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排行的影響、為了讓孩子學得更好請「不要這麼做」|讀書心得《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日月出版於2018年出版的這一本書,由三位作者共同完成:正向教養協會創始人簡.尼爾森(Jane Nelson)、九本親職教育書籍作者暨心理治療師謝瑞爾.艾爾文(Cheryl Erwin)、某一家蒙特梭利育兒中心創辦人羅斯琳.安.達菲(Roslyn Ann Duffy)。整本書共分十九個章節、452頁,份量蠻扎實的。

 

當初買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對教養學齡前兒童有一些深刻的學習,最主要的目標無非就是希望「成為一個能幫助孩子好好長大的媽媽」。

 

我相信「教孩子」這件事情是需要學習的,我盡量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過去這幾個月,我每天都會想這個問題:「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這段日子裡,我可以怎麼做得更好?

 

我不是一個完美主義的人,問我媽就知道。也沒有潔癖啦、生活某方面的強迫症啦…等等。

 

但,我想出於對孩子的愛和對他們出現在我生命中的這份尊重與重視,我不只希望與他們共度美好的時光,更希望自己能在他們與家人相處最密切的這幾年,給予他們足夠的滋養與正確的引導,成為他們的好朋友與好老師(白話文就是,好好把握孩子還肯理我們的年紀啦)。


關於適性發展的建議:排行的影響

我身邊的朋友大多生兩個孩子,這本書第三章討論到關於排行的影響,我覺得非常有趣。如果你的家裡有兩個孩子,可以參考以下的「座右銘」、「正面與反面影響」、「給予的建議」:

 

老大

座右銘:以我優先!

可能的態度:負責任、高成就者、願意主導&領導者

可能的挑戰:完美主義者、害怕錯誤、太早熟

給父母的建議:減少期待與壓力、示範如何接受不完美、劃定他們的責任範圍

 

老二

座右銘:我也要!

可能的態度:有團隊精神、有創意、好的觀察者

可能的挑戰:很少感覺自己「夠好」、總是在比較、追隨者/依賴老大

給父母的建議:視每個孩子為獨特的、避免比較、鼓勵擔任領導角色

 

你們覺得準確嗎?我自己讀完深有同感,幾乎就是家裡兩個孩子的狀況。

 

從上個月開始,我要求他們每天回家要自己整理書包。要做的事情包括:把書包裡的餐袋拿出來,把餐袋裡的三個餐碗放進洗碗槽,把書包拿回房間放好。或許也因為老二僅三歲,配合度還沒有太高,也可能因為老大的排行關係,哥哥幾乎很快也很自動就完成這件事情。

 

此外,老大確實也比較要求完美,並且很介意「自己必須是第一個」。從洗澡、刷牙、出門穿鞋…只要我喊出「誰要第一個」這種話,老大就會飛奔過來。

 

但我自己也有檢討,用這樣的方式無形中也強化了老大對於「爭第一」的念頭。長遠來看也不太好。反觀老二就比較淡定和無所謂,我對她的要求和期待也確實比較少。

 

了解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的應對

為什麼我們要了解「出生順序」對孩子的影響?我很喜歡書裡的一段話:「沒有兩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會一模一樣,了解孩子的發展將使你更有效的面對他的行為、他的成功、他所犯的錯誤。你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這世界是一個他可以愛人、被愛,並學習認識自己和他所遇見的人的地方。

 

當我了解身為家中老大可能會落入「凡事要求完美」的危機,我就可以注意到這件事情。老大的所有經驗,對父母來說也都是「第一次」,他們會是第一個帶獎狀回家的孩子、第一個畢業或學會游泳的孩子──「所有的這些責任,都促使他們將自己視作一個負責任的人。」

 

老大會想把事情做對,而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總是有一些人成功,有一些人失敗。有一些人成功滿足自己的期待了,有一些人對於要符合期望感到無比的壓力。當他們沒辦法成為最好,或是沒有辦法做到自己的期望,要不是直接放棄,就是拒絕嘗試

 

對於家中老大的照顧,要特別留心。對老二的陪伴,則相較是一個更有趣的過程。

 

因為在老二出生之前,老大的課程都安排好了,家裡的教養方式大概也定位了。老二在了解自己是誰的過程裡,經常是「刪除」的過程。我非常有同感,因為老大愛畫畫,老二年紀到了也跟著去畫畫,她到底愛不愛我不知道,但上過課以後,很顯然她沒有老大那麼喜歡畫畫。

 

學習是一個又一個「階段性過程」

這只是一個階段。我很喜歡這句話。

 

老大在三歲時,經常情緒突然崩潰。我確實一度有些困擾,擔心他一輩子都會這樣大哭大鬧、學不會好好講話。然而,時間證明了並非如此。「負責情緒調節、衝動控制和更多推理形式的大腦額葉皮層,要至少二十五歲,才會獲得充分的發展。」

 

