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玩日旅,瘋日旅,但不懂日旅史,就別說你懂日本:我讀《照見日本:從明治到現代,看見與被看見的日本觀光150年史》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新冠疫後,喜愛日旅的台灣人,陸續重拾「不是在日本,就是在前往日本的路上」的旅遊日常。

「不想再去日本」:逆風日旅體驗

而就在不久前,網路社群Dcard,則有卡友發文分享赴日旅遊的失望情緒,表示此後不想再去日本,而成為媒體寫成報導藉以蹭流量的題材。
卡友對店家的語言溝通模式、「待客之道」(おもてなし)多有微詞,與當地消費稅、支付工具的認知誤解,總之有各種想像與現實的落差。
延伸閱讀:不想再去日本!他曝「街道超髒、用英語無法溝通」 網困惑:跟我去的不一樣-風傳媒 (storm.mg)
行前功課準備的不足,被視為是這宗日旅體驗之所以敗興而歸的癥結點。不過,卡友抱怨文中形容的部分日旅實態,像是滿是髒亂與菸蒂的街道景觀,與住房不甚整潔的旅宿體驗,不消說卻也是另一面對日本的「照見」。

日旅的百年史,是日本人照見自己的一面鏡子

現職為自由文字工作者的內田宗治,以其過去擔任旅遊指南系列書主編,與產經記者的背景,在2018年出版了《外国人が見た日本 「誤解」と「再発見」の観光150年史》,近日即將以《照見日本:從明治到現代,看見與被看見的日本觀光150年史》的書名,在台推出中文版。
書封取自日本亞馬遜
本書將區域鎖定在日本列島(不包括帝國時期的殖民地),以訪日的歐美人士為主要分析對象,追索了從幕末至今的一百多年間,日旅史的前世與今生。藉此反思近年訪日外客的爆炸,及其衍生的風險與考驗,並展望2020東奧即將華麗登場的背景下,未來的觀光發展該往何處去。

開國之後,日旅的逐漸解封

19世紀中葉,日本在培里艦隊的強勢叩關下,「開國」成為德川幕府定調的方針。幕府陸續與歐美列強締約,開放各項利權,「旅行權」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日本從幕末到明治初,對外國人在境內的旅行活動,採取的是逐漸解封的政策。此乃有鑑於清國在英法聯軍吞敗之後,天津條約已全面賦予外國人自由在內地旅行、通商與傳教的權利,此後也衍生各種不同程度的邊防安全、商貿利權、仇外等隱憂。
幕府最初在橫濱、神戶等開港場的外國人居留地,設置固定範圍內的「遊步」許可;進入1870年代,明治政府開始核發「內地旅行免狀」,給予有療養或學術研究需要的外國人;直到1890年代末,日本欲與列強交涉條約改正,作為交換,至此全面開放外國人在境內自由旅行。
1878年,為了療癒疾病來到日本的英籍旅行家伊莎貝拉博兒(Isabella Lucy Bird),就是在旅行免狀制度之下,透過英國駐日公使巴夏禮(Sir Harry Smith Parkes,在此前曾任駐清公使)的協助下,取得一張沒有時間與範圍限制的內地遊歷護照,就此展開為期數月的東北、道南奧地之旅。
延伸閱讀:19世紀的日本大縱走之旅:我讀博兒《日本奧地紀行》|方格子 vocus
其實日本在開國之前,並非沒有外國人在境內旅行。例如長崎出島的荷蘭商館成員,有比照諸大名的「參勤交代」,定期前往江戶晉見將軍的「參府」活動;或是來自朝鮮的「通信使」。兩者在日本境內的旅行經路與觀覽景點,在幕府強勢的主導下,不至改變原有的旅行秩序與文化。
但是開國之後,各式各樣的外國人群體,尤其以先進政經文化優位之姿,來日居留、旅行的西方人,不時挑戰當局設下的「遊步」範圍,越界旅行時有所聞;或以療病、研究為名申請旅行免狀,實則為了深入內地從事休閒遊憩,使原本意欲約束外人的旅行規制,逐漸形同具文。
諸如軍官、外交使館人員、探險家、學者、商人等,族繁不及備載。這些外人或因公務,與尋訪秘境的自然、人文,在列島間縱走移動;或基於避暑、度假、遊憩的需要,在當地尋覓涼爽、休暇的樂土;當然也有城郊之間的放空小旅行。

