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3|閱讀時間 ‧ 約 16 分鐘

第四章 細菌獸來啦!

僅以本書向Tr. Tiffany, Grace, Sharon致敬。與E3B的同學與家長們共享榮耀,我們攜手走過三年歲月,點滴在心頭。

若家中有即將步上人生首度入學旅途的孩子,向您推薦此書。書中記錄幼兒適應與家長略為痛苦的點點滴滴,均為真人真事。希望透過文章分享,能提供您些許力量,並與家中孩子共同走過此段青黃不接的時刻。

 

 

第四章 細菌獸來啦!

父母親都會被親朋好友口耳相傳,一旦孩子進入幼兒園,除了首關的分離焦慮需要突破以外,再來便是更為惱人的生病一事。

幼兒園內因為密切接觸,加上小孩總是需要大人提醒注意手部清潔、口罩戴好之類的。但前半年還是不免會將細菌或病毒帶回家,除了孩子中獎,連帶家中大人也難幸免於難。

當然這些大小傳聞,我也都早已聽說過,但我認為自己有豐沛的專業知識,並以為早早為孩子增強免疫力,或許能有躲過災難的意外。

所以我讓兒子早早使用益生菌,而每年的流感疫苗也沒有遺漏,都有為他施打。我以為如此一來便萬無一失了,疏不知這隻細菌獸,可是難纏的很。

 

兒子在學校滿一個月後,總算只剩下送學那一刻的離別哭泣,而某天夜裡,突然高燒不退。

因為身體不舒服,那個晚上不停哀哀叫不睡覺,餵過退燒藥水後,可以維持約莫四五個小時的和平,但到天微微亮起之際,他的體溫似乎也伺機而動。

於是我讓先生去上班,幫自己與兒子請假,在診所開門後掛一號看診。

醫師熟練地詢問病症後並探看兒子的喉嚨,果不其然整個紅通通。

「喉嚨發炎了。」醫師又仔細翻看兒子的手掌,擔心是否有水泡。

幸好此時並未有水泡出現。

「媽媽,這幾天要麻煩你多注意寶貝的手有沒有水泡冒出來,如果有長出水泡要小心可能是腸病毒。」

腸病毒!在台灣這病症可謂為兒童天敵,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5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近幾年國際間陸續發生流行疫情的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此外,克沙奇B型病毒及伊科病毒主要威脅新生兒,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等,可能致命。

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 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而在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7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其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就醫。

醫師的一番話聽得我心驚肉跳,心想不是感冒這麼簡單喔,可能是令人聞之變色的腸病毒。如果是腸病毒那就比較麻煩,必須通報學校,讓他們趕緊進行環境清消,另外也要注意同班的孩子們是否也有人出現類似症狀。

提著藥包又自費買了喉嚨消炎噴劑,病懨懨的兒子被我拎回家休息。

讓他先吃點軟軟的布丁後吃藥,然後在額頭貼上退熱貼。

整個早上,我讓他躺在沙發上休息,幾乎每個小時注意體溫變化。幸好吃過藥之後,兒子的體溫未再持續升高,並且在下午時分維持在37度左右。而在使用喉嚨噴劑後,他的疼痛也改善許多。終於會跟我討要食物,並直喊肚子餓。

