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山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疫橫行,走入山林似成了現代人足以說嘴的「品味」。
別來無恙的健走爬爬郊山、輕裝一日往返中級山、負重攀登百岳甚或三、五天的高山縱走也都成了現下的「流行」趨勢。
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美麗小島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68座之多,3000公尺以下的大小山更是不計其數。
我愛這個我生、我長的島嶼,我愛它的傲然卓立於太平洋與台灣海峽之間,我愛它在時光之流、歷史承接中的溫婉沉靜,我愛它群山綿延巍峨岸然。我愛它,因它是我的根。
走入山林深刻體會、如實的面對自己,面對生命純粹的本質、看見純然的自己。在歲月更迭下的山林,花草樹總是依循著時序在行雲流水的生命中盡情開謝錯落。山林溫柔的提醒我們最自然的原始樣貌、大自然最公平對待的四時變化流轉。
28歲的梭羅在華爾登湖依山傍水傳奇獨居生活,為我們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圖景,他悉心的提醒「我們都需要荒野的滋養」。
梭羅說:「我走入森林,是因為我希望認真地生活,去面對生命的根本,看自己是否能學會生命要教給我的東西,而不是在臨死之前才發現自己從未曾真正生活過。我不希望過無法稱之為生活的日子,生活是如此的可愛;我也不希望聽任命運的擺布,除非必須如此。我想深刻地生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華。」
常想,當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何嘗不是從生命的荒蕪起始,何嘗不是最野性的原貌!逐一成長的是層層堆疊的知識教育,這樣層層疊疊的知識教育教會我的卻是:現代化科技建設以滿足我們的感官享受欲求、不斷開發山林倡訴「人定勝天」的狂妄…。
人與山林最起初、最純粹的自然和諧共生消失殆盡。我們迷失在那樣知識教育的我執裡,迷失在汲汲營營自以為是的認真生活;忘了生命太初的起始,也忘了深刻的生活。
「我們都需要荒野的滋養」,如果走入荒野淬鍊靈魂是必然,就讓我們登一座人文的山吧!涵養人文素質,以最柔軟的愛、致上最深的敬意來攀登一座屬於我們人文涵養
的山。一如生命之初的原始荒蕪,在荒野中向宏觀的山林獻上最深戀慕。
然而,我們又是何其有幸!
一座不大不小島嶼中,山川水流、海洋陵地匯集成一個美麗的高山海島。
但,時而楞怔無言想著!
人類的自大狂妄及自私貪婪始終存在,存在基因裡、相形在外顯的本我主義中,帶著這樣覺知的我走入大自然更讓我自慚形穢。
受之於美麗島嶼的我們又能反饋些什麼呢?
贈之於無私山林的我們又能報償些什麼呢?
2021年5月的玉山杜鵑營地所引發的大火,整整延燒12天71公頃林地哪!野火燎原,越燒越赤焰,蔓延峽谷山澗、翻過那個山頭,山林中的一花、一草、一樹燒毀殆盡並助燃火勢,火舌像巨大的火龍般一點一滴吞噬林地,巨火龍流竄過的地上焦土一片。一張又一張火吻過滿目瘡痍的焦黑山林照片都讓我心痛落淚,我們究竟給了山林什麼?我們到底對山林做了什麼呢?
我們究竟又是如何輕浮無知的面對最原始美麗的大自然和生命的本質?
人的卑劣謊言和山林的大愛無私成了最厚顏無恥的反差,山林的樣貌應和著時序、對比著海拔高度總是有序如實的呈現它豐富多變林相及多情樣貌。然而,在杜鵑營地違法砍伐森林主產物及撿拾枯損樹枝築升篝火,因未燃盡星星之火導致火災的登山客,辯解的卻是「因不慎踢倒爐火引起火災」。
燎原的星星之火狼藉了一片森林,灰燼餘溫也竄燒灼熱癡愛山林的胸口。
慘痛的生態浩劫要數十個春去冬來復原償還,登山客口吻輕率的以一場意外大火簡單作結,但所需付出的代價卻是無以名計。
2021年10月新北一年輕女警攀爬南投郡大山,在林道27.5公里左右處紮營生火,也在網路上掀一波筆戰,幸運的是,此番無知的事件並未引起祝融。這是博奕式的賭注嗎?
我們面對我們的生命根本也是如此輕浮的賭注嗎?
山林之於我們?生命之於我們?
