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十二月令圖 之 七月乞巧

    農曆七月是鬼月,古代進獻給皇帝懸掛的月令圖的主題會跟鬼有關嗎?

    暑氣正熾時,怎麼就已經進入秋天的節氣了?

    昨天是農曆七月初一,民間習俗中的七月有兩個重要節日,一是七夕牛郎織女會,二是中元節普度眾生,或稱盂蘭盆會。

    古代進獻給皇帝懸掛的月令圖的主題會跟鬼有關嗎?

    這類型的宮廷畫,畫家在奉勅作畫後,必定先擬初稿,稿本呈送御覽之後,才開始動筆,且這類月令圖往往是按月懸掛宮中,既有節令裝飾也有讓宮中人了解民間習俗風情之意,因此當然不適合以普渡好兄弟、超渡亡魂、放焰口這類中元節民俗做為畫作主題。七月最浪漫又詩情畫意的,無非是以浪漫的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為主題。

    今天分享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十二月令圖》—七夕乞巧。

    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畫以對角線構圖,相連接的游廊和月臺構成斜線,線以下是湖水和近景的涼亭。斜線以上又分中景和遠景,中景是庭院軒堂,遠景是林樹遠山和繚繞的雲氣。

    月台上有十多位女眾在進行乞巧遊戲,男眾則是在庭院中軒堂內吹彈作樂。院中的葡萄結實累累,呼應著《京都風俗志》的記載:

    七月七夕,人家多談牛女渡河故事,或云是夜三更,於葡萄架下靜聽,能聞牛女隱隱哭聲。


    主景的月台上設置了棹案,左右各立一戳燈,仕女齊集棹前乞巧。關於乞巧的遊戲方法有許多不同的記載,例如劉侗撰《帝京景物略》稱:

    『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霧、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搥,細如線,直如軸蠟,此拙徵矣,婦或嘆,女有泣者。』

    把一盆水曝曬在陽光下,等到水面出現一層薄膜,便可以輪流將繡花針投到水面上使其浮起,女士再透過繡針孔在水底形成的倒影,仔細觀察是否形成各種形狀,倘若影狀是雲物、花朵、鳥獸、鞋子、剪刀等好看影像圖案者,即視為成功「乞巧」,倘若是粗糙如槌,或過度細緻沒有具體形狀等等,甚至會有婦女因此哭泣。

    另外也有穿針乞巧,或是在七夕中午,婦女以細紙或松針拋到水中,看其出現的影子形狀來判斷巧拙。

    古代女子莫不希望自己有一雙巧手能為自己繡嫁妝也能為家人縫縫補補,甚至貼補家用,但隨著時代改變,買成衣比自己買布裁製實惠,破掉的襪子手帕換新比較方便,女人不再需要『乞巧』,因此乞巧的遊戲在今日已難見,取而代之的是七夕情人節送花送巧克力的風氣。

    距離七夕還有幾天,有興趣的朋友不坊試試看準備一盆水曝曬一天,玩玩看《七夕乞巧》喔~

    葡萄藤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