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日本的時空膠囊系列||日本的「城」-姬路城(3):護城標配之「城門」與城裡的櫻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這一系列所分享的內容,多為NANA濕婦帶團時在巴士上,或是在行程中與旅伴們分享的內容筆記。對於實際造訪過姬路城的朋友來說,這些內容應該可以喚起過去的回憶與體驗;而對於正在計畫想要前往的朋友來說,NANA濕婦則會建議大家可以在攻城之前,先預留一點時間聆聽(或閱讀)。因為畢竟這是在這個小園地裡第一次聊到「城」,所以難免會藉由介紹姬路城的機會,花點時間穿插一些所有「城」共通的基礎特徵。當然,如果無論是哪個段落,你/妳都能自行斟酌想要了解到什麼程度(隨時可以快轉,這就是podcast與方格子文字版的優點啊)。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在聽完這一系列的內容之後,可以發現原來每座城都有有不同的設計巧思,如果能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每座城,他們就不再只是單純只能賞櫻的無聊歷史景點罷了。那就讓我們繼續姬路城的攻城之旅吧!

上次我們帶著大家游過了水堀,翻過了城牆,好不容易才剛進到城內,血量就已經大減30%了,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怎麼這麼傻呢?走到城門前方的橋,渡橋過去直接從城門殺進去不就得了,幹嘛還要搞游泳加爬牆偷襲呢?洗底~現在的觀光客們的確是這麼進城的沒錯,記得以前小時候曾經唱過一首沒甚麼邏輯的童謠「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好,跟我不同世代的人你就別說了,我承認你比我年輕Q_____Q),我們現在就來試著走看看過橋進城這條路,看看走進城門之後會不會真的滑一跤?

假裝是木橋的櫻門橋

每座城從城外通往本丸的路徑,通常不會只有一條,否則敵軍攻進城後,就沒有後路可退了。但無論是哪一條路,一定會設計重重關卡與陷阱,以防敵軍輕易地攻下天守閣,這也是為什麼每次要帶大家去參觀城的時候,一路上都不好走的原因(再次提醒大家,因為以前這是用來打仗的地方,怎麼可能會讓敵軍好走呢?)。除了剛剛很衝的選擇游泳加爬牆攻城的少數敵軍之外,大多數的敵軍還是會從城門攻進來,而在這麼多的城門中,最重要的門,就是作為平時來往城內外的主要通道「大手門」(或稱為「追手門」);其次重要的,則是被稱為「搦め手/からめて(或稱為「裏門」)的後門。前者通常會設計得非常雄偉,企圖在開戰前就先用氣勢鎮壓住敵軍;而後者則通常會設計得非常隱密,往往只有守城軍才知道如何前往,畢竟這是秘密武器之一,真的發生戰爭時,守城軍就可以從後方的這個後門竄出,繞到敵軍的後方來個出奇不意的夾擊;此外,如果戰況真的對守城軍不利時,他們也能在最後一刻由這個秘密通道逃出城外,功能就相當於一座城的緊急逃生出口。

櫻門橋/照片來源:TABIAN JAPAN

櫻門橋/照片來源:TABIAN JAPAN

姬路城整座城的最重要的門面就是「櫻門」,架在前方的橋則是「櫻門橋」,但他們分別都是近代才重建出來的版本。現在看起來非常寬敞的櫻門橋,其實是在2007年才重建的,雖然有部分建材是活用挖掘出來的橋梁遺構建成,但很可惜的是,為了考量在緊急的時候,必須讓大型救災車輛通行,所以無論是建材(原為木橋,重建時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大小與位置等,都已經與江戶時期的木橋大不相同了。不過日本人還是很貼心地幫他貼上了木頭衣服,所以不仔細觀察的話,還是會有走木橋的感覺。

護城標配之「城門」:把城門設計成一個盛裝敵軍的容器(枡形空間)