是囚徒困境?或是魔鬼條約的浮士德交易?出賣我們的靈魂,忘了生命最深處最純淨無染的美好。究竟是以多少籌碼換取這場只輸不贏的交易呢?
近來,新聞版面沸沸揚揚,奇萊北峰拔樁及登頂遛鳥事件,更是喧騰一時。其實,最讓我好奇的是,他們對於他們的生命本質也是如此輕蔑不屑嗎?
登山的過程太輕易,生命的養成太速成,以致於我們忘了留心沿途秀麗、忘了多一份駐足留意幽靜迤邐的山色、草花離離蕩漾的山谷。我們也忘了留心在晨昏旦暮中疾駛的生命列車,任由窗外景色如光速般擦身,又像是快轉的電影飛快帶轉。在眼中毫無保留的映象,在靈魂深處更絲毫不留下一點痕跡。
我愛走入山林,山林教會我緩步中看見一切的美好、教會我在空谷跫音中與山林與自己的同在,闃寂中和山林同聲應和。
對我而言,那是一種近似日本美學的「侘寂」,接受生活是複雜的,但崇尚簡單。走入山林對我而言,就是接受平日紛繁複雜的日常,我卻可以有所選擇的崇尚簡單。
侘寂承認三個簡單的事實: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接受這三樣事實,就能接受滿足是一種成熟的快樂。
山林裡,春去秋來歲月轉瞬流動間,沒有長存的。
花開會謝、樹梢枝椏的嫩尖綠葉留待時間恆流中漸行凋落成了老葉換新芽。四季更替,萬物生生不息的輪轉,沒有所謂的完成,更沒有所謂的完美。
​微渺如我們呢?
​秦始皇沒能長生不老,生命長存成了不切實際的幻想;生命的完成之於我們太沉重了,又有誰敢直言不諱;生命的完美更只存在太虛無極中。
​島嶼的山給予無限美景、教會無盡藏生命起落念想。然而,我們能給予的呢?
​愛,愛這座島嶼的山林如同愛自己生命本質一般,無私、敞開、真誠的愛。
​有一代空拍大師美譽之稱的齊柏林曾說:「山,像是一切事物的起點,是湖川的源頭孕育各種生物,是他原先夢想的起點,也是他投入空拍領域最初的啟發。」
​山,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山,是齊導夢想的起點;山,是一切事物的起點。
​我們的夢想呢?
​我們也讓我們夢想的藍圖像齊導紀錄片的空拍畫面般的觸目驚心,那般的破碎嗎?
抑或是,像22塊頭顱骨之一的蝶骨,形如蝴蝶深藏在我們的髮絲皮層之下,像展翅的蝴蝶負載著我們的夢想,卻被千千念想糾纏,蝴蝶無法高飛、夢想無法成真!
山林經過一個又一個時代的嬗遞洗禮,是否也被阡陌茶園糾結?是否也被闢土荒墾無情的負載著我們的自私和貪婪?
山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永恆無盡的視野讓我們在高山峻嶺前如何能不低頭?如何能不謙虛呢?
「看見台灣」也看見自己,期盼我們有更多的看見、更多的愛來愛這座美麗福爾摩沙的山林。
齊導不凡的生命在2017年6月10日嘎然而止,我想,齊導的精神、夢想仍在這個島嶼上延續傳承,讓我們更多的「看見台灣」、「看見山林」、「看見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男孩是隻害羞的小烏龜,總是溫吞的爬行、緩慢地前進,汗流浹背的馱負著他身上重重的殼,臉上卻始終掛著靦腆的微笑。 他好努力,努力地想要追趕、努力的想要多加快一點速度、努力的想多走一哩路。 然而,沿途有為他加油的、有幫助他的、有拉他一把的;也有欺負他的、對他斥之以鼻訕笑的、推他一把的。 男孩渾身傷,即使他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時序甫過小滿,臺灣悄悄地進入雨紛紛的梅雨季。 小玉神色恬然的望著窗外出神。 下雨了! 住家大樓窗外下起了滂沱大雨,外頭像是覆蓋一層又一層朦朧白紗般的霧濛了一片;擊落窗台的雨聲嘩啦作響,大雨限制外出活動,在疫癘橫行年代卻也更習以為常。 ​眼目所及、充耳所聞…總總現實及景象框囿了
    男孩是隻害羞的小烏龜,總是溫吞的爬行、緩慢地前進,汗流浹背的馱負著他身上重重的殼,臉上卻始終掛著靦腆的微笑。 他好努力,努力地想要追趕、努力的想要多加快一點速度、努力的想多走一哩路。 然而,沿途有為他加油的、有幫助他的、有拉他一把的;也有欺負他的、對他斥之以鼻訕笑的、推他一把的。 男孩渾身傷,即使他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時序甫過小滿,臺灣悄悄地進入雨紛紛的梅雨季。 小玉神色恬然的望著窗外出神。 下雨了! 住家大樓窗外下起了滂沱大雨,外頭像是覆蓋一層又一層朦朧白紗般的霧濛了一片;擊落窗台的雨聲嘩啦作響,大雨限制外出活動,在疫癘橫行年代卻也更習以為常。 ​眼目所及、充耳所聞…總總現實及景象框囿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山那麼多,為什麼台灣人對山林如此陌生?」 