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的書籍,我也讀了不少,但我還是有那麼一咪咪點覺得對於我的兒子使不上力,畢竟我們都發現養兒、養女大不同!
我兒子小時候是可以在屋內狂走2小時,即便開了電視和音樂,仍無法安靜坐下來。
反觀大他一天的表姊,只要音樂一放,小女生就是可以坐在你腿上跟你恩恩哼哼地撒嬌!
要不然就是我很難溫柔又堅定地管教兒子,口氣一溫柔,他就當作我在唱歌!
我就是一定要大吼一聲,兒子才會回魂專心聽我講。
因為兒子,我都快要往生了!
沒想到還真的有研究指出:生兒子比生女兒的母親的壽命更短,也表示兒子越多,母親更折壽!
這真的很夭壽耶!
如果我們已經預測到這樣的未來,那我們身為男孩的母親們總要些辦法來扭轉宿命!而「兒子使用說明書」正是為此刻的你帶來些曙光!
比起一般的教養書籍,更貼近養兒養到正在折壽的媽媽們~
誰適合閱讀呢?
有兒子的媽媽、與別人家兒子共同生活的妻子、希望老婆陪你久一點的先生
作者為日本腦科學、人工智慧(AI)研究者—黑川尹保子,育有一子,該書就是引用作者在腦學的專業,剖析男女因腦的使用方式不同,而看待男女孩教養的方式也大相逕庭!
#男女腦有何不同呢?
男女頭腦所搭載的功能規格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當下選擇用哪一種功能」才是決定大腦性質的關鍵。
絕大部分的男性具有「空間認知優先型的大腦」,就是神經迴路會以自然地讓視線遊走「放遠」;而女性是「溝通優先型」,則是指自然地注意「近處」。
這也解釋男孩子對於車子、積木會特別的有興趣,而女孩子則較於迷上自己及關心與人的互動。
但是的確也有些男孩是發展女性腦,無論兒子是男性腦,或是女性腦,他都是上帝傑出的作品,獨一無二的計畫。
期許自己像作者一樣有餘裕,對自己兒子的方方面面完全地接納與認同。
既然兒子的男性腦是以距離為本來思考及行動,那他的原點在哪呢?
#母親是兒子的原點
「幼小的男性腦需要一面測量自己與母親的距離,才能一面拓展自己的世界」
雖然追著小男孩跑很累,雖然看著他們往外探索冒險,心裡有各種擔心!
但藉由這本書,我終於知道這是男孩的需要,做媽媽的我們,就是成為他們最大的依靠,幫助他們來滿足他們的需要!
寫到這裡,竟然莫名覺得的身為男孩的母親真的不容易,但也為自己榮幸能擔當此重要的角色而感到驕傲!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
「我想告訴兒子的是,只要活著的一天,這裡就是你的原點,一個不會動搖而確定的存在。」我用這句話也鼓勵自己,成為孩子不動搖且確定存在的原點,是我竭力追求的責任!
我用這句話也鼓勵自己,成為孩子不動搖且確定存在的原點,是我竭力追求的責任!
#那媽媽如何幫助兒子拓展自己的世界呢?
對於作者而言,她不是教養專家,這本書就只根據她的專業和育兒經驗提供分享對我而言,的確也蠻受用!畢竟男孩的本性很多都是很相似的。
她建議媽媽要幫助兒子建立以下四種能力,好使他拓展自己的世界
「原來從男孩的九歲到十二歲生日之間的這三年,被稱為是頭腦的黃金時期,這時期的兩大重點就是體驗與睡眠」。
睡眠和運動有多重要,做父母的都知道,只是很難實踐!
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是有限的,但父母可以帶領孩子從書中去體驗不同的生活經驗,追隨故事中的角色,去揣測、去感受、去陪伴他人的生命,並對照及覺察目前自己所遇到的挑戰,或者自己已化身為書本的角色之一,和其他角色們一起成長!
我從來也沒想過「閱讀」竟然可以培養男孩的生存能力,尤其是毅力這部分。 「故事會毫不辛苦地訓練頭腦的毅力,並且誘發使命感,不失為值得感激的 工具。」
而媽媽幫助兒子閱讀,首要就是大人也要愛上閱讀,若不知道如何陪讀,就乾脆朗讀吧!(我自己就深深的經歷朗讀所帶來的美好)
「朗讀繪本給孩子聽能刺激孩子的頭腦成長,這項娛樂的效果比大人想像的要超出數百倍。」
「如同為孩子儲存的教育基金,愛也必須像存前一樣持續累積。」
媽媽能為孩子所做的就是不斷地供應給孩子「愛之語」,若大人對於開口「我愛你」仍覺得很困難,我覺得就試試其他愛的表現,就改成多說「請、謝謝、對不起」一般用語吧!一樣能增進母子間的愛的交流!
「不是性格問題,是營養問題」,當我們在嘮叨孩子或另一半:「你到底有沒有在帶腦啊?」,不妨先去檢視他的飲食和睡眠是否足夠,是否得當?
「設定遠程的目標」
「男性腦一旦立定志向,生活就會輕鬆」,由於男性腦是屬於守獵目標型,一旦他們失去長遠的目標,就會沒有動力,不知道活著為何而戰,所以,在小男孩成長路上,媽媽有責任幫助他找到他的命定,並陪伴、鼓勵他朝著長遠的目標邁進。
「不要害怕失敗」
要兒子不要害怕失敗的關鍵點,就是媽媽先不要害怕失敗!
就拿功課成績來說好了,「如果家長對於成績一下子歡喜、一下子憂愁,孩子會害怕失敗。家長不能比孩子更失望,或者高興得飛上天,那樣是不行的。」
這一點再再地提醒我自己的得失心,面對孩子的課業成績,要看到的是兒子遠方的光,而不是竊喜螢火蟲的亮。
無論如何,當下的表情管理務必要做好!
但是,不能「不在乎」失敗
「心裡若不感到痛,頭腦就不會認知到失敗,也就無法進一步啟動迴路的改寫工程」。
兒子最強的體貼源自於母親的話語和表情,但不要誤解永遠做一位溫柔的母親才能有體貼的兒子。
作者是這麼解釋:「母親有喜怒哀樂這件事本身很重要,有時只能透過憤怒或悲傷,才能引導孩子長大」, 因為「孩子的頭腦會經由喜怒哀樂的落差,而繪製出感性的地圖」。
媽媽的溫柔表情只要留給兒子這兩句話即可,「路上平安」、「歡迎回家」!
其實就是呼應最前面所說的,要成為兒子溫柔且堅定的原點!
至於要如何幫助媽媽常常溫柔呢?這部分請爸爸多多加油,好嗎?
閱讀完這一本書,有感於以前如此用力地教養似乎是不必了,與其一直爭扎如何扭轉兒子的男性腦與行為。
身為媽媽的我們,不如多愛自己一點,不如讓自己溫柔一點,讓自己活得長久又開心地成為兒子不變的原點!
最後,媽媽只要記住以下三個原則即可:
原則一:「容許兒子一輩子都會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原則二:「容許兒子一輩子都會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原則三:永遠記住前面兩個原則
同原則適用於別人家的兒子,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