走過了櫻門橋,我們來到了進姬路城後的第一道門「櫻門」(接下來我們還得穿過7749道門才能攻到天守閣,大家得有心理準備啊),是在1938年才重建回來的,還只是「大手門」的一部分而已。從下面明治初期的姬路城平面圖可以看到完整的城門設計,原來,姬路城的大手門不單單只是一座平面的「門」,而是由三道門所組成的枡(ます)形立體空間(註)。在許多的日本城內,常常會以門、走廊或城牆等,圍出多個方形凹槽空間,當敵軍進入這個空間時,第一真的可以把這個方形空間當做估算敵軍總數量的「容器」;再者,由於出入空間的通道不大,所以當敵軍一進來之後,很容易就在這裡塞成一團,此時躲在上方的守城軍,便可輕易地集中火力攻擊,幹掉敵軍(很好,我們在這裡又陣亡了一群夥伴)。

明治初期的姬路城(粉紅色區域就是大守門的枡形立體空間,黃色為三道門,紅色則為敵軍進城的路線)/照片來源:加工自TABIAN JAPAN

明治初期的姬路城(粉紅色區域就是大守門的枡形立體空間,黃色為三道門,紅色則為敵軍進城的路線)/照片來源:加工自TABIAN JAPAN

可惜的是,原本設計複雜的大手門空間,連同進門後的一整片建築群,都在明治時期(1874年)日本陸軍接收使用的期間,一併被拆除殆盡。現在進門後,迎面而來的變成了大家搶著拍照的「国宝姫路城」石碑,以及地面上常常被忽略的枡形城門空間標線。嘿~記得拍完紀念照後,還試一下四周地上的標線,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現在是在打仗的話,其實一衝進門就被關在這個空間裡,其實是蠻可怕的,對吧?

地面上標有原本枡形城門空間的位置/照片來源:截圖自GOOGLE MAP實景畫面

地面上標有原本枡形城門空間的位置/照片來源:截圖自GOOGLE MAP實景畫面

消失的城主家

「国宝姫路城」石碑身後的這一大片被稱為「三之丸廣場」的綠地,其實曾經是城主的居所。最早在姬路城大整修時(西元1601-1609年),當時的城主池田輝政原本是住在天守閣旁的備前丸(所謂的備前,其實就是池田輝政的老家「岡山」的古地名),但後來當姬路城轉手到本多忠政的手上時,他覺得每次要來回家裡跟城外都要爬好多樓梯,這樣實在是太累人了,而且每次要招待客人來玩的時候,客人都得穿過7749道門、翻山越嶺才能爬到自己家裡作客,這也對客人太失禮了吧。因此,乾脆就在門口附近興建了新的居所「御本城(御居城、向屋敷・御殿)」,除了方便與家臣碰面、處理政務以及來往城外之外,同時還設計了豪華庭園,用以接待貴賓、飲酒作樂。後來即便轉手過的好幾位城主,他們也大多選擇住在這裡,或是附近的城西御屋敷(就是姬路城旁的好古園)中。我想這一區應該是當時整座城裡最CHILL的區域了吧。

以前的城沒有櫻花可以賞?

如果你是賞櫻季節來到日本,相信有許多旅行社會在行程中安排至少一座城作為賞櫻景點,因為在日本,只要是有城的地方,就一定會種櫻花樹,此時,哪怕這座城裡的建築早就被拆到只剩下城跡,也都能在櫻花季節吸引不少日本人與外國人前來賞櫻。姬路城當然也不例外,在拍完「国宝姫路城」的紀念照之後,我們可以沿著三之丸廣場左邊邊緣走(右手邊那條路過去是動物園的),這條筆直的、直通售票口的櫻花道,雖然不長,但每到櫻花季時,總是要走好久,因為兩旁粉嫩的櫻花加上遠方雪白的姬路城天守閣,每個角度都會讓人想停下腳步拍幾張。

