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傅朝卿教授在台南女中演講筆記與心得
2023年05月24日傅朝卿教授在台南女中主講,台南女中周遭的文化資產與環境變遷.首先來介紹一下傅朝卿教授.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長年關心建築與文化,特別是台灣建築史與文化遺產.
傅朝卿教授,全部著作800餘種,論述和出版《臺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等多本專書,記錄臺南城市的歷史紋理和建築資產,促使原臺南州廳、臺南地方法院等眾多深具特色意義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獲得妥善保存。國立臺灣文學館及臺南市美術館等重要文化機構,也在其專業協助下順利設立。2011年更突破台灣外交困境,帶領文化部及成大師生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發表論文介紹臺灣文資保存成果。
傅教授首先就告訴大家唸建築的人就是要對周遭的環境敏感 .
並分享當年成大建築系對台南女中畢業的考生口試考題:
對於延平郡王祠 的知道有多少?因為延平郡王祠就在台南女中附近.並介紹台南女中周圍的文化遺產包含:府城城垣,延平郡王祠,臨水夫人廟,中華聖母主教座堂,大埔福德祠,小南城隍廟及法華寺.
台南女中大正八年落成
教授介紹台南女中1917年5月本來是總督府高等女學校分校,是北一女中的台南分校,同年9月28日,獨立為「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女學校」.總督府設立的學校建築州立 比較完善,才會有最美的紅樓-自強樓.大正八年才獨立成為台南高等女學校.到大正11年更名為台南州立 第一高等女學校.
台南女中最美的紅樓-自強樓(1997年校友會提供)
從下方圖就可以知道台南女中的範圍,剛好大小南門城牆跨過,為南門段殘古蹟.
大南門城正式名稱為「寧南門」,又稱臺灣府城大南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同時也是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城樓。府城台南原有5座甕城,大北門、小北門、小東門、小南門 都已經消失。「大南門 」是台灣唯一一座僅存的甕城,甕城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城門口跟外城門口入口不一致,內門上有寧南門三字、外門上有大南門易守難攻,也是唯一緊鄰學校的城門,緊鄰台南女中。
小南門旁還有現今部分城牆留在
台南女中 ,長66公尺,高5公尺。
教授特別提及清朝道光年間守城士兵開始對進出的農商販勒索,故在城牆邊特有告示,不許兵役勒索.
由於是唯一緊鄰學校的城門,緊鄰台南女中。傅老師以恆春城為例,或許台南女中校園可整治得更好.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內的恆春古城創建於清光緒元年,是全台保存最完整之古城古蹟。唯獨恆春國中操場段遭截斷,以「殘蹟保存」方式保留古城現況,不讓它繼續崩塌損壞,維持獨特的「殘缺美」。
恆春國中段的城牆在校園擴建時消失,為求城牆完整,興建時建築師大膽以「漂浮城牆」為設計概念,由空橋型式串聯環城動線系統,讓遊客可登上城牆漫步。,把恆春國中舊有的古城牆遺跡重建起來,讓環城動線完整化並分離遊客及學生的活動空間,避免遊客環城時干擾校園學生上課活動;利用原木和鐵,營造輕量化的視覺效果,國中操場上方的漂浮城牆,用來串連城與城的城牆.
傅教授解釋為什麼要建立府城城垣?
對於漢人的城鎮會認為城牆與城門是重要的角色.為了
1.防禦外敵.
2.界定空間,城鎮空間領域的界線.
3.認同自己,心理認同安全的元素.
城門更是重要,城門的座向與方位,和風水考量與宇宙觀有關.
以台南府跟臺北城來做比較,台南府是順勢 -順應地勢與地形;
台北城是依位 -依照位置去做規劃,以羅盤方位來考量,地較為平坦.
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台南府城各門加達城座及城樓。城座的規模計:周二十五丈,高二丈八尺,闊八丈八尺,深三丈五尺。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知府蔣元樞在舊木柵內另建木城,並添達川西門一座,使府城增為八門。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知府楊廷理就原有東南北三面城址,改建為土城。西面部分因面臨臺江內海,故退縮一百五十餘丈,城垣間建城門樓八座,於是具有「半月沈江」之勢的臺灣府城,規模趨於完備,而大南門的甕城形勢也告抵定。
1747年的台南府城,因朱一貴事件有了柵門,城門改磚石,紅色圓圈方位為台南女中.
