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徐克×李連杰:《黃飛鴻》系列盤點

黃飛鴻是李連杰的影史經典形象之一,從1991年開始,李連杰總計拍過六部黃飛鴻相關作品,其中與徐克合作的有五部(《鐵雞鬥蜈蚣》為王晶導演)條列如下:
《黃飛鴻》(1991)(台譯《武狀元黃飛鴻》、中譯《黃飛鴻之壯志凌雲》)
《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1992)
《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1992)
《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1993)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1993)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1997)
「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
徐克與李連杰的合作始於1989年拍攝的時裝動作片《龍行天下》,全片取景於美國,劇情結構與李小龍的《猛龍過江》相似,皆是武藝高強的男主角隻身抵達異鄉,幫忙料理朋友/師父的生意,過程中主角傳授他人武藝、勇於對抗當地黑幫勢力,並透過主角因不諳英語而造成的文化差異來製造笑點。後來《龍行天下》沒有順利於1990年上映,而這一切要從真正令徐克與李連杰聲名大噪的《黃飛鴻》說起……
1992年,《黃飛鴻》上映,將徐克與李連杰雙雙推上事業高峰,乘著這股商業熱潮,嘉禾公司將《龍行天下》重新包裝後,以《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為名正式上映,片中與《黃飛鴻》相關的情節卻僅有「寶芝林」招牌,雖然如此,但這部片其實是黃飛鴻電影的雛型,例如李連杰在片中所擺出的武打起勢姿勢,便成為了後來黃飛鴻的招牌動作。抬起腳,一前一後張開雙手,一代宗師的風範儼然,也唯有李連杰這位pose之王能做到如此。
《龍行天下》隱隱有著黃飛鴻電影的雛型。(圖源:自行截圖)
《龍行天下》隱隱有著黃飛鴻電影的雛型。(圖源:自行截圖)
黃飛鴻的招牌動作(圖源:自行截圖)
綜觀前三集黃飛鴻,徐克將時代背景設定於清末亂世,此時西風東漸、列強入侵,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世界地位皆遭到動搖,有人嚮往美國金山、有人成立邪教勢力、有發國難財的貪官汙吏,也有外國傳教士、忠君愛國之人……片中拍出了亂世中的眾生相,以及黃飛鴻與各方勢力的斡旋,構成了觀賞趣味與可看性皆高的武俠故事。徐克將黃飛鴻重塑成一位具備人性的武俠宗師,他身處於動盪的大時代,也有自己的迷惘,一方面他堅守中國傳統儒俠與武術文化,另一方面卻又受西方思想的挑戰,黃飛鴻從一開始排拒外來文化,過程中則受到十三姨及外國傳教士的啟蒙而漸漸改變想法,願意接受西方器具與思想。黃飛鴻不斷強調要「採洋人之長,補國人之短」,一味地堅守迂腐傳統不知變通,抑或是全盤西化卻忘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皆是不智之舉,真正的宗師應該如黃飛鴻一般,不卑不亢、修身養性並以德服人,反思與尋找自己的民族文化,接受與揉合東西方文化。置身於亂世,更要以寬宏氣度去面對一切困阨打擊。
1997年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則直接將背景拉到美國西部,黃飛鴻、十三姨、鬼腳七一行人到西部探訪牙擦蘇,過程中卻遇上危機,三人墮入暴衝的河水中,黃飛鴻的頭部在湍流中不慎撞上大石,竟引致失憶。失去記憶的黃飛鴻被當地的印地安人部落搭救,他想不起自己是誰、來自哪裡、又要到何方去,97焦慮的意味隱隱滲出。鬼腳七扮成第一集的嚴振東與第二集的納蘭元述,來與黃師父打鬥,阿蘇則帶領一眾華工吹奏〈男兒當自強〉,試圖喚回師父的記憶。後來,恢復記憶的黃飛鴻重新發揮宗師風範,帶領華工一同對抗歧視他們的美國鎮長與劫匪,還給所有華工們清白。徐克在這部作品中,帶出了身在異鄉的華工應該團結一心、守望相助,不能將自己置於弱者或被奴役者的地位;也更強調了「要尋找自己失落的根與身分認同」,這也與1997年香港即將回歸中國、港人普遍人心惶惶的社會境況有關聯。
《西域雄獅》出現了失憶(失去身分認同)等情節,與成龍的《我是誰》相似,都隱含對97回歸的焦慮。
其實徐克試圖藉古喻今、努力刻畫的亂世,不就正正是香港嗎?與清朝末年西方文化傳入的情況一樣,香港也是一個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地方,外來文化的傳入,以及97大限的來臨,都令港人感到無所適從,彷彿缺失了根源與歷史感。徐克用心良苦拍了許多集的黃飛鴻,其實最後要傳達的寓意還是一樣:反思與重視自己的根源,並以寬宏的心態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
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早已拍了不下數百部,由關德興到李連杰,乃至於更後來的趙文卓、彭于晏等明星,皆有扮演過黃飛鴻。而我輩看港片長大的孩子,心中最印象深刻的黃飛鴻形象,或許還是瀟灑飄逸、風範儼然的李連杰。每一次精彩的武打場面,配上氣勢雄渾的<男兒當自強>,總是讓人熱血沸騰,年少美好的觀影記憶與天馬行空的功夫夢,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久久難以忘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