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奇光下的秘密-紐約版的星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奇光下的秘密改編自同名暢銷圖文小說之作,且為2017年坎城影展主競賽片,電影以獨特的黑白敘述手法,帶出兩個聽障兒童班與蘿絲交錯的時間序列。在我看來,觸及了奇幻、家庭、親子,又帶有著溫馨與些許勵志的成分,堪稱紐約版的星空。
帶有些許復古色彩的敘述方式,秘密在ㄧ閃奇光下展開。彷彿像卓別林的默劇致敬般,影片中有著黑白默劇的呈現,也有懷舊的場景層疊鋪陳,再加上特寫鏡頭方式凸顯出主角心境,兩個身處不同時空背景的聽障兒,卻在相同的地點不斷地遭遇湊巧相同經歷。電影大編制爵士配樂就像是Kate simko & London Electronic Orchestra專輯ㄧ樣精彩,卡特‧伯威爾(Carter Burwell)以管弦樂和特殊音效交錯的配樂巧妙引導交錯故事於ㄧ線。
值得ㄧ提的是,電影也帶出了美國紐約的歷史背景樣貌,1927年美國大量黑人移民至北方工業城市,甚至還存在著有色人種專用的歧視制度,且常見黑人作為家僕情形;至1977年則在街上洋溢著黑人自由的交誼稀鬆平常的氣息,甚至班還與黑人小孩發展出動人情誼。並且,電影還遊歷了紐約兩家博物館的精彩之處。
些許勵志的成分在於貫穿全電影的這段話:「我們都活在溝渠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不管身處多麼困頓、百無聊賴、苦難中,都能夠有選擇,積極正向地面對。若是喜歡「星空」這部電影,那麼,奇光下的秘密相信也會是不容錯過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 別忘了,你是自由的! | #電影 #影評 #劇評 #藝術 #展覽 #藝評 #設計 #旅遊 #文學 #美學 #ART #秘境 #運動 #健身 #泡湯 #游泳 #瑜珈 #療癒 #健康 #身心靈 #保健 #骨董 #古美術 #日本 #肉桂捲 #樂評 #表演#爵士#Jazz合作邀約:gimmy00000@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其實看解憂雜貨店是在特映場時就看了的,而且看過原著小說,但不知道怎的,醞釀了很久,到現在才想寫些什麼。先說了以下有很多雷,所以建議看過的人再來看。畢竟像我是連電影預告都不看的人,覺得會少很多驚喜與樂趣...
以下有雷…. 遙想當年終極殺陣第一集1998年上映至今,第五集居然已經是20年後的事。 (20週年就要回顧情節濃縮一下?) 有些人說沒有了丹尼爾以及艾米里就不是Taxi了,但是後浪小鮮肉推前浪...
現今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個資動不動就會被曝露在公眾領域中,作一件違背社會規範的事情就會被網友肉搜公諸於世。視界戰試著探討隱私這件事...
戒毒。沒錯這部片講的就是戒毒。但卻不是這麼地單純。 基本上染上毒品,一切就不再單純。台北票房只有不到200萬,光看片名或是劇照都會誤以為這會是什麼小品的親情劇,但茱莉亞羅勃茲搭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的盧卡斯海吉斯(這次跟導演老爸彼得·海吉斯攜手合作)的組合卻讓每一段電影鏡頭都充滿著張力...
捍衛生死線是由傑佛瑞納克曼諾夫(Jeffrey Nachmanoff)所執導的電影,並由查德·聖約翰(Chad St. John)根據史蒂芬·哈梅爾(Stephen Hamel)所構想的故事撰寫劇本。Jeffrey Nachmanoff至今個人覺得沒啥代表作,雖曾參與明天過後...
看完《上流謀殺案》內心十分譁然, 因為結局真的是猜不到....
其實看解憂雜貨店是在特映場時就看了的,而且看過原著小說,但不知道怎的,醞釀了很久,到現在才想寫些什麼。先說了以下有很多雷,所以建議看過的人再來看。畢竟像我是連電影預告都不看的人,覺得會少很多驚喜與樂趣...
