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日子〉 陽光,就是我們的寶藏—「慈良果物」經營人許慈良專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ec,15,2022
撰文/薛琪 攝影/李婗卉、黃鼎堯、薛琪
跟著導航,穿過一條條鄉間小路,雖然是冬天,仍能感受到太陽熱烈地打在車頂,車內溫度逐漸升高,一行人內心也澎湃了起來。
瞇著眼往窗外看,「水之鄉農場」幾個大字映入眼簾,眼前這棟透天厝,外頭整齊地疊滿搬運籃,牆面上貼滿照片,而左手邊的棚子裡頭,掛得滿滿當當的,是大大小小的絲瓜絡。
「你們來啦,車就停這吧。」農場主人許慈良,初次見面,他話不多,但可以感受到他的細心,就像照顧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小雛鳥般,每當我們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總是會主動解答我們的困惑。

回鄉務農

雖然就讀農業相關科系,許慈良畢業後也在外闖蕩了幾年,才返家接手家業,從事農業不如想像中容易,種植、收成、出貨都要耗費人力,全家動員都是家常便飯,葡萄、栗子南瓜、絲瓜……因為產物季節問題,許慈良採用輪種方式,植栽的經驗豐沛,對於個產物的特性也是瞭若職掌,規劃種植時間、面積都由他親手操刀制定。
還未採摘的熟成絲瓜。
每年立春前後十日是種植絲瓜的時節,約四、五月就有第一批絲瓜,絲瓜成熟後,果柄及果皮本身是嫩綠色,因富含水分及膠質,頗有份量,再等一個半月,這些絲瓜老去,絲瓜外皮轉黃、纖維老化,觸感也由硬變軟,便成為絲瓜絡。
過熟的絲瓜,果肉已老化剩下纖維與膠質。
去皮後再經過後整理,便是絲瓜絡。
採收絲瓜絡並不容易,需要大量耐心,「採收、剝皮、清洗,洗完再搬運回家曝晒」一次採收的量便是五百至八百條不等,極其耗費人力,一套流程下來,就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特別的是,許慈良的絲瓜絡整個生產步驟都取自大自然,連清洗也使用天然的山泉水,清洗主要是將其殘餘膠質以及籽沖刷掉,使用泉水一方面是因為他來源乾淨,另一方便則是能順著水流攔截大量沖刷下來的籽,避免果籽「落入外人田」造成鄰居困擾。

太陽的味道

二水位處彰化的東南端,天氣晴朗,日照充足,加上此處土地的砂質層較深,排水良好,又可引用濁水溪灌溉,對絲瓜絡而言是最好的生長地。
隨著許慈良夫婦走入果園,陽光穿過懸吊著的絲瓜,於地面上形成無數剪影,耳邊傳來雞隻「咕、咕…」的叫聲,許慈良一邊教我們採收已熟成的絲瓜,ㄧ邊解釋:「日晒可以幫助絲瓜絡殺菌和去除雜味,採收下來假如沒有經過晒這個步驟,就會發霉;而且經過日晒之後,很神奇,完全沒有絲瓜那種澀澀的味道,是一種太陽的味道。」許慈良還表示日晒是最省事的乾燥方法,吊著,晒兩三天就可以收起來,如果只靠陰乾,可能放了一週還不會乾。