但曾經有旅伴問過NANA,到底為什麼這設計用來打仗的城裡,要種這麼多的櫻花呢?難不成是種來給城主跟敵軍賞櫻用的嗎?當然不是嘍。其實,在以前的城內,除了那些防止土壘崩壞而種的最低限度的樹木之外,幾乎是不太種植任何植物的。因為在打仗時,樹木不僅容易成為敵軍躲藏的視覺死角,如果不小心著火了,也會有延燒的可能,所以就算有種,也都是種那些「有實質用途」的樹種而已。例如最常在城裡看到的「松樹」,在以前還沒有電燈的年代,松樹因為油脂含量高,所以常被拿來當成照明火把;如果被圍城時,也能拿來當作生火煮飯時的燃料來源。除此之外,因為松樹屬耐寒樹木,可以挨過寒冬、永保翠綠不凋零的特徵,也有一國之主能永垂不朽的吉祥寓意,所以備受各國城主的喜愛。除此之外,其他城內常見的植物還有可以拿來當作弓箭與建材使用的「竹」與「杉樹」,果實可以作為兵糧的「梅樹」與「銀杏樹」,還有可以拿來作為防蟲與止痛藥的「楠木」等等。

回到在城裡種櫻花這件事,其實現在我們在日本各地的櫻花樹,大多是到明治時期之後才開始大量種植的,尤其是我們常常看到櫻花前線的指標木「染井吉野櫻」(也是許多城裡栽種的品種),其實也是到將近150年前才人工配種出來的。前面我們曾提到過,明治時期因為頒布了廢城令,所以當時有許多城被陸軍接管或是便宜變賣給民間單位,之後則逐漸變成學校或公園用地等。許多城在這樣轉變的過程中,原本建物大多被拆除殆盡,而原本的土壘或石牆也因為上頭的載重與壓力變化,到處開始出現崩塌的現象。為了防止這個現象,他們想到了種樹這個方法(樹根有助於水土保持的概念嘍),此時方便大量栽種(接枝)又美觀的染井吉野櫻雀屏中選;此外,當然單純因為感嘆廢城一片荒涼的景象,而開始提倡種植櫻花樹的城也不在少數。因此,我們現在理所當然地看到「天守閣前襯著櫻花樹」的美景,其實是從明治中期之後才看得到的光景,換個角度想,櫻花樹應該可以算是象徵和平盛世的樹種吧。畢竟,以前敵軍衝進城裡的時候,光禿禿的一片才是正常的,哪有甚麼閒情逸致賞花呢。


