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恆惴慄」,簡單講就是不斷擔心害怕的意思。語出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儘管這篇文章在古典遊記文學中具有重大的指標性意義,不過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只是高中國文的一課。
是年,柳宗元因政爭被貶永州,喪妻女病纏身,半輩子的「功業」化為烏有,憂讒畏譏待罪度日,實是「魂飛湯火命如雞」,這樣的日子當然恆惴慄。遭貶初期作品〈江雪〉也反映了他的心境: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
這首絕句很罕見地用了仄聲韻,讀之滿腔淒切,意象盡是孤寂。之後,他寄情於山水間,成就了流傳後世的〈永州八記〉,開創以景寫情的創作方式。〈始得西山宴遊記〉是首篇,大意是被貶謫之後成天擔心害怕無所事事,所以寄身山水四處遊玩,正當以為遊遍永州山水之後,某日在住處法華寺望著「西山」,始覺特異於是興起登爬的念頭。之後在登山的過程經歷了一連串的「心靈之旅」,將自己的人格與遭遇同西山疊合,是西山也是柳宗元,最終有了「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物我合一的體驗,與今次相比,之前的所有旅遊都不值一說了。
柳宗元在遊遍山水之後才在「起點」發現他的西山,著名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男孩,在跋涉千里、得而復失之後才發現寶藏原來就在「原點」。 活著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旅行,每段由起點回到原點的過程,旅行的意義不在到達目的地,而是在過程中遇見一個嶄新的自我。
我們不是古文八大家,但同樣以有限的生命等待著一次次的花開,又嘆息著花謝不過瞬間,易取難捨是人性,有待於外的是人生,又如何能不「恆惴慄」呢?現實中的西山並不算是座高山,在柳宗元的眼中卻是「不與培塿(小山)爲類」,並非所有人都必須追求一座高山,但我徒自羨慕心中有一座「西山」的人,那不是經歷苦難就能尋得,更不在桃花林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