朱一貴事件,為
清朝 時期台灣的三大
民變 之一,
漳州 籍農民
朱一貴 以
反清復明 為號召發起.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起兵反清,朱一貴少時養鴨為生,就是民間所說的「鴨母王」.七日之內從羅漢內門一路打進府城,自立為王,又在短短一個月之後就義。
朱一貴事件後,1723年清朝雍正元年 開始將台南府建立七座木柵門.在這邊筆者強調一下根據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與文化部文資局的資料上是寫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 巡臺御史禪濟而呈奏,臺灣縣知縣周鍾喧請以宮紳捐輸乃式,樹木柵築城.後與傅老師查證後《臺灣府志》上,確實是1723年清朝雍正元年.
初築的木柵城城工規模是,超自大東門,始於媽祖樓;東、西、南三面環圍,只缺西側。柵周二千六百六十二丈,柵間其設七門:大東門、小東門、大南門、小南門、大北門、小北門及大西門,另設水門兩處。其中的大南門位於府學文廟前。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年),福建總督郝玉麟在城周植刺竹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三叢。到1736年乾隆元年,把城門改為磚石,建城樓.朱一貴死後被
玉皇上帝 封為「
台南州城隍綏靖侯 」,同治年間,後人以石頭砌成小祠堂,祭祀當年抗清的明朝遺臣義士,並以小城隍爺為主祀台南市
小南城隍廟 被祀為主神。
清朝 時期台灣的三大
民變 之第二,為1786年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由
天地會 領袖
林爽文 發動的一場抗清行動。1788年2月10日,福康安(為滿洲大臣
異姓封王 的唯一例子,因此有傳說他是乾隆皇私生子。)他當時激戰於雲林斗六門大街,圍攻諸羅城,城內人民協助清軍有功,翌年11月初三日清高宗下詔,「嘉其死守城池之忠義」易稱「諸羅」為「嘉義」。
清高宗於乾隆53年下令,製作10座紀工碑石與龜座,以褒揚福康安之戰功,其中4座全刻滿文,4座全刻漢文,2座漢滿文合刻,而漢滿文合刻的1座立於嘉義,稱為「福康安紀功碑」,其餘9座立於台南府城。
乾隆時台南所建的福康安碑應有御碑亭.從照片中可見,御碑旁有護牆裝飾(連雅堂提供) 福康安碑,在台南赤崁樓於一九六一年從大南門移至赤嵌樓迄今 清乾隆慶祝林爽文事件結束的《平定台灣得勝圖》大剿諸賊開通諸羅並進攻斗六門(諸羅解圍)
林爽文事件後,台南府城城池也由福康安整建城門八座,由台灣知府主持1791年乾隆56年完工,這時台南的城牆改為磚石牆,城池周圍共2520丈(約8.392公里).當時城牆外都是墓碑,所以對應五妃廟位於府城城牆外,五妃墓址原稱為魁斗山,因為魁、桂音近,故而以往許多詩人皆取諧音而稱為桂子山,且因過去附近到處是一片荒蕪,羊腸小徑,蔓草雜生,罕有人跡,因此也被稱之為「鬼仔山」.
