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韓同盟 未來亞洲北約主幹

美日韓同盟 未來亞洲北約主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北韓二○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發射一枚火箭,將軍用偵察衛星「萬里鏡一號」送上軌道,但因火箭故障,發射失敗,北韓當局宣布近期內將再度試射;美日韓立即同聲譴責北韓,美國印太司令部也重申北韓是以「彈道飛彈技術進行發射」,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多項決議,造成東北亞局勢緊張,破壞區域和平穩定,未來三方將持續合作監控北韓動作。

近來美日韓在朝鮮半島與台海安全議題,多次採取共同軍事或外交行動,一致防範並譴責北韓頻頻試射飛彈與中共武力威脅台灣行為。以上三國合作趨勢,若能持續擴大下去,將有助於未來「亞洲北約」的形成並發揮重要影響力。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為冷戰時期兩強對峙下產物,是全球軍力最強大的集體安全組織;參與國家高達三十一國,各國基於對民主、人權及法治的共識,運用政治智慧並結合軍事力量,維持歐洲安定六十多年之久。

至於「小北約」或「亞洲北約」概念,早在二十年前美國學界即有倡議,但一直未實現。兩年前,上述戰略構想,再被美國官員正式提出並希望落實。

二○二○年八月美國前副國務卿畢根(Stephen Biegun)參與「美印戰略夥伴論壇」舉行的第三屆印美領導人峰會時表示,美國希望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成員國印度、日本和澳洲建立類似北約組織,以防範中國潛在挑戰;畢根並說明,美國目標是結合美印日澳四國和印太地區其他國家,共同抵禦中國威脅,並組建一個擁有共同價值觀的關鍵多數,未來期盼更多全球國家加入,形成類似北約的軍事同盟關係。

除了上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外,筆者研判「美日韓同盟」未來更將扮演「亞洲北約」主幹角色。

此因不到一年時間,美日韓已共同舉行兩次大型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亦在國際場合召開過兩次元首高峰會談,顯示三國合作關係緊密;尤其近來日、韓的國際地位逐漸重要,例如北約組織正討論在東京設立聯絡處,聯合國大會六月六日也投票選出南韓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以上情事都有利於未來美國抗衡中國的全球戰略布局。

俄烏戰爭後,「台海軍事危機」和「北韓核武威脅」已是全球最易爆發戰爭的兩大火藥庫,其中台海戰爭更是國際預防與關注焦點。當前印太地區雖有「美菲」、「美澳」同盟,以及「澳英美安全合作聯盟」(AUKUS)等機制,但未來亞洲仍須建立一個更為完整、更為強大的集體安全結構,才能真正嚇阻並抗衡中國軍事威脅。

在美國主導下,近來美菲同盟強化合作並增建四處軍事基地、AUKUS正積極製造至少三艘以上的核潛艦、美日韓計劃展開更大規模的實彈聯合軍演,以上皆是「亞洲北約」成型前的指標跡象。台灣未來可深入研究,即如何在美國協助下,加入上述區域跨國的多邊安全體系,並能逐步建立軍事合作關係。

avatar-img
台大法學博士姚中原教授專欄文章
13會員
75內容數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高比例人數的國防文官是全球先進國家實施「文人領軍」成功的主要關鍵,也有助於「文人部長」推動軍事革新及重大國防改革工作。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高比例人數的國防文官是全球先進國家實施「文人領軍」成功的主要關鍵,也有助於「文人部長」推動軍事革新及重大國防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