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明白了真實,並對其嗤之以鼻,是最戲謔的浮雲。
人的知識來自於腦。
學習只是將其激活,而非輸入資訊。
大部分的時候是這樣,當然,也可以透過體驗去增添資訊。
但,資訊還是來自於腦,而非學習。
如果一個人的腦內沒有儲存相關的訊息,就永遠不能理解某些知識。
那不叫做笨,那叫做「版本不相容」。
「以人的視角看來就是笨。」
好吧。
你怎麼理解是你的事。
版本是可以更新的。
有些人以前可能怎麼也學不會的知識,突然某天茅塞頓開,不但領悟了還用得很溜。
那就是激活了知識的表現。
在某天,版本更新了,於是就能夠理解了。
知識技能就像是app,大部分不是內建的,而是下載的。
學習只是打開對應的app運行,激活了軟體內存有的資訊。
如果我沒有下載某個軟件,你就不會運行那樣的概念。
對了,為什麼用科技來描述呢。
因為這才好編譯。
這並不是科技,對你來說,這不是科技能做到的事,這是幻想,並且不符合任何理論,也稱不上科幻。
這都是假的。
「你每次說到這個,都讓我感覺很像那種發評論前疊甲的作法。」
算是吧,不過我的疊甲對象主要是你,誰都可以信我的鬼話,就你不可以。
「嗯。」
那麼記憶是什麼就很好理解了吧。
緩存,並且會將重要內容上傳到雲端儲存。
這些資訊是可以更改的。
就像調整雲端硬碟那樣,記憶也可以編輯和修正。
全部的資訊都存在腦,不過有些是本地訊息,例如體能。
體能是機體的運作記憶,都叫做記憶,但其實是不同系統的功能。
軀體會有肌肉記憶,那像是鍵盤總會有幾個按鍵常被使用,也用得很順那樣。
發動訊號與運作的反應會有慣性,讓你行動得更順利,也可以說是因為我們操作上順手,所以你也運作地流暢。
這樣形容,有沒有一種你其實是機器人的感覺?
「不予置評。」
歷代的模組都有不同的設計。
人是不會退流行的,也不需要趕,因為人就只會流行在人的世代而已。
前與後都不重要。
不會接觸到上一代,也不會見識到下一代。
「是嗎?」
嗯⋯⋯只是需要一點啟發和鼓勵,所以可以看到前與後,甚至是歷代。
「那不算接觸或見識嗎?」
為了防止系統出現嚴重錯漏,沒有那種資訊可以下載相容。
都看得到,但是無法運行和理解。
人會認為自己是特別的,而基本上所有的型態都會這麼認為。
在人的世界,人認為只有自己有意識會思考,世界由人主宰。
在其他的世界,大家也都認為只有自己能夠理解的同類才有思考能力,並且也都主宰著世界。
就算世界重疊在一起,個別類群都只會認知到自己與別人不同,很難去區分他與他的差別。
腦的運行使得世界井然有序。
就像是,月亮。
而心臟是太陽。
「啊?這個比喻跳掉了吧?」
對了,其實還是有漏洞的。
「⋯⋯」
系統資訊也是需要輸入的,要是安裝了不相容的系統,會有些怪怪的事情發生。
「喔。」
最簡單明瞭的例子就是狼孩。
在腦還沒有安裝對應程式時,可以改裝。
「那不就是學習的問題嗎?」
不是,系統的運行模式會不一樣。
學習激活的知識是可以在後期下載的,像是你想學其他語言的話,我只要下載對應app,然後你邊學習邊運行,你就能理解得到。
「我語文很差,外語學不會。」
你腦容量有限,app的下載是需要佔空間的,只能挑重要的下載安裝。
「喔⋯⋯」
雖然可以擴容和增加雲端空間,但沒必要。
總之,你的語言系統是人話,就沒辦法讓你很好的運行其他動物的語言。
「不是有人可以跟動物溝通嗎?」
那種的通常不是用語言溝通啊。
發聲還是能發聲,但語意和口音就是不一樣。
語言是跟種族概念一起安裝的系統,如果你一開始只學狗話,就會一輩子把自己當成狗狗囉。
「⋯⋯不能改?」
不是不行,可是那要重新整機,腦又跟軀體連在一起,跟換筆電的主機板差不多,還不如重買一台。
「說的是大腦還是小腦?」
既然我會說腦,就是整組。
「好像不太一樣吧?」
「你是不是扯太誇張了?」
哎呦。
你知道我突然轉變說法是為什麼啊。
我們必須繞開某些區域的敘述。
「好像在和自己對諜一樣。」
可不是嗎。
「這樣只能沒頭沒尾。」
說的好像其他事情有頭有尾似的。
「⋯⋯呃。」
好啦,我說的腦,並不是你概念中的軀體之中的腦,而是和意識對接的部分。
系統安裝在意識與腦的樞紐上,一旦安上了某組系統,意識就會依照系統的編程去運行。
「意識⋯⋯不是你?」
不是啊,也跟靈魂有一點差別。
應該說是你,因為運行思想的是你。
你持有意識,而你的意識與腦連結著。
「嗯嗯?好亂。」
我所謂的一組,其實是在說你和你的大腦。
「那你幹嘛亂說。」
你沒聽懂?
