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What's up?

還記得當時決定要回臺灣的時候,內心是充滿著希望。
生活總是這個樣子,在移動的過程中才感覺到自己,究竟為什麼老是無法在同一個地方好好待著呢?當他們問我最近都在做什麼時,我也想問問他們,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待在國外的時候,有時很忙碌,有時很悠哉,但我無論做什麼都不上心,一想到自己已經二十五歲卻沒有一份職業時,就很想要馬上衝回臺灣努力學習某個技能。
尤其是在經歷那些其實只要花錢馬上就能夠解決的事情之後,我開始體會到金錢的力量,認為自己成天只想要去海邊游泳的樣子已經漸漸不適合這個年紀了,不管去哪裡都變得非常遠,雖然最後還是可以到達,但搭公車的過程又讓我在暈頭轉向的縫隙偷偷跑回台北一趟,雖然我本來就不喜歡台北,但我還是很希望自己能成為那些自嘲是社畜的人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和他們一樣強壯,為自己理想的生活努力,即使工作有不順心的時候,也會在下班時買一杯珍奶犒賞自己一天的辛勞。
我經常這麼不切實際的想要成為別人,他們說這叫做自我否定,不曉得怎麼搞得,在我們隨時隨地都能上網查資料的時代裡,我竟開始懷念起大部分的感覺都還沒被釐清的時候,就像我朋友說的,知道並不等於明白,我們可以輕鬆的在網路上找到問題的答案,但我們真的能夠明白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也許永遠不會,但這已經不重要了,我想人類的發展是不可逆,就像我們永遠都無法像剛出生時那樣愛我們的母親一樣。
腦海中沒有一個美好的將來,是那種活得很模糊的人,說出來的話也都沒有顏色,總是把事情想得太大又太小,好想要旅行阿,口袋裡有錢的那種旅行,在我有能力立足在這個社會之後。
在我小的時候,家裡其實是禁止看電視,長大之後,比電視更容易上癮的手機和我的生活密不可分,大概從高中到現在,也已經快十年了,螢幕成癮症也跟了我十年,比起抽菸的人,像我這樣讓自己一事無成的癮君子最可悲,每當我打開筆電想做些什麼的時候,總是會分心,更是越來越容易寂寞,尤其是高中畢業以後,我慢慢變成一個沒有好朋友的人,難過的時候,有時會把他人不理解的全寫下,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個轉換心情的辦法,直到現在也是會寫,但我發現這導致我逐漸變成一個不可理喻的狂人,原本不恰當的思維變得更加極端,對於毫無信仰的生活感到驕傲,明明不繳房租住家裡、翻廚房的冰箱煮東西吃,只是還沒到跟家人借錢的地步,就好意思說自己不是啃老族,為此我深感抱歉,希望自己能夠和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成為更有錢的人。
以上就是終於去澳洲打工卻只待了七個月,回到台灣後快三個月卻什麼事也沒做的日子。我相信我們只要還活著就是做了些什麼,至於答案,我們放心裡就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Coc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