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感多一點,幸福更近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鈍感力:為那些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的人,找到救贖>> 植西聰


原來神經大條是件好事呀! (找到為自己開脫的正當理由)

鈍感的相對詞,是敏感。

一個是「想太少」,另一個則是「想太多」。

想太少的那個,反倒因對他人的情緒及評價感知沒那麼高(敏感),所以比較能做自己;而想太多的那個,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以及過度解讀別人的內心想法而總讓自己處於躊踷不前,綁手綁腳的狀態。


日本人認為只要靠「運、根、鈍」這三個要素,就可以成功完成目標。「運」指的是幸運,偶爾總會有幸運之光來光顧,只要抓住就有機會成功。「根」在日文有毅力的意思,指的是堅持不懈,世上最難的就是堅持。「鈍」指的是鈍感,不為小事而氣餒、即使過程發生缺陷,也不會鬱鬱寡歡,能夠厚臉皮、神經大條、堅強的努力下去。


作者在這本書中賦予「鈍感」一個正面的意義,只要我們練習培養自己的鈍感力,就能找到自己在職場、生活、人際間的生存方式。我個人認為可以在生活中試著修鍊這三項:

保持樂觀,過去的就讓它Let it go-時間是一條長河,當你把時間軸拉長來 看,想一想這件事三個月、五年後再度回頭看,真正會影響你的人生多少,用「全局」的觀點來看,也許就比較不會感到糾結了。放下過去的、不愉快的,你才有心力去面對更好的未來不是嗎?

課題分離,保持適當距離-當一件事情發生時,你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別承擔其他跟自己無關的事情或情緒。IT大臣唐在其鳳所著的《我的99個私抽屜》中提到,「這個世界的常規不只有一種」,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會有不同的理解與評價。

你有表達的權利,我則有沉默的選擇。(有時後,聽話別太認真,不然認真那刻你就輸了,我說給自己聽><)

專注當下,回到自己-作者說,理智只有在人平靜時才會現身。當你總把心思放在別人的評價或所擁有的東西時,你的焦慮就會不斷地爆棚。我們可以練習正念、冥想、長呼吸、喝杯水…,然後開始感受一下自己,穩住自己的心及情緒。或者為自己訂定目標,有了重心自然你的心思會更容易集中。^^


別害怕你的鈍感會讓人不喜歡。

當你越在意周遭的目光時,你就越害怕「孤獨」。

學著享受孤獨,你就不會在意他人的目光,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越發茁壯。

記住,一個人並不可怕,學會孤獨反而能活得更像自己!