到了先生下班後,兒子終於恢復生龍活虎姿態,手拿蛋糕吃不停,又能體力充沛地在家裡跑跑跳跳。

這種滿血復活的狀態讓先生滿頭黑人問號,畢竟上班前,兒子一副病懨懨的模樣,甚至能用生無可戀來形容也不為過。怎料下班回到家,兒子居然已然恢復健康。

先生以崇敬的目光望向我後說道:「果然有護理背景就是不一樣,兒子恢復得好快喔。」

我哈哈大笑兩聲後說:「這可不能算是我的功勞,小孩生病只要活動力尚可,大抵就還能多觀察。醫師交代我這幾天都要注意,如果手腳長出小水泡就麻煩了。」

先生疑惑地望著我。

「腸病毒。」我拿出診所的衛教單張遞給他,「腸病毒與感冒的初期症狀很相似,這幾天如果手腳冒出水泡,那就不是感冒而是腸病毒。」

「那豈不是完蛋了。」

我點點頭跟著說:「我看今天已經星期四了,明天也幫兒子請假好了。」

先生疑惑不解地說:「他不是活蹦亂跳的嗎?還要繼續請假喔。」

「萬一是腸病毒,讓他回去上學等於間接傷害其他的小朋友。」我心中打定主意,「腸病毒傳播速度很快,我們還是謹慎小心一些。」

「那妳也跟著請假嗎?」先生望著我。

我點點頭,此刻也只能以孩子為重,何況我也擔心,倘若真如醫師所說是腸病毒,那整件事情會變得比較複雜難辦。

這關鍵時刻還是把病毒留在我家,別去幼兒園散播病毒,造成其他小朋友中獎,又得操翻其他家長。

後續幾天兒子的症狀逐日好轉,幸而未出現手足部水泡,也就是說這一次只是感冒而非腸病毒。於是隔週便返回學校繼續上課。

但隔沒幾天,下課去接他時,便發覺他又開始咳嗽流鼻水,那天晚上又去了一趟小兒科診所,領了口服藥回家繼續對抗細菌獸。

兒子這個月便在診所來來去去,感冒好了沒多久就又反覆中獎。上網去看健保病例,才發現幾乎沒有幾天空檔是沒在吃藥。

常常請假的結果,便是請假過後又要重新與愛哭拒學獸纏鬥。而西藥吃到後來,讓我開始懷疑人生。反覆感冒也讓兒子總是流著清鼻涕,西醫師認為這是過敏體質。

在同事的建議下,改找中醫幫兒子調理身體。

據健保署統計在台灣約每5人就有1人有過敏問題,過敏雖然不是重症,卻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無法好好入眠,影響白天作息及生活品質。

過敏性鼻炎目前西醫無法根治,主要以抗組織胺藥、鼻黏膜收縮劑等藥物症狀治療,一旦停藥仍會復發,因此這群患者便轉往求助中醫治療。

剛好那天一位熟識的中醫師:順利醫師到病房看會診,被我逮個正著。

他是中西醫雙修的醫師,目前在中醫執業。因為以前曾到我們科內受訓一段時間,所以彼此都很熟稔。

我走到他身邊好奇地問他:「順利,看婦科之外,兒科部分你也能看嗎?」

之前他以修習婦產科為主,關於兒科部分,不知道他是否有在看?

只見順利醫師望著我笑了笑後說:「我婦兒科都有看,是誰想要看?」

此言讓我為之大喜,於是把兒子的狀況仔細告訴他,然後約好下周的門診,讓順利醫師好好調養一番。

兒子看過中醫後,首先最煩惱的便是如何餵下中藥,畢竟中藥粉比西藥大包,而且不比西藥有許多不同的甜甜藥水可以改善苦口的問題。

沒料到兒子居然很喜歡中藥粉,我先用溫水調和後餵他吃下,不但沒有推諉抗拒,而且還很喜歡中藥的味道。

這讓我喜出望外,如此這般便開始了中醫調養之路。

中醫師除了開立處方中藥使用,也教我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協助兒子改善過敏性鼻炎的情況。

首先是加強居家清潔,在寢具部分勤加更換清洗床單與被套,並於使用除濕機降低濕氣,減少過敏原塵蟎孳生。天冷時注意保暖,勿過食生冷冰涼食物,以免寒氣入侵體內。

少吃食品添加物如零食、甜食等容易致敏食物,尤其是生冷食物與冰涼飲料而更應避免冰淇淋。透過適當的運動可增加血液循環,利用排汗方法將邪氣由體內排出,因為運動可增強免疫力,抵禦過敏原。

另外可以透過穴位來保健,可按摩迎香、印堂、足三里穴等穴位。或於晨起及睡前使用溫熱毛巾溫敷迎香、印堂五分鐘,可宣通鼻竅,改善鼻塞及鼻水等不適。

透過這些治療過後,兒子感冒的間隔逐漸拉長,在順利醫師的建議下,兒子加上三伏貼的療程。

 

什麼是三伏貼呢?