創新再造,挖掘新商機

從果園回到室內,一位和藹可親的奶奶招呼我們坐下,是許慈良的母親,客廳裡擺滿了各種絲瓜絡做成的小物,造型蝸牛、貓頭鷹燈座……等,都是許慈良母親利用絲瓜絡一片片剪裁、整理黏製而成。
起因是前幾年,絲瓜絡的銷售量開始超過絲瓜本身,「如何提高價值?」便浮現於許慈良的腦海,他發現絲瓜絡是可塑性極強的素材,經過發想與嘗試,絲瓜絡搖身一變,成為了生活用品、創意小物,為絲瓜絡創造全新的價值。
「我也沒什麼太大的期許,像我們這樣的規模,就是所謂小農經濟」,一個家庭,三代同堂,一家生活圓滿,便是許慈良最大的願望。
[Info]
水之鄉農場 慈良果物
■彰化縣二水鄉裕民村民生路46號
■0928335172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2月,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桃園觀音的一處別墅,便是陳振芳香舖的製香的基地,一眼望去,埕中一排排用鋼架搭成的香架,能夠想像夏天時整片曝晒在架上的香,多麽壯觀。 廠房中,鈺翔與另一位師傅兩人正在披頭趕工,客氣地招呼我們:「想拍什麼角度跟我說,我盡量配合。」便看他嫻熟地將香支捆成一大捆,將香腳浸
12月,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桃園觀音的一處別墅,便是陳振芳香舖的製香的基地,一眼望去,埕中一排排用鋼架搭成的香架,能夠想像夏天時整片曝晒在架上的香,多麽壯觀。 廠房中,鈺翔與另一位師傅兩人正在披頭趕工,客氣地招呼我們:「想拍什麼角度跟我說,我盡量配合。」便看他嫻熟地將香支捆成一大捆,將香腳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長輩住處頂樓的絲瓜,今年的收成沒有往年好,可以說沒長幾條絲瓜,追根究抵是因為太熱的關係。 每年夏天來臨,大概5月之後,頂樓瓜棚架上的絲瓜,幾乎每天都會有數條收成,常常絲瓜吃到怕,如果絲瓜"產量"過多,還會分送眾親友和鄰居。 長輩說前幾天去販賣蔬果種子的園藝店買肥料,順便詢問老闆,為何今年的絲
Thumbnail
大梨園 在苗栗的卓蘭果園,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果園的景象總是令人陶醉。這裡的果園以其豐富多樣的水果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而著名,成為了假日採果的熱門去處。每年到了採收季節,果農們便忙碌起來,準備迎接豐收的喜悅。這次開車走在果園的小路上,看到許多果園,這裡是一處應該可以採收的大梨園。 包在紙袋中 這片
Thumbnail
三月返回尼爾森,鍋子裡鮮甜的甜玉米,正等我享用;桌上擺著所愛的蒜頭、紫色的蜜李、葡萄、桃子、無花果與好幾盤番茄,簡直是豐年祭。然而今年尼爾森夏日,遭逢嚴酷的乾旱,不知他費了多少時間、心力去照顧這些植物呢。回顧這一年種菜的激情,不知耀旭有何感受?當春天來臨,當他再度返回尼爾森,會有另外一番計畫嗎?
Thumbnail
慈光乍晴,處處微美。我勤奔到店裡,工作之餘,阿姨分我喝蔓越莓,酸到淚湧了出來,我額外加了點濃摯的蜜意,味道格外搭配,可以歡受了。媽媽不久有了空閒,便教我炸地瓜,先大火熱油一段時間,再調小火慢慢來,地瓜才會酥脆不油膩,腦海浮動著想法,行遍過艱危的人生,心勁就會更堅貞不移。 大舅忽傳來一句金典,甘藷落
Thumbnail
每年5至6月為新北市淡水區南瓜產季,屯山阿嬤利用棚架式栽培,以淡水隧道種植出結實纍纍、多彩的栗子南瓜。隧道開放參觀,歡迎遊客前來拍美照、購買新鮮南瓜。此外,5月12日將在隧道中辦理食農教育活動,包含南瓜採收、料理及DIY、栽培講習及隧道導覽。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瓜田裡的西瓜植株隨地匍伏而生,在這個夏天裡就他不怕熱,又大又圓,靜靜地躺在王老先生送來的果籃當中。王老先生前些日子因為修葺家中的屋頂,不慎跌落下來受了傷,送到北城送診所,經過懷萱的細細診療,再加上她自六叔家藥舖當學徒時習來的中藥知識,讓王老先生除了得到西醫的外部治療,也能用些中藥的配方來調理身子,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木瓜的故事   二十幾年前,住台南縣新市鄉大社村的大舅舅開始種網室木瓜。大舅舅種的木瓜外觀漂亮又好吃,那時候連外公種在庭院的絲(菜)瓜也大又長又好吃。   有次我問外公怎樣才能把絲瓜種這麼好?   外公很得意的說,他都是偷拿舅舅種木瓜的牛奶肥來澆他的菜瓜,所以才會長這麼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長輩住處頂樓的絲瓜,今年的收成沒有往年好,可以說沒長幾條絲瓜,追根究抵是因為太熱的關係。 每年夏天來臨,大概5月之後,頂樓瓜棚架上的絲瓜,幾乎每天都會有數條收成,常常絲瓜吃到怕,如果絲瓜"產量"過多,還會分送眾親友和鄰居。 長輩說前幾天去販賣蔬果種子的園藝店買肥料,順便詢問老闆,為何今年的絲
Thumbnail
大梨園 在苗栗的卓蘭果園,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果園的景象總是令人陶醉。這裡的果園以其豐富多樣的水果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而著名,成為了假日採果的熱門去處。每年到了採收季節,果農們便忙碌起來,準備迎接豐收的喜悅。這次開車走在果園的小路上,看到許多果園,這裡是一處應該可以採收的大梨園。 包在紙袋中 這片
Thumbnail
三月返回尼爾森,鍋子裡鮮甜的甜玉米,正等我享用;桌上擺著所愛的蒜頭、紫色的蜜李、葡萄、桃子、無花果與好幾盤番茄,簡直是豐年祭。然而今年尼爾森夏日,遭逢嚴酷的乾旱,不知他費了多少時間、心力去照顧這些植物呢。回顧這一年種菜的激情,不知耀旭有何感受?當春天來臨,當他再度返回尼爾森,會有另外一番計畫嗎?
Thumbnail
慈光乍晴,處處微美。我勤奔到店裡,工作之餘,阿姨分我喝蔓越莓,酸到淚湧了出來,我額外加了點濃摯的蜜意,味道格外搭配,可以歡受了。媽媽不久有了空閒,便教我炸地瓜,先大火熱油一段時間,再調小火慢慢來,地瓜才會酥脆不油膩,腦海浮動著想法,行遍過艱危的人生,心勁就會更堅貞不移。 大舅忽傳來一句金典,甘藷落
Thumbnail
每年5至6月為新北市淡水區南瓜產季,屯山阿嬤利用棚架式栽培,以淡水隧道種植出結實纍纍、多彩的栗子南瓜。隧道開放參觀,歡迎遊客前來拍美照、購買新鮮南瓜。此外,5月12日將在隧道中辦理食農教育活動,包含南瓜採收、料理及DIY、栽培講習及隧道導覽。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瓜田裡的西瓜植株隨地匍伏而生,在這個夏天裡就他不怕熱,又大又圓,靜靜地躺在王老先生送來的果籃當中。王老先生前些日子因為修葺家中的屋頂,不慎跌落下來受了傷,送到北城送診所,經過懷萱的細細診療,再加上她自六叔家藥舖當學徒時習來的中藥知識,讓王老先生除了得到西醫的外部治療,也能用些中藥的配方來調理身子,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木瓜的故事   二十幾年前,住台南縣新市鄉大社村的大舅舅開始種網室木瓜。大舅舅種的木瓜外觀漂亮又好吃,那時候連外公種在庭院的絲(菜)瓜也大又長又好吃。   有次我問外公怎樣才能把絲瓜種這麼好?   外公很得意的說,他都是偷拿舅舅種木瓜的牛奶肥來澆他的菜瓜,所以才會長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