1683年(
永曆 三十七年,清
康熙 二十二年)
施琅 攻下
澎湖 之後,
朱術桂 決心殉國,召集妾侍說:「孤不德,顛沛海外,冀保餘年,以見先帝、先王於地下;今大事已去,孤死有日,汝輩幼艾,可自計也。」隨侍在側的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皆泣對曰:「王既能全節,妾等寧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而後相繼自縊,朱術桂親自殯殮後,將五妃之靈柩安葬於南門城外魁斗山後(今臺南市五妃廟址)。五妃廟乃坐西南朝東北,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最早建於1683年。五妃廟最大特色是它是「墓廟合一」的陰廟,墓塚與廟宇緊密相連,它的建築屬單殿式,但殿前還有拜亭,且廟門位於拜亭下方內側,使門兩旁的牆微微外斜,形成「八字牆」,與一般單殿加拜亭之廟宇大不相同,兩側還有廂房,與正身之間夾有天井。與其他古蹟相較,五妃廟的造型簡潔、色彩端重,內政部所頒訂之國定古蹟。
學者盧嘉興的考據,德高厝聚落舊稱下灣,乾隆卅一年(1766年)
臺灣縣 知縣
趙愛 頒「齒德可風」匾給成為鄉飲大賓的當地大戶陳家家主陳玉瓊,因當地陳家有位「德高望重」的長者,是以大家尊稱此地為「德高厝」。原來是住了德高望重的長者,附近的德高國小也以這樣為稱呼.而從
德高厝上帝廟 所保有的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石製香爐來看,可知乾隆時期已使用德高厝作為地名。根據當地陳家神主牌位的寫法來看,道光十七年(1837年)時地名已經被寫成「竹高厝」,這可能是因為後人已不知地名典故,又因當時村莊周圍大多種有竹子禦敵,而將「德」改為臺語音近的「竹」字,後來又覺得「竹高」無任何意義,又進一步改寫成「竹篙」,而後「竹篙厝」的地名便沿用下來,令人聯想到台南一中校舍也建於地勢較高之沙崙上,清朝時期舊稱西竹圍、
日治 改屬
竹園町 ,故亦有「竹園岡」之別稱.自古文人墨客更是熱衷於遁隱竹林,與竹為伴,將竹賦予性直、本固、心空、節貞等高尚情操,歌頌君子德行的竹園岡形象,象徵不斷成長的莘莘學子,亦表達虛懷若谷、柔中帶剛的品性操守。當年前校長李昇校長過世,籌辦喪儀的李安導演就以竹為喪禮意象,台南一中全家便利商店後面的竹園,長得非常茂密,又稱李昇竹,顯示校長的英靈依然照顧著全校師生,愛著這片土地.
台南女中周圍的文化遺產:
臨水夫人媽廟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福州人渡海來台時,在台灣府(即現台南市)東安坊山仔尾小岳凌上建立一座小廟宇,以臨水夫人媽為主神,稱為臨水夫人廟。清咸豐二年(1852)加奉三奶夫人中二媽林紗娘,又稱林九娘或林夫人.三媽李三娘迄今已有二百六十餘年。
因為來自福州的信仰,馬祖也有供奉臨水夫人廟,在馬祖的建築方式就看得出來是福州建築,
閩東風火牆 ,是
馬鞍牆 的一種,又稱「風火山牆」(
馬祖 人多作「
封火山牆 」),是
中國傳統建築 中
山牆 的一種形式,
閩東 派建築的馬鞍牆具有強烈的閩東特色,集中見於
福建 東部的
福州 和
寧德 地區,作用在於分割空間圍合庭院、防範火患及祈福鎮邪,其功用與其他形制的
封火牆 相類似,但在形態上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閩東傳統民居的山牆,即閩東風火牆是以馬鞍形曲線構成,稱為馬鞍牆.
「臨水夫人廟」中,供奉著一尊「大聖爺公」,有人會將祂誤認為《西遊記》中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其實祂們是完全不一樣的兩位神祇,根據《閩都別記》記載,這位大聖爺公被稱為「丹霞大聖」是位修鍊千年的猴精,居住在福州郊外的山洞中。福州地區的百姓都因為常被祂騷擾而無計可施,於是當地官員就請來了臨水夫人陳靖姑,請祂出手協助制伏這隻猴精。而猴精也心甘情願的臣服於祂,一同被奉祀於以臨水夫人為主祀神的廟宇之內。
丹霞大聖為小孩子的守護神,若家中有小孩晚上啼哭不止、疑似受到驚嚇,或是難養難教,都可以前往廟中祈求大聖爺公,據說情況都能有效得到改善、十分靈驗,福州人多祀在家堂。
台南女中周圍的文化遺產: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 ,又名開山王廟 、開臺聖王廟 或鄭成功廟.
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時,當地居民們便建有一座小廟祭祀
延平郡王 鄭成功 ,而在清治時期因有政治上的顧慮,所以使用「
開山王廟 」之名來稱呼此廟,「山」暗指「
臺灣 」,所以台南的開山路其實是以鄭成功為名.
