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當醫師成為網紅後很容易就變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有好幾位患者朋友私下跟我提到:「我先前在XXX那邊看診,但發現當醫師變有名、上電視、推新聞、打廣告或是成為YT網紅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商業化,一下子推銷保養品一下子推銷療程,反而看診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草率…」
由於提及的醫師我都認識,通常也只能笑笑的回答說:
「或許在現在這年代要變臉、要變心已經很容易,
真的要變個人也沒有這麼難了…」
這或許只是少數特例,但也可能已經是現實縮影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04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了皮膚科專科醫師看診快20年,遇過各式各樣的病程情境,但有趣的是同樣的疾病,有些人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治療,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有些人就常會被反覆發作的疾病所困擾,甚至會留下後遺症;有些人更是怎麼治療好像都很難治好,感覺看不到盡頭。
講到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應該很多朋友們都聽過,甚至自己都有服用過的經驗,尤其是在感冒、過敏、流鼻水或皮膚癢的時候,就常會使用這類藥物來治療。臨床上也常會遇到大家對這類藥物有疑問,像是為什麼有時候吃了後會很想睡、有時候卻不會?
這次想跟大家說明的是一個蠻有趣的問題,也就是:幫你看診的「皮膚科醫師」,到底是否真的是如你所想、資歷符合的「皮膚科醫師」?
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皮膚科應該是最常利用「光線」來當作治療皮膚問題的科別,而所有的相關治療就統稱為照光治療(Phototherapy)。臨床上分類會以實際的作用機轉細分成以下五大類:
在門診中或網路上常會遇到朋友們詢問皮膚到底要如何保養才對?市面上這麼多的化妝保養品要如何選擇?媒體上這麼多的訊息到底要如何分辨真偽?...尤其現在AI興起之後,有不少人以為只要鍵盤打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但老實說可能沒有這麼樂觀。
當了皮膚科專科醫師看診快20年,遇過各式各樣的病程情境,但有趣的是同樣的疾病,有些人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治療,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有些人就常會被反覆發作的疾病所困擾,甚至會留下後遺症;有些人更是怎麼治療好像都很難治好,感覺看不到盡頭。
講到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應該很多朋友們都聽過,甚至自己都有服用過的經驗,尤其是在感冒、過敏、流鼻水或皮膚癢的時候,就常會使用這類藥物來治療。臨床上也常會遇到大家對這類藥物有疑問,像是為什麼有時候吃了後會很想睡、有時候卻不會?
這次想跟大家說明的是一個蠻有趣的問題,也就是:幫你看診的「皮膚科醫師」,到底是否真的是如你所想、資歷符合的「皮膚科醫師」?
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皮膚科應該是最常利用「光線」來當作治療皮膚問題的科別,而所有的相關治療就統稱為照光治療(Phototherapy)。臨床上分類會以實際的作用機轉細分成以下五大類:
在門診中或網路上常會遇到朋友們詢問皮膚到底要如何保養才對?市面上這麼多的化妝保養品要如何選擇?媒體上這麼多的訊息到底要如何分辨真偽?...尤其現在AI興起之後,有不少人以為只要鍵盤打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但老實說可能沒有這麼樂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從前有兩位醫生,分別是好醫生和壞醫生。   好醫生是真的關愛生命,對任何事情都抱持着責任感,把良知看得很重。反觀壞醫生,雖然同樣具備醫學專業資格,但他壓根不在乎,當醫生單純為了高薪酬;缺德的人渣,別人常在背後這樣說他。   直到某天,兩名重症病人各自看診好醫生和壞醫生,情況危殆,需要立即動手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近來醫學美容新科技紛紛上市,台北市的民眾有更多處理外觀老化的方法。然而,面對市場上眾多的醫美診所,如何選擇一家能讓人安心且安全的診所呢?,在醫美診所工作丁姓醫師,建議我們在選擇時,不僅要考慮醫生的專業背景,還要注意診所是否具有原廠認證。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醫療器材的許可證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專業人員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臨的挑戰。作者以醫療人員和社工為例,探討了他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責任和困境。這篇文章強調了對專業人員的尊重和理解,並呼籲人們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這些工作。
Thumbnail
醫師使命是救人 亞典使命是找人 廠商投入生技新藥開發,須獲取醫藥許可證,每一環節皆不可小覷,才得以確保病人獲得最適當的資訊。專業的醫藥公關公司在各產業不論是生技及醫藥產業,站穩專業醫藥行銷角色,將艱澀難懂的醫學新知,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注入社會大眾心裡,進一步使產品更生活化,達成大眾所給予的期望值,
Thumbnail
這是一位藥商業務轉換到醫療器材領域的成長心態故事。透過主動學習和積極態度,他成功地適應了新的職務挑戰。除了技能轉換,作者強調心態上的調整同樣重要,需要放下過去的專業形象,以謙卑的態度重新學習。作者透過正面思維、設定小目標、面對挫折,建立了成長型心態,成為轉換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從前有兩位醫生,分別是好醫生和壞醫生。   好醫生是真的關愛生命,對任何事情都抱持着責任感,把良知看得很重。反觀壞醫生,雖然同樣具備醫學專業資格,但他壓根不在乎,當醫生單純為了高薪酬;缺德的人渣,別人常在背後這樣說他。   直到某天,兩名重症病人各自看診好醫生和壞醫生,情況危殆,需要立即動手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近來醫學美容新科技紛紛上市,台北市的民眾有更多處理外觀老化的方法。然而,面對市場上眾多的醫美診所,如何選擇一家能讓人安心且安全的診所呢?,在醫美診所工作丁姓醫師,建議我們在選擇時,不僅要考慮醫生的專業背景,還要注意診所是否具有原廠認證。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醫療器材的許可證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專業人員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臨的挑戰。作者以醫療人員和社工為例,探討了他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責任和困境。這篇文章強調了對專業人員的尊重和理解,並呼籲人們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這些工作。
Thumbnail
醫師使命是救人 亞典使命是找人 廠商投入生技新藥開發,須獲取醫藥許可證,每一環節皆不可小覷,才得以確保病人獲得最適當的資訊。專業的醫藥公關公司在各產業不論是生技及醫藥產業,站穩專業醫藥行銷角色,將艱澀難懂的醫學新知,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注入社會大眾心裡,進一步使產品更生活化,達成大眾所給予的期望值,
Thumbnail
這是一位藥商業務轉換到醫療器材領域的成長心態故事。透過主動學習和積極態度,他成功地適應了新的職務挑戰。除了技能轉換,作者強調心態上的調整同樣重要,需要放下過去的專業形象,以謙卑的態度重新學習。作者透過正面思維、設定小目標、面對挫折,建立了成長型心態,成為轉換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