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慢行博物島】搶救、修復、創新,守護台灣百年花磚文化:台灣花磚博物館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希望可以打造現代的花磚文化,以台灣的圖騰,創造出屬於這個世代的花磚新生命。──台灣花磚博物館館長徐嘉彬。
說起台灣老屋上的裝飾,鐵花窗、洗石子、磨石子都是常見的答案,現在也還能在一些老房子上看到,但除了上述的裝飾以外,台灣的老房子還有一種曾流行的房屋裝飾方式──花磚。
拆一片就少一片的祝福磚
我第一次認識花磚,是在迪化207博物館的老房子化妝師特展,看著眼前在老屋、古蹟上常見的木雕、石雕、交趾陶等等,都算是司空見慣,現在也經常在廟宇得見的裝飾,不足為奇。而讓我在眾多房屋裝飾工藝中停下腳步的,便是那一片就極具特色,數片可拼成一幅畫的花磚了。
還記得那時看到的花磚,除了有四片磚成一山水畫的以外,還有許多繪製瓜果葡萄的圖案,有的意喻多子多孫,有的祝福萬事如意,都是些期許家宅昌盛的祝福意涵。當時我只覺得這些磁磚燒製的釉色漂亮、圖樣別具一格,回家一查才知道原來花磚的圖案那麼多元,它們不只是富貴人家的門面,每一片都是一個祝福,但在台灣流行的時間卻十分短暫。
花磚其實源於西班牙,在1915年時由日本商人引進台灣,是昂貴的舶來品,在經過台灣匠師的巧手與求新求變的創意,將傳統文化所喜愛的吉祥寓意,融入其中,讓台灣的花磚變得與其他國家很不一樣。
這些美麗的花磚多半被裝飾在房子最顯眼的地方,尤其是高處的屋樑,遠遠的就能被看見,我想這除了展示財富與品味之外,也是希望保祐一家平安的祈願能夠上達天廳吧!
花磚在台灣流行的其間也不過約莫二十年,本就數量稀少,再加上隨著老屋一間一間傾頹、拆除,這一片一片富含祝福的華美磁磚或破損或乏人問津,都在時光的推移下蒙塵消逝。
從遭到拆除的建物上搶救下來的花磚。
為花磚而生的私人博物館
在環島的途中,讓我選定嘉義成為短暫停留處的原因之一,就是花磚博物館就在嘉義。
沿著馬路一路緩行,甚至一度錯過樸素的門面,來回走了好幾次才終於找到花磚博物館的所在地。甫一進門最先看到的便是左側佔據了整個牆面的各式花磚,那也是花磚博物館最熱門的拍照打卡處。整牆圖案各異,但同樣光彩耀眼的花磚們在這裡開啟了它們裝飾房屋的第二人生。
更往裡走,轉過身才會發現在大門右手邊像是俄羅斯方塊一般堆疊整齊的「牆面」。它們或是長形或是方形,有的短、有些長,上面都嵌著花磚,就像是剛從老屋拆除現場搶救回來的一樣。
花磚博物館是由館長徐嘉彬一手建立,在這間同樣是古厝的空間裡,展示這些從各地老屋搶救回來的美麗磁磚。館內的每一片館藏都不是花錢買下,而是館長一片一片救回來的。館內隨處可見花磚,雖然有的花磚不一定完整,也或許有裂痕,但是牆上、地板,甚至樓梯、家具,每一處都有花磚,也每一處都因為這些花磚而增色。
各種不同手法製作的花磚與介紹。
用花磚裝飾的樓梯。
除了幾乎可用滿坑滿谷來形容的花磚以外,館內為數不多的解說牌上,介紹了各種不同的花磚製作工藝,以及不同圖案的寓意介紹。雖然這些解說牌近乎淹沒在花磚之中,但當你細細欣賞這一片一片的磚,便能在它們之間發現正默默述說著花磚故事的文字。如果你對某一個圖案有興趣,或是有任何疑問,現場的工作人員都能夠向你娓娓道來它們的故事。
沿著花磚裝飾的木樓梯上到二樓,有些狹窄的空間裡放了許多以花磚裝飾的床、桌椅、梳妝台等家具,牆上的文字則介紹著台灣花磚的歷史,其中一個小房間是放映廳,重複播放著館長的訪談影片,讓每一位來館參觀的民眾,都能了解保存花磚的不易與困難。
若形容在一樓展示的花磚們的狀態是耀眼奪目,那麼在二樓的花磚們便是曖曖內含光了。或許是因為一樓的格局寬敞明亮,展示的花磚圖樣繁複、色彩繽紛,又是作為進入博物館的門面,它們一如當年或在房樑上,或在大門兩側時一般,昭示著家戶的富貴與興旺,更帶著新生的活力與自信。
