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怪物》:人性、體制與刻板印象

《怪物》正式海報。很喜歡捕捉每個角色正面凝視的神情,觀眾可以設想直視世界的角色是什麼心情,我們看著這些角色又該有什麼心情。(取自《怪物》推特)

《怪物》正式海報。很喜歡捕捉每個角色正面凝視的神情,觀眾可以設想直視世界的角色是什麼心情,我們看著這些角色又該有什麼心情。(取自《怪物》推特)

是枝裕和│Japan│126min

劇作家坂元裕二曾說,有次他在路上開車停紅燈,等綠燈亮以後,在他前頭的卡車遲遲不動,於是他按了喇叭;不久,卡車開始前進,他才發現有一個坐輪椅的人通過馬路,頓時感覺非常後悔,於是寫了《怪物》。

帶著這樣的初衷,坂元以不同角度看同一個事件、同一個人、同一個觀念,編織出複雜多面的劇本。

怪物是人性

單親媽媽早織感受到兒子湊不對勁,小五的湊剪掉頭髮、保溫瓶裡有土、身體受傷,加上學校態度消極以對,在在指向兒子遭到霸凌;早織緊追真相而不可得,同理心逐漸走向崩毀,怪物出來了。

保利老師關心學生,及時阻止麥野湊的狂暴,也發現星川依里被欺負;擔心學生受到懲罰,私下解決湊和依里間的爭執,卻被家長早織指控罵學生是豬腦、還對湊動粗。學校想著息事寧人,希望保利老師道歉讓步,最後他愛情麵包兼失,卻失控逼學生給予最後一絲、好讓他相信他沒有錯的解答,怪物出來了。

湊說了謊,湊的謊引出早織和保利的怪物;規則綁不住依里,依理也說了謊,為了讓父親不再使用暴力。湊和依里的坦承相對必須用謊言來遮掩,他們以為內心蠢蠢欲動的情感是怪物,其實謊言才是。

保利老師(圖右,瑛太飾演)拉開扭打的麥野湊和星川依里。(C)《怪物》製作委員會

都對也都錯

早織為兒子追求真相沒有錯,但他卻拿謠言汙衊保利老師,還要失去孫女的伏見校長感受跟他一樣的痛苦。保利老師疼愛學生、維護學校沒有錯,但他卻指控湊霸凌依里,並逼迫湊給他一個肯定。伏見校長冷處理家長和老師的衝突,既走過失去孫女之痛,還有什麼足夠引發他的同情,只有把一生懸念的愛校之心推到底。做為小學生的兩位主角更不用說:麥野不想被欺負,於是跟著同學霸凌星川;或基於保護星川,說謊控訴保利老師。星川則承受來自家庭和學校的暴力,他喜歡玩火,尋求牆外的小小自由。

星星之火已燎原,怪物在無意間閃現。我們以為無傷大雅的小事,燒毀整棟樓房、扭曲善良心靈。而回頭檢視,沒有人是本質上的惡,也沒有完美的聖人;人們常常遊走在善惡之間,卻樂於找戰犯和造神,以安放內心的不確定。

《怪物》的第三段故事和畫面都十分迷人。(C)《怪物》製作委員會

《怪物》讓飾演伏見校長的田中裕子(右)說出最重要的台詞。(C)《怪物》製作委員會

怪物是體制

電影之中,霸凌事件沒有獲得真正的解決,每一個人都像是受害者。麥野和星川無法分別向媽媽和爸爸坦承自我困惑,只能躲在自外於風雨世界的廢棄公車裡,自在地感受和探索。電影中所描述的事件和情感沒有真正解決,只有跨出影像訴諸現實。改變幸福的定義是唯一途徑,「少數人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所有人都擁有的才叫幸福」,這是坂元裕二和是枝裕和企圖從《怪物》之中,尖銳提出的共同期待,期待一個沒有差別待遇、尊重每一個人性向和觀點的幸福社會──當然,矛頭是他們的母國日本。

是枝與坂元的相遇

在劇情推移下,忍不住就跟著坂元走,來不及尋找是枝;直到以小孩為主的第三段故事,才理解是枝和坂元必須在《怪物》相遇的理由。然而,檢視兩人創作,是枝和坂元不管寫什麼,同樣從「人」出發,且對於「人」的詮釋並也不下單一定論。此外,他們也經常在看似平凡無奇的故事推演中,總有些暗潮洶湧、綿裡藏針,意圖刺向更為結構性的問題。他們的巨大溫柔只在於「理解」人的立體面向和個別選擇,批判國家社會從來沒有少過。

是枝裕和冷靜自持的鏡頭,讓坂元裕二的故事更有力量。這種成就劇本為先的設想,與飾演早織的安藤櫻的意圖一模一樣,櫻在那些可以渲染演技的地方收束起來,為了更為凸顯兩位主角的存在──就像他在所有作品中飾演配角時所做的,跟著其他角色一起呼吸,為自己的角色找出最恰當的位置,然後進行表演。

此時的安藤櫻不會是最亮眼的那個,當他認定沒有必要;當確定鎂光燈降臨在他身上時,他就扛起一切。看戲時我常常覺得,觀察主角身邊的配角最有趣了,而櫻常常讓人觀察不到,真是出色的困擾。

飾演單親媽媽的安藤櫻(右)在《怪物》中是穩定的存在。(C)《怪物》製作委員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