百年間,參與日旅的外國人群體,也有你跟我的身影

19世紀中葉以降,除了來自歐美的旅日/訪日人士之外,以東亞地區來說,像是清國或朝鮮的外交成員、知識份子;曾經是日本帝國治下的台灣人;還有1930年代的民國,曾有一群瘋過日旅的城市中產階級。二戰後,從廢墟中重建的日本,相繼迎來駐日佔領軍的觀光潮,與高度經濟成長時期,以歐美背包與團體旅行為主力的訪日客群。
而近年,來自亞洲各國的遊客,尤其是台、韓、港、中,成為日旅的大宗。根據日本觀光局(JNTO)的2017年的統計,上述國家的訪日遊客,占了高達75%之譜。
你我赴日旅行之際,無論身處都會、田舍、車廂、旅宿等空間,耳邊總能聽見各種熟悉或陌生的語言,較之百年前,更顯眾聲喧嘩。來自世界各地的訪日客群,可能是套裝團旅的成員,或相約自助的親友,或為獨行的背包客。
日本境內各類交通工具(鐵道、租車、單車、渡輪等),發行目不暇給的交通票券,希望賦予來日旅人不同的移動體驗;在地的消費,想爆吃爆買,無妨,但簡約旅行亦可;想看高樓展望、歷史名勝、世界遺產、博物館群、影視聖地巡禮,甚至人跡稀少的天涯海角,任君選擇。
這些是你我皆曾,也是目前正在參與其中的日旅風景。

日光、箱根、輕井澤與湘南海岸,不是一天造成的

一百多年來,漸形多元複雜的日旅人群,帶著互異的旅行視線,持續潛移默化的形構,也改變了日本的旅遊空間、設施。
早期來日的歐美人士,多苦於關東地區的夏季均溫高於母國的酷熱,遂在日本尋覓避暑的樂土,日光、箱根、輕井澤漸有外人前往賃屋避暑。英國駐日公使巴夏禮,是最早到日光避暑的外國人之一。
延伸閱讀:大家瘋日旅卻可能不知道的日旅史 | 日光篇 (一)|方格子 vocus
1870年,巴夏禮偕妻前往日光旅行,到了1873年,由金谷善一郎主持的「金谷カテッジイン(KANAYA Cottage Inn)」在日光開業,專門接待來日光旅遊的歐美籍外國人。日後伴隨鐵道延伸的便捷,外人蜂擁來此避暑或度假,國際級的西式飯店,與政商要人的別墅陸續進駐,此後日光逐漸從德川將軍長眠之所,政治與宗教的聖地,蛻變成為今日的旅遊勝地。
井上雄彥的經典漫畫「灌籃高手」,櫻木與晴子相遇的名場面,讓江之電沿線的鎌倉高校平交道,總是有絡繹不絕的遊客朝聖,造成當地的觀光公害。而電車所經,現今是衝浪與戀人聖地的湘南海岸,最早也是來日外國人在周邊從事海水浴,與鐵道開通的便利性,所逐漸形塑而成為現今的遊憩空間。

