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傻一點也很好 --- 鈍感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鈍感力是什麼?其實就是「遲鈍的能力」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太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但在這個世界、這個世代,要做一個不敏感的人應該是不容易的,為什麼呢?首先當然是因為網路跟社交媒體的興起,你/妳或是身邊的親朋好友,有誰是可以不用任何社交媒體,頂多就是拿著一支可以撥打電話或是傳簡訊的手機在生活著呢?這種人說不定還比沒有手機的人更稀少,因為當你/妳擁有了手機之後,它其實只是一個配備,主體已經是網路了,沒有網路的手機在這個世界說不定無法被稱作是手機,只是一個硬體軀殼罷了;另一個讓人會敏感的,其實跟網路還是有關係,就是人際關係的互動,許多需要大量使用網路的人,也是因為上面的人際互動,然而網路互動跟實際互動還是有所差別的,所以說要一個人不那麼敏感的話,除非他/她沒有網路跟社交需求,不然終究是要面臨這道關卡的。

在這本書裡面有一些醫學角度的探討,因為作者以前是個醫生,若是要探討人類行為的部分,很多時候最簡單就是從醫學跟心理學角度切入了,當然這並不代表非常正確;但是這兩類的角度就足以有可能快速理解跟釐清當事人的情況。有個章節很有意思,談的內容是當你/妳的五感過於敏銳時,不見得是好事,然而就提到了中庸這件事。說起來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很多時候在追求更好的時候,往往都沒有先認真想過一個問題,就是真的有這樣的必要嗎?如果追求一個東西變好,是可以不用付出任何努力跟代價的話最好了;但事實是當為了追求更好的同時,要犧牲其他的東西,像是身體健康、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得來不易的收入等等,這樣真的值得嗎?

作者開頭就提到鈍感力是一種才能,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能夠如此、有些人則是靠後天培養才能獲得;但想要說的是鈍感力就是一種不把專注力放在沒必要的事上,舉例來說在職場上總是會遇到不順遂的時候;但如果那件事是自己不可控的、生殺大權在別人手上,那實在沒有必要過度擔心跟在意,因為你/妳根本就無法確定到底成功與否跟自己的努力有著多少的關聯性?又或者總是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事、物,說起來無傷大雅只是會讓人心情不好,像是愛計較的同事、愛碎念的上司等等,如果這時候別人也只是說說而已,說者無意但自己聽者有心,結果人家講完之後回家倒頭呼呼大睡,自己卻因此搞得徹夜難眠,那是不是真的很虧啊?這種事只要有人的地方相信就會發生,所以一旦開始你/妳長大到有社交需求時,不管你/妳是幼稚園的孩子、還是已經退休了,又或者你/妳今天是待在夕陽產業還是蓬勃發展的領域,都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足夠的鈍感力,相信帶來的困擾將不只是職場壓力跟經濟收入而已。

書裡面有另一個章節覺得也很值得分享,作者提到為了培養人們的鈍感力,還需要有得寸進尺的精神。乍看之下你/妳可能會心想自己很擅長啊,可是也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或者更多人可能會想的是,得意忘形算甚麼鈍感力的培養?這不是應該會更讓人討厭嗎之類的。如果把鈍感力跟得意忘形放在一起思考的話,其實要表達的是對於自己要有信心,在書裡面舉的例子是當得到稱讚了或是去稱讚別人了,藉此若可以提高對自己的信心,那麼也有助於提升自己對於事情的專注跟投入;但如果你/妳覺得這樣的稱讚只是會讓當事人迷失自己,便選擇吝嗇稱讚,反而失去了一個培養的契機。說起來一直覺得東方社會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過於壓抑了,對於事情的喜好跟表達,往往都要先察言觀色後才能確定要發揮到什麼程度?彷彿自己的感覺不是感覺,要符合大家認知的才可以,可是這樣的壓抑可以帶來什麼真正的好處嗎?生命如果一直處在壓抑的狀態,那絕對不會是好事情,對吧?

