹟。
如今,我才將一切連結起來,或許,這幾年使我快速成長的對人生之領悟是阿公留給我的禮物,看似離開了將近二十年,但祢一直都在。
阿公,清明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