早期的日旅達人薩道義,既是外交官也出版過旅遊書

旅遊達人以自身的日旅經驗,與收集整理日本各地的食衣住行資訊,編著的「旅遊書」,是你我並不陌生的文本。
日本開國之後,由外國人所編寫,以英語系的訪日外人為TA的旅遊指南文本也陸續出版。從最初的《橫濱案內》(The Yokohama Guide)、《東京案內》(The Tokio Guide),到了1880年代則出版了包含日本各區,且多達數百頁的英文版旅遊手冊(Handbook)。
英國駐日公使薩道義(Sir Ernest Mason Satow),堪稱19世紀英語界的日旅達人。他以外交官的身分,與數十回因公務從南到北奔走日本的經驗,編寫了由英國大手商社John Murray所出版的暢銷指南《給旅行者的日本中部北部手冊》(A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Central and Northern Japan),也就是內田宗治書中提及的《明治日本旅行案內》)。
延伸閱讀:大家瘋日旅卻可能不知道的日旅史 | 日光篇(二)|方格子 vocus
薩道義編寫的日本旅行指引,所介紹的地域,北至札幌、小樽、函館與千島群島,南至福岡、長崎、熊本、鹿兒島等九州各地,可以說幾乎涵蓋了當時的日本列島。不過,身負外交任務,考察日本國情為目的所編寫的指引文本,在西方現代意義的旅遊業,尚未導入日本的背景下,並未具備太多觀光旅遊的質素。

我推的「孩子」,跟你不太一樣

世紀之交,日本開始借鏡歐美的觀光業,思索作為一個現代國家,應該怎麼發展觀光,吸引外國人來日旅遊,成立觀光推進機構,布局帝國圈/控制圈各地的觀光政策。
1914年,日本鐵道院發行了英文版日旅指南書《公認東亞案內》(An Official Guide to Eastern Asia)。而由美國人Thomas Philip Terry,在日方的協力下,亦於同年出版了名為《Terry's Japanese Empire including Korea and Formosa》的日旅指南,即內田書中所提到的《テリーの日本帝國案內》。
《Terry's Japanese Empire including Korea and Formosa》的日本帝國全圖(Photo Credit : Openlibrary.org)
兩部同時期問世的英文日旅指南,聚焦於同類型的TA,向訪日外國人介紹帝國日本的旅遊景點與魅力。重點在於,鐵道院的版本,是在「想被看見/想給你看見」的預設下所編寫,當然要端出自己認為有面子,值得介紹外國人造訪的旅遊景點;而Terry的版本,則是基於「想看見」的意圖,文本中往往會對自己認為的亮點,但對日本人來說則否,或對日方而言根本就不太光彩的事物多有介紹。
像曾經是東京著名的紅燈區吉原,就不會作為自慢的觀光景點,在鐵道院版的指南上出現;不過吉原卻是Terry版日旅指南中的推薦旅遊地。日本人眼中的毒藥,可能是訪日外客眼中的蜜糖。

因為「不能只有我看到」所帶來的「發現」

日本人推日旅,外國人玩日旅,兩者對於甚麼是必看必玩必吃必買,百年來迄今,都持續存在著差異。觀光旅遊(Tourism)是作為一種「設定/安排好某些事物讓遊客觀看」的產業,而人們往往帶著「看見」或「發現」之眼,來從事旅行或旅遊,因為差異,而有誤解,卻也帶來了「再發現」的可能。
許多原本在日本人眼中,日常不過的地方與風景,卻對外人來說,有極為吸睛的特色而被重新發現,像是京都以千鳥居著名,遊客如織的伏見稻荷大社,最早就是在薩道義的《明治日本旅行案內》中詳細介紹而被外人所認識,如今的千鳥居,與清水舞台一樣,無論對日本國內外遊客的來說,都是會自然浮現的京都意象之一。
延伸閱讀:外國遊客發掘出的日本景點 | Nippon.com
百年來,因外人的涉足、觀看與發現,許多地域從原本的神聖空間、秘境,或無名之地,發展為我們今日所熟知的觀光勝地,或熱門的地景。通過外國旅人的日旅體驗與視線,讓日本照見了自己身處日常,難以且未曾覺察的風景或魅力。

