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十二國記:天啓的模樣

Copyright © SHINCHOSHA All Rights Reserved(截圖引用自《白銀之墟・玄之月》PV第二彈)
Copyright © SHINCHOSHA All Rights Reserved(截圖引用自《白銀之墟・玄之月》PV第二彈
  至今仍然能記得六太和景麒向泰麒說明天啓的畫面。
  《十二國記》中,十二個國家各有自己的麒麟,並且該國的王將由麒麟經由「天啓」選出(爾後由麒麟輔佐君王,但國家世情不同可能實權也可能虛位。)戴國麒麟還是胎果時,漂流至蓬萊(現世日本,)直到十歲時才被發現而被接回。在選王時,泰麒不由自主選了「他不想與其分別」的驍宗;卻又不由自主感覺正氣溫厚的李齋才是正確人選,因而徬徨不安;向他孺慕的麒麟前輩——景麒和六太告解,說或許自己做了錯事。
  故事中,景麒和六太逼迫泰麒下跪;謊稱這是與他國麒麟見禮的方式(但其實麒麟無法向王以外的人下跪,二麒只是為了讓泰麒明白他能夠向驍宗下跪見禮代表什麼。)泰麒不明所以但在那冷淡的氛圍中如坐針氈地將要下跪,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彎曲膝蓋,便著急地哭了出來。
  ⋯⋯大概太喜歡景麒和六太了;所以突如其來讀到這兩位宰輔的冷峻壓迫時,當時年幼泰麒心裡的委屈與困惑,以及當下尚還覺不出味道的悲傷一分不差地感同身受。一目十行跳著看只想知道原委,好像事情一定會有合理的解釋,就算不合理也會有無可奈何的來龍去脈。不過,這大概是小說撫慰人的地方;畢竟人生裡不可能去逐ㄧ查閱「為何如此」。
  雖然感覺這可能真的只是我的過度解讀,但覺得泰麒直覺覺得「天啓」有該有的形貌這件事,非常地「人類」。(雖然也有景麒寡言少語的一句「你看到就知道」所造成誤解。)明明他還那麼小就在蓬萊現世活得格格不入,卻在十分關鍵的故事轉折裡毫不突兀地縫進他是「胎果」身分帶來的影響⋯⋯我想說的是,人所看過的所接受的情感與情緒會直接形成對那份情感形象認知。亦即,如果只看過悲傷的輸出是哭泣的話,或許對其它形貌出現的悲傷會無所知覺或是錯認。
  故事中選王的「天啓」沒有任何形狀聲音。確切說明的話,或許就是不想與王分開的「心情」——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泰麒擔憂害怕自己沒有遵循天啓卻按照自己的情感選擇了王;而景麒和六太無法向泰麒解釋他的「感受」就是天啓
  如果是人的話,或許會思考許多邏輯脈絡之後終於得到一個解釋可以做出選擇(支持自己的選擇。)但是景麒六太說明天啓這段故事卻說明了「重視你的直覺」。這種抽象的話大概出現在各種奇幻小說中、教導(覺醒)主角的場面裡,但唯獨在這段故事從反面,人類常見的思考方式,確切描述出曖昧模糊的直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