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腐敗 CORRUPTIBLE

    raw-image


    1628年,撞上珊瑚礁的「巴達維亞號」,開啟船員科內則茲在燈塔島上的統治大門,他建立權威、剷除異己,並濫殺無辜。數月後,原先該船的船長帶著救援隊前來,科內則茲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價-他被判處死刑,;1965年,在燈塔島以東四千英里處,貪玩的六名青少年偷了一艘漁船,沒想到這一趟出航,他們航行到荒島「阿塔島」上,但他們分工合作,沒有命令,更沒有為了鞏固權力的陰謀思想,最終他們獲救...

    作者以上述兩個歷史故事揭開問題探討的序幕,究竟是什麼因素,讓握有權力之人容易墮落,並採取無人道的暴行?權力是否必然帶來「腐敗」?又或是本身墮落的人容易尋求權力呢?

    誰尋求權力?

    1997年,美國制定了一〇三三計畫,將過剩的軍備悉數贈與警方。看似兩全其美的政策,可能正是美國長期警察暴力的核心問題。從開著裝甲車的警察招募廣告,到事實上握有軍隊裝備,擔任警察的人究竟會是怎麼樣的一群人?

    2017年,紐西蘭公布的警察招募影片,與美國的「強悍」與「威風」形成強力對比。紐西蘭的招募影片陳述的是當警察的目的-幫助民眾。根據統計,1990-2015年期間,僅有二十一個紐西蘭民眾死於警察之手;與之相比,美國警察平均每年大約殺死五十個人。權力吸引到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們如何使用權力,都會是探討權力問題的重要觀點。


    壞的制度或是壞的人?

    在2002年前的紐約街頭,與現今相同,違停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除非你是外交官。外交車牌曾經是免死金牌,縱使被執法人員開單,也無人需要繳納。此一情形一直到紐約市長Mike Bloomberg上任後才被終結。

    波士頓大學的Ray Fisman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Edward Miguel兩位經濟學家便針對1997年至2002年前的違規停車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來自挪威、瑞典和日本等地的外交人員,在五年間沒有收到任何一張罰單;相反地,那些收到大量罰單的外交人員,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那些貪腐的國家。


    Léopold II

    制度可以形塑一個人的行為,這句話可以從歷史上被稱為「建設者國王」的利奧波德二世得到驗證。

    在比利時國內,他是位改革者,其採取了各種進步政策,如免費義務教育、嚴格禁用童工與普遍的男性選舉權。然而,場景挪到剛果自由邦,在利奧波德二世的實際統領下,當地百姓受到姦淫擄掠,他的眼裡只有如黃金般的橡膠。

    在比利時,利奧波德二世受到制度的監督,相反地,在剛果自由邦,他的暴行被隱藏,顯示出制度的好與壞,可以讓同一位統治者實施截然不同的統治手段。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作者引用許多心理學、社會學及生物學的研究,並根據自己採訪眾多獨裁者的經驗,帶領讀者探究權力的演變、奪取權力之人的樣貌,以及在最後幾個章節提出一些可行方法,如進行人員輪調、隨機的廉政測試或轉向的監督方式,掃除那些容易墮落、尋求並濫用權力之人,並讓那些更好的人成為統治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