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中探索自然 ?我觀「山海天人:我在自然裡」特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宗博館去年推出「生死晝夜:於死亡中前行」的特展,藉不同的宗教觀來探討生命意義,究竟時間是什麼?我們的人生究竟該何去何從?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

展間營造的沉浸氛圍,讓人深陷其中,深深被觸動到。更意外的是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呈現方式除了創新外,更具有美的意涵。至今想起,仍覺得盪氣迴腸。

而這次的「山海天人──我在自然裡」,一樣讓人驚豔!
不管是「靜觀山川」或「潛行海洋」展間,都十分用心地把自然的元素挪移到博物館中,其用意不是還原百分百的自然,而是塑造一個人與自然對話的管道,其沉靜和緩的白噪音,真的會讓人感到放鬆,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筆者嘗試在展間與山林合為一體

筆者嘗試在展間與山林合為一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

自然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自然環境,一種是自然而然。

從人類的誕生開始,我們就在自然哩,是自然的一份子,但自從工業革命後,人類一方面產生了有閒有錢的中產階級,能夠去親近自然,「征服」自然;另一方面也代表人類離自然越來越遠,越來越多的山林被開發,人口繁衍地越來越密集,生態產生浩劫,人類的幸福指數也隨著發展的上升而開始下掉。


於是人們開始重回自然的懷抱,

展場水幕瀑布,在繁雜的塵世中找尋一絲暢快與通道

展場水幕瀑布,在繁雜的塵世中找尋一絲暢快與通道




梭羅曾說:所有美好事物都是充滿野性和自由的。

而約翰繆爾則是說:成千上萬個疲憊、焦躁、過度文明的人們,正在發現進入山裡就是回家,野性是必需品。


人們向天地自然學習,且自然地順應道,感受與天地合一的喜悅,不管是莊子逍遙遊的超脫,還是是辛稼軒我見青山多嫵媚的感召,或是佛家的觀自在。東方與西方,人們的思想都深受自然的影響。


展覽的目的,也不是想把整個自然搬進展場;而是藉由劇場的效果,讓你沉浸其中靜觀自然,化身自然。

感受到──我們就是山川,我們就是海洋,我們是屬於自然萬物宇宙的。我們的呼吸、走路都與自然有關,我們在山海中,找回自我,感受天人合一的超越與平衡,也讓靈魂在塵世中得以安放。

山・海・天・人

我們與,山、海、天一起。
我們也是展覽的一部分。

/
最後感謝 世界宗教博物館 董謙的邀約看展,以及山林系女孩 Peiwen K的陪同,很喜歡一起遨遊在自然裡的感覺呢。^^❤️

raw-image

展期:2023/06/21(三) ~ 2024/06/23,正式開放觀眾

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 6樓特展區 I、II

票價:300元,憑一票通即可入場參觀所有展間
注意:1.入館參觀請遵守參觀秩序,共同維持參觀品質
2.為維護展場參觀品質及安全,入場參觀前請收妥您的自拍設備
3.展覽作品除特殊聲明外,在禁止使用閃光燈及脚架的情況下適度開放拍照
4.禁止攜帶傘、寵物及各類違禁品入場
5.為配合展出內容,本次特展展區內請脫鞋著襪入場




raw-image




一直以來很喜歡宗博館對於各宗教開放的態度,除了在此能找尋到寧靜,也能感受一種超脫世俗的氛圍。

更能在場館中看見各色宗教信仰的人,不管是傳統的儒釋道,或是西方的基督、天主,還是伊斯蘭教等等,宗教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去相信什麼,而是你信仰後,而去做了什麼。


對了,幫我這篇貼文案讚,並底下留言:分享給我,你最喜歡關於自然的書或作者,就能抽宗博館提供的筆記本哦。


2023《生死晝夜》手帳本x1
世界建築精裝筆記本x1

名額一位,抽獎截止時間到 7/25 20:00
(惟寄送限臺澎金馬)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更加了解死亡,是生的意義吧。我一直覺得生存和死亡不是對立面,而是並行的。像所有誕生那樣,有盛放也有凋零。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毫無畏懼地談及死亡,有些生死,是連神也無能為力的事。──不朽 一、「啟程」📷 「生命的意義就在每個當下,每個呼吸,和每一步腳下的路。」──一行禪師 二、「晝夜之河」📷
更加了解死亡,是生的意義吧。我一直覺得生存和死亡不是對立面,而是並行的。像所有誕生那樣,有盛放也有凋零。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毫無畏懼地談及死亡,有些生死,是連神也無能為力的事。──不朽 一、「啟程」📷 「生命的意義就在每個當下,每個呼吸,和每一步腳下的路。」──一行禪師 二、「晝夜之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自然醒:從大自然到本然、從甦醒到覺醒   隨著民眾日益重視休閒生活,加上臺灣本具大山大海,走向大自然早已蔚然成風,倘佯山水之間更是令人嚮往。但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有更多深化的課題。親近大自然,藉以放鬆身心,作為忙碌生活的調節,固然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折扣優惠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門票 📌生命科學廳以大自然的奧祕為總主題,利用13個展示區分別呈現大自然的現象及演化的動態 📌在人類文化廳見識到前人的智慧發明,也能體認到人類文化的變遷歷程 📌地球環境廳包括微觀世界、芸芸眾生、臺灣自然生態及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等主題 ⬇️完
Thumbnail
(三)神聖的自然   人由自然生成,自然由宇宙生成,宇宙由神生成,故人亦由神生成。對宗教徒而言,世界總是呈現超自然意義、顯示神聖的模態。然而,神的神聖性如何通過宇宙(世界)的結構展示出來?甚至被人所理解、模仿?伊利亞德分別以「天」、「水」、「地」說明自然背後的宇宙象徵結構。   
Thumbnail
  自然如何成為倫理體系的一環?自然並不僅止於山,還有海洋、河流、地景(地形、地質現象)等,以筆者過去從事的文化資產業務為例,多數文化資產之中央主管機關為文化部,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規定之九種有形文化資產中,其中一種「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之中央主管機關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自然醒:從大自然到本然、從甦醒到覺醒   隨著民眾日益重視休閒生活,加上臺灣本具大山大海,走向大自然早已蔚然成風,倘佯山水之間更是令人嚮往。但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有更多深化的課題。親近大自然,藉以放鬆身心,作為忙碌生活的調節,固然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折扣優惠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門票 📌生命科學廳以大自然的奧祕為總主題,利用13個展示區分別呈現大自然的現象及演化的動態 📌在人類文化廳見識到前人的智慧發明,也能體認到人類文化的變遷歷程 📌地球環境廳包括微觀世界、芸芸眾生、臺灣自然生態及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等主題 ⬇️完
Thumbnail
(三)神聖的自然   人由自然生成,自然由宇宙生成,宇宙由神生成,故人亦由神生成。對宗教徒而言,世界總是呈現超自然意義、顯示神聖的模態。然而,神的神聖性如何通過宇宙(世界)的結構展示出來?甚至被人所理解、模仿?伊利亞德分別以「天」、「水」、「地」說明自然背後的宇宙象徵結構。   
Thumbnail
  自然如何成為倫理體系的一環?自然並不僅止於山,還有海洋、河流、地景(地形、地質現象)等,以筆者過去從事的文化資產業務為例,多數文化資產之中央主管機關為文化部,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規定之九種有形文化資產中,其中一種「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之中央主管機關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