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篇論文,首先我想先從標題來看。中文標題為:〈為何要建廟?從廟宇興建的物質化過程探討馬祖社群再造〉;英文標題為:〈Why Build a Temple? The Materialization of New Community Ideals in the Demilitarized Island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在畫線作記的地方,中文與英文翻譯時可以連結得上,如廟Temple、物質化過程Materialization、社群再造New Community Ideals;但在其他文字的使用上卻有差異,比如說中文「從廟宇興建的物質化過程」,但在英文卻沒有被特別翻譯出來,反而用“in the Demilitarized Island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來表示馬祖的歷史與戰略區位意義。
有趣的是,我也不確定非中文語系的讀者是否能體會台灣地方社會與廟宇(或宗教信仰)間的情感連結,因此,作者以「去軍事化的島嶼」、「於台灣本島與中國大陸之間」來表示馬祖,意義可能著重在歷史上的轉折作為島嶼意識的基礎,新的思潮、新的概念來源於台灣本島的政策轉型,而舊有的大陸情感、經濟活動,經過轉變仍深根於資深馬祖人心中。Why Build a Temple?新舊下價值衝突下如何被重新定位?宗教信仰對於現代地方社會的角色與網絡關係,就如林瑋嬪老師於文章中說得:「宗教在今日雖如同過去一樣具有整合聚落的功能,但也因為吸納了社造的想法以及與觀光發展相關的概念,而與過去有了不同的面貌。當代的廟宇更發展出有如Harvey所描述之「蒙太奇」(Montage)、「拼貼、混搭」(Collage)的內涵(1990),不斷在吸納與疊合不同的元素。這種拼湊的方式一方面使得廟宇跨越了宗教的範疇,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挑戰了我們過去對「宗教」的認識。這些新的發展還一直在進行中,值得我們未來進一步探索(林瑋嬪,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