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柬埔寨關鍵字|ទៅណា? ជីះអ្វីទៅ?去哪裡?怎麼去?

彼此認識的柬埔寨人,見到面、排名近乎第一的問候語是:「從哪來?មកពីណា? 」「去哪裡?ទៅណា?」 緊接著下一個問題就是:「ជីះអ្វីមក?騎甚麼來?」「ជីះអ្វីទៅ?騎甚麼去?」其實是要問「怎麼來?怎麼去?」從這種應酬味十足的開場白、理所當然的問候語,就看得出來—柬埔寨人真是不愛走路啊!一定要使用交通工具、“騎”個甚麼,才能從甲地移動到乙地,不管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幾百公里、或是幾百公分。
可是為甚麼是“騎”,不是“開”或“搭”呢?顯然“騎”單車、機車或牛車,都比“開”汽車បើកឡាន或“搭乘”汽車តាមឡាន,更靠近民生大眾、更接地氣。應該跟柬埔寨的路有關、也多少牽涉到經濟水平吧,不同的路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財力提供不同的移動方式。
廿幾年間,柬埔寨提供移動的交通工具,所呈現的不同風貌,見證都市開發的印記。

1998年

1998年起常駐柬埔寨,工作單位規定所有人員到柬埔寨的第一年,都要住在首都金邊市,主要學習高棉語言文化、民情風俗,同時也認識工作的單位和共事的人們。在金邊市區,私人交通工具還不普及,所有點對點的移動,都很依賴公共交通工具,當時唯一的選擇就是計程摩托車 (ម៉ូតូ​តុប)。
即使是首善之區,絕大部分路面還是泥土路 (ផ្លូវដី),任何人站在任何路上的任何位置,把手一伸,就會有摩托車湊過來,講好地點和價錢,就可以上車,既經濟實惠,且便民親民。對當地的高棉人來說,確實如此;對初來乍到、還在學高棉文的外國人,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無論講地點、或是談價錢,都讓人頭皮發麻、直冒冷汗,堪稱又大又難的挑戰。
一方面有實際的需要,也看在練習語文、融入情境的份上,限定搭計程摩托車移動,是我們新生訓練的項目之一。我們乖乖自備安全帽,苦練幾個句型單字,包括地點、數字...,確保自己的發音,讓高棉人聽得懂。當然,常常上演的畫面:一個手上拿著安全帽的外國人,特別激動或十分無助的比手畫腳著,機車上的高棉騎士,一臉茫然困惑,有時還會配上一抹無所適從的憨笑...

2008年

述職結束回到柬埔寨,我們第一個注意到的是柏油路面 (ផ្លូវកៅស៊ូ),還有紅綠燈!然後就是嘟嘟車 (តូតូ)。
計程摩托車當然還是有,而且比起嘟嘟車、相對便宜一些些。可是比起在坎坷的泥土路上蹣跚的摩托計程車,奔馳在平順柏油路上的嘟嘟車,性價比扶搖直上、豈止狂飆。
只要想到不用隨身攜帶一個厚重的安全帽,不用講價殺價,不用像表演特技一樣、重心十足不穩的側坐在行進中的摩托車上,更何況一家人可以坐在同一台嘟嘟車上,不用分坐好幾台摩托計程車, 一路前後左右張望、全程提心吊膽,如果有行李的時候,也不必再像表演特技雜耍一樣,在摩托車上玩疊疊樂..。我們對柏油路,滿意到不行!我們給嘟嘟車,瘋狂按讚!
似乎在金邊市移動,終於可以稍微優雅、也更愜意了。我們行有餘力,開始左顧右盼,盤點這個城市的輝煌與滄桑,聆聽她的美麗與哀傷。

2018年

這次結束述職,回到金邊,手機在柬埔寨已經鋪天蓋地,在機場就要求我們辦門號!從機場直接進辦公室,一到巷口、看到水泥路面 (ផ្លូវស៊ីម៉ងត៍),讓我們喜出望外!從此以後,雨季到辦公室,不用再捲褲管、沖水洗腳了。一進辦公室,同事交代第一件事就是下載APP!馬上示範使用,確定我們上手,然後才是「歡迎回到柬埔寨!」
英文柬文都有的介面,可以直接在螢幕上點選或輸入下車地點,也可以選擇車種,尤其耳目一新的是公定價,從此再也不怕“被宰”、也不需要討價還價,從上車到下車,乘客和司機不用張牙舞爪、拳打腳踢,不用張口結舌、雞同鴨講,只要紳士淑女、相視一笑,然後銀貨兩訖、各奔前程。一種省時省力的概念,一個皆大歡喜的體驗。從此在金邊移動,我們不能沒有PassUp或Grab。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