書封取自博客來

日旅史與未來觀光業的展望,卻遇上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

而作者在本書的尾聲,對東日本震災的次年,訪日遊客創下史上新高,此後逐年爆炸式的增長,隨之衍生過度觀光、恐怖攻擊與疾疫傳播(主要指SARS、新型流感、MERS)等隱憂,對旅遊業的風險,提出自身的觀察。
不過,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病毒株的擴散、變異,讓各國逐步限縮邊境的管制,日本也身陷新冠蔓延的泥沼,延辦了東奧,也閉鎖觀光客的入境,直到去年10月解禁。
全世界經歷了一場必須封鎖國界的新冠疫情風暴,旅遊業在兩三年間,頓時陷入真空狀態,以及後疫情時代的重整、復甦對策,這恐怕是作者出版這本書的當時,難以歷史的後見之明,所能預想到的現象。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伴隨1979年台灣開放海外觀光旅遊的,電視台陸續製播旅遊節目,吸引觀眾目光,鼓動出遊的想像,也成了推動海外旅遊風氣的動因。90年代的人氣旅遊節目「繞著地球跑」,主持人李秀媛與謝佳勳,曾出版過的遊記與旅遊指南,儘管文本早已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實用性,卻能從中管窺當時海外旅遊風氣起飛的歷史軌跡。
剪裁過的旅遊圖像,消費觀者的異國憧憬,也打造一副看別人在旅行通通是「爽玩」的眼鏡。
各種失格與落漆的旅人,仍是解封之後,最美也不曾改變的旅行風景之一。像是在機場領錯別人行李的烏龍,請版友協尋事主或苦主的發文,再度重現於討論版面。
行李箱的誕生、進化,也隨著旅遊市場的大眾化,旅遊人群的多元化,不再屬於高端人群專屬的旅行用品。
雖然失格的旅人還是很多,但至少旅途讓自己看起來有品,不要失格,是一種很普遍的認識。只是,旅人要有品格,難道沒有旅行計畫的「不旅之人」,不該也有點品格?
數百年來,西方的冒險家在海陸、島嶼、山岳、河湖,以及異文化的風土間探索未知,使地理上相互隔絕的世界,成為今日交融的世界。
伴隨1979年台灣開放海外觀光旅遊的,電視台陸續製播旅遊節目,吸引觀眾目光,鼓動出遊的想像,也成了推動海外旅遊風氣的動因。90年代的人氣旅遊節目「繞著地球跑」,主持人李秀媛與謝佳勳,曾出版過的遊記與旅遊指南,儘管文本早已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實用性,卻能從中管窺當時海外旅遊風氣起飛的歷史軌跡。
剪裁過的旅遊圖像,消費觀者的異國憧憬,也打造一副看別人在旅行通通是「爽玩」的眼鏡。
各種失格與落漆的旅人,仍是解封之後,最美也不曾改變的旅行風景之一。像是在機場領錯別人行李的烏龍,請版友協尋事主或苦主的發文,再度重現於討論版面。
行李箱的誕生、進化,也隨著旅遊市場的大眾化,旅遊人群的多元化,不再屬於高端人群專屬的旅行用品。
雖然失格的旅人還是很多,但至少旅途讓自己看起來有品,不要失格,是一種很普遍的認識。只是,旅人要有品格,難道沒有旅行計畫的「不旅之人」,不該也有點品格?
數百年來,西方的冒險家在海陸、島嶼、山岳、河湖,以及異文化的風土間探索未知,使地理上相互隔絕的世界,成為今日交融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日本旅遊全攻略: 簽證 機票預訂 旅遊景點 美食推薦 住宿建議 購物攻略 前言 日本作為亞洲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美麗的自然風景、先進的科技和獨特的美食,吸引了無數遊客。無論是東京的繁華都市,還是京都的古老寺廟,日本都有無盡的魅力等待探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你深入了解日本的各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而言,日本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國家,從風俗、文化、建築到思想都與華人有很大差異。文章探討了華夏文明如何影響日本文化,以及對將日本旅行視為娛樂而非情感活動的不解。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對日本文化的想法,並提醒人們在旅行中更加包容不同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Thumbnail
🇯🇵 探索日本:無盡的文化之旅 🌸✨ 如果你正在計劃一場充滿驚奇和文化魅力的旅程,不要錯過日本!這個充滿著傳統和現代魅力的國家擁有許多讓人驚艷的景點和活動。讓我們來看看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 東京: 在這個繁華的都市,你可以參觀淺草寺、上野公園,或是盡情探索築地市場的美食文化
