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這一系列所分享的內容,多為NANA濕婦帶團時在巴士上,或是在行程中與旅伴們分享的內容筆記。對於實際造訪過姬路城的朋友來說,這些內容應該可以喚起過去的回憶與體驗;而對於正在計畫想要前往的朋友來說,NANA濕婦則會建議大家可以在攻城之前,先預留一點時間聆聽(或閱讀)。因為畢竟這是在這個小園地裡第一次聊到「城」,所以難免會藉由介紹姬路城的機會,花點時間穿插一些所有「城」共通的基礎特徵。當然,如果無論是哪個段落,你/妳都能自行斟酌想要了解到什麼程度(隨時可以快轉,這就是podcast與方格子文字版的優點啊)。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在聽完這一系列的內容之後,可以發現原來每座城都有有不同的設計巧思,如果能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每座城,他們就不再只是單純只能賞櫻的無聊歷史景點罷了。那就讓我們繼續姬路城的攻城之旅吧!
上次我們帶著大家游過了水堀,翻過了城牆,好不容易才剛進到城內,血量就已經大減30%了,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怎麼這麼傻呢?走到城門前方的橋,渡橋過去直接從城門殺進去不就得了,幹嘛還要搞游泳加爬牆偷襲呢?洗底~現在的觀光客們的確是這麼進城的沒錯,記得以前小時候曾經唱過一首沒甚麼邏輯的童謠「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好,跟我不同世代的人你就別說了,我承認你比我年輕Q_____Q),我們現在就來試著走看看過橋進城這條路,看看走進城門之後會不會真的滑一跤?
每座城從城外通往本丸的路徑,通常不會只有一條,否則敵軍攻進城後,就沒有後路可退了。但無論是哪一條路,一定會設計重重關卡與陷阱,以防敵軍輕易地攻下天守閣,這也是為什麼每次要帶大家去參觀城的時候,一路上都不好走的原因(再次提醒大家,因為以前這是用來打仗的地方,怎麼可能會讓敵軍好走呢?)。除了剛剛很衝的選擇游泳加爬牆攻城的少數敵軍之外,大多數的敵軍還是會從城門攻進來,而在這麼多的城門中,最重要的門,就是作為平時來往城內外的主要通道「大手門」(或稱為「追手門」);其次重要的,則是被稱為「搦め手/からめて(或稱為「裏門」)的後門。前者通常會設計得非常雄偉,企圖在開戰前就先用氣勢鎮壓住敵軍;而後者則通常會設計得非常隱密,往往只有守城軍才知道如何前往,畢竟這是秘密武器之一,真的發生戰爭時,守城軍就可以從後方的這個後門竄出,繞到敵軍的後方來個出奇不意的夾擊;此外,如果戰況真的對守城軍不利時,他們也能在最後一刻由這個秘密通道逃出城外,功能就相當於一座城的緊急逃生出口。
姬路城整座城的最重要的門面就是「櫻門」,架在前方的橋則是「櫻門橋」,但他們分別都是近代才重建出來的版本。現在看起來非常寬敞的櫻門橋,其實是在2007年才重建的,雖然有部分建材是活用挖掘出來的橋梁遺構建成,但很可惜的是,為了考量在緊急的時候,必須讓大型救災車輛通行,所以無論是建材(原為木橋,重建時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大小與位置等,都已經與江戶時期的木橋大不相同了。不過日本人還是很貼心地幫他貼上了木頭衣服,所以不仔細觀察的話,還是會有走木橋的感覺。
走過了櫻門橋,我們來到了進姬路城後的第一道門「櫻門」(接下來我們還得穿過7749道門才能攻到天守閣,大家得有心理準備啊),是在1938年才重建回來的,還只是「大手門」的一部分而已。從下面明治初期的姬路城平面圖可以看到完整的城門設計,原來,姬路城的大手門不單單只是一座平面的「門」,而是由三道門所組成的枡(ます)形立體空間(註)。在許多的日本城內,常常會以門、走廊或城牆等,圍出多個方形凹槽空間,當敵軍進入這個空間時,第一真的可以把這個方形空間當做估算敵軍總數量的「容器」;再者,由於出入空間的通道不大,所以當敵軍一進來之後,很容易就在這裡塞成一團,此時躲在上方的守城軍,便可輕易地集中火力攻擊,幹掉敵軍(很好,我們在這裡又陣亡了一群夥伴)。
可惜的是,原本設計複雜的大手門空間,連同進門後的一整片建築群,都在明治時期(1874年)日本陸軍接收使用的期間,一併被拆除殆盡。現在進門後,迎面而來的變成了大家搶著拍照的「国宝姫路城」石碑,以及地面上常常被忽略的枡形城門空間標線。嘿~記得拍完紀念照後,還試一下四周地上的標線,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現在是在打仗的話,其實一衝進門就被關在這個空間裡,其實是蠻可怕的,對吧?
