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抓住題意重點 引申別太八股

    2005.10.19  中國時報 張瀛之

         寫一篇「好的作文」,審題立意、構思取材、編織結構、用字遣詞均非常重要。北一女中國文教師駱靜如和陳美桂建議國中生,應該少看電視,多讀書、多觀察周遭事物,才能豐富生活經驗,增加文章飽滿度。
     
        駱靜如表示,如果是命題作文,學生審題應由「關鍵字」捉住出題方向,「一場及時雨」重點不是雨而是「及時」;「人生鵝卵石」重點非字面的鵝卵石、石頭,在於引伸的「磨練、圓滑」之意。很多學生審題不清,就繞著「雨」、「石」打轉,嚴重離題。
     
        如果是引導作文,陳美桂指出,要注意前言中規範的字數、文體等,若匆促看一次就下筆,可能弄不清題旨。常見的是前言規範「請以個人自身經驗書寫」,學生沒看清楚,就舉國外的、社會的或古代的例子,即使文筆再好,離題嚴重者,可能以0分計算。

    硬套時事 不見得好

        第二步是構思,很多人時常搜索枯腸就是找不出題材。駱靜如表示,以輻射聯想向外擴散取材,如想到「景」,有遠、近、山、水、日、夜景;「樹」有根、葉、花、果;描寫「人」可以寫外型、穿著、口音、待人、個性,想像可以無限延伸。
     
        構思蒐集素材後是取材。駱靜如說,文章的題材不求多,要懂得取捨才不會流於拉雜。新鮮、特別、自己印象深刻的都是文章素材,寫「第一次」,第一次騎單車跌倒、爬起到學會的歷程。陳美桂建議,國中生求學過程參與過特殊的活動、見聞、深刻的演說、看過的好電影、印象深刻的課本內容、名人軼事等,都是好題材,可提高文章的飽滿度。
     
        陳美桂說,太八股、陳舊的題材不適合用在作文中,像是講到梅花就提到「愈冷愈開花」,「蓮」就提到「君子」,說到「樹」就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些傳統象徵舉例太八股,不如談自己見過的梅、蓮或樹來得真摯。背記範文套用,也不如自身的觀察。

        此外,誤用舉例不但沒有加分效果,反而貽笑大方、還可能扣分。曾有學生談「木棉」,竟然由木棉的橘色花朵、綠色葉子,導入政治的橘綠之爭,牽強又沒意義,硬套入時事很不適當。當年考「禮物」,正值千島湖事件,竟有學生說「千島湖是中共送的禮物」。

    全班朗讀好文章有助表達

        駱靜如表示,要豐富取材需多讀書,如果自己經驗不夠,汲取前人經歷、他人故事都有助聯想。「觀察」也是寫作文良方,生活中看到景色、人物,不同時、地、事和感受都可豐富內涵。
        陳美桂建議,國中教師可以每周抽出10分鐘,帶全班一起讀篇好文章,有助平時言語表達,「抄讀」也是很好的訓練,可以放慢閱讀的速度,吸收內化。
        若實在沒耐心看書,建議聽優良的有聲書,蔣勳等主講的中國童話,口語、文字優美,是很好的教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