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4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抓我來當兵,送我回家去!」

三十六年前的今天,一九八七年七月十四日,前總統蔣經國發布「總統令」,宣告自七月十五日淩晨零時起,解除戒嚴令,實施了長達三十八年又五十六天的「戒嚴令」,自此走入歷史。此後,臺灣政府進行了各項改革開放措施,諸如開放報禁、黨禁、國會全面改選、修憲等,開啟了民主政治蓬勃發展的新局。

1987年7月15日《中央日報》頭版

1987年7月15日《中央日報》頭版

十一年前,海峽兩岸合拍一部連續劇《原鄉》,講述一群隨國府來臺的第一代外省老兵,為了與家鄉親人團聚,衝破戒嚴時期種種禁令,拿起心中一塊名叫「想家」的石頭,狠狠砸破隔閡兩岸近四十年的鐵窗,促使當局解除戒嚴令,開放兩岸探親的故事。

(一)

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徐蚌會戰之後,國軍潰敗的局面幾乎難以挽回,五月十九日,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警備總司令陳誠頒佈《臺灣省戒嚴令》(全稱《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一號》),宣告自五月二十日零時起,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進入「動員戡亂」的戒嚴時期。

1949年5月20日《中央日報》頭版

七月九日,臺灣全面實行省政府員工「連坐保證」制度,未有保證人具保者不予雇用。不久,自公務人員始,該制度逐步擴及臺灣所有公私機構單位,成爲戒嚴時期遍及臺灣絕大多數人口的基本政治審查制度之一。

十二月,國民政府遷來臺北,除軍公教人員及眷屬,還有遭拉伕、被擄來台當兵的老百姓、流亡青年學生,約二百多萬大陸軍民,隨國府湧入台灣。

1949年12月8日《中央日報》頭版

一九五零年三月一日,蔣中正在台宣佈「復行視事」,打算「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甫抵臺灣的百萬軍民,誰都沒有想到,就此與大陸家人分隔近四十年,海峽兩岸進入長期對峙狀態。

自一九五零年代起,臺灣對大陸採取對立政策,民間不通郵、不通商、不通航,明令規定,軍民不得與對岸家鄉親人取得聯繫,亦不能返鄉探親,違者依《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以「通匪」「叛國」罪名論處。郵局、電信局皆有情治單位安插的監視、監聽人員,所有寄入、寄出信件都被查檢。

數十年間,臺灣的社會輿論主軸將「返鄉」視為「軟弱」「共匪同路人」,外省老兵只能午夜夢迴,偷偷想家,遙想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一些人冒「通匪」、「叛國」的罪名,冒著生命危險,試圖尋找管道,透過美國等第三地,轉寄家書回老家;極少數者則轉往第三國,繞道回大陸探親。一旦被情治單位抓到,輕則管訓入獄,重則被監禁、槍斃;帶信的人也必受牽連。

取自遷台歷史記憶庫

取自遷台歷史記憶庫

一九八二年,美國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Edward Moore "Ted" Kennedy)在致立法委員康寧祥的私函中,批評國民黨,說他無法坐視台灣侵犯人權的狀況,他本人已和國會參、眾議院領袖攜手合作,準備提案要求國民黨解除戒嚴令。

一九八四年,華裔美國作家江南(劉宜良),在美國出版其所著《蔣經國傳》,臺灣情治單位派出竹聯幫分子陳啟禮、吳敦、董桂森三人,赴美將其暗殺身亡,引發美國政壇震怒,為此案專門召開聽證會,台美關係跌至谷底,時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強勢要求蔣經國必須對國民黨威權統治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一九八五年,美國駐臺北辦事處長宋賀德(Harry Thayer)在一次晚宴中,對國民黨實權仍掌握在外省人手中提出強烈的質疑;雷根總統又派身邊親信來台,以提供軍售為條件,敦促蔣經國早日改變威權統治。

一九八六年六月鄧小平在中國大陸大膽提出「政治體制改革」,並宣佈成立「中央政治體制改革小組」,兩個月後,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要求國民黨在臺灣開放黨禁、報禁、廢除戒嚴令。

實施戒嚴,本為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便利戰時管理,依據《戒嚴法》:「在宣佈戒嚴期間,由戒嚴地域的最高司令官掌管行政事務及司法事務」。但事實上,人民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被限縮,即所謂「黨禁、報禁、海禁、出國旅遊禁」等,此段時期,言論自由受到普遍限制,共黨人士、國民黨黨外政治異見人士被逮捕、軍法審判、關押或處決,負責執行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在總統指示下執行,此間臺灣常有人突然失蹤,不時傳出冤獄,被稱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二)

在人民受到嚴密監控的戒嚴時期,雖然民眾與大陸親人通信困難重重,但國府軍政高層人員卻有秘密通信管道——「唐光華信箱」,信封外層寫「收件人  唐光華」,內層才是真正收信人,將信寄到香港後,由專人負責轉到大陸。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部分思鄉心切、沒有秘密通信管道的老兵,於尚未解除戒嚴的一九八六年,反抗「禁止與匪區親人聯繫」之政令,站上街頭大聲疾呼「我要回家」。