「国宝姫路城」石碑身後的這一大片被稱為「三之丸廣場」的綠地,其實曾經是城主的居所。最早在姬路城大整修時(西元1601-1609年),當時的城主池田輝政原本是住在天守閣旁的備前丸(所謂的備前,其實就是池田輝政的老家「岡山」的古地名),但後來當姬路城轉手到本多忠政的手上時,他覺得每次要來回家裡跟城外都要爬好多樓梯,這樣實在是太累人了,而且每次要招待客人來玩的時候,客人都得穿過7749道門、翻山越嶺才能爬到自己家裡作客,這也對客人太失禮了吧。因此,乾脆就在門口附近興建了新的居所「御本城(御居城、向屋敷・御殿)」,除了方便與家臣碰面、處理政務以及來往城外之外,同時還設計了豪華庭園,用以接待貴賓、飲酒作樂。後來即便轉手過的好幾位城主,他們也大多選擇住在這裡,或是附近的城西御屋敷(就是姬路城旁的好古園)中。我想這一區應該是當時整座城裡最CHILL的區域了吧。
如果你是賞櫻季節來到日本,相信有許多旅行社會在行程中安排至少一座城作為賞櫻景點,因為在日本,只要是有城的地方,就一定會種櫻花樹,此時,哪怕這座城裡的建築早就被拆到只剩下城跡,也都能在櫻花季節吸引不少日本人與外國人前來賞櫻。姬路城當然也不例外,在拍完「国宝姫路城」的紀念照之後,我們可以沿著三之丸廣場左邊邊緣走(右手邊那條路過去是動物園的),這條筆直的、直通售票口的櫻花道,雖然不長,但每到櫻花季時,總是要走好久,因為兩旁粉嫩的櫻花加上遠方雪白的姬路城天守閣,每個角度都會讓人想停下腳步拍幾張。
但曾經有旅伴問過NANA,到底為什麼這設計用來打仗的城裡,要種這麼多的櫻花呢?難不成是種來給城主跟敵軍賞櫻用的嗎?當然不是嘍。其實,在以前的城內,除了那些防止土壘崩壞而種的最低限度的樹木之外,幾乎是不太種植任何植物的。因為在打仗時,樹木不僅容易成為敵軍躲藏的視覺死角,如果不小心著火了,也會有延燒的可能,所以就算有種,也都是種那些「有實質用途」的樹種而已。例如最常在城裡看到的「松樹」,在以前還沒有電燈的年代,松樹因為油脂含量高,所以常被拿來當成照明火把;如果被圍城時,也能拿來當作生火煮飯時的燃料來源。除此之外,因為松樹屬耐寒樹木,可以挨過寒冬、永保翠綠不凋零的特徵,也有一國之主能永垂不朽的吉祥寓意,所以備受各國城主的喜愛。除此之外,其他城內常見的植物還有可以拿來當作弓箭與建材使用的「竹」與「杉樹」,果實可以作為兵糧的「梅樹」與「銀杏樹」,還有可以拿來作為防蟲與止痛藥的「楠木」等等。
回到在城裡種櫻花這件事,其實現在我們在日本各地的櫻花樹,大多是到明治時期之後才開始大量種植的,尤其是我們常常看到櫻花前線的指標木「染井吉野櫻」(也是許多城裡栽種的品種),其實也是到將近150年前才人工配種出來的。前面我們曾提到過,明治時期因為頒布了廢城令,所以當時有許多城被陸軍接管或是便宜變賣給民間單位,之後則逐漸變成學校或公園用地等。許多城在這樣轉變的過程中,原本建物大多被拆除殆盡,而原本的土壘或石牆也因為上頭的載重與壓力變化,到處開始出現崩塌的現象。為了防止這個現象,他們想到了種樹這個方法(樹根有助於水土保持的概念嘍),此時方便大量栽種(接枝)又美觀的染井吉野櫻雀屏中選;此外,當然單純因為感嘆廢城一片荒涼的景象,而開始提倡種植櫻花樹的城也不在少數。因此,我們現在理所當然地看到「天守閣前襯著櫻花樹」的美景,其實是從明治中期之後才看得到的光景,換個角度想,櫻花樹應該可以算是象徵和平盛世的樹種吧。畢竟,以前敵軍衝進城裡的時候,光禿禿的一片才是正常的,哪有甚麼閒情逸致賞花呢。
註:枡(ます),原本是指用來度量米、油、鹽、酒的方形木製容器,像現在我們去日本喝清酒的時候,店家通常都會拿出名為「德利」的容器來裝盛,這種德利的容量就是以「一合」、「兩合」來計算。所謂的的一合,指的就是「一合枡」,也就是一個方形木容器的容量,相當於現在的180ML(當然也有不同單位的枡)。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