二樓的花磚多嵌在家具上,置於內宅之中,比起對外展示自信與氣勢的花磚,它們的花紋較為簡單,色彩也柔和不少,就像家人們之間的祝福總隱藏在日常生活中,不曾溢於言表,卻實實在在的存於每一個小細節當中。
無論是外宅的花磚,或是內宅的花磚,每一片都是當初建屋的主人對於家人及家族的滿滿期許與祝願。
木造嵌磚眠床,固定式床楣─三花耀楣、踏階─五福圓滿。
期待花開富貴的那塊磚 得以世代傳承
花磚博物館現在仍努力地搶救老屋上的珍貴花磚,並致力於花磚的再製與創新,館內也有販售各種花磚的文創商品,以支持博物館的營運。
私人博物館的運行比之花磚的保存與修復,均是不易。花磚的式微一方面是因為戰爭,另一方面是因為難敵新時代的潮流,無論是搶救或是復興的路都是迢迢不見盡頭,但或許就如徐嘉彬館長所說:「熱情一定會有熄的時候,但信念不會。對我們來講,保護台灣文物就是一種信念。」
台灣的老屋一棟一棟的拆,但真正可以被搶救下來保存的花磚卻少之又少,保存的阻力多半來自屋主,可惜的是他們也無法強行介入,將珍貴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
台灣的文化總是美麗而珍貴的,但在這塊土地上卻好似並不受到絕大多數人的重視,只能仰賴少數人拼盡心血才能留下那寶貴的一磚一瓦,並尋找著機會讓傳統與現代接軌,創造新舊融合,讓有形的文化能夠走得更加長遠。
花磚的美,不比鐵花窗、洗石子、磨石子或是石雕、木雕遜色,但不論是哪一種建築裝飾工藝,它們都承載了台灣建築文化與歷史的一段輝煌。或許它們已經與現代的建築設計格格不入,但充滿創意的匠師與設計師們,終有一天可以把它們再次運用在建築工法之中,成為建築空間的一處獨特吧!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追蹤、分享,或是小額贊助支持,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街、古廟、傳統文化,鹿港這曾經百貨充盈的通商口岸,在經過歲月的洗鍊以後,雖然一度沒落,但它現在依然是台灣一處重要的文化小鎮。 這次從台中到鹿港,同樣是搭著區間車慢搖慢晃到彰化火車站再轉搭客運,才抵達目的地。到達鹿港後,便一路靠著雙腿慢慢走慢慢逛,感受鹿港特有的小鎮風情。
在台中的最後一天,我想留在市區悠哉的度過,不過台中的美食很多,能夠提供旅人休息一下午的咖啡廳也不少,但要往哪個方向散步去才好呢?剛好,我下榻的旅館離台中第二市場步行只要十來分鐘,還能沿著柳川一路走到台中文學館與第五市場,而今天陽光正好,短短的散步路線便這麼定了下來。
我記得第一次踏進宮保第時,感受到的那份沉靜與開拓一直在我心頭縈繞不散,久久不能忘懷。而這一次再到霧峰,再訪林家,我野心勃勃想用一整天的時間造訪林獻堂博物館、萊園、景薰樓、頤圃,以及宮保第,一次將霧峰林家允文允武,跨越三個時代的歷史痕跡盡數閱覽。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若要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當然是從生命的誕生開始談起,才能從遠古的生命之源一路連接到如今發達的人類文明。 國立科學博物館的常設展分成三大展區──生命科學廳、人類文明廳,以及地球環境廳,另外在博物館對面,也有占地4.5公頃的植物園,藉由不同的面向提供民眾認識自然與科學的途徑。
上一次來大溪,是2015年木博壹號館剛開館的時候。 不怎麼大的木造日式建築,踏入屋內仍能感受到日式建築獨有的一種寧靜氛圍,志工姊姊很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壹號館,也告訴我們木博還有好幾棟正在整修,之後會陸陸續續開館。 當時,我想著等其他場館整修好了再來,卻沒想到,等我再訪大溪,已經是七年後了。
