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連假後,看了體重計後,是不是決定要開始運動了?但疫情關係,無論在公園或者健身房,都需要戴著口罩,運動總有不舒服、氣吸不滿的感覺,內心多少會擔心效果是不是會打折,不過別擔心,戴口罩運動的影響,可能比想像中的小!
後疫情時代,戴口罩運動也許會變成常態台灣最近疫情漸緩,防疫措施慢慢解禁,不少人開始外出運動,但需要帶著口罩,對於平常不習慣戴口罩運動的人,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嗎?來看最新研究怎麼說吧!
先講結論,戴,都戴,戴好戴滿運動就對了!
「在身體健康的狀態下,戴口罩做短時間、中強度心肺有氧運動是是安全可行的,雖然可能會帶來一些不適。」如果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任何慢性呼吸道或心血管疾病或急性呼吸道疾病 (即肺炎或上呼吸道疾病)等等,請先尋找專業人員協助,再來評估與執行運動,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不過實際上,帶口罩與否對運動結果的影響究竟如何呢?2021 年有兩篇新的新研究,一篇探討腳踏車對戴口罩運動的生理適應;另一篇是跑步機的運動高峰期佩戴口罩的影響。
找了16 名男性,平均年齡為 34±4 歲,平均身高 179±7 cm、體重 76.3±11.8 kg 和BMI為 28.72 ± 3.78 kg/m 2,他們都有心肺有氧運動習慣的人(每週至少 75 分鐘高強度或 150 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進行腳踏車的三次試驗,分別為不戴口罩、戴外科口罩、戴 N95 口罩。
腳踏車每分鐘 55–65 轉的轉速;強度從 25 瓦開始,每 3 分鐘增加 25 瓦負載直至力竭。在測試之前和測試期間,會測量每分鐘心跳、呼吸速度、血氧飽和濃度和潮氣末二氧化碳(這兩項是血液含氧量的重要指標),也在測試前後量血壓。
結果發現不戴口罩的時間為 18.9 ± 3.7 分鐘,戴外科口罩的時間為 18.3 ± 3.7 分鐘,戴 N95 口罩的時間為 18.5 ± 3.6 分鐘,三者無顯著差異,力竭時的收縮壓也沒有顯著差異。
在測試期間,配戴N95口罩與休息和其他兩種測試方式比較,潮氣末二氧化碳較高,但外科口罩的影響較溫和 (我們日常幾乎都是戴這個),只有在高強度運動時才會有顯著差異。
潮氣末二氧化碳 (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etCO2),是呼吸及代謝功能、氧合與心肺功能的指標之一。
找了20位,男性 11 位,39±11 歲,BMI 25.0±2.4kg/m 2;女性 9 位,35±11 歲,BMI 25.1±4.2kg/m 2。分為不戴口罩、戴外科口罩、戴 N95 口罩,進行跑步機的測驗,跑步機坡度從第 2 分鐘從 0.0% 增加到 2.0%、之後每分鐘增加 1.0%,直到達到疲勞峰值。過程中測量心跳率、血氧飽和濃度和自我認知的疲勞程度。
結果發現不戴口罩的運動時時間為 591±145 秒、戴外科口罩 548±147 秒,和 N95 口罩 545±141 秒。有戴口罩的疲勞峰值的最大攝氧量與心跳率較低。此外,戴口罩則是在運動疲勞峰值時,自我感受到呼吸阻力最高。
以上兩篇來看,戴口罩與不戴口罩運動,客觀上的生理數據似乎差距不大,但主觀上的疲勞卻有影響,因此,配戴口罩的狀況下進行中等至高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雖然會帶來一些不舒服的感覺,但對有運動習慣的健康族群,似乎是安全無虞的。
不過對於有阻塞性肺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在戴口罩運動前,建議還是找專業人士評估後再考慮進行吧!
戴口罩運動,也需要考量主觀的運動疲勞。
從研究看來,帶口罩運動並不會影響生理層面太多,但還是要把自認為的疲勞情形給考慮進去。
以我自身為例,三級緊戒期間,只有在家騎腳踏車跟徒手訓練,大概三個月的時間完全沒有跑步,前幾天在健身房跑跑步機 (想說很久沒跑,先不到室外跑,大概5–6分速跑30分鐘),結果身體超級不習慣,除了戴口罩很喘外,同時有點軟腿,不過隔一個禮拜後再跑一次,就比較習慣了。所以摟~戴口罩還是可以運動,只是先把運動量設定低一些,等身體適應後,再慢慢恢復原本的運動方式。
備註:本文僅供參考,如有疑慮,請依照專業醫事人員的醫療診斷為主要建議,本文發佈時盡可能找尋可靠證據,但不排除有其他證據或未來更新證據推翻目前結論。
延伸閱讀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