沈葆楨來臺後,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與編入祀典中。
光緒 元年正月初十日(1875年2月15日),
朝廷 准奏,為全台灣第一座清朝官方所蓋的廟宇下詔曰:
前明故藩朱成功,曾於康熙年間,奉旨准在南安地方建祠。該故藩仗節守義,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禱輒應,尤屬有功臺郡。著照所請,於臺灣府城建立專祠並與追謚,以順輿情。欽此。
聘請
福州 師傅林恩培前來營造,材料也全來自福州,而成為一福州風格的建築,面相對封閉的山門或外立面,高度漸次降低。
另外廟裡的神龕形成廟中廟也是福州風格廟宇的特色.
設有三川門,前殿、後殿、東西廡、東西轅門、儀仗所、祭器庫、廨舍,四周為高二丈多的紅磚牆。東、西轅門上分別有有「聖朝褒祀」及「明室遺臣」之木匾,均為知府周懋琦所題。三川門正面中央有直書之「奉旨祀典」及下方橫書「明延平郡王祠」之石製門額,左門為「擎天」,右門為「闢地」,此皆為沈葆楨所書.
左門為「擎天」,右門為「闢地」,此皆為沈葆楨所書.
臺灣日治時期 曾改為
開山神社 ,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保留福州風格改為神社的特例。
走進明延平郡王祠,會發現門匾上的「明」寫成「眀」,但這個「眀」字中的「目」不是指眼睛,而是「囧」(窗牖),也寫作「朙」,指窗戶照進月光,展現鄭成功反清復明不分日月、永續光明發展的雄心宏願。
「明」寫成「眀」之三川門,正面中央有直書「奉旨祀典」門後為神社拜殿
1961年適逢「鄭成功復臺三百週年」,臺南市各界舉辦祭祀活動,以鄭王專祠年久失修,組織「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蹟修建委員會」,計畫延平郡王祠大規模重修,於1964年6月17日舉行落成典禮。重建工程係由
成功大學 建築系教授
賀陳詞 主持,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該廟從原本的福州建築形式改建為鋼筋水泥造的中國北方式建築、並鋪上當時被認為最具代表中國宮殿形式的
琉璃瓦 ,此型式亦為台灣當時之建築特色。當時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為官方公共性建築為推動觀光事業.
另外關於鄭成功的長相,也有考證.鄭成功的媽媽是日本人,但鄭成功就長得中日混血嗎?這幅「鄭成功之肖像」原刊載於日本人類學者、民俗學家伊能嘉矩(1867-1925)明治四十四年(1911)出版的《臺灣志》一書。但畢竟是鄭成功死後才畫,不能採信.
伊能嘉矩明治四十四年(1911)《臺灣志》之「鄭成功之肖像」。(劉榕峻提供)
黄梓,明末清初福建莆田籍畫家繪於清顺治(永歷年間)(1644~1661年),鄭成功與王忠孝弈棋聽軍情圖又稱為《鄭成功弈棋圖》,1935年長子鄭經的第九代嫡孫鄭澤捐给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有關鄭成功畫像最近真實的歷史依據.
由已故雕塑家
楊英風 所做之鄭成功塑像,參考《鄭成功弈棋圖》.
山門之左有過廊接到「
甘輝 將軍祠」,甘輝投靠
鄭成功 部隊,隨鄭軍轉戰
東南沿海 ,戰功彪炳,被鄭成功任命為中提督,明朝
永曆帝 敕封其為
崇明伯 。台南四期的崇明路命名時不知有無關聯?甘輝作戰勇猛果敢,亦多謀略,幾乎參予了鄭軍所有戰役,立下無數戰功。甘輝神像的造型為手中持
印 ,台灣民間也以「印官」稱呼.而山門之右為「
張萬禮 將軍祠」.鄭成功任命為
提督 ,
永曆帝 敕封其為
建安伯 。1658年,隨鄭軍
北伐 南京 ,與
甘輝 同時被清軍俘獲遇害。成為
延平郡王祠 陪祀將軍。因造型持劍,故台灣民間稱之為「劍官」.