#對他人的缺點要鈍感,對自己的優點要敏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天喝拿鐵的沙龍
15會員
32內容數
2023/09/13
因為時裝設計師吳季剛的一戰成名,我才起心動念去翻找這本書,想一探究竟怎樣的教養方式,能得出這樣有自信又順應天賦發展的孩子。 這本書讓我明白到,若想要孩子成為一位堅強、獨立、有想法的人,父母除了要適度的放手外,更要以尊重與愛為基礎,相信孩子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愛,會給予孩子長出強壯的趐膀
Thumbnail
2023/09/13
因為時裝設計師吳季剛的一戰成名,我才起心動念去翻找這本書,想一探究竟怎樣的教養方式,能得出這樣有自信又順應天賦發展的孩子。 這本書讓我明白到,若想要孩子成為一位堅強、獨立、有想法的人,父母除了要適度的放手外,更要以尊重與愛為基礎,相信孩子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愛,會給予孩子長出強壯的趐膀
Thumbnail
2023/09/11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Thumbnail
2023/09/11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Thumbnail
2023/09/08
前些日子,看了鄧惠文醫師的這本<<我想看妳慢慢變老>>,我相信在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屬於那個年齡該有的美,不必羡慕,不必後悔,願我們都能安然自在地喜歡「現在的自己」。 一恍眼,就來到快要奔四的年歲了,時間真的不容磋跎。 以前,是稱之為「妹」來著,現在只能是「姐」了,再來就是「阿姨、大姐」來著。
Thumbnail
2023/09/08
前些日子,看了鄧惠文醫師的這本<<我想看妳慢慢變老>>,我相信在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屬於那個年齡該有的美,不必羡慕,不必後悔,願我們都能安然自在地喜歡「現在的自己」。 一恍眼,就來到快要奔四的年歲了,時間真的不容磋跎。 以前,是稱之為「妹」來著,現在只能是「姐」了,再來就是「阿姨、大姐」來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鈍感力是什麼?其實就是「遲鈍的能力」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太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但在這個世界、這個世代,要做一個不敏感的人應該是不容易的。 鈍感力是一種才能,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能夠如此、有些人則是靠後天培養才能獲得;但想要說的是鈍感力就是一種不把專注力放在沒必要的事上。
Thumbnail
鈍感力是什麼?其實就是「遲鈍的能力」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太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但在這個世界、這個世代,要做一個不敏感的人應該是不容易的。 鈍感力是一種才能,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能夠如此、有些人則是靠後天培養才能獲得;但想要說的是鈍感力就是一種不把專注力放在沒必要的事上。
Thumbnail
長大 = 鈍感力 什麼叫做長大? 什麼叫做鈍感力? 像樹懶一樣的生活 任何事情都需要慢、按部就班 吃飯、喝水慢慢的 講話清晰慢慢的 慢慢的給人思考的空間與想像 面對其他人的批評 慢速吸收不計較、緩慢自我反省 面對其他人的稱讚 不作誇張的情感表達 但緩慢且溫和的回饋對方 鈍感 = 不要那麼敏感 不要因
Thumbnail
長大 = 鈍感力 什麼叫做長大? 什麼叫做鈍感力? 像樹懶一樣的生活 任何事情都需要慢、按部就班 吃飯、喝水慢慢的 講話清晰慢慢的 慢慢的給人思考的空間與想像 面對其他人的批評 慢速吸收不計較、緩慢自我反省 面對其他人的稱讚 不作誇張的情感表達 但緩慢且溫和的回饋對方 鈍感 = 不要那麼敏感 不要因
Thumbnail
原來神經大條是件好事呀! (找到為自己開脫的正當理由) 鈍感的相對詞,是敏感。 一個是「想太少」,另一個則是「想太多」。 想太少的那個,反倒因對他人的情緒及評價感知沒那麼高(敏感),所以比較能做自己;而想太多的那個,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Thumbnail
原來神經大條是件好事呀! (找到為自己開脫的正當理由) 鈍感的相對詞,是敏感。 一個是「想太少」,另一個則是「想太多」。 想太少的那個,反倒因對他人的情緒及評價感知沒那麼高(敏感),所以比較能做自己;而想太多的那個,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Thumbnail
無論是期待多失望更多的愛情,動輒得咎的職場,還是暗流湧動的人際關係,種種壓力有時就如同病毒一樣,在不知不覺間侵蝕我們的健康。鈍感力就是一種遲鈍的力量。這並非要求我們必須無視或強行接受所有的負面情緒,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過分敏感。
Thumbnail
無論是期待多失望更多的愛情,動輒得咎的職場,還是暗流湧動的人際關係,種種壓力有時就如同病毒一樣,在不知不覺間侵蝕我們的健康。鈍感力就是一種遲鈍的力量。這並非要求我們必須無視或強行接受所有的負面情緒,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過分敏感。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常常面臨許多戰戰兢兢的關係,人際交流中不免令人疲倦的狀態,但人是群居的動物,很難完全避免與人接觸,有著與家人的相處,在工作上會遇到主管、同事或是客戶,生活上的種種必需,再怎麼想要完全隔絕,總還是會有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想當然爾,有人與人的接觸,除了遇到與自己頻率相近的對象,大部分總免不因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常常面臨許多戰戰兢兢的關係,人際交流中不免令人疲倦的狀態,但人是群居的動物,很難完全避免與人接觸,有著與家人的相處,在工作上會遇到主管、同事或是客戶,生活上的種種必需,再怎麼想要完全隔絕,總還是會有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想當然爾,有人與人的接觸,除了遇到與自己頻率相近的對象,大部分總免不因
Thumbnail
會好奇這本書是因為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做著業務工作每天接觸很多人群讓我精疲力盡,想藉由鈍感力讓自己可以放鬆下來。 原本看到「鈍」這個字覺得是負面的字詞。駑鈍、愚鈍、遲鈍...等等,是常有的形容詞。但這本書又讓我再次領悟到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鈍」也可以發揮出它的效用!
Thumbnail
會好奇這本書是因為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做著業務工作每天接觸很多人群讓我精疲力盡,想藉由鈍感力讓自己可以放鬆下來。 原本看到「鈍」這個字覺得是負面的字詞。駑鈍、愚鈍、遲鈍...等等,是常有的形容詞。但這本書又讓我再次領悟到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鈍」也可以發揮出它的效用!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出版社的試閱活動,書名「鈍感力」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倒是沒想到作者居然是寫了「失樂園」的渡邊淳一,兩本風格也太迥異了吧!而且有天樊登說書推播巧合地正是此書。才知道原來鈍感力的培養趨勢早就開始了~ 試讀了一至五章,覺得雖說是對許多事不要感到過於介意,無論是在心理或是感官層面(聽覺、味覺、視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出版社的試閱活動,書名「鈍感力」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倒是沒想到作者居然是寫了「失樂園」的渡邊淳一,兩本風格也太迥異了吧!而且有天樊登說書推播巧合地正是此書。才知道原來鈍感力的培養趨勢早就開始了~ 試讀了一至五章,覺得雖說是對許多事不要感到過於介意,無論是在心理或是感官層面(聽覺、味覺、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