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3 閱讀問題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梁虹瑩老師、陳冠穎老師
在我們做喜閱樹的過程裡,常常會遇到家長問我們:「老師,我的孩子不喜歡閱讀耶!怎麼辦?」
針對這樣一個普遍的問題,冠穎老師建議家長和孩子多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探索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再從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去下手。如果發現孩子對某個主題有興趣,就可以帶孩子開始閱讀相關書籍。
因此,先了解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再從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去切入閱讀,是帶孩子進入閱讀的第一步。
虹瑩老師則提及,在閱讀之中,讓孩子感受到「樂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唯有孩子覺得能從閱讀中得到樂趣,他才會想要進入閱讀的世界中。因此,「故事類型讀物」是最適合的一類書籍,另外就是孩子有興趣的主題讀物。從以上書籍,孩子比較容易從閱讀中得到樂趣。
接著兩位老師都認為:
要為孩子打造一個適合的閱讀環境,是很重要的事。
虹瑩老師勸告家長,環境中如果充滿3C產品,或者讓孩子很容易就可以使用3C產品,這樣會直接扼殺掉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因此,在閱讀環境的塑造中,對於3C的嚴格管控是絕對必要的。否則陷入3C快速且高頻刺激的孩子,是很難體會閱讀樂趣的。
接著,要為孩子打造一個適於閱讀的環境,例如:
- 常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借書或看書
- 帶孩子去書局看書或購書
- 孩子的房間裡要有許多他喜歡的讀物
虹瑩老師尤其強調,家中的書籍要是孩子喜歡的讀物,而非「家長覺得很好但孩子沒興趣」的讀物。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借書,如果確認有些書籍是孩子特別喜歡,會想要重複看,就請別吝嗇帶孩子去買下來,讓他所在的環境有很多他喜歡的書籍,這樣孩子才會容易想要拿書來看。
冠穎老師分享,小時候雖然沒有自己的書櫃或空間,但自小有一個自己的「小皮箱」,裡頭有許多自己喜歡的書籍,因此閱讀對她而言就很像一個「禮物」,讓她很期待去做這件事。
因此兩位老師提醒大家,當我們要孩子「讀書」時,在孩子周圍的環境中應該是孩子喜歡閱讀的讀物,而非只有無聊的課本、參考書,讓孩子每次一想到要「讀書」就覺得很痛苦,彷彿「讀書」只是一件痛苦而無趣的事。所謂環境的塑造,就是讓孩子擁有一個
感覺愉悅的閱讀環境和閱讀經驗
唯有覺得「閱讀」是一個美好的事情時,孩子才會更加樂意去做。
冠穎老師同時提及,「大人的陪伴」對孩子而言也很重要,尤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如果我們能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陪他閱讀,孩子就能在最一開始就覺得「閱讀真是件美好的事」,從此奠定「喜歡閱讀」的基礎。
至於年紀較大的孩子,就要開始養成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
虹瑩老師認為要養成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最好還是從父母的陪伴開始,但此時的陪伴形式會和小時候長得不太一樣。首先,每週還是要有一些「親子共讀」時間,可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家長也須放下3C產品,專心陪伴孩子閱讀。
1.2.3.4年級孩子閱讀的書籍可以「橋樑書」為主,所謂「橋樑書」是字數較多,字型較大,字仍有注音,書籍裡也有一些可愛的插圖,稱之為「橋樑書」。這種「橋樑書」是孩子由繪本進入到純文字讀物之間的一種過度書籍。台灣的橋樑書豐富而有趣,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選一些橋樑書或幫孩子們選擇有趣的橋樑書給他們。
如果孩子一開始很難自己專心閱讀,那在親子共讀之時,家長可以先「唸讀」前三分之一(不要超過)給孩子聽,等孩子被內容吸引住之後,再請孩子自行閱讀。家長在唸讀時請關注孩子的狀態,等孩子完全被吸引住後,甚至可以停在會讓孩子好奇後續發展的地方,就將書籍交給孩子,請孩子自己閱讀。
至於上了高年級甚至國中生,孩子還沒有閱讀習慣,兩位老師也建議家長們可以運用「同儕影響力」,了解這個階段孩子喜歡、會討論的熱門書籍,讓孩子可以進入閱讀的世界。梁老師也提出一種方式,有一些厲害的青少年小說可能有拍成電影,也可以先透過電影引發孩子的興趣,再給孩子看相關的書籍。
梁老師跟大家介紹,有一種類型的小說叫做「青少年小說」,特別適合高年級到中學生。這種青少年小說的主角多是和孩子們同年紀的青少年,故事主軸通常是通過各種冒險和經歷,使孩子尋找到自我或獲得身心成長,這類型小說都會讓孩子們看起來特別有感覺,因此,只要讓孩子有機會進入,孩子就很有可能自然被吸引住。
冠穎老師也分享自己過去在學校時,班書裡有《詩魂》這本知名的青少年讀物。在老師的刻意介紹下,再加上班上同學的口耳相傳,竟然也讓一位從來不看書的男孩,在下課時間開始自行閱讀這本超有趣的小說,可見這些青少年小說的吸引力之大!
因此兩位老師跟大家強調:
善用這類有趣的青少年小說,以及同儕的力量,還是有機會讓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們開始進入閱讀的世界。
最後,兩位老師也想邀請家長們一起帶孩子們
遠離3C產品,給孩子一些有趣的書籍,成為孩子閱讀學習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