【慢行博物島】是記錄我從台北出發,途經桃園、台中、鹿港、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所參觀的景點,吃到的食物以及住宿地的旅行紀錄,但不會像是寫日記一般與大家分享我的每天行程,而是以「場館分享」的方式與大家分享這趟旅程。
老街、古廟、傳統文化,鹿港這曾經百貨充盈的通商口岸,在經過歲月的洗鍊以後,雖然一度沒落,但它現在依然是台灣一處重要的文化小鎮。 這次從台中到鹿港,同樣是搭著區間車慢搖慢晃到彰化火車站再轉搭客運,才抵達目的地。到達鹿港後,便一路靠著雙腿慢慢走慢慢逛,感受鹿港特有的小鎮風情。
在台中的最後一天,我想留在市區悠哉的度過,不過台中的美食很多,能夠提供旅人休息一下午的咖啡廳也不少,但要往哪個方向散步去才好呢?剛好,我下榻的旅館離台中第二市場步行只要十來分鐘,還能沿著柳川一路走到台中文學館與第五市場,而今天陽光正好,短短的散步路線便這麼定了下來。
我記得第一次踏進宮保第時,感受到的那份沉靜與開拓一直在我心頭縈繞不散,久久不能忘懷。而這一次再到霧峰,再訪林家,我野心勃勃想用一整天的時間造訪林獻堂博物館、萊園、景薰樓、頤圃,以及宮保第,一次將霧峰林家允文允武,跨越三個時代的歷史痕跡盡數閱覽。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若要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當然是從生命的誕生開始談起,才能從遠古的生命之源一路連接到如今發達的人類文明。 國立科學博物館的常設展分成三大展區──生命科學廳、人類文明廳,以及地球環境廳,另外在博物館對面,也有占地4.5公頃的植物園,藉由不同的面向提供民眾認識自然與科學的途徑。
上一次來大溪,是2015年木博壹號館剛開館的時候。 不怎麼大的木造日式建築,踏入屋內仍能感受到日式建築獨有的一種寧靜氛圍,志工姊姊很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壹號館,也告訴我們木博還有好幾棟正在整修,之後會陸陸續續開館。 當時,我想著等其他場館整修好了再來,卻沒想到,等我再訪大溪,已經是七年後了。
【慢行博物島】是記錄我從台北出發,途經桃園、台中、鹿港、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所參觀的景點,吃到的食物以及住宿地的旅行紀錄,但不會像是寫日記一般與大家分享我的每天行程,而是以「場館分享」的方式與大家分享這趟旅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20年代,臺灣西洋風格建築興起,將西洋的建築工法與日式風格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花窗和花磚。這些花窗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承載著文化故事。隨著時代變遷,鐵花窗工藝逐漸被現代材料取代,但臺南窗花磚系列鞋藉由現代設計讓傳統美感再度綻放,保留花窗的文化與藝術精髓,喚醒人們對古老時代的記憶。
Thumbnail
惠香食品將台灣花磚之美和滿滿的祝福做結合,打造出具有台灣古典雅致之美的台灣花磚手工蛋捲禮盒,無論是當作逢年過節送禮,還是外出拜訪友人的伴手禮,都是體面又大方的最佳選擇。
Thumbnail
這遊覽車上沒是事就拍街道兩旁的建築,像這棟一樓用簡單的磚堆壘建成,二樓有大大的屋簷伸出,防止日曬的熱氣,大面積生鏽的鍍鋅鐵片,跟早期台灣用的鐵片一樣,所以很有親切感。 左邊的建築就新多了,右邊的就比較樸實,剛好可以做對照,其實兩個都不錯,因為建築年代的不同,所以風貌就不一樣。 這個防務屋頂特別的
Thumbnail