註:枡(ます),原本是指用來度量米、油、鹽、酒的方形木製容器,像現在我們去日本喝清酒的時候,店家通常都會拿出名為「德利」的容器來裝盛,這種德利的容量就是以「一合」、「兩合」來計算。所謂的的一合,指的就是「一合枡」,也就是一個方形木容器的容量,相當於現在的180ML(當然也有不同單位的枡)。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avatar-img
231會員
191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NA濕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回,我們分享了姬路城是如何從小城茁壯為大城、又是如何奇蹟似地逃過不同時空下的各種劫難,幸而保存至今的小故事。這一次,我們就來帶著大家慢慢地(真的會很慢喔)往裡頭走嘍!
我們講城的第一發就來請出日本目前保存的最完整、規模也最大的「姬路城」吧!希望當我們一起走過姬路城之後,大家以後到其他的城參訪時,也能從更多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日本城中的每一個角落,發現專屬於自己的、不同的樂趣喔。
這次我們要回歸到與日本相關的內容,跟大家聊聊我們去到日本的時候,除了神社與寺廟之外,多多少少一定會有機會造訪的歷史建築-「城」。
上一篇我們帶著大家一起認識了銀閣寺創建者-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從政生涯,以及當時日本的時代背景之後,這一次,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被政治家身分耽誤的文藝老青年,在如此政經發展的低谷之中,是如何一點一滴地建造出他心目中的退休宅與後花園-銀閣寺-的呢?
如果我們說金閣寺象徵著室町時代中,經濟最繁榮、舶來品滿天飛的時期;那麼銀閣寺便象徵著室町時代中,經濟發展最谷底、卻也是現在我們所認知的「日本文化」開始冒出頭的時期。如此與金閣差異甚大的銀閣,究竟是在甚麼樣的時代背景下,又是被誰給創造出來的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延續上一篇我們一起跟著司馬遼太郎的視角,來理解了金閣被燒毀的這個歷史案件,這一次,我們改由三島由紀夫的視角,透過他在案發之後與縱火犯林承賢的長談,最後以小說的方式呈現對這個事件的理解。
上一回,我們分享了姬路城是如何從小城茁壯為大城、又是如何奇蹟似地逃過不同時空下的各種劫難,幸而保存至今的小故事。這一次,我們就來帶著大家慢慢地(真的會很慢喔)往裡頭走嘍!
我們講城的第一發就來請出日本目前保存的最完整、規模也最大的「姬路城」吧!希望當我們一起走過姬路城之後,大家以後到其他的城參訪時,也能從更多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日本城中的每一個角落,發現專屬於自己的、不同的樂趣喔。
這次我們要回歸到與日本相關的內容,跟大家聊聊我們去到日本的時候,除了神社與寺廟之外,多多少少一定會有機會造訪的歷史建築-「城」。
上一篇我們帶著大家一起認識了銀閣寺創建者-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從政生涯,以及當時日本的時代背景之後,這一次,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被政治家身分耽誤的文藝老青年,在如此政經發展的低谷之中,是如何一點一滴地建造出他心目中的退休宅與後花園-銀閣寺-的呢?
如果我們說金閣寺象徵著室町時代中,經濟最繁榮、舶來品滿天飛的時期;那麼銀閣寺便象徵著室町時代中,經濟發展最谷底、卻也是現在我們所認知的「日本文化」開始冒出頭的時期。如此與金閣差異甚大的銀閣,究竟是在甚麼樣的時代背景下,又是被誰給創造出來的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延續上一篇我們一起跟著司馬遼太郎的視角,來理解了金閣被燒毀的這個歷史案件,這一次,我們改由三島由紀夫的視角,透過他在案發之後與縱火犯林承賢的長談,最後以小說的方式呈現對這個事件的理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四天從大阪出發到姬路,保存完好的城堡,再回到大阪去船場買便宜的浴衣,穿去天滿宮天神際。
Thumbnail
【姬路城擬針對外國遊客漲價4倍入場費】 日本兵庫縣的「姬路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隨著遊客增加,當地政府研擬將入場費調漲4倍以上。 入場費將針對外國遊客,約從原本的7美元,漲價至30美元。
Thumbnail
早上來首里城巡禮,是一個放鬆心情的好方法。當你走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堡中,感受著古老的氣息,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首里城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扇門,都蘊含著歷史的故事,讓人流連忘返。其實,不是,這時熱得要命,只想坐下來喝水。 接近中午,便想找特色餐廳,看了下地圖,好遠才有,到旁邊首里杜館遊客中心洗了洗
Thumbnail
首里城是沖繩縣那霸市的一個著名地標和歷史遺跡,作為琉球王國時期的王宮,首里城在琉球文化和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2019年10月3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摧毀了首里城的主要建築,這對沖繩人民和整個日本來說都是一個重大損失。自那以後,重建首里城的工作便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進首里城要經五道門分別是九慶