以下有雷…. 遙想當年終極殺陣第一集1998年上映至今,第五集居然已經是20年後的事。 (20週年就要回顧情節濃縮一下?) 有些人說沒有了丹尼爾以及艾米里就不是Taxi了,但是後浪小鮮肉推前浪...
現今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個資動不動就會被曝露在公眾領域中,作一件違背社會規範的事情就會被網友肉搜公諸於世。視界戰試著探討隱私這件事...
戒毒。沒錯這部片講的就是戒毒。但卻不是這麼地單純。 基本上染上毒品,一切就不再單純。台北票房只有不到200萬,光看片名或是劇照都會誤以為這會是什麼小品的親情劇,但茱莉亞羅勃茲搭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的盧卡斯海吉斯(這次跟導演老爸彼得·海吉斯攜手合作)的組合卻讓每一段電影鏡頭都充滿著張力...
捍衛生死線是由傑佛瑞納克曼諾夫(Jeffrey Nachmanoff)所執導的電影,並由查德·聖約翰(Chad St. John)根據史蒂芬·哈梅爾(Stephen Hamel)所構想的故事撰寫劇本。Jeffrey Nachmanoff至今個人覺得沒啥代表作,雖曾參與明天過後...
看完《上流謀殺案》內心十分譁然, 因為結局真的是猜不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藉由曾經閱讀過某影評介紹的「消除氣」以及對星際的想像寫下的唯美詩文
Thumbnail
❝ 他的作品是如此奇詭,如幻影。布紐爾的電影美就美在它巧妙運用的影像語言、超現實裡的真實性,以及影像所洩下的無數個幽暗夢境。❞
Thumbnail
這部電影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摩擦,和充滿不確定感的情感關係。故事中的角色呈現出複雜、深沉的內心。通過這部電影,觀眾能深度反思自己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和心態。
Thumbnail
《月光之下》的原著小說取材於2016年的「相模原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院殺人案」……無獨有偶,《月》跟與今年金像獎大熱作品《白日之下》同樣以真人真事為藍本、以外人看殘疾院舍為切入角度;《白》針對光天白日下的社會制度問題,《月》則在月光底下探討人心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齣戲訴說著那卡西年代的故事,自然需要大量那卡西的音樂元素,但音樂劇本身的音樂,又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華麗與絕對精準,這與那卡西的精神及音樂形象是相違背的。基本上我常會形容那卡西的演藝,是台灣在地化的爵士樂精神,
Thumbnail
上星期看完《可憐的東西》,電影中的配樂和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充滿魔幻的感覺,有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古典風格,但是又讓人彷彿在夢境中,有點像是達利的畫作,奇異的美。故事描述Bella Baxter作為科學實驗品的探索和成長。值得推薦的電影。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藉由曾經閱讀過某影評介紹的「消除氣」以及對星際的想像寫下的唯美詩文
Thumbnail
❝ 他的作品是如此奇詭,如幻影。布紐爾的電影美就美在它巧妙運用的影像語言、超現實裡的真實性,以及影像所洩下的無數個幽暗夢境。❞
Thumbnail
這部電影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摩擦,和充滿不確定感的情感關係。故事中的角色呈現出複雜、深沉的內心。通過這部電影,觀眾能深度反思自己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和心態。
Thumbnail
《月光之下》的原著小說取材於2016年的「相模原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院殺人案」……無獨有偶,《月》跟與今年金像獎大熱作品《白日之下》同樣以真人真事為藍本、以外人看殘疾院舍為切入角度;《白》針對光天白日下的社會制度問題,《月》則在月光底下探討人心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齣戲訴說著那卡西年代的故事,自然需要大量那卡西的音樂元素,但音樂劇本身的音樂,又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華麗與絕對精準,這與那卡西的精神及音樂形象是相違背的。基本上我常會形容那卡西的演藝,是台灣在地化的爵士樂精神,
Thumbnail
上星期看完《可憐的東西》,電影中的配樂和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充滿魔幻的感覺,有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古典風格,但是又讓人彷彿在夢境中,有點像是達利的畫作,奇異的美。故事描述Bella Baxter作為科學實驗品的探索和成長。值得推薦的電影。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