粘錦成,磚家藝術工坊的總監,亦是國立彰師附工建築科專任教師,為第 32 屆國際技能競賽砌磚職類世界冠軍;為了讓沒落的清水磚獨特之處得到延續,苦思如何將傳統的文化轉變為更有生命力的藝術價值傳承,進一步讓世界看見紅磚文化傳統工藝的美妙之處。
Thumbnail
台灣花磚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卻面臨被拆除與全面消失的命運。這篇文章介紹了花磚的歷史、起源以及挽救花磚文化的努力。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本文介紹嘉義的花磚博物館,外觀不起眼但內裡復古,適合拍網美照。推薦大家去欣賞古蹟修復所展示的美。提供地址、開放時間、粉絲專頁等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剛好看到嘉義有一間花磚博物館,看起來挺不錯的,剛好也想出去走走,於是今天就直接開車到嘉義,只為了去看花磚。是的,主要行程就是看花磚。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嘉義市區的文青景點,還有一些即使是大朋友也可以玩得很開心的親子遊樂區,一起接著看下去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20年代,臺灣西洋風格建築興起,將西洋的建築工法與日式風格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花窗和花磚。這些花窗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承載著文化故事。隨著時代變遷,鐵花窗工藝逐漸被現代材料取代,但臺南窗花磚系列鞋藉由現代設計讓傳統美感再度綻放,保留花窗的文化與藝術精髓,喚醒人們對古老時代的記憶。
Thumbnail
惠香食品將台灣花磚之美和滿滿的祝福做結合,打造出具有台灣古典雅致之美的台灣花磚手工蛋捲禮盒,無論是當作逢年過節送禮,還是外出拜訪友人的伴手禮,都是體面又大方的最佳選擇。
Thumbnail
這遊覽車上沒是事就拍街道兩旁的建築,像這棟一樓用簡單的磚堆壘建成,二樓有大大的屋簷伸出,防止日曬的熱氣,大面積生鏽的鍍鋅鐵片,跟早期台灣用的鐵片一樣,所以很有親切感。 左邊的建築就新多了,右邊的就比較樸實,剛好可以做對照,其實兩個都不錯,因為建築年代的不同,所以風貌就不一樣。 這個防務屋頂特別的
Thumbnail
粘錦成,磚家藝術工坊的總監,亦是國立彰師附工建築科專任教師,為第 32 屆國際技能競賽砌磚職類世界冠軍;為了讓沒落的清水磚獨特之處得到延續,苦思如何將傳統的文化轉變為更有生命力的藝術價值傳承,進一步讓世界看見紅磚文化傳統工藝的美妙之處。
Thumbnail
台灣花磚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卻面臨被拆除與全面消失的命運。這篇文章介紹了花磚的歷史、起源以及挽救花磚文化的努力。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本文介紹嘉義的花磚博物館,外觀不起眼但內裡復古,適合拍網美照。推薦大家去欣賞古蹟修復所展示的美。提供地址、開放時間、粉絲專頁等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剛好看到嘉義有一間花磚博物館,看起來挺不錯的,剛好也想出去走走,於是今天就直接開車到嘉義,只為了去看花磚。是的,主要行程就是看花磚。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嘉義市區的文青景點,還有一些即使是大朋友也可以玩得很開心的親子遊樂區,一起接著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