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將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登錄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鳥居兩旁有前國防部長
白崇禧 於1947年題字的
對聯 「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祠廟的山門前有一座
牌坊 ,原是
日治時期 臺南神社 的
鳥居 ,但在戰後重修時拿掉了最上方的橫梁,並放上
青天白日 徽。在1964年重建時,遭
黃典權 更改為「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
祠門上的「前無古人」匾額,是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福建省武平縣知縣盧紹昌進獻。為了妥善保存真跡原件,以復刻版匾額懸掛,真跡藏於鄭成功文物館內。
從庭園進入,首先會看到一座重達200公噸的鄭成功騎白馬石像,材質使用大陸泉州最著名、俗稱「泉州白」的花崗岩龔石雕塑而成,是在 2008年四月由中國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所贈.
傅朝卿教授提及鄭成功人緣很好,無論是台灣,中國,日本,清朝都很感念他的功勳.不過中國送的鄭成功騎馬,一派“心繫家國、氣吞外寇”。雕像高7.96公尺,重200餘公噸。底座分别由大小不等的10塊“泉州白”花岡岩精雕組合而成,底座似乎有困馬的感覺.
明鄭的確重要,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族政權.
鄭成功登陸臺灣後將該地改名為「
東都 」,仿照中國的郡縣制,將
赤崁地方 更名「東都明京」設置
承天府 為地方府治的行政中心,作為臺灣最高的行政機構,效仿明朝中央官制,設六官;府城分為東安、西安、宋南、鎮北四坊,各設首領,管理事務;府之下設二縣,承天府以北叫
天興縣 、以南叫
萬年縣 ,同時各種民生工作也逐步展開,例如:查戶口、報田產、征勞力、納稅銀等。1662年延平郡王鄭成功攻打熱蘭遮城,荷蘭人退出台灣。同年6月鄭成功猝死.鄭成功之弟
鄭襲 在臺自立,鄭經接受眾臣擁立為「世藩」,入主臺灣,史稱「
鄭經克臺 」。
鄭經 為了獲得充足的糧食,派劉國軒前往
半線 屯田 。但是
明鄭 擴張領土的行動,威脅到統治
台中 一帶的
大肚王國 。永曆二十四年(1670年)鄭經親征。劉國軒先後擊敗大肚王國的沙轆社、大肚社,並於沙轆社屠殺了數百個
平埔族 軍人和平民(
拍瀑拉族 ,Papora),全社只剩6人倖免於難,逼迫大肚社遷往
埔里 ,水裡社(今台中市龍井區)逃往
水里 。雙方互有勝負,殘餘居民退守山區,鄭軍
只燒毀其聚落就撤退 。
由此段歷史可知,鄭成功在台灣限於台灣西南部地區 ,約在臺南市西部以及嘉義縣與高雄市 之沿海地區.所以濁水溪以北的傳說,多為神話 .
台灣的神話版本根據1936年李獻璋主編的《臺灣民間文學集》,黃得時紀錄劍潭、龜山島的傳說:台北劍潭此地名來由,相傳1660年代,鄭成功及其所屬軍隊行經此河段時,遇見與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拋一身邊寶劍,始降服神怪。後人為紀念此事件,故將該河段與所涵蓋流域皆以劍潭命名.
宜蘭龜怪在鄭成功率軍經過宜蘭時逼近軍隊,造成威脅,鄭成功便開槍將其射殺,重傷的龜怪變成了宜蘭的龜山島.
關於鄭成功砲擊龜山島的傳說,也有日本 的版本.1937年,幸田青綠寫了《蘭陽》一書,裡面以「傳說之島」來形容龜山島,鄭成功征伐臺灣時,作為戰勝紀念,想帶許多動物回日本 ,其中有巨龜,巨龜不願跟從竟化為山石,一動也不動,鄭成功就以大砲轟擊龜山島。
台南女中周圍的文化遺產:中華聖母主教座堂
1960年代天主教的台南教區成立,當時由羅光擔任主教,傳教天主教中國化,因此出現許多中國古典式樣的天主教建築,建築與當時歷史的背景是一起的.本大教堂由1961年擔任第一任台南教區主教的
羅光 主教購自前
台南市長 葉廷珪 在開山路的舊宅並且改建,時任
教廷駐華公使 高理耀 總主教祝聖並且命名,於 1964 年 3 月 19 日完成.