回想二十幾歲的自己,不也還是常常和忽上忽下的情緒奮戰嗎?面對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我們都應該有更多的寬容和忍耐。

 

此外,基因對氣質和性格的影響也非常大,當然也影響孩子的學習進程與學習狀態。

 

怎麼樣幫助孩子學得更好?我想只能留待下一篇文章分享。

 

不過,容我先快速整理三個「建議不要做」的事情:

 

  • 不要 有「盡可能灌輸多一點資訊」的想法。如果孩子吸收到他們還沒有辦法理解的概念,或是迫使他們去理解超過年紀的學習,例如:數學。孩子的大腦很可能會拼湊出一條連結路徑,以了解他們現在接收到的知識。但,這個連結路徑會比他們自然成長後理解的路徑更沒有效率,並且已經根深蒂固、「連線」定位了。

 

  • 不要 強迫孩子在準備好之前就學習,或是在孩子「很明顯」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同時用充滿關愛獲善意的態度,強加給孩子。這會讓孩子在沒有辦法學會的時候,做出「我不夠好」的決定。

 

  • 不要 傾向快節奏的學習方式,或是認為讓孩子愈快學會愈好。快節奏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更多的教材也是不需要的。並不是每一個學習都是好的,父母要確保孩子在學習詞彙和技能時,也學到好的個性與價值。

 

你們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學齡前的孩子會學得更好嗎?

 

下一篇文章再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如果父母能給孩子做選擇的空間,這些選擇將教導他們懂得節制,並能善加管理他們擁有的自由。
《二見鍾情》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看。或者說是動人...非常的動人,很溫暖、很pure(很難想到合適的形容詞,但真的就是這個感覺)、很單純的家人之間的愛、一個好男生和好女生的彼此吸引和相愛。
聖誕節就是要讀這樣的書,《古強森的聖誕奇蹟》以絕佳的角色塑造技巧,為讀者介紹了這個一點也不討人喜歡卻又忍不住讓人想要了解的古強森。整本書圍繞著失去、愛和醫治,你可以想像,打開治癒之門的正是主角身旁抱有善意的幾顆真心...
我實在太喜歡這本書了。第一次帶兒子在圖書館翻到這本書,讀完之後驚為天人。作者麥當諾怎麼可以用這麼簡潔的畫風、這麼簡單的故事線,帶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品故事呢?太厲害了。 如果不認識麥當諾──這位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曾被畫出史努比的那位漫畫家大力讚賞,連《辛普森家庭》製作人都稱讚!原來是一位漫畫
五隻小雞和雞媽媽的互動寫實又有趣,完全可以對照到在家一打二兩個幼齡孩子的畫面。最厲害的是,小雞系列不只有生動、貼近生活的故事,裡面還會加進趣味感的小遊戲(像是「找找小雞在哪裡」),也有非常多可以一讀再讀、訓練孩子觀察力的小細節...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如果父母能給孩子做選擇的空間,這些選擇將教導他們懂得節制,並能善加管理他們擁有的自由。
《二見鍾情》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看。或者說是動人...非常的動人,很溫暖、很pure(很難想到合適的形容詞,但真的就是這個感覺)、很單純的家人之間的愛、一個好男生和好女生的彼此吸引和相愛。
聖誕節就是要讀這樣的書,《古強森的聖誕奇蹟》以絕佳的角色塑造技巧,為讀者介紹了這個一點也不討人喜歡卻又忍不住讓人想要了解的古強森。整本書圍繞著失去、愛和醫治,你可以想像,打開治癒之門的正是主角身旁抱有善意的幾顆真心...
我實在太喜歡這本書了。第一次帶兒子在圖書館翻到這本書,讀完之後驚為天人。作者麥當諾怎麼可以用這麼簡潔的畫風、這麼簡單的故事線,帶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品故事呢?太厲害了。 如果不認識麥當諾──這位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曾被畫出史努比的那位漫畫家大力讚賞,連《辛普森家庭》製作人都稱讚!原來是一位漫畫
五隻小雞和雞媽媽的互動寫實又有趣,完全可以對照到在家一打二兩個幼齡孩子的畫面。最厲害的是,小雞系列不只有生動、貼近生活的故事,裡面還會加進趣味感的小遊戲(像是「找找小雞在哪裡」),也有非常多可以一讀再讀、訓練孩子觀察力的小細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羅恩·克拉克所著的《教出優秀孩子的黃金教養法》一書的核心理念,強調良好教養的重要性及實用技巧,如保護學生隱私、每天完成作業的重要性與學生行為的解釋。文章指出這些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負責任的習慣,也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理解,呼籲大家相信孩子的潛力,讓其在愛與教育中茁壯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羅恩·克拉克所著的《教出優秀孩子的黃金教養法》一書的核心理念,強調良好教養的重要性及實用技巧,如保護學生隱私、每天完成作業的重要性與學生行為的解釋。文章指出這些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負責任的習慣,也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理解,呼籲大家相信孩子的潛力,讓其在愛與教育中茁壯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