參與抗爭活動的老兵們,走上街頭,舉牌表達訴求,遭到員警的暴力驅離,牌子被沒收。老兵們就把「想家」二字,寫在衣服的正面,背面各有各的口號和標語,如「我的家  在東北松花江上」、「白髮親娘等我回家」等等。

隔年,即一九八七年,離開家鄉近四十年的湖北籍退伍老兵何文德,因思鄉情切,再也無法忍耐,顧不上同儕的批評與反對,找到《前進》雜誌社,情緒激動地表達,他一生最後一個心願,拼死也要完成——回到家鄉見父母,若父母不在了,那就去祭拜父母的墳。

抗戰期間,何文德收到最後一封家書,弟弟在信中告訴他:自他離家以後,母親每天哭;姊姊見媽媽哭,跟著哭;妹妹見媽媽、姊姊都在哭,也跟著哭……

苦苦思念家鄉父母親人的何文德,和眾老兵一樣,沒有特殊管道,無法寄出家書,母親過世的訊息,兩年後才輾轉傳來台灣,使他痛苦不堪。為了其他老兵不必重演與他相類的人倫悲劇,他突破心防,勇敢站上街頭,承受警方的暴力驅離,開始向當局呐喊「想家」!

自此,何文德遭到情治人員二十四小時跟監。

思鄉見父母,乃人之常情,人道應超越黨派之爭、政治的敵對。

老兵在人道主義知識分子的協助下,以「人權至上,不分黨派,人道為先,親情第一」為原則,推動外省人自由返鄉省親,成立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發起人有何文德、林正傑、楊祖珺、張富忠等,名譽會長胡秋原,顧問為王曉波,共二十五人。何文德成為首任,也是唯一一位會長。

因二十四小時被情治人員跟監,為了不拖累太太,何文德與太太離婚。

雜誌社編輯范小姐,將居住在香港的姊姊的處所,作為中轉站,熱心為老兵提供代轉信件管道,為防止老兵信件被臺灣攔截,改裝為商業郵件,寄至香港姊姊的處所,姊姊從商業郵件中取出老兵們的信件,替他們轉寄至大陸家鄉;大陸家鄉的回信,也循同樣管道,寄至香港姊姊處所,改裝以後轉寄臺灣,由雜誌社編輯分發給老兵,前後總共為三百八十餘名老兵代轉信件。

除了分別居住在台港的范姓姊妹以外,立法委員許國泰、林正傑、蔡式淵等人也主動承辦轉信服務,讓在台的外省軍民可寄信至他們的地址,由他們協助轉信至大陸家鄉。

四月,「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製作第一份傳單——「我們已沈默了四十年」,先後印製三十萬份,由何文德、夏正勛(夏子勛)、朱文貴等老兵拿去散發,引起臺灣社會相當大的迴響;

邱萬興提供

邱萬興提供

五月,老兵聚集在退輔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門口,要求開放返鄉探親,被安全警衛人員阻攔,雙方發生激烈肢體衝撞。

五月十日,「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在國父紀念館前,舉行第一次活動——紀念母親節,向社會公開表達訴求;

邱萬興攝

五月二十九日下午,何文德與幾位老兵身穿前有「想家」,後有「四十多年了,放我回家吧!」的背心,在國大代表的協助下,前往彰化縣田中「榮民之家」散發返鄉探親傳單、宣傳理念,遭到「榮民之家」警衛與管理人員的痛毆:「他們穿這種衣服,是共產黨!是民進黨!是台獨!打!!!」連同國代一起,幾位老兵被打得遍體傷痕,何文德的衣服鞋子遭扯掉。

何文德說:「我心甘情願承受這一切的醜化與傷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全力推動這個外省籍返鄉省親運動!」

六月廿八日,在金華國中大禮堂,促進會老兵們舉辦「想回家,怎麼辦」演講會,吸引了相當多的民眾參加,老兵們組成「想家合唱團」,共同演唱《母親您在何方》,台上台下哭成一片。當晚,情治人員也在現場暗中觀察。據相關人士回憶,「國府高層後來有討論這一場演講會,對蔣經國同意開放探親,有起一定的作用。」

七月十四日,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令」,但沒有開放外省老兵返鄉探親,遷台軍民返鄉團圓的夢仍未實現,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當年的青壯之士,僥倖劫後餘生,已是鬢髮花白,垂垂老矣。

八月,《自立晚報》公佈民意調查結果,64%民眾認為前往大陸探親「早就應該開放了」,24.6%民眾認為「現在正是適當的開放時機」。此民調顯示,開放探親已具備相當的民意基礎。

九月二十日,「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在龍安國小舉行「回家的時候到了!」演講會,要求當局盡早明確宣佈開放探親日期;

十月十一日,何文德站上臺北市老松國小的演講台,於上萬民眾面前:

