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追劇--模仿犯(無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談抽離的情緒
模仿犯作為一檔優質戲劇,不只細節講究,氛圍到位,演員陣容更是讓人驚嘆,身為懸疑劇迷,這部以台灣90年代為背景、繞著失控新聞媒體的題材,比起其他懸疑劇,讓我有更強的代入感。
除了失控的新聞媒體,創傷似乎是本劇的另一個重大元素。郭曉其的一言不發、面無表情,伴隨著深刻陰暗的思維,慢條斯理的散佈在劇中的每一個細節裡,看似充滿熱忱的在工作,理智至上,沒有情緒,但下班回家的他也是這樣的毫無情緒,跟他的舅舅是這樣,跟他的女朋友也是這樣。劇中沒有交代他和允慧為什麼分手,但隨著劇情的開展,分手的原因也不言而喻,家中發生重大變故,他是唯一的倖存者,他比別人更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好好活著,壓抑抽離情緒是他唯一會做的。有一幕他跟允慧坐在走廊,允慧說你會有那樣的反應很正常,郭曉其問怎麼辦,「你是心理師,你比較懂」。
允慧分享耳機裡的音樂,分享她調節情緒的方法,也隱喻著兩人的連結。
只是創傷終究不會因爲一次的調節就恢復,郭曉其仍然用著他僅有的生存策略—壓抑與抽離情緒,靠著止痛藥這樣幾乎快成癮的方式來回應他的生活、工作和情感,這也使他無法靠近任何人。即便他後來主動向允慧提出復合,也可以預見,關係仍將疏離。劇中的兩個「變態人物」陳和平和沈嘉文,一個從沒有真正被母親看見,幾次見他拼命嘶喊著「我才是沈嘉文!」,另一個渴望關注和重要感,到死都還要鏡頭「拍我」。
試想因應創傷不足以他顧的郭曉其,如果有了下一代,又要如何真正的看見他的孩子?
允慧也帶著她的創傷,從弟弟臉上的傷痕可以猜出姐弟曾經的坎坷,允慧選擇學習心理學,專業成為她的救贖,比起弟弟和郭曉其,至少她的情緒更有彈性和功能。
郭曉其的情緒抽離其實上並不少見,在諮商室裡經常有面無表情的來談者,片段片段的述說著自己的困境,卻像在講別人的故事,接觸傷痛畢竟太痛苦。
幸運的是,痛苦還是有出口。
劇中陳博正飾演的馬主委相對的通透,孫女遇害,女兒癱瘓,他卻能擁有足以因應的彈性,我猜想他自有屬於自己的宗教理解和詮釋。「壞人」不一定像劇中一樣都有惡報,受傷的人們該從傷痛中重建,是這部戲最後給人的希望。不管是重病、意外或遭受暴力,都可能形成創傷,但也都有處遇方法,協助人們恢復情緒彈性,重新連結或建立有品質的關係,尋回讓生命再次豐盈的可能。
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相關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這是一個關於親人、陌生人、愛與和解的故事。與母親長期失和的兒子在母親罹患失智症後該如何重新面對兩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已經淡忘了《誰是受害者》第一季的內容,當時應該覺得不難看吧,所以看到第二季將要上檔,還留意了一下上檔日期。 週五很適合追劇,八集也不長,精彩的話,會收不住就熬夜把它追完,但這套劇,我大概看了一半再多,在劇情交代了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陳桂林持槍返回「新心靈舍」,警告眾人,不走,就殺。一個殺過一個,來到正中央,槍指着彈結他,尊者的女伴蕭湘湘始終抱着結他唱歌,沒一絲逃跑的念頭。 這裡,我不懂。 蕭湘湘知道一切都是假的,甚麼尊者治病,癌症康復,全部只是騙取信眾財帛的謊言。她懷有身孕,作為人母,不值得好像也不必要為一個死去的林祿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這是一個關於親人、陌生人、愛與和解的故事。與母親長期失和的兒子在母親罹患失智症後該如何重新面對兩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已經淡忘了《誰是受害者》第一季的內容,當時應該覺得不難看吧,所以看到第二季將要上檔,還留意了一下上檔日期。 週五很適合追劇,八集也不長,精彩的話,會收不住就熬夜把它追完,但這套劇,我大概看了一半再多,在劇情交代了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陳桂林持槍返回「新心靈舍」,警告眾人,不走,就殺。一個殺過一個,來到正中央,槍指着彈結他,尊者的女伴蕭湘湘始終抱着結他唱歌,沒一絲逃跑的念頭。 這裡,我不懂。 蕭湘湘知道一切都是假的,甚麼尊者治病,癌症康復,全部只是騙取信眾財帛的謊言。她懷有身孕,作為人母,不值得好像也不必要為一個死去的林祿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