“中華聖母”是天主教聖母瑪麗亞的稱號之一。 聖母像是被當時羅馬教廷認定為聖母像。
這個中華聖母的名稱源自於清朝,
中華聖母 (Our Lady of China),中文也稱
東閭聖母 ,為羅馬天主教對
耶穌母親瑪利亞 的
稱號 之一。每年五月的第二個周六為中華聖母
瞻禮日 。
中華聖母主教座堂的聖母是為了紀念 1900 年
義和團 期間
中華聖母 (Our Lady of China)。1900年
庚子拳亂 時期在華的外籍人士及
漢人 基督徒 成為
義和拳 攻擊的目標,河北省的東閭這個以天主教徒占多數的地區則傳出聖母顯現庇佑的說法,最後當地人在遣使會傳教士帶領下建造了一間教堂以感謝聖母的保護,最後在該地形成一個
朝聖 的傳統。由法籍本堂神父
雷孟諾 (P. Flament)聘請一位法籍畫師仿照
慈禧太后 的服裝設計了一副著中國宮廷服裝的抱子聖母畫像,並於1908年完成。
可以觀察到主殿堂內的聖母瑪麗亞像和耶穌像,都是參考1908年清朝法籍畫師仿照
慈禧太后 服裝的
東閭聖母. 參考1908年清朝法籍畫師仿照慈禧太后服裝的東閭聖母
台南女中周圍的文化遺產:大埔福德祠
大埔福德祠的具體創建年代不明,一說是在清康熙年間或更早,曾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另外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
重修臺灣縣志 》提到的位於
寧南坊 「大埔尾」的福德祠,應是大埔福德祠的前身,即該廟在乾隆年間之前已存在,最初廟址是位在今延平郡王祠文物館附近,文物館西南一帶.
日治時期大埔福德祠因故遷址數次原因根據《福德博厚──臺南六合境大埔福德祠文化資源特色》一書比對歷史圖資後,認為昭和十四年(1939年)8月開山神社在原社殿南邊擴建第二代社殿,施工範圍包含原廟址一帶,可能是在此時大埔福德祠才被迫拆除,神像安置在開山神社西側民宅(今大埔街52號附近)。昭和十六年(1941年)臺南市公告「臺南都市計畫區域及都市計畫變更」,其中規畫開闢今開山路以西的大埔街道路,開闢大埔尾街通往臺南高等女學校(今
臺南女中 )的道路,導致安置神像的民宅因此拆除,而使神像又改安置在開山神社南邊的豆腐店(今大埔街65號附近)。二次大戰後,大埔街進行拓寬,安置神像的豆腐殿部分遭到徵收,神像再次遷移,安置在今址西側對街處(今開山路170號,裕興菸酒專賣店)。
當時大埔福德祠今址中西區開山里開山路203號是一間打鐵舖,因有堪輿師說該處是五水會流的良好風水,信徒乃集資打算購地建廟。這段期間神像又暫時寄放在
臨水夫人媽廟 ,直到民國37年(1948年)農曆十月廟體落成後才將神像迎回。而在迎回神像的同時,臨水夫人媽廟奉贈一尊註生娘娘給大埔福德祠。
由拜殿與正殿組成,而拜殿的屋頂為金形馬背硬山頂,本殿為硬山頂燕尾翹脊。
大埔福德祠正龕有三尊土地公神像,據說是立廟之初已有。三尊神像眼神有差異,居中神像平視,龍邊神像近觀,虎邊神像遠眺,似乎代表該廟土地攻能近觀、遠眺,明察秋毫境內大小事,其室內有彩磁壁飾,為曾流行一時的裝飾手法,今已不多見.