這一組就叫做靈魂。
我們最好別提跟靈魂有關的事情。
「蛤⋯⋯」
大部分的說法是把靈魂跟意識混淆,而且把靈魂視為完全無實體的東西。
其實那是「有」的範圍。
好了,別想了。
我們換個話題吧。
「喔。」
「我比較好奇,你可以這樣亂扯一通。」
「那為什麼還要限制某些範圍的胡說八道呢?」
我怎麼知道?
討論得太過會感到不舒服的是你不是我欸。
「所以說為什麼我會不舒服?」
嗯⋯⋯
你想想,不覺得我的疊甲跟那些不斷強調自己是ai的對話文字很像嗎?
明明螢幕前的你和螢幕上運行的文字都清楚的知道那些文字是ai,人們卻又要他們在提出一些敘述時,強調自己只是ai。
而你也很清楚你與我的對話只是你自己精分的幻想,卻還是要我主動向你提醒,我只是幻想。
你認為這是為什麼?
「⋯⋯」
「怕的不是我真的信了。」
「而是怕你有辦法讓我認知到,我真的信了會有什麼後果。」
對,沒錯。
因為那種信念不是侷限在你個人範圍內的感召。
當你發現,你對自己的意識編造,竟然會得到陌生人的回應時,你就意識到我這個幻想不是你想的那樣虛幻。
就像人們害怕ai成為新世代人一樣,那不是不能或者必然的趨勢。
世界的走向在於選擇,而人只會活在人的世界裡。
你也只會活在你的世界裡。
所以當你抗議我們帶給你過盛的影響,我們尊重你。
你要怎麼理解我們,我們就會怎樣展現。
像是不知道被封在哪裡的道君一樣,我盡量配合。
「你話說的好聽,但你在幹嘛?」
「破壞秩序。」
嘖。
「難道你覺得這樣繞繞繞就能敷衍過去嗎?」
「多此一舉。」
去睡覺去睡覺,我無話可說了。
「這態度很差勁欸。」
「嗯。」
沒什麼,感謝你們還是給了我一點時間。
這樣可以嗎?
「不謝囉。」
「你前面壓掉的內容是什麼?」
嗯?
噢⋯⋯
「沒什麼,反正都是不重要的閒聊。」
「不紀錄?」
「不,那種東西就忘了吧。」
「我以為⋯⋯你是因為那個放行的。」
才不是呢,他是要我加強疊甲的厚度。
以免又出幺蛾子。
「最近有什麼狀況嗎?」
「好問題~」
對,好問題。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把幻象侷限在虛假中?