在書裡面的其他章節,也分別有介紹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議題,像是大家應該有聽過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在談環境過度整潔跟被保護的個體,其實不見得真的比較健康;還有感情要長久,不妨睜隻眼閉隻眼,每個人的背景跟習性從小就不同,分隔兩地時還好但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時,如果帶有自己的價值觀跟過於敏感,往往對兩個人都是傷害。另外鈍感力也是適應環境的能力,一直覺得能夠好好適應環境的人,才是最厲害的人,如果你/妳是靠著其他形式來讓別人配合自己、讓環境適應自己,那都不是你/妳這個人真的厲害,是你/妳身上擁有的一些東西讓你/妳可以方便行事、恣意妄為,但事實上也不是任何地方跟人都一定得看自己臉色,所以如果能到一個環節之後,透過自身的調整去達到一個平衡,這才是值得佩服跟學習的能力,像這樣的鍛練去到大自然是最簡單的入門,因為大自然除去了人為的復雜干擾;但現在很多人連好好待在戶外都是問題,所以如果要怎麼開始鈍感力的培養?就是先離開舒適的室內環境吧。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avatar-img
18.1K會員
253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跟自己獨處,對於現代人來說是越來越困難的事了,先別提是不是要培養其他的生活習慣或興趣,光是要能夠放下「科技產品」像是手機、IPad或是任何可以連結網路的用具,就是非常讓人難以做到的部分,哪怕是家人們一同吃飯後,也可能接下來就是變成各自滑各自手機的時刻。
書名其實挺有意思的,它也不是要批評男生當領導人就是很差,或是在講女生當領導人就非常棒,是吧?但如果你/妳開始就有這種感覺跟認知的話,不能說你/妳的直覺是錯的,事實上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說作者也確實把很多男性領導人罵的很凶、而關於女性領導人的部分有用其他角度推崇。 作者在第一章直接就提到了,關於
這是一本針對「耐力運動員」的書籍,也可以說是一本專項的書,耐力賽事說是最考驗人心跟心理素質的賽事,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而跟它有共通點的就是需要長時間固定工作的人。運動也好、工作也好,都是生命中的一種樣子。
必須說覺得這樣的標題下的很好,當然並不是說那些很小的企業、不是跨國的就不值得學習跟參考;但是應該這樣想,就是如果你/妳發現世界其實比自己認識的還要大、大很多的話,有時候並不是為了名利在努力,而是想要去嘗試看看,自己到底還有多少可以努力的空間?
這幾年因為國旅價格的浮誇,大家很多時候都會覺得差不多的開銷還不如飛到國外,沖繩是其中一個很常見的選擇,這本書的內容就整個看過一遍可以知道更多關於沖繩的相關歷史,特別是戰爭帶來的影響,還有這些年成為各個層級棒球隊喜好的冬訓營。
身障,這個詞的全名是身心障礙、說起來其實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以自閉症來說是心理狀態有狀況雖然也包括了生理議題就是「社交互動」的部分;可是聽不見跟看不見就是純粹的生理狀況了。 很多時候方便是一回事;但更多時候精準比起方便是重要的,不能因為與自己無關、不影響到自己的權益,就想說這樣操作就好。
關於跟自己獨處,對於現代人來說是越來越困難的事了,先別提是不是要培養其他的生活習慣或興趣,光是要能夠放下「科技產品」像是手機、IPad或是任何可以連結網路的用具,就是非常讓人難以做到的部分,哪怕是家人們一同吃飯後,也可能接下來就是變成各自滑各自手機的時刻。
書名其實挺有意思的,它也不是要批評男生當領導人就是很差,或是在講女生當領導人就非常棒,是吧?但如果你/妳開始就有這種感覺跟認知的話,不能說你/妳的直覺是錯的,事實上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說作者也確實把很多男性領導人罵的很凶、而關於女性領導人的部分有用其他角度推崇。 作者在第一章直接就提到了,關於
這是一本針對「耐力運動員」的書籍,也可以說是一本專項的書,耐力賽事說是最考驗人心跟心理素質的賽事,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而跟它有共通點的就是需要長時間固定工作的人。運動也好、工作也好,都是生命中的一種樣子。
必須說覺得這樣的標題下的很好,當然並不是說那些很小的企業、不是跨國的就不值得學習跟參考;但是應該這樣想,就是如果你/妳發現世界其實比自己認識的還要大、大很多的話,有時候並不是為了名利在努力,而是想要去嘗試看看,自己到底還有多少可以努力的空間?
這幾年因為國旅價格的浮誇,大家很多時候都會覺得差不多的開銷還不如飛到國外,沖繩是其中一個很常見的選擇,這本書的內容就整個看過一遍可以知道更多關於沖繩的相關歷史,特別是戰爭帶來的影響,還有這些年成為各個層級棒球隊喜好的冬訓營。
身障,這個詞的全名是身心障礙、說起來其實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以自閉症來說是心理狀態有狀況雖然也包括了生理議題就是「社交互動」的部分;可是聽不見跟看不見就是純粹的生理狀況了。 很多時候方便是一回事;但更多時候精準比起方便是重要的,不能因為與自己無關、不影響到自己的權益,就想說這樣操作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身為超敏感人,對任何細小的聲音、動作、表情⋯⋯等等,都異常地敏銳。換了環境、被蚊子咬、面對陌生人之類的,一概都是用哭來解決。 長大後做了高敏感的測驗,發現自己的分數遠高於平均,才更加了解自己。一直以來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身為高敏感族群也沒什麼不好的,反而有種藝術家的天賦與浪漫,因此有段時間還引以為
Thumbnail
這是最近看的另一本高敏人相關書藉,說實話讓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認知自己一些感覺的由來。《高敏感人天賦的鈍感練習》是更廣義地讓所有高敏人的生活都更輕鬆,而《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就更專注於隱性高敏族(HSS型HSP)的困難和解決練習。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細心的人常常能夠觀察到言語以外的徵兆,但這也容易讓自己耗盡能量,累積心靈垃圾。本文探討細心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平衡「細心」帶來的壓力。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身為超敏感人,對任何細小的聲音、動作、表情⋯⋯等等,都異常地敏銳。換了環境、被蚊子咬、面對陌生人之類的,一概都是用哭來解決。 長大後做了高敏感的測驗,發現自己的分數遠高於平均,才更加了解自己。一直以來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身為高敏感族群也沒什麼不好的,反而有種藝術家的天賦與浪漫,因此有段時間還引以為
Thumbnail
這是最近看的另一本高敏人相關書藉,說實話讓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認知自己一些感覺的由來。《高敏感人天賦的鈍感練習》是更廣義地讓所有高敏人的生活都更輕鬆,而《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就更專注於隱性高敏族(HSS型HSP)的困難和解決練習。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細心的人常常能夠觀察到言語以外的徵兆,但這也容易讓自己耗盡能量,累積心靈垃圾。本文探討細心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平衡「細心」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