Thumbnail
自2013年開始,每年都會前往日本旅行,除了2021-2023年因全球COVID-19疫情未出國。今年終於安排了5月日本名古屋行程。這篇文章有前8次護照出入境記錄,之後想和大家分享,每一趟日本行的細節,包括訂機票、住宿、行程安排、費用以及遊覽過的景點和品嚐的美食。出國旅行真的很簡單、省錢又好玩。
Thumbnail
值得回憶的一趟旅程,獨旅其實並不孤獨,更多的是與內心的自我進行更深刻的對話,肉體的逛街並不是逛街,而是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在世俗上都會想擁有更多物質上的體驗,珍惜此時此刻的美好,其實能夠豐衣足食沒有在街上捱餓、掙扎、戰爭,已經是人生上很棒的開端了。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獨旅,選擇難度較低的日本,出發前沒有做太多功課,但一個人晃晃也得到許多發想,對於四年未出國的我,好像重新充電了一番,旅途中也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讓我帶你一起文旅吧!吉卜力美術館之旅,下北澤、中目黑、代官山的探索與感悟,以及在東京車站與好友相遇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篇源於一趟日本的旅遊為根基,記載從京都到大阪,令我印象深刻的歷史文化與旅遊時光所寫成的回顧篇章。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日本旅遊全攻略: 簽證 機票預訂 旅遊景點 美食推薦 住宿建議 購物攻略 前言 日本作為亞洲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美麗的自然風景、先進的科技和獨特的美食,吸引了無數遊客。無論是東京的繁華都市,還是京都的古老寺廟,日本都有無盡的魅力等待探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你深入了解日本的各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而言,日本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國家,從風俗、文化、建築到思想都與華人有很大差異。文章探討了華夏文明如何影響日本文化,以及對將日本旅行視為娛樂而非情感活動的不解。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對日本文化的想法,並提醒人們在旅行中更加包容不同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Thumbnail
🇯🇵 探索日本:無盡的文化之旅 🌸✨ 如果你正在計劃一場充滿驚奇和文化魅力的旅程,不要錯過日本!這個充滿著傳統和現代魅力的國家擁有許多讓人驚艷的景點和活動。讓我們來看看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 東京: 在這個繁華的都市,你可以參觀淺草寺、上野公園,或是盡情探索築地市場的美食文化
Thumbnail
自2013年開始,每年都會前往日本旅行,除了2021-2023年因全球COVID-19疫情未出國。今年終於安排了5月日本名古屋行程。這篇文章有前8次護照出入境記錄,之後想和大家分享,每一趟日本行的細節,包括訂機票、住宿、行程安排、費用以及遊覽過的景點和品嚐的美食。出國旅行真的很簡單、省錢又好玩。
Thumbnail
值得回憶的一趟旅程,獨旅其實並不孤獨,更多的是與內心的自我進行更深刻的對話,肉體的逛街並不是逛街,而是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在世俗上都會想擁有更多物質上的體驗,珍惜此時此刻的美好,其實能夠豐衣足食沒有在街上捱餓、掙扎、戰爭,已經是人生上很棒的開端了。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獨旅,選擇難度較低的日本,出發前沒有做太多功課,但一個人晃晃也得到許多發想,對於四年未出國的我,好像重新充電了一番,旅途中也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讓我帶你一起文旅吧!吉卜力美術館之旅,下北澤、中目黑、代官山的探索與感悟,以及在東京車站與好友相遇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篇源於一趟日本的旅遊為根基,記載從京都到大阪,令我印象深刻的歷史文化與旅遊時光所寫成的回顧篇章。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