「我們沉默四十年,難道我們沒有父母?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卻不得而知,『生』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回去獻上一炷香!」

除上述活動外,「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的老兵行動者,頂著社會輿論的壓力,身穿寫有「想家」二字的白上衣,穿梭於街頭、火車站、市場、眷村、榮民之家、退輔會、立法院、調查局等,廣泛散發傳單。其間,始終遭到情治人員或員警攔阻;更有甚者,同為老兵同儕,竟然群起毆打這一群尋求回家之路的老兵行動者。

自臺北,到宜蘭、基隆、桃園、彰化、田中、高雄等地散發「想家」傳單,老兵行動者一路遭受辱罵、毆打、被吐口水,他們擦掉身上的口水,繼續前行,只求「給我們一條可以回家的歸鄉路」。

員警的暴力驅離,特務的跟監,同儕的毆打,已無法阻擋這群力圖尋求回家之路的老兵向當局討要「回家」的權利。何文德表示:「如果說,這是我們為中國歷史上因真正分裂而使得千千萬萬離散的骨肉、隔絕的夫妻、破碎的家庭得有重新團聚之期,所必須付出的某種代價,我心甘情願承受這一切的醜化、折磨與傷害的結果!」

(三)

這一群被當局所懷疑、被媒體汙衊、被同儕舉報的老兵,不顧身家安全,挺身吶喊,展開了近一年的血與淚的抗爭,率先衝破冷戰政治圍牆,他們在街頭的呼喊令人動容,終促成了「開放探親」的政策放開、「返鄉」的解禁。

《人間》雜誌報導

十月十四日,蔣經國主持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基於傳統倫理及人道立場的考慮允許國民赴大陸探親。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血親、姻親三等親以內之親屬者,得登記赴大陸探親。以上兩點送請行政院主管同志處。」

十月十五日,內政部長吳伯雄宣佈行政院決議案:自十一月二日起,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三等親以內親屬者,可以向紅十字會登記赴大陸探親;民眾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三個月。

十一月二日,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返鄉申請登記。

頗為諷刺的是,那些毆打過、辱罵過、對「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員吐過口水的老兵,卻搶先到紅十字會登記返鄉。

接著,「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印製傳單——「抓我來當兵,送我回家去!沒有當年的老兵,哪有今日政權。我們的親情被政權鬥爭犧牲了,想家,我們想了四十年,請可憐我們這群少小離家的老兵,臨老才能歸鄉探親,我們要求政府發給老兵新台幣六萬元返鄉探親路費。」

十一月廿二日,「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聯合「教師人權促進會」共同舉辦演講會,向當局強調:「阻礙返鄉探親,年底不給選票」。

十二月一日起,探親民眾陸續回到彼岸家鄉。

此後,近四十萬的老兵,得以光明正大地返鄉探親,老兵行動者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但仍有部分老兵因為「走不動了」、「政府不回去,我也不回去」,最終沒有踏上回家之路。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四日,何文德帶領返鄉探親促進會成員組成「台灣返鄉探親團」,踏上歸鄉路並祭拜黃帝陵。回到了闊別四十年的家鄉,他跪在墳前大哭:「媽媽,我回來了!」

據當年第一批返鄉的湖南老兵回憶:回到家鄉,先在父母墳前上一炷香;拿出一萬美金給家鄉親人蓋房子;衣物、金飾、吃的用的玩的各種禮物,全分發給親戚,連身上穿的西裝也脫下給了堂兄弟;最後,兩手空空回台灣。再次返鄉,仍傾其所有,電視機、電冰箱、音響都帶回家鄉,以彌補虧欠的家人。


一九八八年四月三日,「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因達成目標而解散。

(四)

戰爭是殘酷的,對當事者的傷害永遠難以彌補,外省老兵亦如此,當年離家的孩童,返家時已雙鬢花白;在家鄉等待兒孫歸來的長輩皆已年逾花甲或不在人世,返鄉成為眾多外省人心中難以癒合的傷痛。

老兵返鄉探親已為臺灣解除戒嚴、政治民主化的大事紀所定位,人們也普遍將「開放探親」視為威權政治轉型的一環。事實上,當時的返鄉運動,涉及層面相當廣,不只是外省老兵返回大陸,還包括了滯留大陸的台籍老兵返鄉、兩蔣時代的「海外黑名單」人士返鄉、台灣原住民返回家園等諸項訴求。

隨時空移轉,老兵逐漸凋零,現在來往兩岸的台灣同胞,每年多達百萬人次,返鄉探親、參訪觀光、經商工作絡繹於途,已不復當年的悲情,但我們不應忘記,那一群展開了近一年的血與淚的抗爭,率先衝破冷戰政治圍牆的老兵行動者。


====================

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遷台歷史記憶庫

遷台人物故事:《一隻大聲公,成就闊別四十年的動人重逢》

民視臺灣演義

邱萬興:《想家·老兵返鄉運動30週年》

司雯:《168海里 40年|解密開放臺灣同胞返鄉探親始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