Thumbnail
在這篇部落格中,我將帶領大家遊覽七個知名賞櫻景點,橫跨大阪、東京和姬路城。在大阪,我們將造訪造幣局、毛馬桜之宮公園和大阪城;而在姬路,我們將欣賞姬路城的壯麗風姿。東京則有千鳥之淵、新宿御苑和目黑川等賞櫻勝地等待著您的探索。
Thumbnail
在上文提及小袖海女存在期間有很多《海女》的痕跡,包括商店街鐵閘上的精緻「海女畫」,以及小袖海岸所介紹的鄉土風貌。該地區展現出穿越過大地震及海嘯後的生命力,同時也沒有失去對東日本大震災的記憶,讓遊客產生深刻的觸動。
Thumbnail
【2017/11 秋】<五陵郭跡> 是江戶幕府所建造的五星狀要塞,全日本第一座仿造歐洲「棱堡式」的建築。 在火藥大砲盛行的時代,陵角造型利於掩護,也善於反擊,因為無論敵方從哪個角度進攻,防守方都可從側邊使用弓箭、火槍或大砲進行反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日本金刀比羅宮的美景與文化特色,以及櫻花季的賞櫻體驗。閱讀者將會瞭解到金刀比羅宮與櫻花的完美結合,以及賞櫻的最佳時機與注意事項。
Thumbnail
⁣⁣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在歷史上曾經一度面臨拆除,甚至只要23日圓就能整座買下,聽起來非常不可置信吧! 事實上江戶時代完結、邁入明治時代之際⁣⁣,各地的城堡已然成為無用之物⁣⁣,姬路城雖然逃過被新政府拆除的危機⁣⁣,可是年歲已高的城堡維護起來也需要龐大的費用⁣⁣,最終走上拍賣一途…
Thumbnail
島原(嶋原)地區位於JR梅小路京都西站附近,是江戶時代以來的「花街」,也就是藝伎以歌舞音樂表演等款待賓客的遊宴之地。但因地理位置不佳及大型宴會的需求減少,明治維新之後漸漸沒落,為祇園所取代。現在已成普通的住宅區,只剩「角屋」、「輪違屋」(置屋)和入口處的「島原大門」仍留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四天從大阪出發到姬路,保存完好的城堡,再回到大阪去船場買便宜的浴衣,穿去天滿宮天神際。
Thumbnail
【姬路城擬針對外國遊客漲價4倍入場費】 日本兵庫縣的「姬路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隨著遊客增加,當地政府研擬將入場費調漲4倍以上。 入場費將針對外國遊客,約從原本的7美元,漲價至30美元。
Thumbnail
早上來首里城巡禮,是一個放鬆心情的好方法。當你走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堡中,感受著古老的氣息,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首里城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扇門,都蘊含著歷史的故事,讓人流連忘返。其實,不是,這時熱得要命,只想坐下來喝水。 接近中午,便想找特色餐廳,看了下地圖,好遠才有,到旁邊首里杜館遊客中心洗了洗
Thumbnail
首里城是沖繩縣那霸市的一個著名地標和歷史遺跡,作為琉球王國時期的王宮,首里城在琉球文化和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2019年10月3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摧毀了首里城的主要建築,這對沖繩人民和整個日本來說都是一個重大損失。自那以後,重建首里城的工作便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進首里城要經五道門分別是九慶
Thumbnail
在這篇部落格中,我將帶領大家遊覽七個知名賞櫻景點,橫跨大阪、東京和姬路城。在大阪,我們將造訪造幣局、毛馬桜之宮公園和大阪城;而在姬路,我們將欣賞姬路城的壯麗風姿。東京則有千鳥之淵、新宿御苑和目黑川等賞櫻勝地等待著您的探索。
Thumbnail
在上文提及小袖海女存在期間有很多《海女》的痕跡,包括商店街鐵閘上的精緻「海女畫」,以及小袖海岸所介紹的鄉土風貌。該地區展現出穿越過大地震及海嘯後的生命力,同時也沒有失去對東日本大震災的記憶,讓遊客產生深刻的觸動。
Thumbnail
【2017/11 秋】<五陵郭跡> 是江戶幕府所建造的五星狀要塞,全日本第一座仿造歐洲「棱堡式」的建築。 在火藥大砲盛行的時代,陵角造型利於掩護,也善於反擊,因為無論敵方從哪個角度進攻,防守方都可從側邊使用弓箭、火槍或大砲進行反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日本金刀比羅宮的美景與文化特色,以及櫻花季的賞櫻體驗。閱讀者將會瞭解到金刀比羅宮與櫻花的完美結合,以及賞櫻的最佳時機與注意事項。
Thumbnail
⁣⁣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在歷史上曾經一度面臨拆除,甚至只要23日圓就能整座買下,聽起來非常不可置信吧! 事實上江戶時代完結、邁入明治時代之際⁣⁣,各地的城堡已然成為無用之物⁣⁣,姬路城雖然逃過被新政府拆除的危機⁣⁣,可是年歲已高的城堡維護起來也需要龐大的費用⁣⁣,最終走上拍賣一途…
Thumbnail
島原(嶋原)地區位於JR梅小路京都西站附近,是江戶時代以來的「花街」,也就是藝伎以歌舞音樂表演等款待賓客的遊宴之地。但因地理位置不佳及大型宴會的需求減少,明治維新之後漸漸沒落,為祇園所取代。現在已成普通的住宅區,只剩「角屋」、「輪違屋」(置屋)和入口處的「島原大門」仍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