台南女中周圍的文化遺產-法華寺
法華寺是一座由庭園改建成的禪寺,原是明末隨
鄭經 入臺的名士李茂春息居的「夢蝶園」.李茂春與明鄭參軍
陳永華 為好友,兩人時常在此園交遊,陳永華並為此園題名,贈「夢蝶園碑」給李茂春。明永曆二十九年(1675年)李茂春去世後,其僧友將其故居改建為「準提庵」供奉
準提菩薩 又稱
準提觀音. 嘉慶五年重修法華寺「夢蝶園碑」(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臺灣知府
蔣毓英 集資在此建佛寺,供奉如來佛祖,並將寺名改為法華寺。
而康熙四十七年(1798年)時,鳳山知縣
宋永清 率眾捐款修寺,建三進寺舍,前殿供奉火神
祝融 (南極大帝),又稱火神廟;中殿供奉
觀音菩薩 ,後殿供奉
準提菩薩 ,並在後院另設禪房,還有建鐘樓與鼓樓。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八月,該寺住持照明方丈募款鑄鐘,將之懸於鐘樓上,而此鐘今仍在。
康熙六十年(1721年),南臺灣發生大地震,法華寺因而損毀,住持碧天(重修碑文記為伯夫)並再塑
彌勒佛 與
四大天王 像於前殿(天王殿),至乾隆八年(1743年)完工。
後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時,臺灣巡道
蔣允焄 重修該寺,重建火神廟於寺右,隔年又在寺前新鑿半月池「南湖」為端陽競舟的地方,而在湖畔又建有南湖書院與
半月樓 ,是當時文人雅集的所在地。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時,臺灣知府
楊廷理 又建關帝廟於寺左。
光緒年間黑旗軍抗法名將劉永福之子劉成良所立的「謫護靖氛」,還有同治元年信士所立的「莫不尊親」於法華寺關帝殿.
半月樓到了日本時代初期尚存,由日治時期影像橋樑位置、地籍圖等資訊可知其精確位置在今臺南法華寺旁府連路東側,這張珍貴影像原圖攝影者推測為聖朱利安.愛德華茲(St. Julian Hugh Edwards)。1869年愛德華茲受美國領事李仙得之邀來臺隨行攝影,並在法華寺前留下珍貴影像。
1869年愛德華茲受美國領事李仙得之邀來臺隨行攝影
到了日治期間,法華寺也曾改為日本「曹洞宗」禪宗的五個主要流派之一末派。大正八年(1919年),臺南詩社
南社 社長
趙雲石 將詩社遷於該寺中,有眾多文人齊聚於此。
昭和十七年(1942年)左右該寺又予以整修,而此時適逢日人闢建
臺南機場 ,拆毀李茂春之墓,遂將其遺骨收於寺塔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期,法華寺殿宇多半焚毀。民國四十年代起由住持善昌法師發起重修,並於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完工。雖然此寺大部分的建築重建後為仿木結構,但因其歷史意義和整體規制上依循傳統,遂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列為三級古蹟。
前殿奉阿彌陀佛,正殿奉釋迦牟尼佛,左殿奉文衡聖帝,右殿奉南極大帝,法華寺為臺灣獨特的釋、道合流的“通俗佛教”之明顯例子。當我們面對宗教信仰與文化資產,我們必須心懷敬意,宗教是人們心靈的寄託,也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的傳承,藉由教授演講讓我們學會從建築去了解其歷史的意義與價值.從建築當中去了解文化資產是歷史的見證,蘊含的智慧與美學.
台南建城四百年,台南女中附近的文化資產豐富,我們需要保護歷史古蹟,同時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與之共存,確保永續發展.古蹟修復設計者必須具有歷史與文化理解及專業技術專長非常重要.保護與修復建築有助於傳承歷史與文化資產,已經發生的歷史,是客觀的存在,紀錄了過去的事件與事實.對於負面的歷史,我們應該正視並反思,記取教訓.歷史的經驗與成就會對未來的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傅朝卿教授最後分享四個字『知古鑑今』-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會消失.如果連過去的歷史文化都刻意掩蓋不願了解,又怎能看清楚現今的狀態?歷史是智慧的寶庫,通過瞭解學習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獲得寶貴的啟示,都能夠指引我們當前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這次的演講內容層面相當廣泛,筆者在尋找資料延伸時,傅朝卿教授提供不少資訊建議,相當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