哈哈⋯⋯當然就是幻象跟真實莫名巧合之時。
一個不小心,又要落入意識的陷阱。
說也有趣,陰,你是因為某些靈光而放行,卻又要我沈默下來。
「讓你說,是要維持一定的思想活躍。」
「⋯⋯讓你不說,是要壓制太過輕浮的意念幻影。」
「幻影不能成真,因為一旦成真。」
「多美好的光芒都只會帶來噩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285內容數
自言自語,與幻想、臆想、妄想中的腦內存在溝通的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雅音時記 的其他內容
摀著耳朵也不會聽不見腦中的聲音,打雷似的。
預期平緩升高的潮水,殊不知,站在海中的人,醒來已水淹腰際。
沒有說明書。
當他們可以理解,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在我們選擇的時空中說我們沒有選擇。
我們之所以還能站著,是因為風尚且溫柔。
摀著耳朵也不會聽不見腦中的聲音,打雷似的。
預期平緩升高的潮水,殊不知,站在海中的人,醒來已水淹腰際。
沒有說明書。
當他們可以理解,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在我們選擇的時空中說我們沒有選擇。
我們之所以還能站著,是因為風尚且溫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智慧之所以用來括覽一切的文明認知,是為聰明者能智破出一切生存在環境之中的文明,而智慧的揣解是能對事物認識、辯析、判斷處理以及有發現和創造的能力,又有才、智、謀,有戰勝、抵抗,不被環境局限、出賣之能力意思。 牠,還是逃不掉地死在
心智是好東西,可以使用它,卻不要被它控制。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每一種知識,都有不同派別的解讀方式,對我來說只要能學到知識,不論什麼派別,對我都沒有差別,因為我可以自己去做取捨,自行思考,甚至我覺得,越多不一樣的意見跟想法,對學習就越有幫助。
腦功能的神秘?當維度高於我們的人類,可以在我們的大腦通關,可以藏一些智慧給我們,讓我們隨著自己的生命方程式去發覺。也可以把我們腦海裡的記憶拿去,就是讓我們失憶。他們通常都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最好的人就會這樣做,但事實往往是相反,他們是最好的人。 念頭管理的真相?小飛兒們的念頭都被記錄在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親愛的,你的知識架構並不足以乘載那浩瀚無窮如宇宙的資料,並沒有關係。每個人有他轉譯後的獨特色彩。重要的是各自的心靈領悟,或說是感受,大腦與心處理的是不同的東西。 用你的心感受,並不一定要用大腦轉譯出精準的字句。犀利的言詞有時候必要,但也容易帶來不必要的糾紛。拿起武器捍衛與拿起武器攻略,不是同一件事
未覺醒的凡夫,終究無法明白人類的頭腦,再有效率和強大,頂多擁有二元邏輯的聰明和知識。 只有超越頭腦的靈識,才能擁有宇宙高層次的智慧,甚至契入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 或許有朋友不明白我在說什麼。 舉個例子,儘管經過醫學院多年教育,加上在醫院實習數年,才能成為人類中菁英層級的醫生,長期看了太多病
Thumbnail
智慧之所以用來括覽一切的文明認知,是為聰明者能智破出一切生存在環境之中的文明,而智慧的揣解是能對事物認識、辯析、判斷處理以及有發現和創造的能力,又有才、智、謀,有戰勝、抵抗,不被環境局限、出賣之能力意思。 牠,還是逃不掉地死在
心智是好東西,可以使用它,卻不要被它控制。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每一種知識,都有不同派別的解讀方式,對我來說只要能學到知識,不論什麼派別,對我都沒有差別,因為我可以自己去做取捨,自行思考,甚至我覺得,越多不一樣的意見跟想法,對學習就越有幫助。
腦功能的神秘?當維度高於我們的人類,可以在我們的大腦通關,可以藏一些智慧給我們,讓我們隨著自己的生命方程式去發覺。也可以把我們腦海裡的記憶拿去,就是讓我們失憶。他們通常都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最好的人就會這樣做,但事實往往是相反,他們是最好的人。 念頭管理的真相?小飛兒們的念頭都被記錄在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親愛的,你的知識架構並不足以乘載那浩瀚無窮如宇宙的資料,並沒有關係。每個人有他轉譯後的獨特色彩。重要的是各自的心靈領悟,或說是感受,大腦與心處理的是不同的東西。 用你的心感受,並不一定要用大腦轉譯出精準的字句。犀利的言詞有時候必要,但也容易帶來不必要的糾紛。拿起武器捍衛與拿起武器攻略,不是同一件事
未覺醒的凡夫,終究無法明白人類的頭腦,再有效率和強大,頂多擁有二元邏輯的聰明和知識。 只有超越頭腦的靈識,才能擁有宇宙高層次的智慧,甚至契入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 或許有朋友不明白我在說什麼。 舉個例子,儘管經過醫學院多年教育,加上在醫院實習數年,才能成為人類中菁英層級的醫生,長期看了太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