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傻一點也很好 --- 鈍感力

2023/11/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鈍感力是什麼?其實就是「遲鈍的能力」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太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但在這個世界、這個世代,要做一個不敏感的人應該是不容易的,為什麼呢?首先當然是因為網路跟社交媒體的興起,你/妳或是身邊的親朋好友,有誰是可以不用任何社交媒體,頂多就是拿著一支可以撥打電話或是傳簡訊的手機在生活著呢?這種人說不定還比沒有手機的人更稀少,因為當你/妳擁有了手機之後,它其實只是一個配備,主體已經是網路了,沒有網路的手機在這個世界說不定無法被稱作是手機,只是一個硬體軀殼罷了;另一個讓人會敏感的,其實跟網路還是有關係,就是人際關係的互動,許多需要大量使用網路的人,也是因為上面的人際互動,然而網路互動跟實際互動還是有所差別的,所以說要一個人不那麼敏感的話,除非他/她沒有網路跟社交需求,不然終究是要面臨這道關卡的。

在這本書裡面有一些醫學角度的探討,因為作者以前是個醫生,若是要探討人類行為的部分,很多時候最簡單就是從醫學跟心理學角度切入了,當然這並不代表非常正確;但是這兩類的角度就足以有可能快速理解跟釐清當事人的情況。有個章節很有意思,談的內容是當你/妳的五感過於敏銳時,不見得是好事,然而就提到了中庸這件事。說起來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很多時候在追求更好的時候,往往都沒有先認真想過一個問題,就是真的有這樣的必要嗎?如果追求一個東西變好,是可以不用付出任何努力跟代價的話最好了;但事實是當為了追求更好的同時,要犧牲其他的東西,像是身體健康、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得來不易的收入等等,這樣真的值得嗎?

作者開頭就提到鈍感力是一種才能,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能夠如此、有些人則是靠後天培養才能獲得;但想要說的是鈍感力就是一種不把專注力放在沒必要的事上,舉例來說在職場上總是會遇到不順遂的時候;但如果那件事是自己不可控的、生殺大權在別人手上,那實在沒有必要過度擔心跟在意,因為你/妳根本就無法確定到底成功與否跟自己的努力有著多少的關聯性?又或者總是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事、物,說起來無傷大雅只是會讓人心情不好,像是愛計較的同事、愛碎念的上司等等,如果這時候別人也只是說說而已,說者無意但自己聽者有心,結果人家講完之後回家倒頭呼呼大睡,自己卻因此搞得徹夜難眠,那是不是真的很虧啊?這種事只要有人的地方相信就會發生,所以一旦開始你/妳長大到有社交需求時,不管你/妳是幼稚園的孩子、還是已經退休了,又或者你/妳今天是待在夕陽產業還是蓬勃發展的領域,都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足夠的鈍感力,相信帶來的困擾將不只是職場壓力跟經濟收入而已。

書裡面有另一個章節覺得也很值得分享,作者提到為了培養人們的鈍感力,還需要有得寸進尺的精神。乍看之下你/妳可能會心想自己很擅長啊,可是也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或者更多人可能會想的是,得意忘形算甚麼鈍感力的培養?這不是應該會更讓人討厭嗎之類的。如果把鈍感力跟得意忘形放在一起思考的話,其實要表達的是對於自己要有信心,在書裡面舉的例子是當得到稱讚了或是去稱讚別人了,藉此若可以提高對自己的信心,那麼也有助於提升自己對於事情的專注跟投入;但如果你/妳覺得這樣的稱讚只是會讓當事人迷失自己,便選擇吝嗇稱讚,反而失去了一個培養的契機。說起來一直覺得東方社會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過於壓抑了,對於事情的喜好跟表達,往往都要先察言觀色後才能確定要發揮到什麼程度?彷彿自己的感覺不是感覺,要符合大家認知的才可以,可是這樣的壓抑可以帶來什麼真正的好處嗎?生命如果一直處在壓抑的狀態,那絕對不會是好事情,對吧?

在書裡面的其他章節,也分別有介紹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議題,像是大家應該有聽過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在談環境過度整潔跟被保護的個體,其實不見得真的比較健康;還有感情要長久,不妨睜隻眼閉隻眼,每個人的背景跟習性從小就不同,分隔兩地時還好但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時,如果帶有自己的價值觀跟過於敏感,往往對兩個人都是傷害。另外鈍感力也是適應環境的能力,一直覺得能夠好好適應環境的人,才是最厲害的人,如果你/妳是靠著其他形式來讓別人配合自己、讓環境適應自己,那都不是你/妳這個人真的厲害,是你/妳身上擁有的一些東西讓你/妳可以方便行事、恣意妄為,但事實上也不是任何地方跟人都一定得看自己臉色,所以如果能到一個環節之後,透過自身的調整去達到一個平衡,這才是值得佩服跟學習的能力,像這樣的鍛練去到大自然是最簡單的入門,因為大自然除去了人為的復雜干擾;但現在很多人連好好待在戶外都是問題,所以如果要怎麼開始鈍感力的培養?就是先離開舒適的室內環境吧。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6.7K會員
174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