其實不止志祺的標題,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惑著許多愛山的人們。 台灣走入世界舞台剛好滿四百年,而多山之島的台灣,島民對山的陌生,起點各異,卻完整訴說了一段段開拓與衝突的歷史。直到千禧年後,台灣才真正迎來自由的全民之山。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上上週去爬了大棟山(林口台地稜脈最高峰,台灣小百岳之一),在海拔405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上,展望層層雲霧與象徵台北的穿雲劍─101。喔不,原來那不是雲霧,而是霧霾,望眼所及之處,從桃園、新北到台北,都彷彿在戴了副體驗霧霾的3D眼鏡之下,好不朦朧。難道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
    妄想如同火海中翻山越嶺 幻想則盤繞於竹林樹林 回想彷彿沉入深海 步行於斜坡大陸棚 飛向海溝底部   或許登山健行最容易活在當下 心靈也因為專注而變得純淨 於是掃地、散步、呼吸 也都值得專心
    Thumbnail
     我住在台北盆地南側的丘陵上,清晨與黃昏經常坐在陽台望著群山圍繞的城市,想起數百萬年前,地球板塊撞擊形成所謂造山運動,台灣隨著歲月一吋一吋浮出海面,創造出世界少有的高山島嶼。     在群山圍繞與狹小的沖積平原上,聚集了超高密度的人口,在為生活奔波中,不管是來自工廠排放的固定汙染源,車輛的移動汙染
    Thumbnail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通常社會經驗不足,或者是涉世未深的人,甚至是很少去對生活許多方面進行過深入思考的人,很容易犯只從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就判斷對方是怎樣為人的錯誤! 而這樣的人不一定都是年紀較輕的人,許多年長的人也有同樣的問題. 許多處在這一個層次的人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山那麼多,為什麼台灣人對山林如此陌生?」 其實不止志祺的標題,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惑著許多愛山的人們。 台灣走入世界舞台剛好滿四百年,而多山之島的台灣,島民對山的陌生,起點各異,卻完整訴說了一段段開拓與衝突的歷史。直到千禧年後,台灣才真正迎來自由的全民之山。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上上週去爬了大棟山(林口台地稜脈最高峰,台灣小百岳之一),在海拔405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上,展望層層雲霧與象徵台北的穿雲劍─101。喔不,原來那不是雲霧,而是霧霾,望眼所及之處,從桃園、新北到台北,都彷彿在戴了副體驗霧霾的3D眼鏡之下,好不朦朧。難道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
    妄想如同火海中翻山越嶺 幻想則盤繞於竹林樹林 回想彷彿沉入深海 步行於斜坡大陸棚 飛向海溝底部   或許登山健行最容易活在當下 心靈也因為專注而變得純淨 於是掃地、散步、呼吸 也都值得專心
    Thumbnail
     我住在台北盆地南側的丘陵上,清晨與黃昏經常坐在陽台望著群山圍繞的城市,想起數百萬年前,地球板塊撞擊形成所謂造山運動,台灣隨著歲月一吋一吋浮出海面,創造出世界少有的高山島嶼。     在群山圍繞與狹小的沖積平原上,聚集了超高密度的人口,在為生活奔波中,不管是來自工廠排放的固定汙染源,車輛的移動汙染
    Thumbnail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通常社會經驗不足,或者是涉世未深的人,甚至是很少去對生活許多方面進行過深入思考的人,很容易犯只從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就判斷對方是怎樣為人的錯誤! 而這樣的人不一定都是年紀較輕的人,許多年長的人也有同樣的問題. 許多處在這一個層次的人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