所謂的三伏貼療法,源自於清朝。可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並預防感冒。只要在一年當中最炙熱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貼上膏藥,到了秋冬,就可以告別過敏氣喘老毛病。

中醫的理論,夏至之後雖然日照時間逐漸縮短,但陽氣仍然不斷積蓄,在夏至之後第三個更日(三伏天)時陽氣續積達到高點,這時人體氣血趨向於體表、皮膚毛孔開張,有利於藥物滲透也有助於祛除邪氣。只要抓緊這段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配合使用辛散溫熱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的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的陽氣,兩者相輔相成,既可趨除寒邪亦可提高身體的抗病力,進而減緩肺部過敏性疾病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

 

中醫師建議除了內服藥物之外,可以透過外敷加強改善體質。於是我便安排兒子於隔年夏至的啟動第一年的三伏貼療程。

我個人覺得,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我並非大力推崇中醫療法之類,只是一點個人經驗分享。如果你們有相關需求,還是得要向中醫師請教後再行決定。畢竟每個孩子的體質狀態各不相同,依照每個人的需要各取所需,對症下藥方能取得健康平衡。

本以為這段病毒更新過程,即將見到終點,卻在2021年六月,兒子即將邁入中班的時候,台灣因為covid-19的疫情大爆發而進入三級警戒,幼兒園全面停課。

這一停課不只是學習被迫停頓,全國上下因為擔憂感染確診而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兒子只能留在家中,面對疫情嚴峻之態,大家都不知道,何時能夠恢復正常生活,唯有放緩生活腳步來因應這一切。

而疫情最初,國內的新冠疫苗短缺,更別論幼兒疫苗。面對如此可怕的敵人,便只能隔離保護自己。

而眼看經過一年的努力,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即將步上正軌,卻被這場疫情全部打亂。

學校為了不要功虧一簣,於是想出了遠距線上教學。每天有兩個時段,透過電腦教學,有錄影也有線上即時上課。希望孩子即便在家也不要荒廢學業。

只是,對於年僅四歲的兒子來說,要乖乖坐在電腦前面上課,即使老師透過畫面連結打招呼,但看著螢幕,還是少了一點親切感。

陪著他上幾次課後,發現效果不彰。於是我也不繼續勉強他一定要坐在電腦前面,而改為透過陪他唸繪本、聽CD與玩遊戲,希望他能追上進度,不要落後太多。

對於這群孩子們說,大魔王: COVID-19,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因為遠距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困難,學習被迫中斷。

即便擔憂也無計可施,某天在唸繪本的時候,兒子望著我問。

「媽咪,為什麼不能去上學?」

我看著他摸摸他的頭髮,「因為有大魔王呀。」

大魔王是我為COVID-19取的外號,這隻病毒狡猾多變,透過不斷變異來適應環境,也讓醫護人員與科學家們疲於奔命。用盡全力想擊退它,但結果總是不如人意。

「大魔王怎麼都不會死呢?」

「大魔王有那麼容易死就好,就是很難被打死才會叫大魔王呀。」我抱著他好奇問:「你怎麼突然問我這個問題?」

「因為我很想念老師跟同學,但是都不能去學校。」

喔,原來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兒子與老師同學們已經建立情感,卻因為突發的COVID-19這場疫情,使得原本規律又平順的生活,生生被打亂。

兒子抬頭望著我,「到底還要多久,才能再去上學?」

「我也不知道欸。」我抱著他,我也很希望疫情早早落幕,生活趕緊歸於平淡,但是以目前的態勢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

我望著兒子有點疑惑地說:「你不是不喜歡上學嗎?每次上學就一直哭哭?」

「我已經長大了,所以不會因為見不到妳就哭哭。」兒子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望著我,「而且老師都對我很好,我很喜歡學校。」

原來我的小小孩兒,已經在我沒發覺的時候,悄悄地長大了。

我摸摸他的頭髮,「那你很喜歡同學嗎?」

「嗯,還可以啦。」兒子笑著說:「就只有幾個而已,我喜歡和他們一起玩,還有一起學英文。」

交到朋友之後,果然能改善分離焦慮,而且兒子也從學習中得到許多鼓勵並且成長。

但我也開始擔憂,如果疫情不停歇,長此以往,這段時間的努力是否會如打水漂般白白浪費?屆時回到學校的時候,又得重新開始?

但目前尚無兒童疫苗上市,讓孩子去上學真的安全嗎?

