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不說 BOOK|一個消費者看書籍折扣事件

由於通路(MOMO、博客來)銷售書籍的折扣戰,引爆多家出版社連署要求政府制定「圖書折扣秩序制」,希望規範電商通路越打越激烈的折扣促銷戰,不要任意折扣(從85折、79折,到66折)進而影響出版市場已經脆弱的生態。這兩天議題發酵網路上有從各種角度提出的看法與觀點。
▲ 公聽會照片取自陳培瑜立法委員辦公室,來源:OPEN BOOK
▲ 公聽會照片取自陳培瑜立法委員辦公室,來源:OPEN BOOK
4/11(二)召開一場「市場通路惡性競爭,文化產業的未來在哪裡?」公聽會,聚集各家出版社、書店業者、政府部門代表出席,可惜報導中未能確認是否有作家與讀者代表在場發言,畢竟整個生態圈需要上下游的角色共同對話,才能讓陽光從縫隙中照進來,健全調整嬴弱不堪的體質。
從網路上觀看新聞和社群的眾家說法,各種切角提出的論調不外乎: 1) 現況是誰造成的?出版社當初如何與通路合作? 2) 有沒有可能,整個出版業其實是靠「新書折扣」才能活到現在? 3) 自由市場的運作機制,政府是否適合進場管控? 4) 明明是出版社與通路的爭議,怎麼不對當事人抗議,反過來要求政府出來? 5) 閱讀風氣低落已久,改變銷售折扣又能有怎樣的提振之效?
以上的主張已有從業人員、專家和學者的論述,只能說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提供 OPEN BOOK 的現場報導還原現況。 參考文章: 現場》電商書價折扣惡戰,出版、通路與讀者各表立場,文化部
▲ 你想要保留怎樣的書店風景
我喜歡紙本書翻閱的溫度,但不是經常購買實體書的消費者,進書店逛逛的感受對我而言,像是在母親懷抱裡的安心。因此不論是新書還是二手書我都會買,為的是鼓勵在這個風雲變色時代下,仍然願意堅守書屋職志的使命,所以至今尚未買過任何一本電子書。
出版社與通路向來是共利共生的夥伴關係(看來只是以前吧),資本市場的商業操作已經將書籍歸類為生產商品。20多年前我在新絲路網路書店工作時,當時的氛圍與風氣早已日薄西山,更不用說那時《睡覺想到也會笑,周末放假想上班|幸福工作的回憶》的心情了。
這次議題風暴放上檯面其來有自,若是回歸書籍的本質,純粹以消費商品文化產業來分別看待,我有這樣的想法:

消費商品

自由市場的商品交易,我贊成從供需兩端解決,專業用的考試書絕對有市場,只要國考制度存在就有一定的需求(與折扣無關),而一般童書或商管、財經、人文、趨勢等主題性的書籍,畢竟不看書仍有其他管道能獲取資訊,這就交給消費者決定。
不對稱的資訊就是商機所在,正確有時效性的需求往往仰賴第一手訊息,這時候圖書耗時的製程跟不上高速的時代變化,需要的是出版社如何運用新科技銷售商品。當報業遇上網路,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案例。
至於通路的片面決策的折扣促銷,南門書局總經理張國文多年的經營方針,提出的反對意見就有別於其他出版社。

文化產業

文化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總和,我們是否要讓實體書店自行面對時代潮流的衝擊,尊重市場機制運作,有沒有必要公權力維持書店的風景呢?個人認為這就不只是政府、出版商、通路業,包含讀者與創作者同一條船上的人,都要勇於面對找出答案。書本載體還有哪些機會吸引讀者,業者又能有什麼獲利空間支持下去呢?
如同宗教信仰的心靈寄託,當順應潮流減少燃燒金紙的政策實施,並沒有因此讓香客流失;同理可證,書店應當能繼續服務小眾客人。若拉高層次看待的話,富有時代意義的街角書店,更需要以產業永續的觀點扶它一把。
這對於某些願意出錢買書的消費者來說(指的是隨價格移動的人),或許不是他們必要考慮的,畢竟當買書動機與折扣綁在一起時,這個命題就屬於市場機制的商業交易,而不用顧慮文化產業的生存。

數位轉型

傳統印刷業的式微是趨勢所在,但掌握機會勇於轉型的業者仍有不錯的新發展,如:創新轉型講座》印刷業者跨足女性保養,微電流與面膜的相遇 這家企業的案例值得借鏡。
報業衰退更是早已經發生的事,民眾對新聞仍有知的需求,就看如何博得眼球。聯合報《500輯》利用社群與活動,吸引新世代年輕人的目光;媒體人張鐵志創辦主持的 VERSE 雜誌,獲得不少青睞的眼光。
我相信實體書店的未來與廣播媒體一樣,雖然減少了存在感,但仍有必要的市場性(價值角度)。當實體書店與出版社迎接浪潮或轉型之間,享受紙本書溫度的民眾能支持那麼幾家書店,目前我們能做的興許是尋找自己適合接受的方式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