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以為沒有人會看我上一篇的日記文。
雖然我還不太會使用方格子上的功能,但一看到有4顆愛心就覺得心情好好。
原來這麼簡單的生活當中也是會有人再關注。
由於現在科技發達,真的發現身邊的人很少再用筆,除了學生及有些工作上外,其實平常的大家都不太會去寫字。
最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就只是一到禮拜天就會去電影院選一部電影來看。但有一部是知道卻沒有想要看的念頭。
目前知道《小美人魚》的廣告多到令我有點害怕的程度。不管是在Instagram還是Facebook甚至是其他的網站上。都能看到它的預告片。
偶爾會好奇裡頭的留言在說些什麼。是非常兩極化的評論。
很多的梗圖也很多的說法,但也提不起我想看的心情。問問身邊的人有人有去看嗎?卻發現身邊的人還真的沒人去看。那心中大概有個底了。
昨天是去看馬東石的作品《犯罪都市3》。嗯,這次的武打個人認為挺好的。不愧是韓國在拍攝手法和劇情上都有下很多功夫,當然還有演員的個人魅力。
有時候也會在想,台灣之後也能成為這樣嗎?只是台灣的新生代演員真的蠻少的?也許很多?只是我們不清楚。
總之不管是怎麼樣,我還是會支持國片的。
最近也有在閱讀小說,我喜歡紙本的感覺,不太喜歡看小說翻的是螢幕,雖然真的蠻方便也很環保?但看書就是要有觸碰的感覺才好。
目前閱讀的小說有《全知讀者視角》、《反派角色只有死亡結局》還有一本需要解讀的《聖經》。
如果你有推薦好看的小說,也可以告訴我哦。一起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清楚有沒有人喜歡看別人寫的日記。 但我就蠻喜歡寫日記的,但也是因為越來越大,而開始忘記要寫日記了。 記得我當初我寫日記的時候是國小五年級,老師很奇怪,他偏偏要班上30幾個同學每天寫一篇日記給他閱讀。所以我很聽話,甚至把日記本寫到5到6本。 但內容我完全忘記了,不記得寫了什麼,本子也在有次搬家後被家
不清楚有沒有人喜歡看別人寫的日記。 但我就蠻喜歡寫日記的,但也是因為越來越大,而開始忘記要寫日記了。 記得我當初我寫日記的時候是國小五年級,老師很奇怪,他偏偏要班上30幾個同學每天寫一篇日記給他閱讀。所以我很聽話,甚至把日記本寫到5到6本。 但內容我完全忘記了,不記得寫了什麼,本子也在有次搬家後被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昨天在方格子裡提了一個問題:我認為在寫作上,站在讀者的角度,有三種文是受歡迎的: 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做? 說一個故事 然後我又想到第四點:自己的生活點滴,以及感想。但是我向來對所謂分享自己的生活並不感到興趣,因為我認為沒有誰會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感到興趣,除非是對於名人。比如大S
最近開始在看一部日劇「獨活女子的的守則」,當初會被它吸引主要是因為去年開始,我也以為我開始了這樣的生活,且應該還活得不錯。但今天卻被劇裡的一段話打到:「獨活可不是一個人就好」!!我好像誤會了些什麼事情...… 看來,為了要解開這個疑惑,我要好好的把它追完。 -----------------
Thumbnail
近半年來,我耗盡數支筆芯寫過一頁又一頁的日記,其中包含幾段無疾而終的故事,我實實在在地瞭解到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文字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也因此,讓我對文字再添上一層的喜愛。想讓自己在不需要顧慮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誠實面對自己。
這篇日記記錄了一個人一週的生活,從失落和被忽視的情感到尋求獨立和強大精神力。文章中描述了各種日常活動,以及對食物和音樂的感受。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我還存留不少紙本日記,大都斷斷續續的,寫完一整年的僅16本,顯示我堅持精神還是很不夠的。年少的日記,基本記錄的是感情生活。青年時期,我記錄很多孤獨、迷惘,對人情世態的不解;不乏失敗的挫折,成功的欣喜,開悟的成長,自以為是的執見。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這篇日記記錄了作者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的生活點滴,包括寫作、娛樂、散步、早起、烹飪、課業、補課等等。文章內容豐富,生動描述了作者的一週生活。
Thumbnail
  網誌對我而言就像是電子手札一般,寫下每個我想記錄的時刻,而我在國中時期最常使用的平台就屬「無名小站」,不過我個人向來隨便,懶得研究那些改CSS的樣式,都是挑幾個順眼的公版就直接用了,包含留言板也是如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昨天在方格子裡提了一個問題:我認為在寫作上,站在讀者的角度,有三種文是受歡迎的: 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做? 說一個故事 然後我又想到第四點:自己的生活點滴,以及感想。但是我向來對所謂分享自己的生活並不感到興趣,因為我認為沒有誰會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感到興趣,除非是對於名人。比如大S
最近開始在看一部日劇「獨活女子的的守則」,當初會被它吸引主要是因為去年開始,我也以為我開始了這樣的生活,且應該還活得不錯。但今天卻被劇裡的一段話打到:「獨活可不是一個人就好」!!我好像誤會了些什麼事情...… 看來,為了要解開這個疑惑,我要好好的把它追完。 -----------------
Thumbnail
近半年來,我耗盡數支筆芯寫過一頁又一頁的日記,其中包含幾段無疾而終的故事,我實實在在地瞭解到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文字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也因此,讓我對文字再添上一層的喜愛。想讓自己在不需要顧慮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誠實面對自己。
這篇日記記錄了一個人一週的生活,從失落和被忽視的情感到尋求獨立和強大精神力。文章中描述了各種日常活動,以及對食物和音樂的感受。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我還存留不少紙本日記,大都斷斷續續的,寫完一整年的僅16本,顯示我堅持精神還是很不夠的。年少的日記,基本記錄的是感情生活。青年時期,我記錄很多孤獨、迷惘,對人情世態的不解;不乏失敗的挫折,成功的欣喜,開悟的成長,自以為是的執見。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這篇日記記錄了作者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的生活點滴,包括寫作、娛樂、散步、早起、烹飪、課業、補課等等。文章內容豐富,生動描述了作者的一週生活。
Thumbnail
  網誌對我而言就像是電子手札一般,寫下每個我想記錄的時刻,而我在國中時期最常使用的平台就屬「無名小站」,不過我個人向來隨便,懶得研究那些改CSS的樣式,都是挑幾個順眼的公版就直接用了,包含留言板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