問題的兩端彼此拔河拉鋸,想讓孩子去上學,卻又擔心會不會因此被感染COVID-19,而孩童感染又極易造成急性腦炎而喪命。總是越擔心也越焦躁。

而長期放下學業,那麼這一年來的努力不就都白費了嗎?

這些問題猶如糾結的毛線成團,越想理清卻越是找不到線頭,幾番推理過後只惹來頭疼腦熱,思緒更加混亂。

算了,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依照情勢變化來應對。

而後續因為疫苗及時到位,加上人民遵守政府規定減少外出互相接觸,使得疫情稍稍受到控制。

終於在八月份,重新開始回到學校學習,同時校園裡也訂立出許多防疫政策。

如佩戴面罩與口罩,吃飯時有隔板減少飛沫噴濺。另外暫停中午刷牙,改以漱口方式清潔口腔。

即便這些規定似乎對生活上產生些許不便之感,但至少已經能夠回到學校繼續學習,不至於中斷修習之路。

後來透過科學家的努力,兒童疫苗終於上市。為了孩子的健康,在台灣引進後,我帶著兒子施打BNT兒童疫苗。

依據仿單疫苗注射過後的副作用有疼痛、疲勞、頭痛、肌肉疼痛、寒顫和發燒,注射部位發紅和腫脹。

本以為疫苗施打過後,兒子應該如同上述產生相關反應。但是他的真實反應卻讓我驚掉下巴。

當日打完疫苗回家後,我不停催促他多喝水,但沒多久他卻直喊肚子餓。

怪哉,現在才早上十點鐘,打疫苗前才剛剛吃完早餐,應該沒那麼快肚子餓吧?

既然餓就吃吧,肚子餓很好搞定,餵食就好啦。

於是,先拿出杯子蛋糕充當點心,兒子一口氣吃掉三個。然後在家裡跑上跑下,看他一副精神飽滿的模樣,便帶他去公園裡放風吧。

他在公園裡跑來跑去,心情暢快且開心不已,跟著十二點又叫肚子餓。嗯,這好辦,餵食就可以搞定啦。

吃過午餐後,在家裡讀繪本、聽巧虎CD,跟著歌曲唱唱跳跳,下午三點叫著要吃點心。這次端上一碗綠豆湯,搭配年輪蛋糕。

看著兒子大啖美食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樣,讓我有點懷疑,早上那支疫苗打錯了嗎?真的是COVID-19疫苗嗎?怎麼像是大食客疫苗一樣!打完之後一直吃個沒完沒了呀。

晚上餵食一大碗咖哩飯後,我發覺兒子似乎有點睏意,於是早早幫他洗好澡,刷牙過後沒多久,他便直接睡在沙發上。

半夜,兒子體溫微微升高,約莫在37.9到38.1中間徘徊,我幫他貼上退熱貼後注意體溫變化,到了清晨體溫退到正常。

隔天生龍活虎,彷彿無事一般。昨天發生的一切,似乎都與新冠疫苗沒有半點干係。

不知道各位的孩子,施打COVID-19疫苗後的反應為何?

我兒的反應並非仿單上所記載,但所幸只是肚子餓跟精力充沛,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中。

細數這段時日,兒子與細菌病毒交戰多回,幾度更新病毒碼之後,終於擊退細菌病毒獸,身體日益健壯。

以上是我個人一些小小體認與見解分享,如果你們家中孩兒有相關的健康議題,還是得尋求專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給予相關建議與治療。

擊退第二隻怪獸過後,本以為日子逐漸太平,終於能夠贏來平穩的生活。

豈料,第三隻怪獸卻蠢蠢欲動,伺機而起。

兒子在進入幼兒園前,早已戒除日常尿布,只剩下睡覺時需要包尿布。

但是在小班下學期,卻出現退化行為,一天可以尿溼三條褲子。本以為他是因為不好意思上廁所,來不及到廁所才會尿濕,但深入了解後才知道箇中原因。

除了尿濕褲子之外,本來可以自己吃飯的他,卻開始耍賴要人幫忙餵飯。令人頭疼的第三隻怪獸:退化獸兇猛來襲,這一次又該如何陪他面對呢?

下一章我不會也不要學,即將面臨另一波怪獸兇猛來襲,我該如何面對兒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退化,又如何陪他走過這段時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